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乞力徐所见过的每一名吐蕃将领,甚至普通士兵都对军神钦陵膜拜不已,他的离间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钦陵靠着实力和赫赫战功赢来的。
自打钦陵出现在战场上之后,大唐将领没有人在能在钦陵手底下走过一个回合。什么薛仁贵、刘审礼之类的,大多都是一战全军皆没。
至于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是因为吐蕃国内闹矛盾,钦陵无法亲自出征,最终才成就了王孝杰的胜利。
巍峨大唐,名将如云一般,却没有一个能对上吐蕃取得万人以上规模的胜利,威名赫赫的名将,遇着钦陵,屡屡吃鳖,简直是逢钦陵必败!而且一次比一次惨!
正因为钦陵威望如此之高,乞力徐想要完成赞普交待的任务,颇有些老鼠拉乌龟,无处下手的感觉。
就在乞力徐焦头烂额、无计可施的时候,老天爷把卢小闲送到了他的面前。
卢小闲的出现,不仅让乞力迅速徐摆脱了窘境,而且可以堂而皇之光明正大的回逻些城向赞普汇报了。
……
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伦赞统治时,在娘、韦、嫩等家族的配合下,占领了逻些地区。此后不久,松赞干布继位,为了巩固和发展新建立起来的政权,避开以前地方上的各种的贵族豪酋势力的干扰,他决定将根据地从山南移到逻些,建立了强大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迁都前的逻些是一片沼泽荒芜,迁都以后他造宫堡,修河道,建寺院,奠定了逻些城的雏形。
红宫便是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这里是赞普的王宫,在后世红宫被称为布达拉宫,也算是相当有名气的景点了。
红宫依山而建,宫体主楼十三层;五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
远远的,卢小闲已经可以看见高踞于逻些城西北玛布日红山山顶、在彩色霓光簇拥中的红宫,笼罩其上的深黛色的天幕也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霓彩,这是玛布日红山赋予它的神圣气质。
卢小闲勒住马,任凛冽的晨风吹在脸上,他要远距离好好感受一下,这里便是即将进入的逻些城。
东方开始泛起淡淡桃红,红宫宏伟的轮廓在模糊的晨雾中渐渐清晰,高高的红山金光灿灿,一朵浮在天上的雪莲绽开了笑容,那就是沐浴在晨光中的金色红宫……
卢小闲深深舒了一口气,内心呐喊道:“逻些城,我来了!”
……
………………………………
第二百四十四章 铁血太后
尽管赤都松赞对乞力徐非常信任,把他看作是自己的心腹。但不知怎么的,乞力徐每次见到赤都松赞的时候,都有种说不出的庄严和神圣的感觉。
赤都松赞是吐蕃王朝第三十五任赞普,他长得并不差,尽管身材不算高大,但也属于鹤立鸡群。至于面容,即使算不上英俊潇洒,起码可以说相貌堂堂。
如同敌国大唐的君主叫做“皇帝”那样,吐蕃人把自己的国王称为“赞普”。
在吐蕃人的传说中,赞普都是天神的子孙,第一位赞普聂赤就是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他奉天神的旨意降落在大地称王。
因此,在吐蕃人的心目中,聂赤赞普被视为神的化身,他的后代自然也就是神的后裔,所有吐蕃赞普都是聂赤的后代,一直都属于神圣的悉补野家族,从来没有例外。
所谓“非悉补野不王”,这种观念从远古一直流传下来,在吐蕃民间早已根深蒂固,成为世世代代人人认同的社会规范,乞力徐自然也不例外。
乞力徐汇报完之后,将卢小闲交给自己的那封信恭恭敬敬的递给赞普。
赞普接过信,他看的很认真。
乞力徐偷偷抬起头来,打量了一眼能决定自己命运和未来的赞普,等待着他做出决定的那一刻。
谁知赞普看完后却没有说话,而是将信递给了坐在自己身旁的太后赤玛伦。
赤玛伦是前任赞普的王妃,也是现任赞普赤都松赞的母亲。前任赞普盛年时突然去世,赤都松赞继任赞普后,赤玛伦便成了太后。
吐蕃王朝的职官,往往在名前冠以“论”或“尚”字。论,一般指与王室有直接亲属关系的大臣;尚,是和王室通婚的各大贵族出身的官员,原义是舅父。赤玛伦生于吐蕃四大尚族之一的没庐家族,其家族在吐蕃历史上一直参与着政治事务,属于世代与悉补野王族联姻的四大外戚之一。在松赞干布之前的赞普就曾娶过没庐家族的女子为妻,并且家族中有过担任大相的经历。
赤玛伦看完信,向乞力徐问道:“那位卢小闲现在何处?”
“启禀太后,卢小闲和郭振我安排他们住在红宫里了,至于其他人则安排在了驿馆!”乞力徐小心翼翼的解释,“这么安排一方面是表示吐蕃对使节团的重视,另一方面是方便赞普和太后接见他们,避免别有用心之人从中作梗!”
乞力徐将“外人”两个字兄咬的很重,很显然他所指的“外人”,正是钦陵的六弟赞刃。
“你这样安排很好!”赤玛伦满意的点点头。
能得到赤玛伦的认可,乞力徐脸上顿时泛起了红光。
在吐蕃朝堂上打滚了这么多年,乞力徐当然很清楚太后赤玛伦的能力和手段,赞普很多的决定,都是她在幕后一手促成的。从某个角度上说,乞力徐对这位太后的畏惧程度,甚至要远远超过了赞普。
前任赞普盛年时突然去世,给吐蕃政局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当时,前任赞普的三个儿子均在幼年,而且三个儿子的母亲都属于不同家族,拥立那个儿子成为新的赞普,是吐蕃国内最重要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赤玛伦闪亮登场了。政治氛围浓郁的家族培养出了赤玛伦政治嗅觉,在王权的竞争中,她暗中斡旋让没庐家族与噶尔家族结成联盟,最终赤玛伦的儿子赤都松赞胜出,继任了赞普之位。
赤玛伦当然要投桃报李,重新召开盟会,确定了以噶尔家族为首的吐蕃权力体系。由赞悉若执掌大论之权,钦陵执掌兵权,兄弟二人内外呼应,吐蕃的军政大权悉数落入噶尔家族的掌握之中。
按理说,双方各得其所,应该相安无事。
可是随着赤都松赞慢慢长大,原来帮助过赤玛伦的噶尔家族,便成了赞普接掌权力的最大障碍。
于是,赤玛伦又一次在暗中操作,挑起了噶尔家族的内讧。
在赞普赤都松赞十三岁的时候,吐蕃大论赞悉若在悉里河谷主持会盟议事。与此同时,赞悉若的四弟芒辗达乍布在甲之河谷也召集了会盟议事。
这在吐蕃是非常不正常的情况,吐蕃会盟议事是从松赞干布时期的盟誓仪式发展来的。当时,只有松赞干布有权召开。
松赞干布死后,禄东赞掌控吐蕃朝政,他将盟誓仪式发展为各部落首领的议事会议,在此会议上协调解决各部落的矛盾,一直以来只有吐蕃大论才有权主持议事会议。
芒辗达乍布也私自召集议事会议,表明噶尔家族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裂。
当然,芒辗达乍布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因为有赤玛伦在背后的支持。
不久之后,噶尔家族内讧演变成了流血的政变。
芒辗达乍布刺杀了大哥赞悉若,自己登上了大论的宝座,随即将支持赞悉若的势力屠戮一空。
此时,钦陵出征在外,得到大哥被四弟芒辗达乍布所杀的消息时,芒辗达乍布已经生米煮成熟饭,成为了吐蕃的大论。为了避免芒辗达乍布直接宣布自己反叛,钦陵选择了暂时隐忍。
为了麻痹芒辗达乍布,钦陵派人去逻些城向其表示臣服,同时带去了大量的财宝礼物,并表示他全力拥护芒辗达乍布代表噶尔家族掌控朝权。
暗地里,钦陵却在联络忠于自己的将领和部众,等待时机为大哥报仇。
几个月后,芒辗达乍布以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控了吐蕃的国内势力,轻易的离开了他的老巢逻些城。
钦陵得到密报后,率领自己的部队翻山越岭,奔袭千里,将芒辗达乍布和他的护卫部队包围并全部杀死,然后挥军直入逻些城,将支持芒辗达乍布的势力尽数灭门。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吐蕃的政治势力经过两次血腥的洗牌后,几乎被彻底清空。
很多没有参与芒辗达乍政变,但在其政期间站错了队伍的家族人人自危。
赤玛伦看到朝内家族人人自危,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拉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