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坑王-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迎仙宫位于宣政殿西北方位,武则天一直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寝宫。迎仙宫大殿的四周古树参天,绿树成荫,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这里不仅宽阔,而且还很华丽,真可谓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殿内,武则天瞅着立在自己面前的卢小闲,卢小闲不卑不亢始终没有说话。

    真是个奇怪的年轻人,自从他出现之后,很多怪异之事都无法解释,这让武则天不由想起曾经见过的两位术士:袁天罡和李淳风。

    她心里不停的在犯嘀咕,莫非卢小闲也是位术士,可看上去似乎又不像。

    不管怎么说,武则天不得不承认,卢小闲的远见卓识非常独到,至少他所预测的事情有理有据,并且基本上**不离十,在这方面与他比肩的人并不多。

    上一次卢小闲返回洛阳,武则天很想当面听听他的见解,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最终武则天还是放弃了,并没有召见卢小闲,只是让杨思与上官婉儿去向卢小闲侧面进行询问。

    这一次不一样,武则天在作出如此重大的决定之前,心中颇有些忐忑,必须当面向卢小闲征询的明明白白才行。

    武则天对上官婉儿呶呶嘴:“婉儿,给卢公子赐座!”

    卢小闲只一介布衣,武则天贵为天子,此刻她让卢小闲坐着与自己说话,充分说明她对卢小闲还是很看重的。

    卢小闲谢恩坐定之后,武则天沉声问道:“能告诉朕吗,为什么两次与契丹交战的结果,与你之前的预测丝毫不差?”

    卢小闲早就料到武则天会有此一问,若换作自己也一定会非常好好奇。他稳了稳心神,小心翼翼道:“如果草民说是猜的,陛下信吗?”

    “朕不信!”武则天摇摇头。

    “那如果草民说自己能未卜先知,陛下信吗?”卢小闲又问道。

    “不信!”武则天依然摇头。

    “既然草民说什么陛下都不信,陛下又何须为这些旁枝末梢的小事而费心劳神呢?”

    卢小闲的回答振振有辞,但事实上什么也没说。武则天不由一怔,旋即笑道:“你说的有道理!”

    上官婉儿在一旁觉得很奇怪,今日陛下端是好脾气。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纠缠。

    武则天算得上是聪明人,所以她很洒脱不再刨根问底,而是换了个话题:“此次平定契丹叛乱,你亲自取得孙万荣首级,立下大功。说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草民什么赏赐也不要!”话一出口,卢小闲旋即意识到自己的直接拒绝也许会让武则天很没面子,又赶紧补充了一句,“若陛下真要赏赐,就赏给邺国公与恒国公吧,他们于草民有知遇之恩!”

    听了卢小闲这话,武则天满意的点点头。

    上官婉儿不能不佩服卢小闲,他的回答无懈可击,恰到好处。张易之与张昌宗兄弟俩是陛下宠爱之人,卢小闲能够不忘本让陛下很是欣赏。

    “赏赐的事朕会再考虑的!”武则天目光一闪,再转换了话题,“你可知道朕召你回来,所为何事?”

    终于问到正题了,卢小闲摇摇头:“草民不知道,请陛下明示

    武则天召他回来的用意,卢小闲早就猜到了,但此刻他必须装傻。

    “装傻”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处世之道。有些时候看破却不能说破,这才是真正聪明人所为。

    “朕年纪大了,说不定哪一日就会归天,太子之位不能一直空悬,朕想立儿子为太子,不知你怎么看?”武则天用睿智的目光盯着卢小闲。

    自古以来,皇帝都会立子嗣为太子,除非脑子进水了才会立外人为太子。坊间一直传言,武则天在立儿子还是立侄子为太子一事上,一直摇摆不定。

    其实,卢小闲非常清楚,武则天根本不会立武承嗣或武三思为太子,皇帝之位肯定要传给自己的儿子。之所以一直难以真正下决心,是因为她一直没有考虑好,在自己百年之后武氏与李氏如何相处的问题。

    如今,武则天年龄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此事容不得她再犹豫,所以她终于下定了决心。

    不过,武则天这话问的太有水平了,只说要立儿子为太子,可她有两个儿子,却没有明说究竟要立谁。

    既然武则天没有说破,卢小闲当然只能继续装傻了,他点点头道:“陛下圣明,自古太子便由子嗣来做,此乃天经地义,草民赞成陛下的决断。”

    卢小闲这马虎眼打的可真不错,敢情武则天的话白问了。

    武则天不由瞅了一眼卢小闲,不动声色又问道:“那你觉得应该当立皇嗣为太子,还是立庐陵王为太子?”

    武则天同样不好糊弄的,直截了当问起卢小闲来,卢小闲不敢接招,只能闪转腾挪,他轻咳了一声道:“确立储君事关国家的稳定、皇权的传承和社稷的巩固,如此重大之事,草民不敢妄言。”

    武则天哪能让卢小闲轻易逃脱,把他逼到死角,丝毫不留余地的说:“尽管直言,朕恕你无罪!”

    躲是躲不掉了,卢小闲只得含糊其辞道:“庐陵王与皇嗣二人各有所长,就看陛下看重谁的优点了!”

    武则天眉头微皱:“此话怎讲?”

    “若陛下想让太子很快立足,平稳过度,确保将来皇位稳固,草民建议立皇嗣为太子!”

    卢小闲说的很明白,武则天也听得很明白。

    李旦曾经做过皇帝,后来虽降为皇嗣,但一直都在京师。武则天称帝以来,把诸武都封了王,许多忠于李唐的大臣们暗自都以李旦为核心,共同来对抗武氏一族,故而李旦的威信很高。

    武则天心里清楚,自己不可能选择侄子辈做皇帝,这么做武氏江山是传承下去了,但李氏命脉也彻底断了,她的儿孙辈必然难逃毒手。同样的道理,李旦将来做皇帝,肯定会清洗武氏族人,这也不是武则天想看到的。

    在武则天看来,李氏做皇帝而由武氏掌实权,双方和睦相处,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武则天不置可否道:“接着说!”

    “若陛下希望李氏与武氏能够相依共存,那庐陵王则是做太子的最佳人选!”

    庐陵王李显被废后安置在房州已经十几年了,他在朝臣中没有基础,在禁军中也没有亲信。李显还都后基本上孤立无援,将来想要做稳皇位,唯一能依靠的便武氏一族。

    卢小闲这话算是击中了武则天的软肋,她权衡利弊,经过慎重考虑后终于做出了艰难的抉择:“朕决定将庐陵王接回神都立为太子,你认为如何?”

    “立嫡立长,本就天经地义!草民没有异议,一切但凭陛下决断!”卢小闲巧妙的把皮球又踢回给武则天。

    “你觉得派谁去迎接庐陵王还都比较合适?”武则天盯着卢小闲又问道。

    “草民觉得派梁王殿下去最合适不过了!”卢小闲毫不犹豫道。

    还是卢小闲懂得自己的心思,武则天满意的点点头,她也觉得派武三思去最合适。武三思比起武承嗣性子沉稳,借这个机会还可以让武三思与李显提前搞好关系,为下一步武李和睦相处奠定良好的基础。

    武则天叹了口气道:“也不知梁王可否体谅朕的一片苦心!”

    卢小闲笑嘻嘻道:“这事不难,若陛下信得过草民,草民告退后便去梁王府,一定会劝梁王顾全大局!”

    简直太可心了,自己所有犯愁的事卢小闲都能一一解决,武则天真想把他留在宫里,今后就为自己出谋划策。可一想起卢小闲曾经拒绝的那番话,只好作罢,武则天可不想把卢小闲变成一个唯唯诺诺的摆设。

    “那好,这事就交给你了!”武则天淡淡道,“但愿你不会让朕失望!”

    “请陛下放心,草民定不负使命!”卢小闲信誓旦旦道。

    武则天不再说话,也不知在想什么。见武则天不语,卢小闲心中也没有底,只能也保持沉默,屋内陷入一片沉寂当中。

    沉吟片刻,武则天突然对卢小闲道:“朕决定让你做梁王的副手,秘密赶赴房州接庐陵王还都,希望你能理解朕的用意!”

    卢小闲赶忙起身,施礼道:“草民接旨,请陛下放心!”

    “好了,你可以下去了,抓紧时间准备,后日便出发,朕会安排羽林一路护送你们的!”武则天摆摆手。

    卢小闲谢恩退出大殿,看到了变化多姿的夕阳,突然生出一丝前所未有的放松!

    夕阳西下,正在告别今日的精彩。明天虽不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