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国的成就是巨大的,但与中华帝国比起来,这些根本不值一谈。在钢铁产量方面,光中华帝国的一个攀技花钢铁厂,生产钢就超过了百万吨,相当于俄国全年的产量。而像攀钢这样的钢铁基地,在中华帝国内还有很多:鞍钢(马鞍山)、怀钢(怀柔)、唐钢(唐山)、泰钢(泰山)、辽钢(辽宁)、哈钢(哈尔滨)、马钢(马尼拉)、棉钢(棉兰老岛)、南钢(新西兰,南岛)、纽钢(澳洲大陆,纽卡斯尔)、伍钢(澳洲大陆,伍默拉)、加钢(印度,加尔各答)……这还只是已知的情报,天知道以中华帝国之辽阔,指不定那里又会冒出一个巨型钢铁工业基地?
铁路方面,仅四五年一年就建了五千公里,远超俄国铁路总里程。四六年是八千公里,四七年是一万六千公里,四八年规划是二万公里……
世界对中华帝国有十不知。
不知钢铁年产量是多少!
不知中国的铁路总里程是多少!
不知中国总人口是多少!
不知中国舰队有多强大!
不知中国工业能力有多强!
不知中国军队有多少!
不知中国隐藏了多少实力!
中华帝国的名称虽叫帝国,而政治制度又莫名其妙,不知是那一种国家制度!
不知中华帝国的统治者到底是不是神。如果不是神的话,为什么枪炮都不能伤其毫毛呢?
这样的一个庞大帝国,实力雄厚还极富有侵略性,当真人见人怕,而俄国却好死不死的招惹了她。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和金钱抢得的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到头来却成了一根鸡肋。
尼古拉虽然残酷镇压了十二月党人的起义,历史上有人将他归于暴君一类,但他绝不是一个昏君,尽管他以和别人的妻子偷情为乐。即使是昏君也会明白,和中华帝国作对除了灭亡之外,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一直以来,尼古拉都有和中华帝国休战言和的想法。现在,英国驻普利茅斯海军的覆灭更是坚定了他的想法。
老尼将想他的想法,在秘密委员会提出,立即得到了大多数委员们的赞同。
一个派往东方的秘密使团很快就出发了。
谁也没想到的是,中华帝国的大洋舰队,在干掉英舰之后,不是向南逃走,而是向北去了。从爱尔兰的科克登陆,送给了爱尔兰独立运动组织大批的军火。当然,中华帝国的帮助也不是无条件的,爱尔兰独立组织,同意将都柏林租借给中国作军港,租借时间为99年。
中华帝国并没有天真的以为,给爱尔兰独立组织以帮助,就可以凭几个爱尔兰人打败英国。不过,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为什么不增强一下我们朋友的实力,给英国人多制造一点麻烦呢?
当然,如果大洋舰队一直留在爱尔兰,并且用舰载的那个海军陆战师全力帮助爱尔兰独立的话,那么爱尔兰也许会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但是此时的中华帝国并没有进攻英国本土的打算,耗费大量的财力和英国打持久战并不明智。
武器送达后,大洋舰队向西航行,消失在大洋深处。
谁也没想到,这支大洋舰队会在一个星期后,突然出现在北美的圣劳伦斯河入海口。
此时的加拿大,被中华帝国以新湖南(温哥华)为基地,不断的向东渗透,已经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加拿大中西部。温尼伯城现在是中英二国势力争夺的焦点。
英国为了阻止中国势力的入侵,将其驻加拿大的主力,调到了温尼伯。这使得加拿大的重镇魁北克兵力空虚起来。北美独立师左宗棠见此,向国内建议,要求派一支舰队突然从圣劳伦斯河登陆,攻占下魁北克,从英军的背后进攻。相信在东西方两面的夹击下,英军必定覆灭,加拿大从此并入中华帝国的版图。
英国由于国力衰竭,他们拿不出更多的兵力支援加拿大。所以中华帝国要实行这一计划,只需一个师的兵力即可。大洋舰队所运载的那个海军陆战师,正是为此目的而来。
整个行动,跨洋二万多海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争夺加拿大。而击沉克伦威尔号、歼灭英国三十多条战舰,甚至捣毁黑龙会巢穴,送给爱尔兰独立组织武器,都不过是为了掩饰这一行动,或者说是顺手牵羊!
魁北克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随便找一张世界地图,你就会发现魁北克位于北美的东海岸的西线中心位置。它北濒哈得孙湾;东临拉布拉多地区和圣劳伦斯湾 (包括安蒂科斯蒂岛和马特莱娜群岛);南接夏乐湾、新布伦瑞克省和美国 (缅因州、新罕布什尔州、佛蒙特州和纽约州);西连安大略省和詹姆斯湾。地扼北美工业中心——五大湖区的入海通道的咽喉上。俱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谁控制了魁北克谁就控制了五大湖,谁控制五大湖,谁就控制了北美的心脏。
魁北克最初是一个地理概念。美洲印第安人称圣劳伦斯河变窄的地方为《魁北克》,因为在阿尔冈昆语言中,《魁北克》的意思就是《河流变窄处》。1608年,法国人尚普兰在那里创建了魁北克城。
*1759年:魁北克被英国海军夺取,从此由法国殖民地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在英国人手中魁北克的管辖范围不断的扩大,由城市名变为省名,在后世其管辖的的土地超过166万平方公里,相于于三个法国,五个日本,是英国本土的7。3倍。
作为一个城市名扩展为魁北克地区名称,其演变过程如下:
* 1763年:伦敦皇家宣布将劳伦斯地区定名为《魁北克省》;
* 1774年:《魁北克条约》把该省在东部的拉布拉多沿海地区和海湾各岛,以及西部的大湖地区和俄亥俄河谷的一部分划入了《魁北克省》;
* 1791年:《立宪条约》把《魁北克省》一分为二,分别建立上加拿大省(安大略湖省)和下加拿大省(魁北克省);
* 1840年:《合并条约》又把上、下加拿大两省合并入一个议会。
本来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魁北克还会在1867年,根据《北不列颠美洲条约》创立了包括魁北克省在内由四个省份组成的《加拿大自治领地》。
不过,这一切都要到此中止了,因为中国人来了。
大洋舰队首先要攻占的是路易斯堡。
路易斯堡位于布雷顿角岛沿海,恰好处在一个扼守圣劳伦斯河的位置。
路易斯堡最初由法国人兴建,后又被英国人占领,倚为要塞。历时二百多年,如今的路易斯堡,已被英国人不断的加固,成为一座牢不可破的堡垒。英国人对它的坚固程度很放心,仅用二个苏格兰高地团的兵力驻守。有点夸张的是,上面的大炮特别多,在临海的一面,大炮的数量超过了三十门!而且都是要塞专用的重炮。
布雷顿角岛面积很大,超过了一万平方公里。这么广阔的地方,仅凭英国二个团的兵力,无法防卫周全的。
大洋舰队到达的当天,找了一处防卫溥弱的地方,轻松登陆成功。而试图阻止中国海军陆战师登陆的英军,被一阵大炮给轰回了乌龟壳,呆在堡垒内再也不敢出来。旋即,陆战师包围了路易斯堡。
英军虽然兵力稀少,仅二团的兵力,但那坚固的要塞和几十门大炮给了英军无比的勇气,誓死不降。
中国只好用大炮和他们说话了。
英国也用大炮还击。
此时的英国,由于得到大批未来人的帮助,造炮技术得到了发展,虽然从质量上还比不上中华神炮,但英军使用的是300以上口径的要塞炮啊。居高临下的炮击,其射程丝毫不比舰用208口径的中华神炮射程短。至于陆战师使用的轻型野战炮,射程更短了。
双方炮战第一天,结果是中国人损失惨重。陆战师的野战炮十二门被毁,而大洋舰队的紫龙号和黄龙号被击伤。当然,英国人也不是没有损失。他们的要塞炮至少有三门被击毁。
第二天,大洋舰队改变了战术,陆战师停止了炮击。仅由战舰从水路发起进攻,战舰在炮击的同时,还不断的绕着路易斯堡移动。英国的要塞炮,面对不断移动的中国战舰,其命中率是非常低的。但是,大洋舰队也同样因为移动而降低了命中率。
怎么办?
此次远征作战,胜在一个快字。孤军万里深入大西洋是没有任何补给的。照此下去,光为了攻下路易斯堡就可能消耗完全部的炮弹。而大洋舰队需要攻占的地方还有泰孔德罗加要塞和克朗波因特以及尼亚加拉要塞等三个要塞。
除此之外,魁北克市更是一个坚固的堡垒群。
魁北克距海400英里,在那里圣劳伦斯河开始变宽,形成一个波涛汹涌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