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会就走了?那哪个煮的饭?我不是你妈。”李婆婆揉揉孙女的小脑袋,以为是大儿子走的时候特地交待的,免得晚上回去的时候大媳妇问起来,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说漏了嘴。
“婆婆,我肚子好饿,等会再说要不要得啊?”李玉本想要是婆婆一开始就知道了也就算了,不过,既然她是误会是大伯煮的饭那就先不说吧,她这样的小孩子煮饭其实是很危险的,烫到哪里了都不好,更何况还要爬上爬下,摔到那里更是问题,所以李玉可没有打算主动招认啊,以免李婆婆担心。
李婆婆捞了酸菜,新泡上的酸菜已经可以吃了,比起去年的陈酸菜来说,没有那么酸,而且要脆得多,送饭是好东西,足足一大碗,李芳吃的酸菜比饭都多,不过,也就是现在,再过些时间酸菜就越来越酸了,而且会越来越咸,基本上就是真的下饭了,只吃少量一点,就可以吃一大碗饭呢。
吃完饭收拾了之后,李婆婆又开始忙了,反正农民一天到晚都可以找到活做,要是一天不上地里转一圈,心里都不舒服一样。李婆婆现在也非常放心两个孙女,比起村上别的淘到没边的野孩子,她们简直都可以做为模范了。
李婆婆才一走,李芳就拉着李玉开始捡螺蛳,也不用走太远,就在屋前屋后就可以了,要知道,李玉家里可是住在山上啊,最不缺的就是螺蛳生存环境之类的,山是能少了石头缝,树啊草啊之类的吗?
其实很多人家地边田角的螺蛳都会自己去捡,就算自家不要也是同样需要捡的,因为那螺蛳对于嫩叶可是非常感兴趣的,种的花生啊包谷或者是各类豆子,叶子才不出几天靠地边的就被螺蛳给啃掉了叶肉,就留下光光的叶脉在农作务上面。农作务就是农民的生命,像螺蛳这种做法怎么可能不属于害虫的行列呢。
今天换了一块地方,主要是李玉家虽然在山上,但是上山下山还不是她们这两个小不点可以做到的,也就只能在田边地角之类的地方寻找一翻,气得李芳嘟着小嘴,想起哥哥李心圆经常像个猴子一样爬上爬下,这个时候就羡慕万分,暗暗发誓以后一顿饭一定要多吃一点好快点长大才行。呃,村里的大人想要小孩子多路一点饭的时候经常说的,多吃饭才长个儿。(土语,长得高的意思。)
螺蛳长得快,而且她们那小胳膊小腿的,也只是捡了十分之三都不到,每天一转,李玉家周围就够她们捡了。
李玉一边捡螺蛳一边看着前面的李芳,山上可不平整,包啊坑啊之类的不少,小孩子粗心,很容易伤着,所幸她们只是在屋前屋后,要是真的像李芳期盼的那样上山那还得了。因此,早上的时候李芳本来是想扯着李玉去远处的小路,那里可以绕上山,那条路平坦,不像是李玉家旁边的三条路,全都开在石头上面,小孩子家家是没门了。
不过李玉可没有答应,山上危险,随处可见的石头树枝长草这类的,走在路上也不安全,特别是李芳又不是很安份,要是不小心摔一下可不只是摔个跟头那么简单,很有可能直接从山上滚下来,到时候跌在哪里留下个疤什么的可不行,女孩子都是爱美的,小的时候什么也不懂,等到长上了才知道后悔。
今天的收获比起昨天也少不到多少,看样子两人是捡出经验来了,什么地方有螺蛳什么地方没有都十分清楚,其实生手最主要的还是李玉,李芳虽然小,可是她是生活在农村,再加上这两年来都生长在山上,这些东西反倒清楚得多,李玉是有成熟的灵魂没有错,只是这个灵魂在城市生活的太久,农村的这些东西早就忘记得差不多了,比起李芳反倒还不如。
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当然是要用螺蛳喂猪,幸好两人捡得不多,在农村,喂猪也不是随时都可以喂的,是需要挑时间的,一般都是跟着人来,一天三顿不拉下就好。农村的猪足足要养一年,也才大概二百多斤而已,其实很大一部分时间猪吃得并不是很饱,这也造成了它长得慢的主要原因。
也许农民是饿怕了,经历过那样的日子,再加上每家都要交不少的上交粮,剩下的粮食都存在那里。很少人会用来养猪,这是样花成本的,现在的人还没有认识到副业的重要性,准确来说,是还在的副业市场在农村还不是那么的发达,农村人都是向钱看齐,什么值钱就做什么,而且喜欢跟风,呃,这是指胆大的,有些胆心的就是老是处于观望状态,经常性的错过的最好时期。
扯远了,她们家的猪使用这种养法,李玉基本上可以确定,到六七月份的时候,不说三百斤,两百多斤肯定达得到,前提就是一定要喂饱,而且旱螺蛳也不能全喂,量少还看不出来什么,量多的时候就会拉稀,要混着猪草喂,喂之前最好用水洗一下,旱螺蛳的泥也不少啊。
第十九章 小帮手
李玉她们才洗完小手,李婆婆就回来了,背了一整背架子的胡豆(蚕豆)回来,把李玉和李芳高兴得不行,四月末,刚好是收胡豆的季节,晚点的话五月才收呢,李婆婆家点的比较早,为了跟收麦子和栽秧给错开时间。
(背架子,一种川地常用农具,由两长三短的木头组成主架,长的坚起来,差不多人高,三短的也是三个不同等的长度,最长的横嵌在两根之间的最下面,其它两截短木头依次越往上越短,前两根之间距离比较短,跟人的背部几乎相同长度,在外层包上细软的竹条编织起来,再上两条背系,就可以背了起来,是上面的横杠上系上长绳,最下机的横杠靠近坚杠上面各系一条短绳,另一头系上一个三角型的木头,背东西的时候先把它摊在平地上,上面垒上需要背的东西,大概重量也是以人的力气为标准,垒好之后绳子拉紧,长绳系在短绳的三角上面,套上一个结就可以了。背这东西最主要的就是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平衡,不然一边轻一边重,那背的人就苦命了,摔倒也不算什么稀奇。)
胡豆收上来之后还会有一小部分青的,这些胡豆就是李芳李玉开心的原因,去灶屋里拿了一个瓷钵钵出来,两小姐妹开始仔细的寻找着青豆。老了的胡豆现在不太好吹,皮太厚,农村的小孩嘴毒着呢,这些都不用交待就知道,李婆婆看着两小兴奋的模样,怎么不知道又是想着吃了,背起背兜就去割甜菜,刚好把猪草也顺便砍回来。
不小一会儿,就剥了半瓷钵钵,不过代价就是两个精力旺盛的小家伙也全身无力了,随意一屁股坐在院坝,先歇会再说。
其实李玉家这批胡豆并不多,种的也只是一小块地而已,是早胡豆,今年却因为天气原因,早胡豆比较好,坝里种早胡豆的人并不是很多,李婆婆是因为李妈的原因,怕种晚了到时候李妈生了忙不过来,不过却没有想到今年的天老爷偏心,她家胡豆比别人早了差不多半个月,结的却比别人多了差不多一半,而另一小块胡豆都可以留平时用来吃了,只是这一块都把种收了回来。
胡豆收回来之后,下午要栽包谷,其实几天前都应该栽了,只是李婆婆一个人,包谷行子都没有挖出来,(小麦地里预留下来一行一行的,这些空行子把小麦从一整块分成了若干长方型的小块。)所以现在才有时间栽。本来几次都想开口叫大儿子帮忙,想起大媳妇那张嘴又放弃了,还是不要了吧,大不了她累一点,也就今年了,小媳妇生了就会好很多。她还年青,还可以打拼两年。
中午的时候当然是李玉最盼望中的胡豆煮甜菜,胡豆是嫩胡豆,甜菜也是甜菜芯里的嫩甜菜,现在甜菜还没有起苔子,(指还没老)一般人家是很少整颗砍下来的,都是扳掉外面的老叶子,嫩叶就留着它长着,隔个几天又能扳一次呢。
今天李玉难得放开肚皮吃,小肚子吃得溜圆,不过她也学乖了,并没有不知饱足,只是吃的比平常多点而已,不然再像上次一样那就惨了。
现午的时候,李婆婆就开始栽包谷了,李玉先跟李芳学习了一会,她们现在已经会写一些简单的字了,也学了差不多两个月了,也就是李玉重生的时间,只是因为李心圆的时间问题,学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然后又写了两遍数字和拼音字母,主要是怕李芳忘记掉,所以每天都一定要写一次,早上还要读一次,而且抗议无效,不过李玉总是有的是办法让李芳听话。
两人睡完午觉的时候,李玉又开始了她的每天扫地,李芳跟在后面,也去拖了一把扫把,现在已经好多了,记得她才跟着后面混的时候,可是直接划大字,扫过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