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王侯-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如此。”徐子先点头一笑,回头对李仪道:“事出仓促,请奉常派人去取一千贯钱来,这钱交给韩指挥,替我犒劳这些厢军弟兄。”

    厢军们正在走过,几乎一瞬间就有过百人听到了徐子先的话,当李仪派人取了一千贯铜钱来时,几乎每个厢军都发出了由衷的欢呼声。

    李仪在此之前还感觉这钱出的冤枉,厢军驻防的地方一般会出一笔钱劳军,这也是惯例,但江防营早早撤防,其中充满阴谋的味道,李仪觉得世子花钱未免太大手大脚。

    倒是现在听了厢军将士的欢呼声,李仪才自失一笑,觉得自己毕竟太小家子气。

    也是侯府在此之前太过窘迫穷困的原故,想想徐应宾也是辛苦半生,留给女儿的嫁妆才三千贯钱,徐子先现在却是随便就能取一千贯出来,这其中的差距,令人感觉欣慰之余,又有一些心酸。

    “世子还真是大方……”韩炳德下来把徐子先生撕了的心都有,原本挤出来的笑容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一千贯钱可是徐子先当面拿出来邀买人心,以后不管怎样,这一营兵对南安侯世子的看法不问可知?徐子先又是当面说出来,想把这钱私贪污私分了都不可能,非引发哗变不可!韩炳德一脸痴肥样,但也没蠢到如此地步,好歹是知道有的事能做,有的事万万不能做。

    “家兄说了。”韩炳德临行之际,终是忍不住说道:“福州记阅兵事一文,委实精妙,将来一定会有所回报。”

    徐子先拱手致意,笑而不答。

    如果在远处看,象是客人将行而主人殷切送别,彼此真是依依不舍呢。

    待众人回返的路上,李仪脸色一变,对着徐子先道:“世子,看来韩炳德意有所指。”

    徐子先点头道:“确实,这厮是个蠢货,我看福州城里对我的报复很快就会着手进行。”

    “那我们应当如何?”

    “暂时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徐子先道:“我们还没有确切的消息,妄动不吉,反而易露出破绽。”

    徐子先扭头对秦东阳道:“秦都尉多派一些人手到江口,河口,各个道口加强巡查,遇到可疑人物不必拿捕,上报即可。总之,适当警备,但不要搞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秦东阳很沉稳的点点头,说道:“我看就是外松内紧,对内要提升戒备等级,对外不必张扬其事就可以了。”

    “说的很是,我就是这个意思。”徐子先大感快慰,能得人才确实是好事。有一些人想当然,以为雄才大略的人主必定能事必躬亲,事事想的周全。其实身边若有得力臂助,拾遗补缺,献计助策,并且能将主上的意志完美的执行下去,这才是最完美的状态。

    比如吴时中去京师,徐子先可没有交代吴时中要去蒲家商行闹那么一出,后来消息传回来,徐子先也只有击节赞叹的份。

    这样一闹,等于把蒲家百年的商誉绑在了南安侯府,就算刘知远和福州的赵王愿意牺牲蒲家,蒲寿高自己怎么可能会同意?

    吴时中做事就很得力,因为其在南安侯府的原故,这几个月来侯府的声望也是在持续的攀升,很多原本没有关系的人也跑到侯府来求见致意,送礼问好。

    南安侯府原本在福州的形象都是不佳,徐子先本人更是形象黯淡,两篇文章出来挽回了徐子先自己的形象,但对侯府来说尚没有明显的改变。

    到击败岐山盗,招纳了吴时中这样的大贤,人们才赫然发觉,短短数月时间,在徐子先的经营谋划之下,南安侯府财力充裕,声望剧增,现在超过了福州城中普通的侯府,和昌文侯府和几家国公府邸相差不多,只在两家亲王之下。

    这样的变化,不得不叫人再高看徐子先一眼了。

    “风雨将至。”徐子先看着众人道:“我们只有砥砺前行。”


………………………………

正文 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

    响午时徐子先没有和武卒们一起吃饭,而是骑马到港口看了一阵子工程。

    几千人如蚂蚁一般在江滩和岸上忙碌着。

    侯府筹集了十五万贯钱,哪怕是对福建路来说这也是一笔巨款,几家大商行承担了一半以上的开销,换来了港口码头仓储区一半的收益。

    对徐子先来说很合算,南安商会一成立,底下水口和谷口各镇也都跟上,出资虽是不多,获得的利益也不多,但总算是把各镇的商家都绑在了一起。

    这当然不是各商家慑服于侯府的权势,大魏重工商,对宗人,勋臣,文武官员和地方豪绅管束甚严,不使其影响工商贸易,文武官员和宗人勋贵也可以行商,但大办工厂与其余的工商主争利,这是相当犯忌,绝不会被允许的行为。

    这也正因为这样的政策,才有大魏二百多年来工商海贸逐渐发达的现状。

    若是允这些王公贵族也开办工厂与民争利,怕是早就把大魏的工商业给玩死了。

    这当然是大魏太祖的定策,也是使徐子先相当敬佩,感觉太祖非常人,甚至怕是和自己一样的身份。

    但也正因此种规矩,徐子先自己不好开办工厂,也不能自己直接开商行买卖,主持引导地方商会,将各镇的商业暗中纳入侯府的管束之下,最少可以加以影响,这倒是可以慢慢用水磨功夫去做,迟早将这几个镇彻底掌握在侯府之下。

    因为资金充裕,众人也知道港口和仓库一建成就能赚钱,所以各家心气都很足。

    林定一被推举为副总提调,侯府奉常李仪为总提调,李仪事多且忙,一般都是林定一这个大东主在这边掌总其事。

    商人办事,讲究成本和效率,所以林定一早晚监工督促很严格,但酒肉不断。

    徐子先过来时,先就闻到一阵酒菜香气,闻着香味从一条临时开辟的道路往江滩走,越走感觉香气越是浓郁。

    这条路修成不久,四周还是荒草和灌木,但也有不少地方开辟出来,搭建成了窝棚,给那些从闽江对岸过来的流民居住。

    虽是窝棚,但搭造是侯府的人作主,徐子先也亲自来看过,规划的相当整齐,特别是填污,排水等各处规划相当齐整,比起对岸那些临着村镇的肮脏不堪的棚区,不知高明到哪里去了。

    这一次江滩大工,起因并不是经济上的原因,而是齐王劝徐子先的一番话。

    要成大事,钱财,人脉,自身的驭下之道,经营之道,缺一不可。

    但真正要成大事,还是需得人心。

    人心可以慢慢经营,也可以邀买,和声望一样,看似摸不着,看不到,其实真是大有用处。

    比如徐子先近来做事已经相当顺手,若是半年前的他,谁愿跟一个破落侯府的纨绔子弟厮混?就算还能斗跨李诚,得到官府利益,获得钱财,吴时中,孔和,陈道坚这样的人才,还有张虎臣等人,都是绝不可能被徐子先罗致在自己麾下。

    这就是名望之用。

    眼前的码头区是大工程,从对岸迁了一千多户流民过来,去掉放鸭放羊和打杂工的,尚有一千多男子和健壮妇人在工程上效力。

    这一项工程,虽然赶工不停,最少也得三个月的功夫才能完事。

    这几个月,这些流民天天有工可作,工钱也是优厚,最少可保他们几个月衣食无忧。

    待仓库区修好,南安这边会更加繁荣,这么多流民未必一下子能消化光,但可以用上大部份,徐子先也有这个财力来负担。

    过千户流民还是小事,要紧的是此前挑流民少年,加上后迁来的流民,南安侯府世子在过万户漳州流民眼里,在漳州人眼里,甚至在福建路百姓眼里,又是何等的形象?

    这钱花的太值了,而且并不是把钱往水里扔,还必定大有回报。

    能得人心,还能赚钱,这个买卖是徐子先感觉穿越之后,赚的最舒服的一次。

    此前徐子先去过流民居住的区域,恶臭熏人,流民多半衣衫褴褛,面色枯黄,精神不振。

    现在从居住区到吃饭的地方,一路所见流民都是喜气洋洋,精神饱满的样子。

    几个月不愁全家吃穿,而且未来可期,人的精气神自然都是变好了许多。

    脚下的道路也是流民修筑,福建路这里的牛很少,几百斤重的石碾子都是用人力推拉压出来的,从脚下的路来看,这些流民做事是相当认真,路面平滑如镜,坚实异常,好几层的夯土层压的异常结实,港口和码头修筑好之后,会有大量车马经过,路面修筑的要求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