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果蔬青恋-第5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王再没出声,只在一旁静听。

永平帝气得眼前发黑。再也忍不住,怒骂道:“乱臣贼子,也敢如此猖獗!”

曾鹏正气凛然地回道:“皇上此言差矣!秦霖和高凡在大靖时,并未做过危害大靖的事,甚至为大靖立下军功和政绩。他们离开大靖。另在外面闯出一番天地,建立安国,依然是秦氏天下。又不曾叛国投敌,怎能称‘乱臣贼子’?”

王尚书怕皇上生气,急忙接道:“不论他在外多风光,在我大靖,他就是伙同荣郡王谋反的乱臣贼子。老夫问你,你把秦霖夸得天上少有,人间无双,难道他堂堂一国之君。潜入京城就为了掳一女子?”

众臣纷纷嗤笑不已。

曾鹏点头叹道:“不错!吾皇是特地来接紫茄姑娘的。吾皇与紫茄姑娘有些渊源:不仅身受其救命之恩,还对她爱慕难忘,所以才不惜以身犯险。回归故里接了姑娘去安国……”

话未说完,就被葫芦一拳砸在脸上,鲜血如山花般灿烂绽放。顿时就萎顿在地。

永平帝却狂怒道:“让他说!说清楚!”

他已经被扰乱了心智。

板栗强忍愤怒,拉住葫芦。

他也很想挥拳,然而打死这人也无用,还不如听他说清楚,只是今日过后,郑家和张家要被人诟病了。

曾鹏挣扎着爬起来,鼻血长流,眼眶泛青,面颊肿起……

他神色疯狂地大笑道:“这就是白虎公?你斗不过我家皇上和宰相,对在下一个文弱书生撒什么气呀?在下并未编造谎言。永平十八年,吾皇在洪家被抄后,曾经潜入京城,要上郑家报仇。谁知遇见紫茄姑娘……皇上不信,只叫紫茄姑娘的丫头来问,就一切都清楚了。”

永平帝一边喘气,一边急命人去郑家传紫茄的丫头来。

小葱心里惊诧万分,因为紫茄的贴身丫头慧儿并不知是谁掳走了紫茄,难道她在说谎?

她想要亲自回去叫,皇帝不许——他动疑了。

大殿中情势越发诡异紧张。

板栗心急救紫茄,等不及王尚书发问,亲自上前,对曾鹏讥讽道:“你家皇上还是那么不堪,除了强逼民女,就没有别的招数了?他与高凡倒也君臣相宜,一个抢民女,一个掳幼童,真是千古君臣佳话!”

曾鹏一边用帕子揩鼻血,一边看着他和葫芦道:“玄武王此言差矣!王爷难道忘了,你自己曾经对昔日南雀公主做了什么?掳她回来也就罢了,当着三军阵前说要娶她,后来却食言。”

“吾皇与王爷却不同,他接走紫茄姑娘不是为了威逼张家和郑家,他是因为爱慕紫茄姑娘。因听高宰相传信说,郑家最近正为紫茄姑娘择婿,他就慌了,丢下国事,铤而走险……”

他把秦霖说成了情种,听得大殿上人人面色古怪。

葫芦和板栗一再告诫自己要冷静,然而,任谁听人这样说自己妹子,也没法不生气。

张杨和赵耘都恳求地看向英王和王尚书,希望他们出面,就算有内情,也不能这么当着百官的面问,不然的话,紫茄的名声就完了。

偏偏永平帝不放过,追问道:“秦霖与郑小姐到底是如何相爱的,你知道多少?只管说!”

葫芦暗自攥紧了拳头。

曾鹏忙道:“这是没有的事。紫茄姑娘冰清玉洁、善良温顺,她当年放过吾皇也是因为不忍心,两人并无私情。然吾皇北上后,对紫茄姑娘心心念念不忘,发誓要娶她为皇后。吾皇知道张郑两家规矩,因此后宫一个女人也没有——原来有一个,后来打发了。还特地为皇后立下祖训:此后安国皇帝只准娶一个妻子,已经昭告天下了。”

  
第568章 情缘?



他言语恭敬,仿佛紫茄已经做了安国皇后一般。

这话不啻火上浇油,永平帝脸色固然难看,文武百官也都神色各异。

小葱冷笑道:“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曾鹏道:“玄武将军,吾皇知道张家和郑家必定恨他入骨,托在下向各位致歉,并有话转告各位:会随时派人送紫茄姑娘的书信回来,以报平安。并且,吾皇还说了,此事最后决定在紫茄姑娘。若是紫茄姑娘坚持不肯嫁给他,他必定完璧归赵,决不食言!”

板栗气得想甩他两耳光。

紫茄这么往北走一趟,若是平常人家,想不嫁都不成了。

哼,他大概做梦也想不到,郑家不会在乎这个。

葫芦大概了解了前因,一边丢给板栗一个眼色,一边上前请奏皇帝,要即刻带人在全城搜捕秦霖,并去城外追捕。

之前永平帝已经这样下令过了。

但是这会儿他却盯着葫芦看了好一会,才沉声道:“无需着急。等郑姑娘的丫头来了,问明情由再去不迟。否则,就算白虎公想先行布置安排,倘或不了解敌情,再有差池,反贻误军机。”

葫芦只得起身,一言不发地退后。

另一边,王尚书继续详细询问曾鹏。

曾鹏并不隐瞒,所有事都主动告诉出来:

高凡妻儿早一个月前就送去安国了,家里这个是假的;

高凡安排人,往流放地黑莽原救走了洪家人,送去安国;

原镇国公世子及其家人借口避免京城流言,将其父母灵柩转移到城外寺庙中,在庙中守灵,暗地里已经逃往安国;

胡家二房和三房借口到城外庄子上小住,也都举家北移;

还有原陈国公家人、与高凡交好的不得志文人士子等等……

永平帝听见这些,气怒攻心。吐出一口鲜血后,昏迷过去。

文武百官大惊失色,金殿上一片混乱,有飞奔出去叫太医的,有要杀曾鹏泄愤的,有喊出兵征讨安国、为君王雪耻的……

曾鹏见此情形。哈哈大笑,格外意气飞扬。

英王一声大喝,殿中才安静下来。

他刚要出头安排事务,就听大皇子不咸不淡地说道:“二弟,还是先救父皇要紧。其他事。等父皇醒来自会交代。再不然,等安置了父皇,咱们兄弟商量着来处置。”

三皇子和四皇子都点头。都眼不眨地盯着英王。

英王见大殿上文臣窃窃私语,武将乱嚷纷纷;玄武王和白虎公不妄不动,心思难测;众皇子蠢蠢欲动;父皇昏迷无人问津,只有太监在身边……

今日一个不好,大靖将分崩离析!

他深吸一口气,对王尚书道:“在皇上醒来之前,由王丞相带领六部尚书共同处理朝务;玄武王和白虎公掌管京城内外安危。但若要调兵遣将,须经王大人同意。再发兵符……吾等皇子都留在皇宫,伺候皇上。除非重大不决事项,才来禀告我等。”

大皇子见他依然抢着发话。十分不满,但听他所言,将朝政都交给王丞相等人处置。他自己并不插手,这才不再多言。

分派已毕,太医也很快来了,四位皇子上前围住永平帝察看究竟。

王尚书命散去朝会,命百官在偏殿等候,只留下六部尚书和张杨、玄武王等人,又吩咐将曾鹏押入刑部大牢,听候处置。

曾鹏转了转眼珠道:“郑家的丫头还没来。等她来了,倘或需要在下补充说明什么呢?王大人,不管怎样,在下如今是安国的使臣,而且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何至于这样看管在下?就不怕堕了大靖的威风?”

英王在龙椅旁听了,沉喝道:“让他留下!”

话一出口,自觉失言,转脸一看,果然大皇子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他淡声道:“大哥以为呢?‘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将曾鹏关入大牢,传出去我大靖还有什么脸面?海外诸国使团可是还在京城呢!”

三皇子和四皇子都点头,都说这时候应该镇定。

大皇子道:“二弟所言甚是,大哥也是如此想的。”

因对王尚书吩咐道:“将他带去偏殿。稍后等父皇醒来,再行处置。”

王尚书见二位皇子各执一词,心下暗叹。

正犹豫间,就听英王道:“还是皇兄考虑周全。留他在此地也碍事,就带他去偏殿。”

王尚书便命人将曾鹏带了出去。

永平帝不过是急怒攻心才吐了一口血,并无大碍,太医扎了几针,很快就醒了过来。

他看看围在身边的四个儿子和重臣,再透过他们身隙看向空荡荡的大殿——刚才还站满文武百官,现在都散了,这让他有一种日暮西山、末日来临的感觉。

老皇帝心中恐慌不已,便问太医自己怎么样。

听说无大碍,他便挣扎着坐起来,一边吩咐用药,一边询问刚才的安排。

听后,他再也不敢躺着了。

他觉得这个国家就要脱离掌控,但他却不肯放手,他要抓紧了。

正好紫茄的丫头慧儿被带了来,永平帝坚持要亲自询问,他想弄清楚:郑家小姐做安国皇后的可能性有几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