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整过去了大半天的时间。天外陨铁终于开始融化了。直到天外陨铁彻底的融化,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

    然后墨翼书便开始对天外陨铁提纯,就这样又反反复复的经过了数次提纯,一块真正的天外陨铁终于出现了。

    看着面前的这块天外陨铁,墨翼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因为这也代表着墨翼书,不必用自己去祭祀熔炉。

    不过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马上就要进入千垂百炼的程序了。只有经过千锤百炼之后,才可以真正提取其中的精华。

    ……

    就在墨翼书铸造画戟的同时,李恪也迎来了各州的刺史和都督。按照李恪的邀请,所有人齐聚齐王府中。

    李恪高坐主位,开口对众人说道:“想必各位也知道,父皇将登、莱、密、青、沂、兖、齐、七州之地赐给本王为封地。”

    “并且赐本王开府仪同三司之权,七州之内的文武官员由本王任命,无需上报吏部。”

    “原本本王准备徐徐渐进,慢慢的掌控七州之地。不过现在本王已经失去了耐心,准备正式接手自己的封地。不知各位对本王接收封地内的军政大权,可有什么异议?”

    听到李恪的话,王天来和孔志玄率先表态,愿意听从李恪的安排。同时孙伟和高侃,也同样表示两州府兵听李恪调遣。

    不过这只不过是形式上的而已,毕竟登州和齐州的刺史和都督,都是李恪委派的心腹之人。

    不过既然他们开口了,其他五州的军政主官,自然也不能不发声。也纷纷表示愿意接受李恪的监督和指挥。

    不过李恪同样可以从他们的脸上看出,这只不过是敷衍了事而已。毕竟没有人傻到公然反对李恪。

    于是李恪再次开口说道:“在本王面前敷衍了事可行不通,因为本王最恨阳奉阴违之人。”

    “所以在本王面前说出来的话,那就是无法更改的决定。所以本王再给你们一个机会,说出你们心中的想法。”

    “如果你们现在不说,本王以后就不想再听到其他声音。否则就休怪本王手下无情。”

    看到李恪冰冷的表情,双眼中充满了无限的杀气。这不由得让在座的几人不寒而栗。

    不过他们也并未如李恪所说那样,站起身来提出任何的异议。而是一个个表示得十分的虔诚,仿佛已经向李恪效忠了一般。

    看到众人并没有开口,于是李恪再次说道:“既然各位并无异议,那就和本王说一说你们辖区内的情况吧。”

    听到李恪的话,青州刺史第一个站了出来,并且开口对李恪说道:“启禀王爷,今年春季无雨青州境内出现严重的旱灾。恐怕今年百姓会颗粒无收。”

    “下官希望王也可以减免百姓的税负。并且拨下赈灾钱款,来帮助青州百姓度过这次旱灾。”

    青州刺史说完之后,其他四州的刺史纷纷站起身。同样希望李恪可以减免税负,拨下赈灾钱款。

    李恪又何尝不明白,他们的真正用意是什么。那就是准备给李恪一个下马威。毕竟他们心中认为,李恪无论如何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而只要李恪拿不出钱来,那么李恪自然会知难而退。不敢将手伸到他们的辖区之内。

    不过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李恪的脸上不但没有露出丝毫的为难之色。反而还十分爽快的答应了。

    听到李恪答应了,这不由得让五州刺史大吃一惊。不过这吃惊也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因为他们觉得李恪是在说大话。

    和他们一样,只不过是想临时搪塞而已。到时候就算他不拿出东西,这些刺史也不敢拿李恪怎么样。

    不过这青州刺史却想要好好的杀一杀李恪的威风,免得李恪再妄想统领七州。

    于是便开口说道:“那不知王爷准备拨多少钱款,用来赈济受灾的百姓?”

    “你觉得多少够呢?同时你又觉得本王拨给你的赈灾款,你应该如何使用它们呢?”李恪不答反问道。

    青州刺史毫不迟疑的说道:“下官会用赈灾钱款购买粮食,在青州的下属各县开设粥棚,确保百姓不会挨饿。”

    “同时还会用这些钱购买来年播种的种子,这样便不会影响来年的春耕了。只不过这样一来,需要的钱款数量十分庞大,没有数万贯恐怕无法起到效果。”

    “你可知这齐州城共计投入了多少钱,就让整个齐州度过了这次旱灾。你又知登州刺史现在正在忙什么吗?”李恪直视着青州刺史问道。

    青州刺史被李恪的话,问的那是张口结舌。一时之间竟然不知如何回答李恪。

    不过李恪并没有对青州刺史穷追死打。而是转过头来对其他四州刺史问道:“你们觉得青州刺史说的可对?是否你们也一样觉得,需要本王给你们送数万贯的钱款?”

    那四州刺史可没有敢答复李恪,毕竟现在不知道李恪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于是一个个不由得低下了脑袋,不去看李恪的眼神。

    而李恪却一脸怒色的说道:“就是因为你们这些酒囊饭袋,才让这次灾情变得如此严重。如果你们在第一时间带领百姓开凿水渠,又如何会酿成今日的后果。”

    “而且事到如今你们还不思悔改,不想着如何抢种一茬庄稼,以此来减轻百姓的灾情。反而却想着讨要赈灾钱款,然后中饱私囊。”

    “你们觉得,本王要你们这样的官员又有何用?本王给你们半个月时间,如果到时候本王没有看到丝毫的进展,那你们就主动来向本王递交辞呈吧。”

    (本章完)


………………………………

第145章 咄咄逼人的齐王

    听到李恪的话,那五名刺史不由得大吃一惊。没有想到李恪办事竟然如此决绝。想要半个月之内做出缓解旱灾的进展,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还是密州刺史再次站了出来,开口对李恪说道:“王爷这样做未免有一些过分了,虽然王爷想要独断七州军政大权,但这样做也未免过于明显了吧?”

    “你是说本王刁难你们了?不过本王倒觉得,这并非是一件什么难事。只要你们心中真正为百姓去想,不要说半个月时间,就算十天也足够了。”李恪一脸冰冷的说道。

    “既然王爷如此说,那下官就只能退位让贤了。”密州刺史说完之后,便将身上的官服脱了下来。并且将官印和官服以及乌纱帽,全部都放在了李恪的桌案之上。

    然后便毫无犹豫的转身离开了,丝毫没有将李恪放在眼中。不过李恪也没有派人去阻止他,而是让他直接离开。

    并且开口对其他四位刺史说道:“如果你们也觉得做不到,那就如密州刺史一般好了。本王绝对不会拒绝你们。”

    “不要觉得本王手中无可用之人,你们恐怕是忘了本王与曲阜孔家的关系。曲阜孔家是干什么的,不用本王说你们也应该清楚。”

    听到李恪的话,四名刺史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原本众人早就约定好了,如果李恪有意刁难的话。但同时辞官撂李恪的挑子。

    不过李恪刚才的这句话,却让他们心中不免有一些迟疑。因为他们商量的时候认为,如果众人同时辞官,那李恪只能恳求他们留下。

    因为山东世族不出仕为官,而寒门子弟有无几人可用。最终李恪只能转过头来再求他们,那时候主动权就在他们的手中了。

    所以密州刺史才敢如此的猖狂,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李恪背后有儒家的支持,不要说他们五个辞官。就算是再多几个恐怕人家李恪也能找到人来接替。

    看到四人低头不语,李恪并开口说道:“既然你们不愿像密州刺史那般,那就回去之后给本王动起来。只要本王看到你们做出的成绩,自然不会为难你们。”

    四人同时向李恪点了点头,并且保证一定会尽最大能力去做。甚至答应李恪,如果缺少钱粮他们会事先垫付。等以后有了赋税之后,再将自己垫付的钱抽回来。

    李恪自然也没有拒绝,并且还十分的支持他们这样做。这不由让四位刺史心中安稳了不少。

    可是密州刺史却不知道,自己的同盟军已经叛变。而还傻傻的在齐王府外等着,觉得很快就可以看李恪的笑话了。

    随后李恪又对五位都督说道:“你们每人手中皆有一千府兵,不过训练的情况却十分的不乐观。所以本王决定,让他们统一起来进行操练。”

    “你们回去之后便带兵赶到齐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