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无论军堡还是卫城都需要大量的钱粮,不管辽饷合不合理,但这种守土的方式的确是太扔钱了。什么辽土养辽人,只要你在关外屯田,简直就是给建奴们在生产粮食,他们会在粮食成熟之时来抢,因为粮食是种在野外的,那就要面临的野战。
相反皇上不管不顾的,只是把守着山海关这一条,虽然看着是一个战争的门外汉,完全不懂得什么是寸土必争的道理,忽视了祖训里的‘不割地’原则。但无疑是误打误撞的,变成了解决辽东问题的最好方式。最起码,那真实的辽东军费就不用花了。
而因为坚壁清野,不与建奴接触,战士们也就不会有伤亡。依靠着山海关这样的雄关,建奴敢于进攻的可能xìng真的不大。至于下一步的反攻,那是下一步积蓄国力兵力之后的事情了。
更因现在皇上注重的是人口和物质,依建奴的人口基数和经济条件,如此耗下去,根本撑不住几年,就要面临着破产。现在二次从海面而来的战斗,都是利用强大的远洋能力,这次更是掐住了建奴主要的‘进口’港口,只要扼守住了三岔河,那建奴的物质就会开始稀缺,那就更谈不上什么经济了。
莽古尔泰信心满满的赶到盖州的时候,那里已经成了一座空城,一个人毛都没见,到了连云岛也是如此。气得本来就脾气暴躁的莽古尔泰更是暴跳如雷,建奴上下这事传的也是沸沸扬扬。这样的消息更让祖大寿感到皇上的谋略厉害,根本不贪图什么失地的收复。也不想着太过扩大战果,打了就跑,找机会下次再来。(未完待续。。)
第332章交还辽饷
这样死皮赖脸的无赖打法;完全抛弃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尊严;但对付建奴;却是口口到肉;次次见骨;凭着建奴那二百露头的牛录;能经得住几次折腾?一击必中抽身而退再行伺机;别说是建奴了;谁遇见谁头疼;比毛文龙那点小儿科;强了无数倍。
所以锦州的失守;皇上根本也是漠视的;只是守住了山海关一线而已。看来这就是皇上对辽东的基本战策了;建奴这架战车如果再不寻求‘出路’的话;在这场龙虎斗中;注定是要败的。
这是宁远众将分析的结果;因为负责来给他们联系招降事宜的莽古尔泰已经改道南下盖州;所以那十rì之限又延长了。
吴襄回来了;当然是和祖大寿他们先谈了皇上的蒙古大捷;这可是第一手的消息;没有任何传媒的传染、加工。听的祖大寿等也是感同身受;大叹皇上的战斗力是越来越强了;如此下去蒙古战略肯定会越来越顺。因为兵是越打越强的;老兵和新兵的差距有多大;是每个人都知道的。
当吴襄把皇上最后的好自为之四之说完;众辽将已经惊的是冷汗直流了。特别是从山海关那边回来的祖大乐;听到皇上的军队以一二包围了两万多蒙古大军后;硬逼着蒙古人不战而降;就不由的打了一连串的冷颤。因为他想到了山海关;那时的锦衣卫可是控制了四个城门的;与包围何异?如果那时候真有什么兵变之类的;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皇上这是在给辽将留个机会;也是在给自己留个机会或者说是借口;如果还依重辽将守疆卫土;还好说一些;但他连那已经到手的盖州都放弃了;又怎么会在意他们去守卫锦州、宁远呢?这样的情况让众辽将真的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了。
最后;祖大寿无奈的说:“诸位。如今的形式;皇上只会越来越强;其才智高绝;利用木匠的特长;创造出了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武器;更克制住了那冲车。所带之兵也在不断的战斗中成长;这样的战力。只会越打越强。而现在不难看出;在对金之战中;皇上也是着重人口和物质的争夺;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袁可立利用其远洋能力;就这样不断的找寻突破口。一击而走;这种倭寇式的战法对于没有水师的大金却是致命的威胁;两次大捷均在三江口附近;假设有一天;袁可立沿江而上;大金如何?而若要发展、建立水师;那也非一朝一rì之功。无论是财和人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在这场明金之战中;某看不出结果;但倾向于明皇;扼住了出海口;对于不事或者说不善生产经济的大金;更是与周边交恶的;能有什么法子能够解决?如今降了大金故然是解了眼前的燃眉之急;但若建奴垮了。吾等又将如何?”
一席话说完;辽将们没有多大的反驳;他们是汉八旗的汉jiān是不错;但分析能力还是有的;否则的话押宝也不能押的如此之准。现在他们又将面对着一次押宝;虽然没有人喜欢墙头草;但正是因为立于墙头。让他们看的稍稍的远了一些;所以只有墙头的草在历代的改草换代中挺立不倒;那些在墙下边的;却只能等死。
最终辽将们妥协了。如此下去;两边不讨好不说;现在就要面临着大金的围城。现在辽将的力量比起辽饷事发前更是不如了。一旦大战;那将很难抗敌。
由祖大寿负责起草了一份请罪书;准备好了五百万两银子;向皇上表达自己的错误。表示愿意洗心革面;从此再不想什么辽饷之事;一心为国守边。
陕西;卢象升和秦良玉的人马辞别了皇上;每rì的行军速度都很快;五rì就赶到了陕西府谷;这里的确有点战乱的感觉了;看着无论是田地还是建筑物;均受到了大小不一的破坏。有点千里无鸡鸣、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rì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的战后感觉。
卢象升倒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凄凉的景象;但秦良玉却早已司空见惯了;只要是流民四起的地方;哪里不是一副人间末世。破坏总比建设要容易的多。
看着到处的残墙断壁;卢象升就是不明白;你无论是造反也好;草寇也罢;毁了房子作甚?难道这锌子和你们都有仇吗?项羽在入关后竟然烧了阿房宫;那是多少人的心血啊现在这满目的萧条景象;真让人心酸。这锌子可都是花钱盖的;以后老百姓们回来;还要重新的花钱盖;这些‘匪徒’
见过了这次的‘剿匪总指挥’武之望;也了解了一下如今的情况。见到了秦良玉;武之望很高兴;人的名树的影;秦良玉的战绩在那里摆着呢。现在能过来剿匪;又是清一sè的骑兵;这机动能力更是剿匪的有利条件;武之望当然的是相当的欢迎。
本来指望着老了就辞官归田;做一个郎中;在家里轻闲之际;也能救死扶伤;但没想到被派了一个剿匪的差事。说实话;自己真不是当官的材料;自己真心的也对官位不是那么的留恋。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道理武之望当然深知。指挥起来也是有板有眼;没有丝毫的大意。
但这帮乱民太过狡猾;里面军队里的逃兵实在是太多了;深知官兵的路数手段;数次围堵均没有多大的效果;他们根本不跟官兵正面作战;只是在这深山老林里;而且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
自己带的这二三万官兵还不能太过分开;一抵开了;他们在有绝对优势之时;就会设圈套打埋伏等;冲上来反把官兵吃掉。这样的事也不是发生一回两回了。
没办法;自己只能控制住几条进入关中的山谷;也率主力一点点的搜索。一是兵力二是心力;玩这种捉迷藏的确是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无弹窗
第333章路遇兵匪
而且这兵将指挥起来也是不顺心;武将们多是蛮横无理嚣张跋扈之辈;为了剿匪大计;自己也是百般忍让。一见秦良玉到了;这个担子总算有人能够分担一二了;所以发自内心的高兴。而卢象升;他真的没见过;只是客气的接待着。
但一接圣旨;不由的对这个年轻人是刮目相看;当今皇上本就年轻;如今这位也是不及而立之年;就如此被皇上恩宠;前来‘相助’剿匪;还和秦良玉一般;各领一军;还被封为天之亲军;并不受他人左右。看来这人来历不一般啊;如此年轻竟然有如此恩遇;前途不可限量。
武之望把陕西情况一介绍;秦、卢两人就感觉到;这次的剿匪不是象往时那样简单了。这兴不是简单的占据了一城一地;等着官兵去剿;而是半草寇半江洋大盗的路子。说是造反;倒不如说成是流窜犯更为妥当。
又交谈了一番后;倒是让卢象升越听越不明白了。本以为和以前的乱民一样;从这个县到那个县;轮流的打劫;夹裹百姓们;如滚雪球一般;慢慢的滚大;盘据在一州一府。但眼前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而是在山间也没个根据地;整个就是居无常所。想要剿灭;就必须抓住他们的踪迹。这种乱民哪里还是一般的乱民呢?分明是训练有素的部队
想想看;每rì在山间奔波;那得需要多大的体力和纪律;否则行军途中掉队的人肯定也是会不少的。但恰恰没有提及;否则的话按图索骥;焉有找不到规律之说;于是问了一问;把平时乱民活动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