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王侯-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陵的朝官却并没有拥立赵王一脉,而是拥立在明州的晋王一系,徐子威率百余人仓皇出海,逃回福建,然后就是赵王在福建动员,自称监国亲王,但所号令的也就是福建一路,其余各路俱不承认赵王之命,各路混乱,各自为政,被东胡一一击破。

    崇德十四年……徐子先心生警惕,他却没有什么时间来感慨,想了一想,临告别之时特意对齐王道:“殿下一定要调理好身体,福建路一日离不得殿下。”

    “我平素还是很注重养生。”齐王笑道:“饮食清淡,骑马射箭,起居有常,王府的医者都说我身子康健,等于百姓四十不到的身子,我想,总能再撑十年八年,明达可放心矣。”

    “是的,殿下惜福养生,我辈就真的能放心了。”徐子先哪能真的放心?但此时也是多说无益,只能等从京师回来之后,多关注此事了。

    ……

    从齐王府出来,城中诸多权贵之门,徐子先一律不去,只是派了人去郑里奇,杨世伟,萧赞等官员的府邸门前投名刺拜年。

    以徐子先现在的身份地位,对郑里奇等人来说,成为正式的盟友还差点火侯,要是徐子先委屈自己,以晚辈,部属的身份去拜见,见面之后反而尴尬。

    不如省点事,反正名刺到了,礼数也就到了。

    至于林斗耀,韩炳中等人,干脆就是连名刺也是省了,相看两厌,彼此成仇,名刺一个也是十几文钱,能省则省。

    至于昌文侯府,却是定了初三那天上门请期,完成婚礼六步中的第五步。

    请期之后,就等着亲迎就可以了。

    婚期来说,陈正志已经透露出,陈笃敬是希望定在夏初时节,婚事定下来之后,陈笃敬反而不是很急着叫小女儿出门。

    陈笃敬三个女儿,陈文珺最为聪明,也最得陈笃敬的喜爱,陈家联姻,其实京师,外路的权贵多有求亲的,但陈笃敬一律拒绝,只寻福建本路的英才而嫁之。

    而且也多半是挑选文官中读书有成的少年进士,本朝重文章,少年进士原本就吃香的很。京师每次大比之年,榜单一下,就有一桩趣事名为榜下捉婿。

    就是京师的权贵富户之家,到了下榜那天,按名单捉拿进士,如果是年龄品貌相当的,又未成亲者,逮过去就直接强行拜堂成亲。

    当然,说强也不是真的用强,一般榜下捉婿的非富即贵,捉的新科进士一般也是二十来岁,未曾婚娶的青年俊彦,对豪强富户来说,能有一个进士女婿,是大有荣光,对家族未来也大有好处的事。

    对新科进士来说,刚刚中进士,富而且贵的丈人得为助力,又有娇妻可得,也是一桩两全其美的好事,也就是半推半就了。

    当然也有成了亲的,或是抢过去相不中新娘,或是女子看不中男子的,一般也就客客气气的送出去,当然要送一些压惊的礼物。

    大魏二百多年以来,榜下捉婿一直是一桩传统,可以看的出来,民间还是以读书为重,这也是华夏千年以下的传统了。

    昌文侯府原本就是文官家世,陈笃敬又疼爱女儿,不忍远嫁,长女和次女都是嫁的福建路的青年进士,李明宇和杨复两人都是上一科的进士,中进士时俱年不满二十,标准的青年才俊。

    与徐子先的婚事,则是昌文侯府与南安侯府的强强联合,意义非凡,陈文珺出嫁后,多半要离开府城去南安居住,陈笃敬自然是舍不得。

    请期之前,徐子先就派了金简等人去昌文侯府送了名刺和四样礼物拜年,陈笃敬没有接见,陈正志见了金简等人,客套寒暄了几句后,封了节赏,也还赠了四色礼品。

    至于到南安侯府拜年送礼的人,当然也是远远超过往年。

    很多八杆子打不着的宗室远亲,宗室街上的各家公侯府邸,包括齐王在内都送了礼物,投了名刺来拜年。

    官员之中,郑里奇杨世伟,包括侯官县张天胜等人,只要与南安有关的官员,或是对徐子先较为欣赏的,高层当然只送名刺过来,中下层的官员,有不少是亲自过来。

    徐子先只见了张天胜,当然杨复,李明宇和诸多陈家一脉的官员前来时,徐子先多半都是亲自见面。

    初一,初二两天,福州府城都是在这种忙碌中度过,只欢了各家的小孩子们,到处都是孩童们燃放爆竹的声响,欢笑声,吵闹声,简直是昼夜不停。

    持大红拜帖的人群为最多,到处飞奔投递,文征明曾有诗描述过这样的场面:不求见面惟投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寥寥数语,也是描述出时代的一景。

    名刺之投,不怕虚,只怕礼数不到,一家不至,可能人情不至,就是得罪了人。

    象林斗耀的府邸,福袋一天要换好几个,名刺肯定过千。

    有不少远处的比如汀州的知县,要提前几天到府城这边来,初一天一亮就上门拜谒,哪怕不被接见,最少是心意要到。

    别人都来,你不来,这就是态度问题了。

    如徐子先这样,不仅不上门,连名刺也不投的刺头,估计全福建也就是只徐子先一人敢于公然挑战林斗耀的权威。

    徐子先这样做,反而更坐实了他牢不可破的地位。

    林斗耀肯定想把徐子先拿开,但实打实的战功之下,短时间内林斗耀有什么办法?

    况且南安团练是徐子先一手创立,谁能去接手?惹出兵变乱子,林斗耀怎么对上解释,福州城里还有赵王,朝中有右相,林斗耀接见宾客时,如果有人提起南安侯府,也就惟有苦笑,假装大度而已。


………………………………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间

    到初二这天,来拜门的宾客渐少,徐子先换了便袍,带着小妹,秀娘,一起出门去光禄坊的保福寺上香。

    这也是福州传统,光禄坊,衣锦坊,文儒坊等三坊,这是福州城自东晋时就形成的达官贵人与寺庙密集的繁荣坊市,还有郎官巷,塔巷等七巷,则是寺庙,民居,商行聚集最多的地方。

    整个府城,不算附郭的各镇,人口在四十万人左右,如果把诸镇算上,福州近郊和城中的居民超过百万人,在当世大魏,这般人烟稠密,商业繁荣的城市,也就是京师,江陵,平江也就是苏州,还有杭州,福州,等寥寥几个城市而已。

    泉州也相当繁荣发达,还有广州亦是,不过比上述这些,还是稍逊一筹。

    街面上也是摩肩擦踵人流甚密,好在徐子先带着金简等一队人,将人群稍稍隔开,人群中徐子先和小妹,秀娘穿着虽不华贵,但一看就知道是权贵人家出游,普通的百姓也不会故意往他们身边挤。

    魏翼早早赶了来和徐子先一并出行,徐行伟在时,三人经常一并在府城游逛,几年前都不算得意的三个少年,匆匆数年时间之后,际遇已经与当年完全不同。

    魏翼自然是徐子先叫过来的,小妹虽未明言,对魏翼还是中意的,魏翼官绅世家,家世完全配的过,而且本人生的很是俊美,品性也是靠的住,难得的是性格温和,身上丈夫气不那么充足,魏家二老脾气秉性也好,可以不必担心小妹嫁过去会受气。

    唯一不满意的就是魏老二比徐子先还大几个月,比小妹大了五岁,年岁相差较大一些,不过,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徐子先既然有了决断,又将和魏翼一直北上京师,在此期间,当然是要叫他和小妹多了解接触为好。

    可能小妹心有所感,脸色微红,不过还是落落大方,近几个月来小妹和秀娘在别院后宅主持家计,经常接见来报帐的吏员和安排家事,算是锻炼的相当不错,大家族掌事的小姐,一般来说也都是如小妹这样,落落大方,并不会学那些小儿女羞涩之态。

    魏翼就不行了,刻意表现,侃侃而谈,几乎没有闭嘴的时候,秀娘时不时的向徐子先递个眼色,两人相视而笑。

    这一刻徐子先倒是有一种错觉,似乎是在后世时,和死党,女友一起逛街,只是满街的衣冠博带,士女鲜花,一看如在古人字画之中,只是所有人都是那么鲜明生动,一时间,这种念头又是变得模糊了。

    蒲家就在衣锦坊里,从保福寺上香出来,挤出稠密拥挤的人头,徐子先特意绕道经过蒲家。

    高门大户的蒲家相当显眼,整条街都几乎被蒲家一家给占用了,百年时间,蒲家陆续买入四周的房舍,打通拆除改建,这年头可没有城管规划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