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览#琧háo水般向后败退。
“好!看来,这济南城里,也并非没有好汉,咱们这一趟也不算白来。”梁阿水忍不住大声叫好。不过后脑旋即被搧了一掌,同时还传来张荣的冷哼:“噤声!鸡毛串子叫喊什么,想把金虏哨骑招来么!”
梁阿水缩了缩脖颈,边陪笑边将方才所见道出。张荣等人也赞赏不己,深为这名宋将与这支骑兵队的胆气与战技喝彩。关忠勇听到梁阿水对那名宋将的描述,心头一动,面露微笑。
两军血战,一方溃乱败退,原本正是另一方趁胜追击、扩大战果的时候。但就在这时,那支督战的渤海兵一分为二。一半挥动刀斧,砍杀溃兵,连斩数十人后,勉强止住溃退。随后用长杆将数十颗血淋淋的人头挑起,终于镇住溃乱的军兵,渐渐稳定阵脚。而另一半渤海兵,则驱马缓慢对上那支宋军骑兵队。
一方足足有一百五十骑,又是新锐之师,以逸待劳;另一方只有不到四十骑,又刚刚经过一番冲杀,人疲马乏。如果硬扛上,无异于自杀。
那宋将显然不是鲁莽之辈,举起滴血的屈刀止住正准备奋力一搏的骑兵队,缓缓退向本阵。临到阵前,不断挥动手中的大旗,来回奔驰。险败还胜的宋军士兵无不举刃击牌欢呼:“威武!威武!万胜!万胜!”
金军眼见己方刚败了一阵,而敌军士气复振,再战下去绝讨不了好,只得鸣角退兵。
宋军虽胜,却无力追击,亦缓缓引军回城。
半个时辰之后,方才还是千人大战的沙场,只留下遍地横七竖八的尸体,以及两军少量jǐng戒的游骑在来回穿梭。又过了一会,宋金两军都派出了收殓队,各自收拾本军的死伤士卒。
这一战虽然宋军惨胜,但因为对手根本不是女真人,甚至不是辽地异族人,而是月余前还是与自家同一阵营的自己人。面对这些本乡本土地的叛军尸体,没多少人能下得了手割首级,而且说实话,这样的首级也不值钱。因此,尽管金军并未象初次攻打济南城那般,戮力抢回本军尸首,而是任由新附军遗尸遍地,但宋军却也完全没有割首级报功的。
看完了一场免费纪实战争片的张荣、关忠勇、梁阿水等人,正在草丛中低声讨论这一战双方的表现与得失。这对于天诛军将士而言,是一种长期养成的习惯。以往每每与金军打完一仗,狄烈总要求各营指挥官在本营部组织各级讨论小组:什长以下的班小组讨论、都头以下的士官组讨论、指挥使以下的中层军官讨论……最后意见与建议及经验汇总,由各营文书将讨论结果形成文字,上呈到参谋部的案头。
经过狄烈与参谋们核阅之后,去芜存菁,形成战后经验总结。然后誊写三份,一份留档;一份做为教导营的教学材料;一份下发到全军,做为战例学习资料,供各级指挥员参考学习。
眼前这场战斗,虽然没有参与,但旁观者清,双方的战斗过程又中规中矩,都是常规打法,因此很容易得出结论:“这一仗其实就是宋军打宋军,战法出手什么的都是同样的套路。双方的装备军械都很接近,算是实力相当。新附军强在兵卒悍勇,宋军胜在主将指挥得力。尤其是宋军主将最后亲自率骑兵侧翼冲锋,更是大涨本军士气,力挽狂澜。由此可见,将为兵之胆,此言甚是。若是这‘兵胆’先溃,士卒再勇,也只有崩溃一途了……”
张荣做完总结之后,有意无意扫了马扩一眼。
马扩是何等人物,这个时代最出sè的外交家,最擅于观颜察sè,听话听音,如何听不出张荣最后所言,隐指先前自家那支禁军遇敌时,手下军将先逃之事。
马扩苦笑无言,这可是自家向建炎官家苦苦请求,费了无数心力,才得到的生兵,有什么资格挑肥拣瘦呢?
梁阿水大大咧咧一挥手,满不在乎道:“如果金狗就用这样的新附军,做为攻打济南主力的话,咱们天波营可以在一个时辰之内,将敌军全部埋葬!济南之围,旋即可解!”
张荣点头:“可惜本营霹雳弹与**包存量太少,非关键时刻不可动用,否则不需一个时辰。”
关忠勇也肯首道:“新附军不足虑,蒲察鹘拔鲁的本部才是解围的关建……”
马扩觉得自己的脑袋有点不够用,这几个家伙的口气也太大了吧?那些新附军的强悍,已超过官兵,快赶上燕地汉军了。如果他们还是大宋的官兵,算得上一等一的强兵了,怎么在这几个人的口中,全成面人了?一个时辰团灭?是他们几个疯了还是自己出现幻听?
张荣也不去管马扩是什么感受,从草丛中一跃而起:“走吧,咱们进济南城。”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二百零三章 关胜与刘豫
金军围城之后,济南城自然是城门紧闭,严禁出入。远远看到一支军队接近,虽然打的是宋军旗号,却仍使得济南城守军好一阵忙乱。直到那支军队距城三里便停止不动,并且还有一名青袍人来到城下,自称是应天府生兵统兵官,同时将自己的官印凭信放入城头垂下的吊篮里,然后怡然静待。济南守军才确认来者是友非敌,渐渐安静下来。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时近黄昏,才有一名亲兵模样的登上城头,要求马扩坐吊篮上城墙,至知府衙门加以确认。
兵临城下,非常时期,马扩也不以为忤,悉听安排。
济南知府衙门,座落在城南通衢之处,马扩由西而来,自是从西门而往。领路的除了那名亲兵之外,尚有四名军卒。这些人神态恭敬,但一人前头领路,四人押后紧随,显然对马扩的身份还有几分不确定。
马扩浑不在意,只是负手施施然随行,目光不断打量周遭情形。
济南府是京东西路较大的一个州府,人口近万户,虽因金军东侵,不少人家已逃往江淮避祸,但城内至少还有大半人口滞留。时近黄昏,各条街道上却是行人俱无,户户闭门。只有时不时窜出一两条野狗,红着眼盯着一群人,被兵丁振刀一吓,呜呜低鸣着逃入黑暗中。
敌军围城,民生凋蔽,马扩心头暗叹。他曾在河北多次举旗抗金,对这样的景象见得再多不过。只是没想到。连京西之地,也是这般模样。
一行人来到南城的知府衙门,已有一名管事模样的人在门口守候,向马扩行礼后,便恭敬在前领路。而那亲兵与四名兵丁,则守在衙门外。
宋时的衙门,通常都是‘前堂后室’的格局,也就是前堂办公,后面的府院则是官员居住之所,这位刘知府所居处自不例外。
刚进入后堂府院。便见前门大开,一个洪亮的声音大笑道:“果然是马子充,彦游还不敢置信,如今一见,当真令老夫喜出望外啊!”
随着说话声,一名年约五旬、身着四品绯袍官服的老者,大笑着拱手拾阶而下,迎向马扩。
这老者身材高胖,面sè红润。眼神很是锐利,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威严之气。如果不是颔下那把大胡子略微夹杂几丝斑白,几乎不像年逾五旬之人。而事实上,此人已是五十有五了。
马扩连忙还礼:“彦游公风采如昔,气势不减当年,不愧为令河北不法之徒侧目的提刑大人。”
老者放声大笑,连连摆手,目中光芒闪动:“令刑徒侧目何足自夸?怎比当年马子充周旋于辽金之间,折冲樽俎,令敌酋侧目。敬之为‘也力麻立’,如是方为大丈夫。”
二人相对而行,接近五步之距时,停下后再度相互行礼,相视大笑。
此人正是权知济南府,刘豫。
刘豫在宣和元年,曾任河北提刑。与当时在河北与燕京之间,为国事奔走的马扩有过一面之交。虽然此后二人并无交集,但相距不过数年,彼此还是能够相认的。
在厅堂上就座奉茶之后。一番寒喧客套完毕,马扩不待刘豫询问,就将自己此行缘由和盘托出。当然,他所说的,是一个半真半假的版本。从自己上五马山,迎信王,到入应天府,求取生兵,一路行至济南左近,被金军游骑击溃。以上,全都是真的,只有最后一点:收拢残兵,不敢渡河,恐遭金人再袭,不得已,托庇于济南。
这最后的说辞,自然是假的。但是,偏偏听上去,却最像是真的——换成是任何一名统兵官,刚刚被金人打得一败涂地,只剩下几百残兵败卒。相信只要他没发疯,断不敢贸然渡河,更不敢在野外扎营,非得找一座安全的城池入驻,脊背方敢贴席矣。
刘豫听罢,微阖双目,心里反复核对推敲,没发现什么破绽——这是自然,因为马扩所说的,九成都是实话,而最后一成虚言,听上去却比真话还真,这是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