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巨大的成功。
松赞干布驾崩,禄东赞担任大论开始执掌吐蕃朝政,扶持幼君即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制订法律、定税赋、分庸桂、查户口、立丁册、征服吐谷浑及用兵西域,成为吐蕃史上一代名相。
禄东赞死后,赞颇的长兄赞悉诺继续担任吐蕃大相,他和二哥钦陵则担任吐蕃军队的统帅,开始东征西伐的辉煌历程。
赞悉诺死后,赞颇的二哥又接着担任吐蕃大论,算下来噶尔家族已经在吐蕃执政五十多年了。现在,噶尔家族虽然还是吐蕃的主宰,可在赞普赤都松赞的步步紧逼下,如今也是危机四伏。
“没什么动静,还是老花样,有赞刃在逻些城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钦陵的声音显得有些疲惫。
说这话的时候,钦陵心中不由叹了口气。
当年大非川之战时,父亲禄东赞刚刚逝世不久,他们兄弟几人齐心合力团结在长兄赞悉诺周围,才取得了对大唐那个庞然大物的胜利,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十八年前,还是在同胞兄弟们的鼎力支持下,钦陵又一次在青海湖边迎战由宰相李敬玄率领的唐朝十八万大军。钦陵诱敌深入围而歼之,唐军副帅、工部尚书、左卫大将军刘审礼率领的唐军先锋部队首先全军覆没,吐蕃军团马不停蹄,随即对龟缩后方的唐军主帅李敬玄发起猛攻,后者马上一溃千里。
这两次对大唐的取胜,把噶尔家族的声望推到了巅峰。
噶尔家的衰落始于十一年前,那一年,钦陵的大哥赞悉诺被一直觊觎其位的四弟芒辗达乍布杀害,钦陵随即率领其他几个兄弟攻灭芒辗达乍布。没过多久,钦陵的五弟悉多于在西域兵败战死。
与兄弟相残相比,此时更让钦陵感到难受的,却是身后长大成人的吐蕃赞普赤都松赞那阴冷的目光。
往日的辉煌早已成过眼云烟,如今,形单影只的钦陵环顾四周,他们兄弟六人当中,身边却仅剩下四弟赞婆和远在逻些城的六弟赞刃。
钦陵只得不无悲哀地承认,曾经显赫无比的噶尔家族已经无可奈何地走向了凋零……
看着二哥两鬓的白发,赞颇觉得有些心酸。
遥想当年,钦陵率军在大非川第一次大败薛仁贵率领的唐军时,风华正茂。如今二十六载时光过去,在青藏高原如快刀般冷风的凌厉切割下,那个翩翩少年早已经变成了满面沟壑的沧桑老者。
赞颇当然能够理解二哥此刻的心情,作为噶尔家族的首领,无论再难也只能负重前行,没有任何懈怠的借口和理由。
………………………………
第二百零四章 飞鹰传书
想到这里,赞颇轻声道:“二哥,我觉得在这个节骨眼上,你应该镇守在逻些城,有你在,那小子会收敛些,我怕赞刃不是他的对手!”
赞颇口中的“那小子”,便是吐蕃赞普赤都松赞。
赤都松赞和太后对于噶尔家族的忍耐已经达到了极限,毕竟赤都松赞已经二十岁了,这个年纪早就应该执掌吐蕃的朝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政令均出于噶尔家一门。
赤都松赞丝毫想不起噶尔家族建立的那些丰功伟业,他的心中只有刻骨的仇恨。
钦陵看了一眼赞颇,没有说话。他何尝不想留在逻些城,可这对于噶尔家族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钦陵不是没想过要造反,可他心里很清楚,这样的事情大唐或许可以成功,在吐蕃根本就行不通。
如同大唐的君主叫做“皇帝”那样,吐蕃人把自己的国王称为“赞普”。 在吐蕃语中“赞”是“强壮”之意,“普”则是“男人、儿子”,因而“赞普”合起来就是“最强的男人”。
在吐蕃人的传说中,赞普真都是天神的子孙,第一位赞普聂赤就是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他奉天神的旨意降落在大地称王。
因此,在吐蕃人的心目中,聂赤赞普被视为神的化身,他的后代自然也就是神的后裔,吐蕃赞普的各种尊号,也多表达了这种观念,如“圣神赞普”、“天赞普”、“天降之王圣神赞普”、“天神而为人主圣神赞普”等等。
吐蕃赞普既然是天神之子或天神化现,因此赞普本身就具有神的特质与能力,其统治权的继承直接而具体,不必经由任何媒介,也不必经由中介者的转授,其本身就是权力的来源。这与与中原皇帝自称受命自天,系天之子,故又自称“天子”,二者间实有不同的意义与内涵。
事实似乎也证明了这点,除了远古传说时代曾有过一次大臣篡位的成功记录外,吐蕃的王位一直都属于神圣的悉补野家族,从来没有例外。所谓“非悉补野不王”,这种观念从远古一直流传下来,在吐蕃民间早已根深蒂固,成为世世代代人人认同的社会规范。
钦陵并不甘心噶尔家族就此退出政治舞台,既然没有扯旗造反,自立为王的想法,那就只有在战场上为吐蕃立下更大功勋,来向赞普表示噶尔家的重要性。
所以,这一次钦陵尽起青海之兵攻洮州,为的就是像以往那样用显赫的军事胜利挽回噶尔家族日渐衰落的危机。
赞颇接着又说:“其实,和大唐作战,完全可以交给我和莽布支,您的主要精力应该对付那小子!”
交给他能行吗?
钦陵眯眼看着赞颇,他对自己这个二弟太了解了。
论起勇猛来,赞颇可以说是吐蕃第一人,他悍不畏死率铁骑冲锋,经常可以鼓舞士气,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是,打仗光靠勇猛不行,尤其是作为军队的主帅,更多的是要靠智慧和谋略,在这方面赞颇就差得太远了。
钦陵不是没给过赞颇机会,三年前唐军派孝杰挂帅进攻安西,钦陵因为国内动荡,便让赞颇率军出征。结果他大败而归,不仅让钦陵在西域几年来的经营化为乌有,而且他的五弟还战死在疆场。若不是因为这一战,他怎么可能只让势单力孤的赞刃一个人留在逻些城呢?
至于自己的儿子莽布支,他还是不错的,在这方面有些天赋,只可惜历练还少了点,若是假以时日,钦陵肯定会放心让他挂帅的。可是,现在不行,这一战关系到噶尔家族的生死存亡,半点马虎不得。再说了,大唐主帅王孝杰可不是好对付的,他若不亲自挂帅,怎能放下心来。
虽然赞颇不是领军的材料,但钦陵却不能说出来,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噶尔家族中自己必须依靠的兄弟。
想到这里,钦陵摆摆手说:“现在还不是对付他的时候,我们得把精力放在对付唐军上!”
赞颇疑惑的看着钦陵:“二哥!我实在想不明白,你既然发兵了,为何不大兵压进长驱直入,却只让莽布支带那么点人四处袭击扰,这要是唐军兵马集结齐了,可就不好打了!”
听了赞颇的话,钦陵笑了。
不管是洮州还是兰州,就算大唐重镇凉州,钦陵也有把握拿下。
可是拿下这些地方又有什么用呢?
大唐的疆域大了去了,拿下这些地方对大唐来说,最多就是伤了面子,却伤不了筋骨。更何况这样的胜利并不是钦陵想要的。
之所以派莽布支四处袭扰,就是为了给大唐以压力,同时也是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集结兵力。钦陵早已经得到消息,大唐派王孝杰做行军大总管,他有信心一举消灭敌人主力及其最优秀的将领,彻底解除对面唐军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他要通类似于大非川之战这样的辉煌,让赤都松赞看看,噶尔家族的实力是天下独步的。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了亲兵卫队长的声音:“大论,素衣堂十万火急飞鹰传书,送来了紧急情报!”
吐蕃人崇尚雄鹰,他们对于雄鹰的向往越一切,甚至人死之后,选择天葬的方式,以血肉殉喂雄鹰。正是因为对鹰的崇拜,吐蕃人了解鹰也擅于驯养鹰,他们将鹰视为兄弟同伴,将它们看的跟自己的性命一样重要。
这些年来,吐蕃人靠着飞鹰传书,消息比起唐军来说,灵敏了许多。更何况这还是素衣堂的消息,一定很重要。
素衣堂的组建,是一件让钦陵很骄傲的事情。这些年来,钦陵与大唐作战战无不胜,素衣堂功不可没,他们的情报向来很准确。
“拿进来!”
卫队长将一个细长的漆筒呈给钦陵,然后退了出去。
钦陵打开漆筒,取出绢帛,细细看了起来,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赞颇见势不对,小心翼翼的问道:“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