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小闲见他们摇头,又打了个哈欠,道:“不知你们这一次来,又要做什么?要不我们坐下来聊聊,说实话我对你们的营生也好奇得很……”
欧阳健拔出身后背的长剑,指向卢小闲沉声道:“请赐教。”
卢小闲满面好奇之色,走上前来,盯着其中一柄长剑,凝眉思索片刻方道:“我于兵器不大懂,这把剑青光闪烁,那自是淬火极好了,只不知究竟有多锋利。”
说着伸手抚向剑刃,像是要摸上一下再做品鉴。
欧阳健哭笑不得,见卢小闲手伸过来,便横剑削去。
卢小闲身影游动,已避开这一剑,还不忘赞道:“好剑!”
欧阳健剑尖翻转斜出,刺向卢小闲咽喉,却觉眼前一花,已不见了卢小闲的踪影,再看时,发现卢小闲还在自己身侧站着。
唐倩在一旁也攻了上来,双剑一左一右,画起两条弧线,弧线过处,围拢成一圈剑影,将卢小闲困在圆心。
卢小闲身材轻盈四处腾挪,也不还手却将两人剑势一一消解。
欧阳健此时心里惊惧万分,原以为卢小闲只会搞些阴谋诡计,谁知他身手也不错。
只见卢小闲身影飘来荡去,铁萧在两人剑上点来点去,口中念念有词,竟还在品评这两柄剑的优劣。
月光下,卢小闲形如鬼魅,却偏偏让人觉得他离尘脱俗。两人急攻不下,互相使了个眼色,便准备抽身离去。
卢小闲也没有阻挡他们,只摆摆手道:“既然要走,那我就不送了。”
唐倩停了停,想说什么却始终没有开口。
卢小闲冲她笑了笑:“你长的很美,胸也不小,不错,真的不错!”
也不知卢小闲是说她长的不错,还是她的胸不错。唐倩想起了那晚的情形,脸上一红正要说话,却见卢小闲已转身
唐倩愣了愣,紧咬嘴唇,跺跺脚也转身离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卢小闲便找来四名残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四人听了觉得奇怪,但李珣吩咐过,一切都按卢小闲的意思办,他们也好照做。
这一日招募流人的标准有了变化,家有六十岁以上的父母,又无兄弟者,可回家侍奉老人。一户四五个兄弟同时来报名的,可回去一个。除了精神恍惚视力虚弱患病的人,体力、意志不足以完成战斗的人,不能服从命令者之外,只要想报名,照单全收。
卢小闲这是人性化招兵,充分考虑到流人的实际情况,只有真正厚待他们,他们才会誓死追随。其实,卢小闲真正关注的,是每人人报名态度的坚决与否。只有这股子“富贵险中求”的士气,才能在与叛军狭路相逢时敢于亮剑。
很快,卢小闲便招募了一千二百人。流人军因不是大唐正规府兵,并没有按折冲府的编制设置,而按团练兵的形式随意设置二十个队,每个队任命了一个队正,由李珣担任都尉。
人员招募完毕后,紧接着开始练兵。时间很宝贵,因为万国俊给卢小闲的时间,只有半个月。他深知练兵场上练不出精兵,只有经过战场血与火的洗练,才能锻炼出真正的铁血战士。
在有限的时间内,除了由四名残仆给流人军教些简单的军事常识外,卢小闲一直在给流人们强化两个意识。
一是服从意识。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军队,必定有铁一般的服从意识;一个合格的士兵,一定有强烈的执行观念。战场上,机会只有一次,没有“重新再来”的可能。所以士兵如果不能绝对服从,一切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是搏命意识。卢小闲不停的给每一个人灌输,叛军要比流人军强大的多,若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那只有死路一条。要想生存下去,要想取得战功,只有以命搏之。
时间过的很快,十五天时间转瞬即逝,出征的日子终于到了。
岭南讨击使李千里、监军万国俊、潘州刺史冯君衡,在南巴县摆开仪仗,为流人军送行。
望着身后控缰列阵、军容整肃的一千多名流人军,还有李千里配给的纛、旗、幡、槊等一应节钺。李珣意气风发,到岭南这么久,他还没像今日这么扬眉吐气过。
身旁的卢小闲,小声提醒李珣:“先别想能不能立功的事情,能活着回来比什么都强。”
李珣哪能听得进去卢小闲的提醒,他高昂道:“卢公子,我虽然平日荒唐了些,却也知那里——”
说着扬鞭一指军阵前方,意气飞扬道:“战场上,才是男儿该当用心所在!我辈理应快意疆场,博取功名,凯旋而归!”
说到这里,李珣似乎觉得一股浩然之气鼓荡于胸,四名残仆也受到了他的感染,齐齐高声喊道:“博取功名,凯旋而归!”
他们的声音高亢激昂,在天地间回旋,一千流人军应声齐齐喝道:“博取功名,凯旋而归!”
李珣虽然于一瞬间便鼓起了士气,但卢小闲本就皱着的眉头越拧越紧,他目光如矢,射向李珣,心中暗忖:口号人人都会喊,只是真正到了战场上,岂容儿戏?
……
不期而遇。
流人军出征的第二日,但在山谷内与叛军不期而遇。说是不期而遇,不够恰当,对方应该说是以逸待劳。
他们进入谷中还不到一 个时辰,叛军便大兵压境。
卢小闲是第一次出现在两军阵前,多少有些紧张。
一排接一排的叛军士兵,手持兵戈步伐严整,似一滚滚压来的大山,沉重有力,接踵而来,仿佛无穷尽。如骤然升腾的云朵,席卷着眼睛能看到的各个角落,每一块土都在颤抖,每一根草都在战栗。
卢小闲不知谁是真正的叛军主帅,但他不能不承认,这个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叛军训练成现在这样,真的很不容易。
………………………………
第一卷 穿越大唐 第八十一章 一招输满盘输
和卢小闲一样紧张的,甚至比他还要紧张的,是除了四名残仆之外的所有人。
四名残仆经历过太多这样的阵势,眼前的情形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再说了,他们年岁已大,真若为了主人阵亡在这里,也不会有太多的遗憾,但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人一辈子要面临无数选择,实际上重大抉择并不多。此刻,双方士兵的心境各自不同,他们也面临着选择。
叛军这边的士兵大多不想活,当初很多人不想造反,还留着个投降的念想。但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亲人已被屠杀,如今朝廷又派大军来剿灭他们,横竖都是死,还不如死在战阵之上。
叛军的气魄与阵容,活生生一副排山倒海的架势。群狼就在眼前,龇牙咧嘴,目光凶悍。
流人军这边的士兵大多不想死,李珣那激昂的话还响彻在他们耳边。
作为流人之后,他们的父辈或祖辈当年都曾意气风发,当初都有很好的家境。本来他们都已死心,准备老死在这荒僻之地,现在突然有了机会,只要立了功就能返回洛阳。
上战场之前,他们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就等着和叛军厮杀一场,搏个功名衣锦还乡。可真正到了战场,心境就不一样了。
胆寒!
这是流人士兵的第一感应。
卢小闲面沉如水,无论是从人数上,还是气势上,流人军都要比叛军逊色很多。如果不尽快冲破叛军的铁桶阵,让这头怪物般的巨型铁桶彻底失去作用。那他们只有等死的份了。
李珣下达命令,流人军发动冲击,但却徒劳无功而返。冲击的士兵如包子打狗,何况对方不是狗,是具备战斗素质的群狼。
形势非常不利,流人军已无路可走。
退则一败涂地,进则强敌难攻,不退不进便坐以待毙。
作为一军之主帅,李珣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抉择。
之前,卢小闲曾经劝过李珣,敌强我弱对攻打消耗战,并不是最佳的办法。然而,李珣立功心切,俨然一副要一口吞掉叛军的劲头。
现在,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境地,李珣却一筹莫展。
关键时刻,四名残仆主动为主人分忧,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当年,他们曾经与西突厥作战时,试过这个办法。
“找一群更不怕死的人?”听了独腿残仆的计策,卢小闲不由愣住了。
李珣此刻却显现性情中的果决,当即同意从一队中出一人,实施这个计划。
独臂残仆冲着其余三名残仆微微一笑:“咱们兄弟几人,几十年没分开,今日我得走了。我向三位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