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3旅单兵素质好,敢于白刃战,并且能够在白刃战之中战胜日本人。这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军官的指挥能力,和重火力的部署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陈克强看着对面的马玉麟,把自己对103旅的见解说了出来。
马玉麟的面色有些尴尬,自己部队这次暴露出的缺点,马玉麟看到了很多,很多兄弟们完全可以不用那样无辜的死去。但是由于军官的错误指挥,才造成了很大的伤亡,这是马玉麟十分愧疚的地方。
三十五师进入党军这个大家庭后,很多人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教育。让军官们了解到一点,手下的士兵不光是他们的部下,也是他们的袍泽弟兄。
死伤二千余人,让马玉麟的心里很不好受。同时他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自己部队军官的指挥能力。
“这次补充兵力,我会向孙长官申请,给你们旅补充一些军校毕业生。你好好带他们,以后的103旅,不光敢和日本人拼刺刀,还能够保存自己的部队主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的部队,可算不上精锐部队。”陈克强语重心长的说着。
马玉麟点了点头。站了起来,敬礼说:“师座放心,我一定会带好部队,下次一定不会给您丢脸。”
陈克强拍了拍马玉麟的肩膀,叫来了参谋,把一面旗帜递给了马玉麟。
旗帜上面有三个大字:刺刀旅。
陈克强可是了解到了,在战斗关键的时候,马玉麟端着刺刀也冲入到了战场之中,虽然作为一名指挥官,马玉麟是不合格的,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克强是必须要鼓舞103旅的作战精神的,尤其是敢于向日军的拼刺精神,是让陈克强十分佩服的,陈克强相信一点,假以时日,三十五师的部队,一定会成为一支精锐的部队。
一夜的时间过去了,阵地上面再次迎来了激战。
日军第五,第六两个师团对三十五师阵地展开了猛攻,临时航空兵兵团则是出动主力飞机,对延庆县实施地毯式轰炸。
渡过妫水河的日军第五师团,从正面投入了两个旅团的兵力,对延庆县直接展开了攻击,而侧翼的第六师团,则是投入了一个旅团的兵力,在侧翼展开行动。
陈克强指挥四个旅的兵力进行防御,但是在日军的猛攻下,部队伤亡惨重,几处阵地更是岌岌可危。
坚守阵地,这是陈克强不断强调的命令。到了这种地步,除了死守阵地,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了,放弃南口镇,避免日军合围直接撤到了延庆县,此刻的中国部队,可谓是真的没有后退的道路了。
张家口,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部。
在这一夜的时间里面,孙兴华和叶正清两个人并没有沉睡,而是看着地图,思索退敌的良策。
两个人在地图上面不断的进行推演,不断的提出各种方案。
最后几个高参也来到了房间里面,与两个人共同的推演,商讨。
众人的意思是固守张北、张家口、崇礼等地,大规模的消耗日军部队,待援军十四军赶到之后,对日军发起反攻。
可是孙兴华对这个意见,却是有着很大的疑虑。十四军部队的战斗力,是孙兴华不了解的,孙兴华也不能够保证,十四军的加入,能不能改变整个战局。
更重要的一点,孙兴华十分清楚,日军的援兵很可能会再次增援平绥路的作战,他们的目的是消灭党军部队,如果党军部队继续坚守在察哈尔省,他们就一定会誓不罢休的。
孙兴华想要放弃察哈尔省,把部队撤退到环山绕水的山西,结合那里的晋绥军,对日军部队实施围歼,只要党军部队撤退到山西,日军就不会在察哈尔省投入过多的兵力,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在平汉线和津浦线的作战,日军就会展开,那个时候的日军部队,是多线作战。
退入山西和日军进行决战,中国部队可以占据到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优势。可是孙兴华仍然有一点担忧,那就是对全**心民心的影响。
党军部队号称国民政府的不败之师,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败退到山西省,恐怕对军心民心将是很大的影响。
丢失察哈尔省的责任,也会由孙兴华来承担。
“刘汝明走了,察哈尔省有失,恐怕责任是要落在我的头上了。党军部队也会成为众人之笑柄,可是这样打下去,我们迟早会被日军慢慢消耗掉的。”孙兴华看着地图,对一旁的叶正清说。
叶正清清楚孙兴华在说什么,但是他也不是很赞同孙兴华这个计划。党军部队不能败,孙兴华也不能够承担丢失察哈尔省的责任。
打下去,打到部队损失惨重的时候,那个时候才能够撤退。那样的撤退是没有办法,但是现在兵力充足的时候放弃察哈尔省,党军部队恐怕要被骂成第二个不抵抗军了。
人言可畏,九一八的时候,学生们连外交部长都敢打,更何况唾骂作战不利的部队,他们可不会懂得什么战略战术,他们只是知道部队丢失了土地,就是指挥官的责任。
“军座,党军部队是中国最精锐的部队,多少人想要看党军的笑话。我们丢失察哈尔省,恐怕别人难免是要议论的。迫于社会的议论,国民政府也要处理这件事情的。这个计划付出的太多了,我仍然保持自己的意见。”叶正清看着面前的孙兴华,十分严肃的说着。
这是叶正清担任孙兴华参谋长以来,第一次强烈的反对孙兴华的计划。作为上下属,两个人配合十分的模切,并且两个人的私人关系很不错。
叶正清的妻子就是沈楠介绍的,只不过两个人还没有来得及成婚,就发生了七七事变,随后叶正清被孙兴华抽调到了前线。
“以我们现在手上的兵力,想要围歼日军十分的困难。第二战区那里,是不会在给我们任何的援兵了。即便是十四军赶到了,他们只能够协助我们一时守住阵地。想要彻底改变现在的局势,我们必须要用不寻常的手段。”孙兴华耐心的解释着说。
撤退到山西,阎锡山的晋绥军就不得不参战了。而且利用山西的多山多水的特点,是很容易围歼日军部队的。
只是放弃察哈尔省,这样的一个罪名下来。国民政府是可以砍掉孙兴华脑袋的,孙兴华可没有张少帅那么好的命,把东北四省都放弃了,脑袋仍然可以长在脖子上面。
中国自古的老话就是宁失千军,不失寸土。
“拟电,给委员长发电,汇报这个作战计划。”孙兴华下达了命令。
叶正清无奈的叹息了一声,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孙兴华看了看地图,想要解释些什么,但是始终都没有说出来。
私心,每个人都有的。孙兴华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他实在不忍心,平绥路的部队全部拼光,最终还是落得一个全军覆没,而且还没有守住任何土地的下场。
从山西与日军进行决战,总比好过在察哈尔省与日军决战。(未完待续。。)
s
………………………………
第381章:荣辱
南京,委员长办公室。
副参谋总长白崇禧拿着孙兴华的电文走了过来,交给了站在蒋校长一旁的钱大均,白崇禧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事情。
蒋校长正在批示着文件,看到钱大均递过来的电文,蒋校长接过来看了看,不一会的时间,蒋校长脸上的表情有了新的变化。
“孙辅国太让我失望了,这是能够要保存实力的时候吗?”蒋校长把电文拍在了桌子上面,脸上呈现出愤怒的表情。
此刻他瘦弱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似乎处于十分愤怒的状态。一双镇人心弦的眼睛,看着面前的白崇禧。
白崇禧并没有解释什么,他和蒋校长也算是老相识了,自然了解蒋校长的脾气,在蒋校长气头上面,白崇禧是不会说什么的,他需要等待,等待蒋校长来询问。
房间里面开始沉默了起来,蒋校长站在了地图面前,看着察哈尔省的位置沉默不语,钱大均和白崇禧两个人则是站在后面,两个人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再次触怒这位最高统帅。
“健生,你怎么看。”蒋校长开口询问了,虽然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一直是抵抗蒋校长的,但是在军事方面,蒋校长还是很欣赏白崇禧的。
白崇禧看了看地图,犹豫着说:“前不久军事委员会颁布了战争指导规定,其中第二条就是平绥、平汉、津浦铁路沿线各要地防御。采取重叠配置。多线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