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攻打阎锡山的时候,蒋校长也没有闲着,派遣了大量的人员游说西北军将领,争取把西北军将领拉到自己的阵营上面。
蒋校长的游说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孙良诚,吉鸿昌,梁冠英,庞炳勋等等一系列西北军将领,先后投靠到了蒋校长的阵营之。
在国各地,各路部队打的热火朝天,但是在甘肃这里,却是十分的安静。
党军第一师的部队,驻守在兰州等地,做好了随时出击的准备。
俞济时的新编第八师,则是在武威县等地驻守,新编第八师的部队,仍然保持三个团的兵力,并没有增加任何的兵力。至于武器弹药,只能够维持一个团的作战,不少的官兵仍然拿着古老的冷武器。
对于这支部队,孙兴华不会补充任何武器弹药,蒋校长那里忙于和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的较量,更是无暇顾及。
虽然新编第八师顶着一个嫡系央军的番号,但是其补给装备,还不如三流的旁系央军。
五月份到月份的日子,孙兴华却也没有闲着。
在和丹尼尔、安德森两个人商议之后,孙兴华为甘肃制定了发展方向。
在甘肃各县,稳固孙兴华的工业基础,扩大冶金、石油、煤炭、电力、化学、机械工业等等基础工业。
在甘肃全省先行实施二五减租法,后期实施三五减租法,最后实施公地放领。对于地主拥有过多的土地,则是由政府出面强行购买,然后在租给农民。
孙兴华是先解决吃饭问题,然后在解决耕者有其田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面,孙兴华不敢一个人做主,毕竟他只是甘肃省的保安总司令,虽然挂着甘肃省副主席的牌子,但是这件事情,他还是要和沈楠商议的。
1930年月十五日,就外全国各地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甘肃省省党部主任沈楠发布政令,甘肃省全面实施二五减租法,对于不配合的地主,政府将以重罪惩罚。
现在大多数的农民,都是租种地主的土地,一年之的收成,农民是得不到多少的。这样农民没有任何生产的情绪,但是在二五减租法实施之后。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会从一年之的收成里面抽出百分之二十五给种地的农民,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五,则是由地主和农民平分。
至于三五减租法和二五减租法相同,不过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抽取百分之三十五给农民,剩下的百分之十五平分。
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以保证农民的吃饭问题。
至于公地放领,就是公家的闲职土地,以年收入的2。5倍贩卖给农民,农民可以分十年偿还,等于租种十年的公家土地,就可以得到自己的土地了。
而在农民购买土地之后,这块土地不再属于国有,而是属于农民的私有土地。这样保证了耕者有其田的总理遗训,又能够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
虽然这样做,是对地主的利益造成了侵犯,但是相比其它的办法,这个办法还是比较可行的,它不会造成任何的社会动荡。
随着沈楠的政令下达,各县开始积极的执行政令。
对于那些成绩不出众的政府人员,沈楠从来都不会客气的,该撤职的就撤职,无论任何人出面,沈楠都是毫不留情。
原本不关注甘肃政治的农民们,得到了新政府的好处,他们自然是站在新政府这里的,孙兴华初步的改革,就得到了甘肃大部分民心。
1930年七月,孙兴华以个人的名义,捐赠各县五十头耕牛,由各县政府副发放贫困者,同时孙兴华下达命令,各县保安部队,在农忙时,须免费帮助农民耕种收获,凡是收取费用者,一律严惩不贷。
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孙兴华采取的措施,得到了多数农民的支持,甘肃的民心,也渐渐的归拢到了孙兴华这里。
沈楠的省党部,在这些策略之,扮演了一个发号施令者,风头全被孙兴华抢了过去。一些省党部的人也有些不满,但是作为省党部主任的沈楠,却一直都没有说什么,好像十分热衷为他人做嫁衣。
………………………………
第219章:中原大战(十八)
1930年八月,为了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冯玉祥抽调西北军主力,对蒋校长的央军展开了反击。
不过蒋校长下达了命令,凡是部队坚守阵地不退者,各晋两级,嘉奖大洋五万块,蒋校长以这样的手段,鼓舞部队的士气。
冯玉祥的西北军,毕竟不是吃素的,他们的攻击很凌厉。
但是随着战斗的展开,西北军的问题,也开始暴露了出来。西北军的后勤补给,全部依靠阎锡山,但是阎锡山为了保存实力,不愿意过多的消耗自己的家底,切断了西北军一部分补给。
没有任何补给的西北军,只能够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去作战。但是老天似乎都和西北军过不去,在西北军展开攻击的八月份,到处都是瓢泼大雨。
在蒋校长的权财鼓舞下,加上老天的大雨,在加上阎锡山的“默契配合,西北军浩浩荡荡的八月攻势,就这样的被央军抵消了。
西北军的将领们是有苦说不出,阎锡山在西北军展开攻势的时候,非但不提供后勤补给,也不派遣部队配合,最让西北军将领郁闷的是,阎锡山竟然主动后撤,让大批原本和晋绥军对持的央军,从容的增援了过来。
“阎百川这个老弟真不是好东西。
随着冯玉祥的一声咒骂,西北军浩浩荡荡的八月攻势,就此结束了。
战斗到了这种地步,每个人都已经看清楚了,反蒋军的失败只是时间上面的问题了。但是人在危急的时候,总希望能够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
对于反蒋联盟来说,能够拯救他们的,击败蒋校长的,只有东北边防军总司令张学良了,于是乎,双方的目光,再次放在了张学良那里。
张大少爷岂是好糊弄的人,阎锡山的价码是海陆空三军副总司令,加上国民政府央执行委员会的委员。
但是张大少爷对这样的价码不满意,他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南京在月份的时候,就委任张学良为国民政府海陆空副总司令。七月份,任命于学忠为平津卫戍司令,王树常为河北省政府主席。
南京的价码很大,直接把河北省,北平,天津,全部给了张学良。这是冯玉祥,阎锡山无法承诺给张学良的。
不过蒋校长是什么人,怎么会做赔本的生意。蒋校长把这些地方给张学良,张学良的东北军就必须要争夺这些地盘。
平津是什么地方,那是阎锡山的地盘。阎锡山为人精明,怎么会为了拉拢张学良,把这些地盘让给张学良呢。
但是蒋校长却可以,因为这里本来就不属于蒋校长的控制范围。
对于张学良来说,平津地盘从他老子那一代就开始惦记了,最终他老子不但没有控制平津地区,反而丢掉了性命,现在有机会得到这里的地盘,张学良自然是不会错过的。
1930年月,西北军节节败退,原本在宁夏的张德顺骑兵师,戴镜宇师,蒋雨生师,全部抽调离开,参加前线的作战,而在青海的佟麟阁师,也在不久之后调离了青海。
月五日,蒋校长重新编组讨逆军十三路军,以孙兴华为讨逆军十三路军总指挥,下辖党军第一师,新编第七师,新编第八师,同时改编宁夏马鸿宾部为暂编第七师,加入到孙兴华的讨逆军十三路军之。
但是蒋校长似乎有意和孙兴华为难,他给马鸿宾开出来的条件是,所部编为暂编第七师,马鸿宾任甘肃省政府主席。
月十日,青海马麒通电全国,表示投奔蒋校长的阵营之,同时就任青海省政府主席,所部新编第七师部队,由其子马步芳统率,加入讨逆军第十三路军建制。
与此同时,宁夏的马鸿宾在蒋校长的逼迫之下,也发表了通电,加入到了蒋校长阵营之,就任甘肃省政府主席,所部暂编第七师,加入讨逆军第十三路军建制。
月十五日,蒋校长下达作战命令,孙兴华统率讨逆军十三路军,负责攻击石敬亭守备的陕西。
1930年月十七日,张学良在大公报发表谈话表示:“现在民困到已达极点,北方尤不能再受兵祸,故余不能不被迫而出于干涉。唯余之意,干涉非用武力耳。
同日,张学良下达东北军入关命令。
月十八日,于学忠带领东北军第一军,王树常带领东北军第二军离开沈阳,进入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