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告辞了。”
母亲听得一头雾水,什么“立下大功”?为什么又会扯上德妃娘娘?不过却也知道此时不是追根问底的时候,只是毕恭毕敬地将兄弟二人送走。
第四十二章 叙话
母女俩回到后院,晴鸢住的小院里,母亲又拉着她的手,上上下下、前前后后仔细打量了一番,看见确实没什么损伤或是消瘦的地方,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而晴鸢,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在观察着母亲的时候,却觉得母亲比一个月前又憔悴了些,只觉得是为自己担心所致,不由得红了眼圈,看着母亲,哽咽着说:“额娘,女儿不孝,让您为女儿担心了!”
好吧,虽然那两位阿哥没安什么好心,不过有一点倒是让他们说着了——长期待在庄子里,她是高兴了,却连累了家中父母为她操心,确实应当早些回来的!
看在这个份上,他们压着她回来的这番举动,她就大方一些,不怨恨在心上就是了。
母亲听得又是欣慰又是心酸,自己的这个女儿啊,真的是长大了!当下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笑着说道:“额娘确实是为你担心,不过看你一切无恙,也就好了。你切莫自责,让你到庄子上去住,是额娘和你阿玛的意思,跟你又有什么关系?”
晴鸢微微笑着,将母亲扶到椅子上坐下,又双手捧过丫鬟刚刚沏上来的茶碗,恭恭敬敬递给母亲,正色说道:“阿玛和额娘的苦心,女儿明白。”
母亲满意地点点头,拉着女儿在身边坐下,关心地问道:“可是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四阿哥和八阿哥会跟你一块儿回来?你好好跟额娘说说。”
晴鸢叹了口气,只得将她在庄子里住得好好的,却没想到被两位皇子找上门来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一遍,末了叹道:“他们是皇子,他们的话女儿不敢不从,所以才不得已跟他们一起回来……怕是这么一来,京城里又该流传一些不好的传言了。”
母亲若有所思,道:“原来如此。”旋又叹息着道,“我儿聪敏,想必已经猜到了,额娘之所以让你上庄子里去暂避,就是不想让你卷入到皇家的是非中去。却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竟始终还是躲不过!不过你放心,既然德妃娘娘已经插手进来,就断不会再让那些没根的谣言满天乱飞,想来这流言的事情是无碍的。”
相比起德妃的介入,她倒宁愿让谣言去传啊!晴鸢忍不住苦笑,不过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她们早已经无能为力,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母亲似乎也看出了她的心事重重,于是改变了话题,问道:“方才四阿哥说你立下功劳,这是怎么回事?”
晴鸢甩了甩头,将那些无用的思绪抛开。既然已经无法改变,那就只能努力去适应了,总是记挂着不过让自己为难而已。人生短暂,总是纠结于一些自己无力改变的事实有什么意思?总要想办法让自己过得好才是真的。
如此一想,她便也放开了,顺着母亲的话题说道:“其实倒也没什么,是四阿哥夸张了。女儿只不过见那些农户们收割的时候太过辛劳,再加上时间紧张,怕被天候影响了咱们家今年的收成,所以就将以前书中见过的两台收割用的机器画了出来,让匠人们仿照着做了出来,给农户们帮个忙而已。四阿哥和八阿哥在庄子里见到了,觉得好,心里高兴,就夸了女儿两句,如此而已,算不上什么功劳。”
母亲听得却有些皱眉,叹了口气道:“如此看来,你倒是入了两位阿哥的法眼,也不知是福是祸。”
晴鸢心中明白,却不欲让母亲担心,故诈做不知,笑道:“能让两位阿哥看得起,当然是福了。女儿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才能家里有阿玛、额娘的疼爱,外面有德妃娘娘、四阿哥、八阿哥的照顾,这都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儿呢!额娘,女儿想着,过两日要进宫去答谢德妃娘娘的关心,您看可好?”
母亲笑着点头,说道:“这是应该的,我的小女儿终于长大了,也知道人情世故了!”
晴鸢红了脸,拉扯着母亲的手,撒娇道:“额娘,您这话说的,好像女儿以前多不懂事似的!”
母亲不由笑开了颜,由着女儿撒娇,笑着说道:“好,好,好!你懂事,一直都懂事!”
母女俩说笑了一阵,倒是把方才的凝重和担心都一扫而光。末了,母亲笑道:“你能想到去拜谢德妃娘娘,真的很好。不论如何,她对你另眼相看,落在别人的眼里,咱们不领情就是不识抬举,可不行!明儿个额娘就去递牌子请见,到时候咱们娘儿俩一起进宫去,向德妃娘娘致谢。”
晴鸢点了点头。
说了一会子话,费扬古和几位哥哥也从衙门里回来了。他们早已听家里派去送信的人说过晴鸢回来的事情,也知道她是被两位阿哥一起送回来的,只不过当时知道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赶回了,所以便也歇了心思,安心办完了公务才回来。此刻见到晴鸢,虽然面上没有表现出来,费扬古心中还是非常高兴的,毕竟一个娇滴滴的女儿放到乡下地方去,做父亲的多少有些不放心,如今见她平安回来,健健康康的,自然欢喜。
一家人吃过了饭,费扬古又把晴鸢叫到书房里,仔细询问了她在农庄里的生活种种,以及跟两位皇子结伴同行的前因后果。晴鸢不敢隐瞒,又把下午跟母亲说过的话一字不落重新说了一遍。费扬古听了,闭着眼睛沉吟了半晌,心中也是有了计较。
“你想得很好,德妃娘娘如此眷顾于你,是该进宫去拜谢才对。还有两位阿哥对你的照顾,咱们也不能失礼于人,改日阿玛会请他们过府一叙,当面向他们致谢。”他慢条斯理地说道。
晴鸢听了,恭顺地应了一声“是”,并没有多说什么。父亲有父亲的考量,男人们的心思一向都不与女人相同,父亲对自己的真心疼爱不假,却也有着他自己的小算盘。如果能够在疼爱自己的同时,也附带一些其他的效果,又何乐而不为呢?而作为子女的,要孝顺父母,若是如此能够帮上父亲一点忙,也是好的。
第四十三章 送礼送新奇
晴鸢究竟在德妃娘娘心目中是个什么地位?看她额娘递上去求见的牌子不过一天的功夫就允了下来,而且转天就要她们进宫就能看出来了!一般人可没有这个待遇,说不得总要等上四五天甚至十天半月的才行,宫里的娘娘岂是那么好见的?
然而这样的荣宠对于晴鸢母女而言,却并算不上是个什么好消息。所谓有得必有失,也不知晴鸢是什么地方得了德妃的眼,让她如此青睐有加,但皇家的人又岂是会无缘无故对人好的?如此的荣宠背后,必定有着更多的原因和索求,就不知德妃对晴鸢这小小的格格会有什么样的要求?或者,这个要求是应验在父亲费扬古的身上?
得知就要进宫的消息后,晴鸢的父母连同她的哥哥们,很是坐在一起苦思了半晌,也摸不透德妃的心思。末了,费扬古只得告诉晴鸢,凡事小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其他的,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虽然猜不准德妃打的是什么算盘,但进宫答谢,谢礼是少不了的。可皇家什么好东西没有?不管她们送什么,都是锦上添花而已,显不出诚意来,更别说时间这么短,让她们上哪儿找好东西去?
母亲跟晴鸢坐在她的闺房里,面面相觑,愁眉苦脸。母亲叹息着说:“我原本以为,就算递上了牌子,按照以往的惯例,总也有个三五天的时间可以准备,这样还可以让你阿玛他们去寻一些新鲜稀奇的物事作为谢礼,没想到这次竟然这么顺利,明儿个就要进宫了,这一时半会儿的,上哪儿找新奇的东西去?”
晴鸢也是为难,不过听到这“新奇”二字,她眼光瞟到梳妆台上的小盒子,顿时心中有了主意。
“额娘,只要新奇就好了吗?不用讲究什么珍稀贵重吗?”她问。
母亲愣了一下,不明白她为何这样问,但还是回答道:“傻孩子,皇家的贡品多了去了,珍稀贵重的东西人家不稀罕,送了也是白送。最好是能够送些新奇的玩意儿,不必太过值钱,主要是图个喜气、新鲜,反倒比送珍宝好得多了。”说完,又叹息了一声,道,“不过,如今看来是没得讲究了,也罢,我去库房里看看,挑些上好的人参作为谢礼也就罢了。多少是点儿心意,总好过两手空空而去。”
说完,她便站起身来,转身欲去寻找合适的可以作为礼物的东西。
晴鸢忙拉住了她,笑道:“额娘,说起新奇的玩意儿,女儿这儿倒是有一些,也不知合不合适,额娘您帮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