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王侯-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对吴时中的弟子们的品德徐子先相当鄙视,但儒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投降的,替新主子涂脂抹粉捧臭脚的,也有自杀殉节的存在,最为悲壮的还是广南东路那边,广州海边是大魏行朝所在,最后关头,十余万读书人与行朝海船一起沉海,每当想到那种场景时徐子先浑身都在颤抖。

    那是何等样的悲壮和绝望啊!

    十几万人在哭声中,海啸声中,敌人的狞笑声中,在战马奔驰声中,义无反顾的为了心中的道义,忠诚,还有千年以降华夏的传承,带着这些十余万人和大魏残余的力量一起沉没在海中,连续多少天海面上都到处是浮尸。

    消息传到福州时,赵王服孝,举城缟素,哀声四起,当仙霞关被破之后,蒲寿高等天方色目人内乱,福州瞬间易手,宗室被斩杀一空,到此后的事,徐子先就不知道了。

    回想过往,徐子先面色也是极为凝重,吴时中见状说道:“世子要大兴团练,我也听说侯府此前并不宽裕,此事可以容后再议……”

    “不不,先生误会了。”徐子先忙笑道:“我是在想,东边三里多外有一片毛竹林,如果在那里兴建明堂,先生择弟子而授之,可能事半功倍,惠而不费。”

    傅谦道:“叫刘九四来规划。”

    他解释道:“他是大工头目,这些规划之事,草图都是现成的,一说他就懂,可惜不识几个字,本朝又没有工匠科的考试,沉沦匠作之流,其实也是心胸中有大丘壑的人。”

    匠人们喝了些烧酒,已经不再是缩手缩脚的样子,刘九四壮着胆子走过来,傅谦几人把桌上的杯盏推开,傅谦讲明堂是什么,刘九四开始规划怎么沿着竹林建造明堂,雅舍,亭台,还有厢房,轿厅,马厩,茅房等等,不一会功夫,错落有致的明堂就规划完成,沾着菜汁的手在桌上就把样子给画了出来。

    “这就是夫子不和老农谈稼穑之事的原由。”吴时中感慨道:“其实经世致用,说来简单,行之却是困难啊。”

    “边学边做,并不为难。”徐子先看看两个画完草图,又是一脸笨拙和拘束的工匠,说道:“你好好做,等你们把明堂造好,一身本事也不要浪费,我要替你们出一本专说营造法式的书,将来还要上书朝廷,工匠中有杰出之士,理应也有机会出仕为官……”

    “不敢,不敢……”刘九四哪敢信,低着头赶紧退了开去。

    ……

    “当兵了,吃粮了。”

    林大倚在自家破烂的院墙前,看了看走到镇上的一群青年,愤愤的啐了口唾沫,大步走进自家屋子,把个破了口的大海碗往桌上重重一顿。

    林家一家三口人,祖父老林头已经七十多岁,在百姓中算高寿,人已经不太中用,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看到大孙子进来,咧嘴露出光秃秃的牙床。

    林老二是个精瘦的后生,天冷了还穿着单衫,冻的瑟瑟发抖,趴在桌上喝着能照出人影的稀粥。

    “四亩地,秋税收了,还要咱们兄弟去服力役。”也只穿着单衫,腰间束了根草绳的林大瞪眼道:“这一次往汀州去,咱们要去了,准得死在半道上。”

    林老二放下空荡荡的海碗,茫然道:“力役算个鸟,还有枯骨钱,河渡钱,板帐钱,折支钱,转运钱,火耗钱,火铺钱,他娘的,交到啥时候算个完?”

    租庸两税,就是户口税和身丁役,不管是有没有地,有多少地,按户口收钱和按丁服力役,而大魏在两税之外,又额外加了力役,等于是租庸之外,再次加征,相当的不合理。

    这还不止,林家春天时死了头牛,被征了一笔枯骨税,只要养死了牛马骡,能剥皮卖肉,官府就会收枯骨税。

    还有河渡钱,只要临河靠近有港口渡船的地方,不管是用还不是用,都要交纳这钱。

    板帐钱是崇德年间开始征收,因为军兴之后用度开销剧增,朝廷窘迫到极致,于是在各种收板帐钱增加国用。

    转运钱,是把实物税转为铜钱之后,官府借口转运粮食的消耗,加征的杂税。

    折支钱,是把实物转为铜钱的消耗。

    火耗钱,是转运粮食的消耗,转嫁在百姓头上。

    火铺钱,是更夫,火铺火夫的吃饭费用等等,也是地方官府收的杂税。

    两个壮年汉子都是火大,入秋之后他们盘算了一下几亩地的收益,每亩地收粮三石多,留一些口粮,还有六石可卖,一石粮才卖四百多钱,秋收时粮商压价,能卖这个价就算不错。

    而他们要交的税,算算要四千多钱,就是说他们还差着一千多钱的税钱,得靠卖力气把这个亏空弥补上。

    转眼要入冬,还得把当掉的冬衣赎回来,不然冬天得冻死。

    要是有个头疼脑热,就得去钱庄借高利贷了。

    林大又啐了一口唾沫,说道:“官家短钱,不找咱们找谁?找那些贵人要去?”

    林二瓮声道:“干团练去吧?庄上那些小子挑中的都去了。”

    林大叹口气,说道:“只能去了,俺们兄弟二人一去就有一千钱一个月,这是活钱哩。过三个月,两人三贯,还得了官家的帐,慢慢还能攒下来,明年底能将房子修修,给老二你娶个媳妇回来。”

    林二咽了下口水,说道:“当然要仅着老大你先说,你说成了,才轮得着俺。”

    林大不吭声,看了看咧嘴笑着的祖父,说道:“阿公只好留在家里,好在离的近,俺们晚上回来给阿公做吃的。”

    林二趴在老人耳边,说道:“阿公,俺们兄弟当兵吃粮去,晚上回来。”

    老人不出声,还是咧着嘴笑。
………………………………

正文 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

    这十余日徐子先一直在异常的忙碌中度过。

    找镇上钱庄拆兑铜钱的事异常顺利,侯府现在经常拿银子去兑换,已经成了钱庄的大主顾,加上徐子先现在有团练使的实职,开捐之后经费收取相当顺利,钱庄借的三万贯,预计半年之内准定能归还,赚了利息还能给徐子先这个未来的新星卖个扎实的人情,几家钱庄的掌柜都并不傻。

    拿了钱,孔和与傅谦立刻往福州港口去,徐子先派了四个牙将护卫,在镇上雇了几辆大车运钱,三万贯钱可不是小数,重量也不轻。

    同时在几个镇上的复选也逐渐开始,复选团练武卒徐子先也是尽量亲力亲为,最少他人一定要在场。

    要使每个武卒都以为自己是被世子亲自挑中的,十几天功夫下来,人是挑的差不多了,徐子先也黑瘦了不少,连嗓子都沙哑了。

    大量的人手已经确定下来,三个镇子募了一千一百人,对岸流民也募了五百人。

    这一次比招少年牙将要轰动的多,闽江沿岸不少流民都跑了过来,挑中的欢天喜地,挑不中的当然是万分沮丧。

    徐子先眼看有几对夫妻在自己面前抹泪……这些人都是漳州人,隔着几十里闻讯赶过来,都是男子过了三十五岁,筋骨衰落,这年头的古人不能和后世的现代人相比,后世三十五岁如果坚持锻炼,身体和二十五岁差距不是太大。

    这年头的三十五明显就走下坡了,很多三十五六的男子头发都发白了,甚至开始掉牙齿,这是长期缺乏营养,透支身体之后带来的后遗症。

    “养猪场要扩大,还可以弄一些分散的鸡栏,留一些人放鸭,放羊。军营里的杂活也要人……”徐子先对李仪道:“挑一百户,不,挑二百户先留下,剩下的叫他们等着,我会想办法,迟早给他们安身立命之所。”

    短短几句话,李仪也是能看的出来徐子先的坚持……这个二十不到的青年,不再是几个月前那种束手无策的样子,肩担重责,身处上位,已经越来越成熟,而此时此刻,眼中的坚持还是叫李仪明白,不管怎样的变化,徐子先还是心存热血。

    “世子要是有心,可以慢慢赐他们一些钱,叫他们自己折还漳州……”李仪劝道:“闽江两岸最少还有三四千户流民,甚至几个州的流民有过万户,我们安置不了这么许多……”

    徐子先抿了抿嘴,说道:“此地距漳州各县最近也有六七百里,所需盘缠不在少数。况且,有这么多人力就是最宝贵的财富,我将来确实有用,李公勿虑。”

    李仪点点头,既然徐子先这么说,当然有他的道理,只能遵命照办。

    “中秋了。”徐子先道:“我要带小妹回府城祭祖,金抱一和吴畏三几个去江陵了,张虎臣他们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