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齐州附近的名门望族,可不仅只有五姓七宗的清河崔家。你可是还有着很多庞大的名门望族存在。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兰陵萧家,琅琊王家,琅琊颜家,邹城孟家,曲阜孔家。特别是邹城孟家和曲阜孔家,更是在整个天下有着崇高的地位。
所以李恪想要在齐州落脚,那也不能缺少那些名门望族的支持。虽然李恪对这些名门世家很不感冒,甚至对他们还有一些深恶痛绝。
不过现在凭李恪的实力,却无法与这些名门望族为敌。甚至还要想办法得到他们的认可。
不过想要取得他们的认可,那可不是一件什么容易事。毕竟山东世族连李世民都不放在眼中,更何况自己只是一个皇子。
而且李恪还有另外一个担心,那就如同历史上一样。自己最终会被调往益州。如果真的如同历史上那样,那李恪就只是这齐州的一个过客。
所以李恪现在要想的,不仅仅是取得那些名门望族的支持。同时还要保证李世民不会将他调往益州。
否则就算他将齐州经营的再好,最后也只不过是替他人做嫁衣。而占便宜的人就是将来的齐王李佑。
就在李恪为自己的将来盘算着的时候,太监王德走进来对李恪说道:“殿下,皇上召您去甘露殿。”
“有劳王公公了,那就麻烦王公公头前带路。”李恪急忙起身恭恭敬敬的对王德说道。
这让王德再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尊敬,于是变想问出他心中一直不解的问题。那就是李恪为何对自己如此尊敬。
于是便开口对李恪说道:“殿下不必如此客气,老奴只不过是一个下人而已。又如何能够承受得了殿下的这番好意。”
“王公公这话说的就不对,这天下间的人本不应该分三六九等。难道只因为本王生于皇家,就天生比人家高了一等不成?”
“难道宫中的太监宫女,天生就应该伺候人不成?只不过是所走的命运旅途不同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李恪开口对王德说道。
李恪的话让王德不由得满面震惊,急忙向四处打量了一番之后。便低声的对李恪说道:“殿下以后千万再不要说这样的话,如果被皇上和皇后听到了,那殿下可就有麻烦了。”
………………………………
第8章 挑选自己的班底
李恪笑了笑后对王德说道:“多谢王公公的提醒,以后本王会注意的。”
说完之后,李恪便跟随王德向甘露殿而去,不多时便来到甘露殿见到了李世民。
李恪跪倒在地向李世民行大礼,同时对李世民说道:“不知父皇叫儿臣过来,有什么事情要交代。”
“今日朝堂之上的事情你也看到了,你觉得长孙无忌他们是在针对你吗?”李世民开口对李恪问道。
“父皇,长孙大人为国为民操劳了半辈子。所说之事都是为了大唐的安稳,儿臣又怎么会那样认为呢。”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你能这样想朕十分的欣慰,不过朕也要提醒你,到了齐州之后做事一定要三思而行。”李世民点了点头后说道。
“请父皇放心,儿臣到了齐州之后一定会励精图治。将齐州自理的井井有条,绝对不会辜负了父皇的信任。”李恪对李世民说道。
“今日朕叫你过来,想听一听你到齐州之后准备怎么做。”李世民对李恪问道。
“父皇,目前儿臣对齐州一无所知,所以还没有什么计划。一切都只能等到了齐州之后,再做定夺。”
“不过儿臣会将在齐州所作所为整理成册,定时向父皇奏报。让父皇对儿臣在齐州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朕并不担心你会做什么,担心的是山东世族是否会容得下你。所以才会给你2000禁军。”李世民说道。
“父皇放心,只要儿臣在齐州一日,便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山东世族明白,如今这天下是大唐的。”
“只有听从朝廷的命令,才可以让他们的家族继续延续。”李恪对李世民说道。
“如果你真的能够说服山东世族,愿意出仕为朝廷效力的话。那朕便将齐州赐给你作为封地。让你子子孙孙世袭罔替。”李世民开口说道。
这正是李恪想要的,心中自然是万分高兴。不过表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而是开口对李世民说道:“儿臣是父皇的孩子,这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所以儿臣一定会为父皇分忧,尽儿臣最大的能力,让我大唐江山千秋万代。”
“你有这份心朕是十分高兴,去和你母妃告个辞吧。你母妃对你可是十分的担心。”李世民点了点头后说道。
“那儿臣就告退了。”李恪再次跪倒在地,向李世民行了大礼。然后便退出了甘露殿。
李恪走了之后,李世民开口说道:“王德,你觉得李恪和之前有什么不同吗?”
“启禀皇上,老奴倒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之处。唯一的就是感觉殿下不像以前那样弱势了。”王德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你说的没错,自从李恪被从池塘中救出之后。整个人的性格便不再那般软弱了,更不像以前一样逆来顺受了。”李世民点了点头后说道。
“皇上,奴才觉得这才像皇上的子孙。皇上英明神武文治武功,您的血脉又岂会是软弱之辈。”王德笑着对李世民说道。
……
第二天一早,李恪便来到了军营之内,准备挑选自己的2000禁军。那可是属于李恪的班底,所以李恪自然不会马虎。
北衙禁军的主将张将军,早就得到了李世民的圣旨。所以自然十分配合李恪,希望他可以尽快选到自己想要的人。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数万人马,李恪开口对张将军说道:“张将军,本王是不是可以随便的挑选禁军?”
“殿下自然可以,皇上已经下了圣旨。只要是殿下看上的人,末将自然会将他交给殿下。”张将军开口说道。
李恪点了点头后,便来到了点将台上。并且大声的宣布道:“本王是蜀王李恪,今日奉父皇圣旨挑选2000禁军。”
“不过本王选人可是十分的严格,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留在本王身边的。不过只要被本王选中的,本王绝对不会亏待你。”
“以后你们拿到的饷银,将是现在的两倍。不过你们要记住,这多拿饷银可不那么容易。”
听到李恪的这句话,北衙禁军的张将军不由得暗自点头。觉得李恪真有当年李世民的风采。
随后李恪再次开口说道:“凡超过24岁的,低于18岁的。现在就可以回去休息了。”
随着李恪的这个要求,面前的数万禁军竟然走了有七成以上。如今留在李恪面前的不过只有五千余人。
李恪又对剩下的这五千余人开口说道:“从年龄的角度上你们已经符合了本王的要求,那接下来就要看看你们的耐力了。”
“从现在开始,本王会和你们一起站在这里。直到还剩2000人站着为止。而站着的这2000人,就是本王要选的人。”
李恪说完之后,便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观察着面前的这五千多北衙禁军。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一个时辰,两个时辰,直到三个时辰之后便有人开始倒下。而且倒下的人越来越多。
最终整整用了五个时辰的时间,李恪的对面才只剩下了2000人。于是李恪开口说道:“从这一刻起,你们就是本王的禁军。本王会给你们颁发两份饷银。”
……
“李恪挑选禁军进行的可曾顺利?”李世民开口对前来复命的北衙禁军主将张将军问道。
“启禀皇上,蜀王殿下的挑选方式还真与众不同。殿下竟然陪着五千多北衙禁军,整整站了五个时辰。”张将军对李世民说道。
“站了五个时辰,这小子到底在搞什么鬼?”李世民不解的对张将军问道。
“蜀王殿下最终只带走了,五个时辰后还站着的人。”张将军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听后点了点头,再次开口问道:“他选择了哪位武将,为他统帅这2000禁军?”
“蜀王殿下选了一位叫高侃的昭武校尉。”张将军对李世民说道。
“这高侃有什么不同之处,竟然被李恪看上了眼。”李世民开口问道。
“这高侃在军中也是平平无奇,并未有什么过人之处。否则也不可能只是昭武校尉。”
“不过蜀王殿下只是问了一下他的名字,和出身便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