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鸾:我的前半生 我的后半生-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人如茶,这男人如我爱的一种茶。茗品间,初入口的苦涩下去,会升起一丝若有似无的淡淡甜甜,回味无穷。

………………………………………………………………………………………………………………………………………………………………—————————
公告:临走之前更完55章;站好最后一班岗!嘎嘎~~~

夕15日离开北京过年去外地啦!初7回京工作和正常速度地更文!
离京时我会带上本,如果春节7天能抽出时间也能上网的话我会贴文,如果不能就只能节后贴!
PS:祝各位朋友们情人节快乐!春节快乐!新年快乐!!多得压岁钱!HOHO~~‘




☆、传胪

作者有话要说:清代的金榜与殿传胪 
旧传《四喜》诗云:“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所谓“金榜挂名”即指殿试揭晓张榜公布之时。亦有“金榜题名”之说。在清代,殿试是各省举人在礼部会试后,进行的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因由皇帝亲自主持,所以评阅殿试卷只能称读卷,不敢言判卷。经评阅之后,列前十卷进呈皇帝御览,皇帝亲定甲等名次之后,读卷大臣便将原卷捧至红本房,前三卷填写一甲第几名,后七卷填写二甲第几名,随至内阁将其余各卷依次书写,拆弥封交填榜官填榜,因榜用黄纸,表里二层,故名“金榜”(又称黄榜)。一般由内阁中书四人写小金榜,四人大金榜,金上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而成,格式内容相同,只是小金榜交奏事处进呈,便于宣读备案,大帝则由内阁学士捧至乾清门钤盖“皇帝之宝”,于传胪之日张榜公布。
所谓传胪,即是在读卷后的一日,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隆重典礼。是日清晨,銮仪卫设卤簿法驾于太和殿前,乐部和声署设中和韶乐于太和殿檐下两旁,设丹陛大乐于太和门内两旁。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在丹陛上,文武各官在丹墀内,都身穿朝服,按品级排位,诸贡士穿公服,戴三枝九叶顶冠,按名次排立在文武各官东西班次之后。礼部鸿胪寺官设一黄案于太和内东旁,由内阁学士捧黄榜置于黄案之上。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便到乾清宫奏请皇帝具礼服出宫到太和升座。经三跪九叩礼之后,鸿胪寺官开始宣《制》:“某年月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宣《制》毕,唱第一甲第一名姓名,鸿胪寺官引状元出班就御道左跪,唱第一甲第二名姓名,鸿胪寺官引榜眼出班,就御道右稍后跪,唱第一甲第三名姓名,鸿胪寺官引探花出班,就御道左又后跪。一甲三人姓名,都传唱三次。唱第二甲第一名姓名等若干人,唱第三甲第一名某人若干名,都只唱一次,并且不引出班。唱毕,丹陛大乐奏《庆平之章》,诸进士行三跪九叩礼。而后由礼部堂官捧榜,用云盘承榜,黄伞前导,出太和门、午门。此时,皇帝还宫,诸进士、王公百官皆随榜而出,至东长安门外(今天安门东侧)张挂。状元率诸进士等随出观榜。所有金榜,于张挂3日后,照便恭缴内阁。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金榜,就是这样保存下来的。清代最后一次殿试结果,末代状元为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一些著名历史人物谭延、沈钧儒等人也都榜上有名。按照清代的规定:一甲三名在殿试揭晓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则按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所得等第的数字,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古人认为人生极乐盖不过如此。

为什么把“金榜题名”排字四大喜事之末,估计是因为这个荣耀离普通人来说还太遥远,不是人人都可以享受得到。就象是只在草原上做平面运动的兔子,就算把自己假想成鸟跳跃得再高也领悟不了雄鹰快乐……那在蓝天白云间翱翔的愉悦。

作为古时一个文人,穷其一生能享受到的最荣耀的时刻,莫过于在帝国的心脏,在至尊君亲面前举行的“金殿传胪”。(指殿试之后宣旨唱名和出榜的盛大仪式)

传胪一般是在殿试后第三天进行,殿试为皇帝在殿廷之上亲自主持考试,始于唐时武则天,至北宋初年成为定制。在清代,科举考试分为由各省学政主持的童试,中者为生员,俗称“秀才”;钦派考官于各省会主持的乡试,中者为“举人”;礼部主持的全国性的会试,中者为“贡士”;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中者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各若干名,即人们所说的“金榜题名时”。殿试考试每三年一次,于会试后举行,皇帝为主考官。故此评阅试卷的官员称为读卷官,另有提调、监试、受卷、收掌、弥封、印卷、巡绰、供给、写榜各官,分别负责殿试的各项工作。 

康熙十八年以后的的殿试均因为康熙十八年那次御膳房6名烧火的太监用火不慎导致“太和殿失火”,(整整修缮了十六年,直到康熙三十四年才完全竣工)而改为保和殿进行。这“金榜题名前的传胪,今年也自然不能在那紫禁城最高最广的那仅仅台基就离地三十三米,如在云端的金銮殿进行。

如果没有六年前那次大火,我们今天也不会一早就鬼鬼崇崇地来到这里——保和殿(而不是太和殿)金銮御座后的金漆九龙大屏风的后面。其实我们明明有皇上特谕可以光明正大的站在天子宝座后一睹这传说中的“金殿传胪”的,可身边这丫头却偏要做出一副鬼鬼崇崇偷窥的样子来。

只见她兴奋得脸带红晕,半弯着腰,翘着小屁股,特没气质地微眯着眼从细细的屏风夹缝中往外窥探。

见她这样雀跃我也跟着学样来贴着缝隙往外瞅去……现在皇上还未驾到,上百名侍卫太监仪仗浩浩荡荡自“天街”到保和殿已经布好。殿外是什么样子我无法看到,大殿内只见几个上书房大臣和大学士安静地肃立正殿。

“妈妈,喜儿上次说什么来着……你一回来,皇阿玛就是只纸老虎了。”这妮子喜气洋洋,涎着脸,媚笑如花。

瞧她闪烁着“希望”的大眼,知女莫若母,我倒是知道她那眼神的背后正在盘算着什么……得了吧,能让你今天翘课来这里,已经让我这个爱女的慈母使出了对付那个“纸老虎”的所有招数。要不是那日承诺带她也来,如果就是我自己想看,需得着这么“贿赂”她老子么。怎么贿赂法这里不提也罢。

此刻已经辰时,太阳的光芒从屏风间渗进,把她的脸镀上一圈金色,真的象个天使……她真是我生的么,这么美好,这么贴心乖巧的孩子,睇着她时我的嘴角总会不自然地上弯……轻轻抚了下她那细腻的莹白嫩肤……她,十五了呢,及笄的姑娘了。

及笄……她能来到这里倒是因为这两个字打动了她父皇,今年的殿试是康熙二十一年三藩之乱后第一次文、武进士“传胪”,满满聚集了当今一等一的文治武功的年轻才俊。烨儿虽然喜爱女儿,但最近对喜儿霸占我太多的时间已经颇有微辞,我这次说要带女儿一同来看“金殿传胪”,他当然是不同意因为那“富查侍珠”的秀女事件禁足的喜儿这番能和我没事一般地同去。没辙了,只能使出杀手锏了。

“女儿就快及笄,好不容易遇到三年一次的文武进士同时传胪的盛大场面,就不能偷偷躲在屏风后面看一下,自己选个中意的良人么?”

忿忿的母亲哀怨地继续又道:“命运这次让我回到你的身边,我一直心存感激,不管以后要面对什么我都不会畏惧,因为有你在,我觉得就是幸福……”不需要多用力地眨眼,眼底的湿意已陡然涌来。本来是为女做“秀”,但这随口而出的话说着说着居然感动了自己。

他的胳臂横了过来,我顺势俯在他胸口,言由心生:“烨儿,我希望女儿能和我们一样幸福。”

“后日,喜儿陪你一同去看传胪,准了。”轻轻地,幽幽地,仿若天际传来的声音。

啊……他这就同意了?我还准备了一大堆理由还没倾诉呢……

“喜儿肯定会得到幸福,就如同我们。”抬头与他的眼神交凝……那里有为人夫的抚慰和为人父的承诺。

“皇上驾到——新进士跪接!”一位公公高昂的声音破空而来,把正在神游的我拉回了现实……他来了。

顿闻细乐声从丹陛下的两侧升起,两名侍卫和全公公跟随玄烨上得丹陛,明珠、索额图、高士奇和张英几个大学士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