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好点,却不想暴露。此去长江口不过一千二百公里、以潜水艇时速超过45节,不过十五六个小时,于是黄平带上跃跃yu试的唐燃与欢欣雀跃的隋凤、整装出发了,尤其是二女,一人一把驳壳枪别在腰胯,张划糊哒,也不嫌累赘!可能空瞄了好多天就想找机会偿试。
长江口到江都不过二三百公里,冲锋舟沿江而上,当天就在众目睽睽的惊诧中,稳稳的停在了江都县衙的府门前:
“淮南道江都县令听着:即刻出来拜见护国公护国**师骠骑大将军、四海巡抚、巡察安抚江南五道的钦差大臣!”
隋凤俏立于冲锋舟侧,竭力娇呼,那可是惊动了县府上下。
翁县令正在后衙书房打盹,得老家仆翁福心急口吃的禀报,终于弄清了状况,却又奇怪:虽然早有圣令通告各州各县,但“上邻下舍”的泰州、高邮概无官报、却凭空冒出个巡察安抚江南五道的钦差大臣来我江都!实难理解,名字还一大串。
“咋听不到鸣锣开道?多少人马?什么行头?就是说坐轿还是骑马而来?”边问边整衣穿靴。
“都、都、都不是、怪、怪、怪车船!”
“快去迎接,那就是刺史说及的‘水陆飞驰仙锋舟’!快,拜见钦差、刻不容缓!”
黄平双手成一字横托着后脑勺、挺胸直背的坐在县大堂上,隋凤、唐燃捧着圣旨、宝剑左右侍立;县令侧座相陪,身后师爷与翁福;堂下三班衙役两边肃立、到没到齐就不得而知了。
“县令自陈乃崔侍郎同榜进士,文才颇有;历任青岛县丞、密州县尉,至江都县令五年有余,官声甚佳、官评亦好,何以久不升迁?是因为同僚关系紧张、上司不力荐吗?”
“唉!一言难尽,升迁都很荣幸、不升各有不幸!”翁县令四十上下年龄已是斑斑白发。
“哈哈!常言道朝里有人好做官,勿知是否确实?好了,早过仈jiu天三更,你们抓获了一群“乱民贼匪”?可曾审讯明白?”
“呃?本县历来清平,岂有乱民贼匪?还抓获了?谁抓获了?钦差笑话卑职?”县令茫然、堂下有出汗了!
“禀报翁县令、钦差大臣,仈jiu天前确是翁郎君指引捣了一个匪巢,人犯在押、要等赎金……”捕头慌不择言了。
“什么?!”异口同声,县令此刻比钦差大臣的调子还高点的喝叱。
三班衙役一齐跪倒,陪着正、付捕头频频叩头,却无一人说话,并不太惊惧:天塌下来尚有高个子顶着呢!
“去,把“乱民贼匪”通通带上来!把那翁斯也找来;擅自作主、乱七八遭!”县令满头雾水,却也怀着丝丝希翼。
俄顷,“人犯”跪了一地、县令冷了半截!翁斯黙立堂下、惶恐无声。
除开姚挎与其父两个成年男子、哪个沾得上“乱民贼匪”的边边?
翁县令此刻心知肚明:定是与那个县学“同窗”的恶作剧、以前就有过一两次、不过这次太玩大了,偏偏又碰上了钦差。
“孽障,何以仗势欺人?擅自关押老幼妇孺,污良为盗,从实招来!”
“是否贼匪或其巢穴,审过自知!某问你等,凭什么半夜三更出手抓捕?可有捕令签文?”黄平坦然询问。
“事急从权呗!当时于勾栏听曲,听芸香唱新词怪曲,他姚挎领着上十个汉子进来就砸场子打人……”翁斯镇定好多了。
“领着上十个汉子吗?”黄平截话盯问道。
“嗯、呐、七八个?!五六个!”翁斯吱吱唔唔起来,眼睛四处乱瞟,双手无所适从。
“到底几人?”黄平猛然粗声暴喝。
“三、三人。都是悍匪,个个了得!见人即打,某等一介书生,无不、无不……”
“翁县令呵,势必要把勾栏人众传来问话!”黄平有心提议,县令无不同意。
“怡香chun近”芸香午睡醒来,老鸨得了裘五痴三两银子、另二两须给芸香;上楼催促了:
“好歹芸娘你下去一趟!五痴说就问几句话而已!”
“真是个痴呆坯子!父母都被急死了,靠着祖上几亩田产、老仆头帮衬,三番两次来废话,哪来的银子缴用啰?”咕哝着化妆。
“这中间两句咋就接不上呢?”裘五痴终于见其下楼,劈面就问了;手里拈着上次芸香给的宫商曲谱“明月几时有”。
“说了这里必须换气才行!妾身也只是清明在崂山紫霞庵为亡母追祭时偶然得之,自行摸索而已,五郎醉痴于此,当能……”
“叭哒”!虚掩的院门被猛然踹开,一窝蜂涌进来十数名衙差,铁链抖得哗哗的!呼喝声声:
“谁是芸香!”
“奴家便是!”
“走!四海巡抚及县令让传你问话!”说后顺手连裘五痴一并扯去、老鸨上前纠结,也便带拖到了县衙。
事情的来龙去脉很快策清,真象水落石出。
黄平一拍惊堂木,正气凛然的宣判:
“翁县令教子不严,然于事前一无所知,事后尚能自责,代子赔偿,暂留任上以观后效!翁斯胆大妄为、目无法纪、私设公堂、强索大量赎银、实乃斯文败类,幸未虐待人质、亦无造成严重损失,且有悔过反省之心,且拘禁于县学一年,不得随意出行。”
“正、副捕头张涯、伍沼,执法不明、公权私用,虽系属人指使、确系卖弄职守、公正有亏,停职一年、门役干起。”
其他人众当堂放行,却以十两纹银买下了宫商曲谱“明月几时有”原稿,裘五痴只是照抄一份。
招待黄平的接风宴上,翁县令还“感恩戴德”殷情切切;并尽可能详尽的向黄平讲述了有关崂山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这天,重大庆典活动“行地官圣诞礼”的演奏曲牌,韵律中体现出庄重、隆重、吉祥、欢快和宏伟的气势;ri暮至海岸设坛,超度孤魂,由道众怀念亲人。毕竟在当地任职县丞、县尉多年,颇为熟悉!
姚挎一家更是感激涕零:不仅翁县令赔银百两,姚挎之弟姚颛破例进了县学;黄平还给了两张金叶子安家。
几天的yin晴不定,七月十四,却是晴准了,通往崂山上清宫、太清宫的官道、大路、小径,都是去进香朝拜的善男信女,三五成群、最是人多、络绎不绝。
黄平的潜水艇穿行于黄海、悄悄靠近“海上名山第一”,离上清宫下海岸不太远、静静的伏卧海底。
天刚擦黑,冲锋舟即跃出海面、沿八水河寻觅登陆点,可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仈jiu十公里,处处陡壁石崖,真是寻得烦燥;功夫不负有心人,也不知跑了多久多远,险之又险、终于如愿以偿!呼呼的夺路回返,往芸香所言的紫霞庵摸去;而据翁县令所言,当年的庵主乃玄清师太,及现任崂山掌门、上清宫观主发妻,出家后于宫下左侧、创建并一直主持紫霞庵不下二十多年,为人随和,慈眉善目,很好说话。
当年庵中就有百人左右,多是妙龄女尼,少数带发修行的年长者多是火工、浣洗的杂役女尼。连值殿、知客中孔武有力的卫道者都是几个膀大腰园的女尼。
却又常常有足不出庵的俊俏小尼姑,莫名其妙的隆起了肚皮、落得个一尸两命的下场;还是翁县承时就见识过五六起。
已是庵门紧闭、庵内黑灯瞎火、只有树影婆娑于银sè的月光下,错落有致庵观冷火秋烟。到处宫观人满为患,只有此庵似乎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静寂孤清!
黄平嘱咐两女谨守舟中,自己一闪身,跃向几丈外的紫霞庵,飞纵了进去。
一路蹑足潜踪、穿堂过殿、左转右弯、院上廊下,便门甬道,莫说是人影迹全无、鬼都冒见一个,很快就要到庵观的后院尽头了,却见偏殿拐角有道黑影一闪而没;追!十几米距离,提脚便到,可是再不见踪影,奇了怪了!
黄平机jing的审视着这位于青山崖下的一长溜平房;随着山风,靠西端的腰中哪间传出了极其轻微的一声“噫~!”
趁着屋yin树影,黄平屏息凝神的逐门逐间凝听了一遍,以其超人的视听感觉,再无所获;略有些气馁,却见到左边过去第三间窗帘透出淡淡的灯烛之光,赶紧靠了上去,光没了;竖耳贴近一听,隐隐约约、衣衫的悉悉嗦嗦声、噗哧噗哧声、娇喘吁吁声,很轻很弱、很请很楚!
黄平暗劲推门,关得铁紧!指力拨窗、纹丝不动!又不想破门现身、正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