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王侯-第6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兵越打越多,渐成兜剿之势,并且皆有铠甲,只是少铁盔。

    而禁军骑兵匆匆汇集,缺乏对冲的经验不提,连铠甲亦不如贼,多半禁军骑兵只有皮甲或绵甲,因为其原本就是哨骑斥候,无需铁甲。

    而以意志,壮勇,兵力,铠甲,样样俱不如人,惨败自不待言。

    好在骑马逃走速度极快,入暮之前,当赵王一行抵达战场附近时,骑兵战已经结束,官兵惨败,折一百六十余骑,只有数十骑逃回本军大阵之中。

    至此招讨官兵缺乏对应两翼敌骑骚扰的办法,甚至隐隐有后勤粮道被袭之忧。

    赵王不得不将一万多厢军后撤,沿途设营,保护自己一方的粮道不被骑兵袭扰。

    待二十一日时,大军抵南平山下,可以用肉眼看到起伏不停,犹如惊涛巨浪的大山,也能看到山脚之下,在不少荒芜的农田和废弃的村落之前,有筑在三尺之高的城基之上,方圆四里左右的建阳县城。

    大魏县城,府城,包括京师大体就是这样建筑。

    除了少数山城军堡之外,城池多建造在水流一侧,除了战时当护城河之外,也是方便城居民取水,否则仅凭水井,城市用水根本不能得到保障。

    建阳县城方广四里余,平时有百姓五六万人居于其中,由于铁矿众多,贸易兴盛,城中商行店铺极多,来往的客商也并不少。

    城外有几条可容两辆大车并行的官道,官道俱是以夯土压平而成,县道或州道的规制大抵如此,比较狭窄,两侧亦未植树和有排水沟,所以年久之后,中间凹陷,两侧凸起,再有时间长不行车马行人之后,便是荒草从生了。

    眼前的建阳县城在望,四周村落几成废墟,官道亦寥廓无人踪,惟有贼骑隐隐在南北两侧,偶见烟尘,使得官兵大队惊疑不定。

    六万余厢军和一万余禁军,加上数千民夫,沿途开始扎营下寨。

    赵王以厢军保护身后粮道,但还是显得捉襟见肘。

    “大王,此战宜速攻,不宜拖延时日与贼对峙。”刘广泗虽然骄纵自负,但毕竟也是打了三十年仗的宿将,眼下情形,特别是骑兵战不利,也使得他隐隐有些警惕,诸将簇拥赵王观察敌情之时,刘广泗便是直言道“军粮不继,饷械不足,厢军的军心涣散,于今之计,惟有速战而胜,剿贼之后得军需粮饷,赐下以安军心。”

    此语一出,倒是真的士气大振,颇有几个厢军都指挥在搓手,有些食指大动的模样。


………………………………

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盘

    李开明在建州大掠富户,虽然其打算治理建州为根基,但安抚的是普通的百姓,豪绅富户不在安抚之列。

    除了少数名声极好的官绅之外,大半的士绅富户家产被抄掠,刘茂七在建州府城打了几百副夹板,每天拷打那些被逮拿到建州的大户们,嚎叫求饶之声半夜都不停,很多建州府衙的人每晚都吓的做恶梦。

    好在拷掠虽重,却只针对劣绅富户,对百姓则是施粥舍药,这样人心反而逐渐安定下来。

    而贼众也借此敛得百万贯以上的钱财和数十万石粮食,整个建州的精华算是都被刘茂七给用酷烈的手段搞到了手。

    赵王和麾下诸将当然不会考虑的太过深远,不过打下流寇,得几十万石粮和过百万贯钱,这个诱惑可是真正够大了。

    战场缴获,按魏军旧例,七成上缴,三成以赏赐名义赐给将士。

    现在当然讲不得旧日规矩,估计就是全部留下,朝廷也无计可施。

    至于建州的精华被分,地方穷困之至,那是下一任知府的事情,和赵王,诸将却是没有丝毫的关系了。

    赵王看着眼前,沉声道:“既如此,当以何法进兵?”

    眼前阵列,除了一条可以涉水而过浅而窄的闽江之外,东西南北俱是山,只有建阳县城依缓坡而立。

    四周有大片的山地,丘陵,小块的平原区。

    几条官道如血管一般自县城四周而出,几十个村落和稀疏的林地之后便是依山而建的县城。

    贼众明显是以少数兵守城,因为除了四周羽翼被剪除外,历来守城只守备城池,那是将自己置之死地了。

    守城是要有消息传递,有外围守备,并且考虑到撤退等诸多事情,并不是将兵马人员往城中一放便可守备了。

    贼众除了留少数人于县城之中,却是在城外立下大营,左侧大营,背倚大山,约有万余人。

    右侧大营,则屏障了几条官道,绵延数里,约有七八万人,旌旗飘摇,人马俱众。

    赵王皱眉细看,刘广泗,何致元等禁军大将,也是在仔细观察。

    这些禁军将领,军事素质还是远远超过厢都将领,更是远超赵王这半瓶子水都不到的亲王。

    “贼并非一无所长。”何致元皱眉道:“其?,刀皆具,人人执兵,这和当年流寇在秦凤,河东,河北时的情形不同。”

    “这是建州给他们的好处。”李谷在不远处苦笑出声,接了一句。

    众将都是恍然,建州的铁矿山和铁场之多,不必多说,大量的工匠,矿工从贼,只要钱粮充足,给他们一个多月的时间,打造几万柄横刀,长?,有什么难的?

    除了兵器充足外,万余人的贼寇中还有不少持盾,束甲的精兵模样的贼众在,肃立旗帜之下,队伍明显要比邻近官道的大营要整肃精锐许多。

    “贼以大众护持官道,不断粮道,以少数精锐在县城山脚下立营,以为犄角之势。”李谷倒是看过几本兵书,此时分析道:“县城为胸,两处营盘如左右手,倒是打的好算盘。”

    “先生是懂兵事的。”刘广泗讥刺道:“不过持?拼杀,浴血而斗,剿灭贼寇,还要是俺们披甲上阵厮杀才是。”

    自上阵之后,武夫们桀骜之态尽显,李谷是推出赵王的功臣,此前不免有些倨傲之态,在阵前之时,刘广泗却是不给他留面子,大加讥刺,李谷面红过耳,十分羞愧,却只得俯首不语。

    “请大王下令?”刘广泗看向赵王,说道:“怎么破敌,如何拼杀,当以大王军令为重。”

    赵王沉吟再三,终下决心道:“以厢军击万余贼寇,不必急胜,只要围堵就好。以禁军破敌大营,将县城彻底围住,便可获胜了。”

    刘广泗,何致元,刘杰,李耀武,何得清,还有林知恩等人都颇感赞同,纷纷拱手答应,表示遵守军令。

    李谷内心感觉不安,厢军饭都要吃不上了,以孱弱之师攻敌精锐,纵然是六七倍于敌,实难获胜。

    而就算禁军突破贼寇大营,断绝官道往来,但贼寇坐拥几十万石粮,肯定囤积粮草在城中,水流不绝,食水不缺,围起来有什么用?官兵反而肯定会是粮饷不继的一方,围城方先断粮而走,这可就真的成了天大的笑话了。

    但赵王踌躇满志,诸多将领都轰然应诺,李谷一个官职都没有的幕僚,如何敢在此时出言反对?

    况且李谷虽然读过不少兵书,对真正的战阵之事却也是相当的懵懂,只是隐觉不妥,却也是想不通透,更不要说组织言词来反对了。

    ……

    夜暮降临之后,诸军的军营中反而热闹起来。

    大量的甲兵被放在营前守备,毕竟攻打一方立足不稳之时,守备方突然袭击,仓促之下都会略有斩获。

    禁军诸将经验还算丰富,加上白天目睹贼寇兵容颇盛,所以也没有太过大意。

    至子夜之后,略作休息的诸将已经全部起身披甲,夜间风寒,兼有寒露,每个身披铁甲的将士身上都落满白霜,整个营区嘈杂声不停,都是在咒骂抱怨。

    “刘杰,何得清,李耀武他们,真是不知死的鬼。”

    刘广泗的大帐之中,齐聚五个禁军的军都指挥,众人喝着热茶汤,随意吃着点心,脸上都是随意从容的笑容。

    刘广泗自诩年资最高,甚至有希望成为福建路的厢都指挥,当仁不让的坐着主位,其余禁军四将,分列左右。

    刘广泗,何致元,林知恩,这三将原本就是赵王麾下,三人一中两左,将张纵武,杨奋两人放在其右。

    五人原本就有很多勾心斗角之处,张纵武与齐王亲厚,其部下也多依附于齐王,现在则心向中山王。

    杨奋则倒向林斗耀,林知恩也对林斗耀关系较近,大势之下选择倒向赵王而已。

    只有刘广泗,何致元二人是赵王栽培多年的铁杆,不过刘广泗的捧日军下诛除和赶走了很多倾向齐王的武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