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王侯-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质量上乘,一匹布的售价在成宗年间是三贯钱左右,到崇德年间,物价飞涨,一匹布的价格涨到了五贯钱左右。

    如果到倭国出售,这价格还得涨上三贯。

    南安侯府的布未必能售这么高的价格,但考虑到布匹也是供不应求,和铁器食盐一样都是硬通货,就算均价六贯,最终所获得的收益也是比纯粹卖棉花要强的多了。

    虽然今年赚的不多,但数年后皮棉的收入可能是好几千万斤,足够纺成几百万匹布,满足整个南方和倭国加吕宋的布匹需求,这个利润就太大了。

    现在要紧的就是控制成本,扩大收益。

    当然还要去除掉人力成本,棉花的收购按成本价,另外纺织厂的建造费用,原本的家庭纺织改为在工厂纺织,要给工人不菲的工资。

    一个成年妇人或男子,每天在纺织厂劳作十个到十二个小时,每个月最少要得四贯以上的工资,这应该是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这个收益在短期内会扣除掉此前的投入,但就算以后足额发放,随着棉田更进一步的开拓扩大,利润相当可期,应该和盐铁生意相差不多,甚至更胜一筹。

    从今晨观看的情形来看,豆地和棉田都是收获在即,这真是一个令人高兴的结果。

    李仪脸上始终是欣慰的笑容,陈道坚兴奋的直搓手,四周的吏员也是笑意吟吟,众人现在都是视东藩为家,东藩和南安侯府节节攀高,对他们来说当然也是极为利好的消息。

    有个吏员送了一杯酸汤饮子上来,徐子先一饮而尽,感觉更好,他看了看陈道坚,说道:“牢之这一次怕是有要事要通传给我们?”

    “是的,”陈道坚点头答应,说道:“只是还不得便。”

    徐子先会意,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去我的签押房谈,傅牧之,孔玄平他们也过来了。”

    南安侯的签押房是整个侯府别院守备的重中之重,隔着道墙便是改装过的档案室,所有的需要归档的公文俱在这里有备案,南安侯府在公务流程上更加规范,也讲究负责制,比如一项政令,从最高层的签字决策人,到建议人和执行人,俱要留下姓名印信,纳入档案之中。

    如果决策失误,层层追责,很容易对仕途造成不利的影响。

    这便是公文流转制度,加上枢机房会定期进行考绩,亲民官则与百姓的信任息息相关。在军队,则是由枢机房和军法司联手考核,军官们到士兵都不能例外。

    整个南安侯府逐渐被徐子先编织出一张有序而高效的大网,任何人都在网中,甚至包括徐子先自己。

    效率,廉洁,公平,公正,在有些地方,只要效率,公平公正是最后被考虑的事,甚至不加考虑。而廉洁,也是相对而言,徐子先最先考虑的当然也是效率,但如果不能兼顾公正廉洁,那么高效也就毫无意义。

    众人随他进了签押房,外间是披甲按刀,另外有十余个披铁甲的近侍持矟或是按刀在四周巡行。

    陈道坚仔细看了一会儿,和倭国的武士相比,大魏的甲士毫无疑问要更出色的多。

    武士们好勇斗狠,动辄就拔刀相向,有一些是假模假式,但大多数武士重信诺,轻生死,有些华夏先秦时的上古遗风,这也是事实。

    他们能替大名们去死,甚至为了小事就剖腹,比如负责监督厨房的武士,一餐饭出了差错,大名得小心这个负责的武士为此就去剖腹。

    他们在战场上当然也悍不畏死,倭人武士相当强悍,这是事实。

    但他们很散漫,缺乏组织,在战场上没有正经的战阵训练,有一些大名会训练合阵,甚至很有想法,但以岛国经济和物资的现状来看,想训练一支常备的,拥有重甲和精良的兵器,并且能摆开战阵的纯粹的武士军队,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眼前的这些重甲,在倭国只有贵族才能穿戴,普通的武士最多能有一身皮甲或竹甲,那些足轻,就是百姓束伍成军,根本就没有装备,只是每人发一根长矛而已。

    “君侯,”陈道坚对徐子先道:“听说中部那里炼出精铁之后,是打算在南安这里建兵器局的锻甲局?”

    “是的。”徐子先率先进屋,屋子是北屋,相对厢房要清凉的多,人们进来之后,侍从们半打开窗,有海风吹进屋子,阳光反而照映不进,叫人感觉更加惬意。答了一声之后,徐子先又道:“咱们现在的骑营,有三成左右的铁甲,剩下的俱是锁甲和皮甲,绵甲。将士们要得到充份防御,不能不穿多重甲胄,但穿了多重甲胄后,又会影响速度。若不戴护臂,护胫等配件,铁甲也要重四十斤左右,若全套带齐了得重七十斤,加上人体重量和兵器重量,就算天方马相当不错,杂配的马也很出色,到底负担还是太重了些。是以我们的想法是用水力压制出一些胸甲,一体成型,前后相束,这种甲重三十斤,前后防护是一体的精铁,防护力相当出色,再配带铁盔,必要的话加个顿项护住颈部要害,最多不超四十斤的重甲,对战马来说,这个负荷就小的多,而将士们的要害也能保护到位,这相当合算了。”

    徐子先露出沉思之色,又接着道:“将来的轻骑兵,可能只穿锁甲和铁盔,顿项,重量不超过三十斤,他们会是彪悍轻捷的马上骑士,负责哨探,侦察,架梁。也可以大量的生产出神臂弓,装配给轻骑兵,他们甚至只穿皮甲,专门用来骚扰敌人的粮道,隔绝敌人哨探,骚扰敌后,这种可以叫猎骑兵。”

    徐子先确实是在畅想,李仪和陈道坚都静静坐着,并没有人打扰。

    猎骑兵,轻骑兵,墙式骑兵,古典重骑兵,这些在未来都可以有。

    轻骑兵在侦察哨探上有优势,也可以在阵前游斗,防止敌人的轻骑突袭。而猎骑兵骚扰敌后,断绝侦察和粮道,也会做的相当出色。

    墙式骑兵拥有无与伦比的攻击力,但具甲不能太厚实笨重,这会影响到它的机动性。

    古典重骑兵不宜编制太多,但如果出现一些特别坚难困苦的大战,墙式骑兵不能冲破厚重的敌阵时,古典重骑可以发挥一槌定音的功效。

    战马戴面帘,护颈,两侧披戴马甲,后有寄生和马甲,移动之时,犹如重型坦克。

    最少在这个时代确实是如此。

    骑士也是全身重甲,兜鍪,顿项,铁面具,护臂,护心,层层叠叠的铁甲甲叶一直到膝,然后是护胫,铁靴,骑士们还会戴着铁手套。

    全套的护甲加上马甲,重过百斤,最强壮的战马也不能负荷这样一身长途行军,只能在保存体力的前提下抵达战场再穿戴,然后迅速的以骑阵冲锋。

    这样的重骑冲锋,并不是普通的军阵可以抵挡。

    当然现在还只是设想,连骑兵营只有三成左右的铁甲,还不是太适合,而步兵营缺甲达到七成以上,只有三成不到的步卒,一边是队官,哨官,都头一级才穿着绵甲或皮甲,大半的将士都还在无有甲胄的状态。

    这和几个月前的大规模的扩军有关,由于扩军太速,导致了甲胄稀缺更加严重。

    更与近来的建州局势有关,矿山大片关闭,矿工流失,铁器价格飞涨,而且建州限制对东藩的出售,只能从汀州甚至江南一带继续购买铁器。

    好在东藩有了铁场矿山,一旦有了炼铁能力可以出上等精铁。

    这无疑是给所有人更大的底气,不光是贸易收入上的底气,更关系到南安侯府府军的建设和强大。

    更多的神臂弓,更多的弩箭,更好的长矟,横刀,障刀,当然还有更多更好的甲胄。

    如果步兵们能普遍装备铁甲,效果当然完全不同。

    “步兵营,”徐子先继续道:“我们在将来是打算具装扎甲为主,扎甲的甲叶大,穿束容易,也易于维护。”

    陈道坚听的两眼放光,想了想,说道:“若是这样,骑营以胸甲,弓手用锁甲,步卒用扎甲,绵甲,皮甲,给轻骑或猎骑兵用?”

    “差不多吧。”徐子先笑道:“也很有可能淘汰掉皮甲,防护力太差,绵甲如果不镶嵌大量铁叶,防护也差。如果拉丝技术过关,我倒是很想给轻骑和猎骑兵都装配锁甲,在防刀砍和箭矢上,锁甲都并不差。”

    李仪插话道:“那么水营官兵如何呢?”

    “水营官兵的甲胄和铁骑兵一样,甲胄既不能太重,跳帮时太吃力,影响体力身形。也不能太轻,他们有时候是要往敌舰上跳过去厮杀……”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