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党军荣誉-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及参战。

    国民政府得到情况后,以军委会名义,连续下达了数道命令,要求孙殿英,马宏逵,杨虎城,停止所有行动,原地待命,等待军委会派遣大员进行协调。

    但是国民政府的命令,又有谁会去服从呢?

    对于国民政府的命令,这些军阀找了几个理由,就把军委会的命令丢到了一旁。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是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的。

    上午十点,甘肃两当县、徽县,遭遇孙蔚如,徐永昌攻击,双方展开激战,党军队依靠坚固阵地,精良武器,压制住了三十八军和三十三军的攻击。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已经没有可以制止这场大战的开始了。

    最高兴的,无非是躲在东北的日本人了。

    上午十一点,青海马步芳带领两个步兵旅,两个骑兵旅,从青海进入到甘肃境内,马步芳的理由更是荒唐了,马步芳通电称入甘是为了调停战争。

    1933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甘肃面临了巨大的威胁。

    马步芳,孙蔚如,徐永昌,共计五万余人,分别从甘肃东,甘肃西展开了攻击,而在宁夏的孙殿英,马宏逵,共计十余万人,对党军第一旅采取了合围,同时阻击了各路援军。

    如果不是宁夏孙殿英和马宏逵各自有各自的打算,恐怕进入宁夏作战的党军第一师,将会被这十余万人合围歼灭。

    中午十二点,孙兴华在甘肃展开了紧急军事会议。

    同日下午二点,孙兴华发表自卫声明书,表示党军被迫守土,与各军阀战斗到底。

    下午三点,党军航空队第二大队,分别飞赴陕西,宁夏,青海,散发了甘肃绥靖公署主任孙兴华告民众书。

    下午四点,党军航空队第一大队,第二大队全出动,对陕西,宁夏,青海三省兵营展开了地毯式轰炸。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没有能够组织这些军阀前进的道路。当日下午,两当县,徽县失守,党军第四旅被迫后撤。

    而在宁夏的孙殿英,马宏逵,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亲自前往前线督战,要求各迅速围歼处于合围之中的党军第一旅。

    他们害怕甘肃会落在马步芳,杨虎城,徐永昌的手里,那样他们就不会得到任何的好处了。

    ――――――――――――――――――――――――――――――――

    第317章:计策完,您可以返回
………………………………

第318章:迷局

    手打更新最快在福建事变之后,甘肃发生的一切事情,被人们称为甘肃事变,虽然每个军阀都为自己找了各自的理由,但是他们这样的理由,是根本瞒不过任何人的。

    如果没有福建事变,就不会有甘肃事变,他们就是在政府无力的情况下,对甘肃展开了行动,满足他们个子的私欲。

    国民政府的一道道命令,根本就无法让他们停止行动,反而他们变得更加猖獗,不断的攻克甘肃的城镇。

    徐永昌的三十三军在攻克徽县之后,以六十七师驻守徽县,六十八师攻击成县,六十九师攻击康县,向陇南地区展开了行动。

    孙蔚如的三十八军攻克两当县后,开始向天水县行动,妄图想要攻克天水县,进而威逼兰州。

    因为有六十七师驻守徽县,孙蔚如并没有在两当县驻守任何兵力,他当即指挥所四个步兵旅,迅速向天水县靠拢。

    针对甘肃目前的情况,孙兴华与军参谋经过商讨之后,决定采取东退西进的策略,在甘肃东,对徐永昌的三十三军,孙蔚如的三十八军,采取退让策略,拉长他们的补给线。

    在甘肃的西,对于马步芳的新编第九师,采取进攻的策略,以党军装甲师,党军第五旅,机械化工兵团对马步芳队采取攻击态势。

    党军第二师,配属半机械化警卫团,炮兵第二团,重点守备陇南地区,监视东徐永昌孙蔚如两军。

    兰州黄埔分校师生组成的混成旅,担任兰州警卫队,教育长兼任旅长的蒋百里任兰州守备司令。

    在宁夏活动的党军第一师,则是担任牵制孙殿英和马宏逵队的任务,党军第一师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毕竟孙马队拥有十万余人的队。

    孙兴华在甘肃调兵遣将,而在南昌的蒋校长,却早已经大发雷霆了。

    福建事变,对于蒋校长来说,已经是不能够容忍的事情了,而在西北那里,现在又闹出甘肃事变,这件事情严重的打击了蒋校长的国民政府。这两次事变,也是各地军阀对国民政府的一次挑战。

    福建的事情比较好办,蒋校长的银弹和铁蛋策略,向来对付这些军阀是很有成效的,唯一让蒋校长担心的,就是甘肃的孙兴华。百度搜索:()

    如果孙兴华的党军真的被围歼了,那么国民政府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简单的办公室里面,蒋校长坐在椅子上面安静的思考着。

    房间虽然很大,但是装饰却十分简单。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个沙发,除了这些简单的沙发,整个办公室显得比较空旷。

    而在洁白的墙壁上面,则是悬挂着先总理孙中山先生的画像,在画像的两侧,则是孙总理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甘肃不能丢,孙兴华的党军不能够毁灭。这是蒋校长此刻的想法,因为不论是于公于私,蒋校长都必须保住党军队。

    “校长,第一师的队已经抽调了出来,已经给他们下达了前往甘肃的命令。胡宗南师长已经表示,誓死守卫甘肃,与党军共存亡。”何应钦轻步走了过来,看着依靠在椅子上面的蒋校长说。

    蒋校长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看了看何应钦说:“党军为先总理中山先生所创,我为总理学生,又为辅国长官,于公于私,都应该保住党军队。给孙兴华发电,党军队在关键时刻,可暂时退入新疆。”

    新疆目前处于混乱之中,蒋校长倒是打了一副号算盘,以党军目前的实力,只要安全撤到新疆,完全可以控制整个新疆。

    盛世才那几万人,根本就不是孙兴华的对手。

    可是蒋校长不知道,孙兴华不会舍弃甘肃的,经过几年的发展,甘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将这熟透的苹果送到别人嘴里,孙兴华肯定是不愿意的。他辛辛苦苦的栽树,浇水,好不容易苹果熟了,却拱手送给别人,这样的事情,没有几个人愿意答应的。

    不要说孙兴华处于劣势,就算是处于灭亡的情况下,他也不会把甘肃让给别人的,尤其是让给他怨恨的人,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校长,辅国的个性,恐怕很难接受这样的成果。根据戴笠的汇报,除了马步芳,马宏逵,杨虎城,孙殿英外,阎锡山也有队残余到其中。”何应钦轻声的说了一句。

    蒋校长站了起来,快步走到了地图面前,看着山西的位置,蒋校长目光里面露出了杀气,阎锡山在中原大战之后,就宣布下野了,在不久前长城抗战的时候,蒋校长到华北石家庄的时候,阎锡山曾致电蒋校长表示:山向来追随钧座,受国家之优遇,亦当追随钧座,赴国家之危难。中央为保全国土而忍辱,锡山愿与钧座分祸;如为发扬民族精神而奋斗,愿随钧座牺牲。

    阎锡山的这份电文,言词恳切恭顺,正是因为这份电文,蒋校长才让阎锡山从新掌握山西的军政大权。

    但是蒋校长做梦都没有想到,阎锡山刚刚上任几个月,就给自己来了这样的一手。这让蒋校长对阎锡山起了杀心,但是目前的情况,却不允许蒋校长这样做。

    日本人,才是中央的大敌。而现在福建事变,也是中央首先要解决的事情。

    “按照我的命令给孙兴华发电吧。”蒋校长有些无奈的说着。

    何应钦也不再说什么,点了点头,敬礼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福建事变的发生,各地军阀采取观望政策,连只要反蒋就会参与行动之中的桂系,这次也沉默了下来。

    甘肃事变的发生,国民政府的态度坚决,但是各地军阀的态度不一,有人希望孙兴华倒下去,有人不愿意孙兴华倒下去。

    在十一月二十八日下午,广东陈济棠通电全国,暗指甘肃事变各地军阀作为,与理法不同,要求各方停止战争,造福于民。在陈济棠通电之后,广西李宗仁通电响应陈济棠,之后也有几个势力,纷纷赞同陈济棠的停止战争。

    不过他们只是在精神上面,给与孙兴华帮助,而实际上面,却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

    二十八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