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振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卢小闲竟然还会有如此神勇,连当年的案卷都能查到。
卢小闲知道郭振心中所想,他接着又说:“还有让你更吃惊的事情呢!我求狄阁老向茂州府发了邸报,让他们查询李君羡后人的情况,你猜猜是什么情况?”
郭振老老实实的摇头。
“邸报上说,李君羡的儿子流放至茂州后,在那里又成了家。二十年前,一家人离奇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只到今天,他们的贱籍还未注销,上面标注着‘失踪’二字!”
郭振心中一动:“你的意思是说……”
“茂州与吐蕃相邻,一切皆有可能,剩下的事情只能凭想象了!”卢小闲一脸的风轻云淡:“这世上很多事情,你若敢想,也许就和你想的一样。若是不敢想,也许就不了了之了!”
郭振怔怔瞅着卢小闲,不由一阵恍惚,也不知他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如此扑朔迷离的事,在他的抽丝剥茧之下,变得如此简单。
“还不止这些呢!”卢小闲轻笑道,“我又让人去查了他们来洛阳的路线!没错,他们是从洮州来的,而且所有的通关文书和路引,全部都是伪造的。所以,谜底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
郭振深深吁了口气:“所以,你才会极力邀请他引路,而且给他设了这么个圈套?”
“这你就说错了,我为什么要给他设圈套呢?”卢小闲笑着摆手,“我真要想对他不利,直接在洛阳把他抓起来,岂不省事?何苦要花那么大气力去为李君羡平反?”
“那你是为了什么?”郭振有些晕了。
“此行的计划,是我专门为仇家父子量身订做的,他们是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卢小闲左右看了看,轻声道,“要想离间吐蕃赞普和钦陵,必须要有一个穿针引线之人。虽然我不知道仇家父子和吐蕃人究竟是什么关系,便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是最合适的人选!”
郭振恍然大悟:“难怪你要让他知道,我身上带着陛下亲笔信的事情!就是为了打草惊蛇?”
“应该说引蛇出洞比较确切一点!”卢小闲一脸的得意,“我让人暗中盯着他们呢,只要他们向外传递消息,就证实了我之前的推测。一旦推测属实,那么他们下一步肯定会设法窃取陛下的亲笔信。我就不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会留下破绽来?”
郭振点点头又问:“那王林夫妇呢?你是怎么怀疑上他们的?他们和仇家父子是一路人吗?”
“王林夫妇?”卢小闲嘴角微微上翘,“他们根本就不用去猜测和怀疑,虽然他们易了容,但从他们出现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他们是谁了!”
“他们是易过容的?”郭振震惊不已,一脸的不可思议。
“当初你也在南巴县,谈如意起兵叛乱,就是王林夫妇和他们的师父在背后操纵的!我们攻破叛军的巢穴,只发现了谈如意的尸体,他们三个早已经没有了影子!”也不知怎的,卢小闲突然想起那日在灞桥边上,唐倩痛哭场景,他狠狠甩了甩脑袋,“现在他们阴魂不散又出现了,他们和仇家父子应该不是一路,但肯定是针对此次朝廷对吐蕃用兵一事而来的。”
“那你打算怎么办?”
“既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做,再说了,他们的师父躲在暗处,自始至终也没有露面,所以现在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耐心等待了!”
………………………………
第二百章 征兵
陈玄礼虽然只是正六品的校尉,但毕竟是羽林军的人,很多事情由他来出面,就变的简单多了。
广武县的县令亲自陪同,安排他们在广武县驿站住下。当然,中午饭还是白吃白喝。
午饭过后,卢小闲打算到城外的乡村走一走,请县令安排一个熟悉情况的人为他们引路。
广武县丞姓刘,五十来岁的年纪,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整个广武县的情况非常熟悉,所以县令派刘县丞来做他们的向导。
卢小闲、张猛、郭振和陈玄礼四人,带着四名羽林士兵,在刘县丞的引领下,向离县城最近的草川乡而去。
卢小闲向刘县丞问道:“刘县丞,王大总管此次是否也调征了广武折冲府的府兵?”
“征调了!”刘县丞点点头,一脸的苦意,“王大总管派人送来鱼符,经折冲府和和刺史府校验过,要求五日内将八百府兵集结完毕!广武县衙全力配合,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是把人给凑齐了!”
大唐的府后虽然都由各折冲府管辖,但折冲都尉却无权带兵打仗,他只相当于后世的征兵办公室主任。朝廷派谁带兵,谁才能去带兵。
此次,朝廷派王孝杰做肃边道大总管与吐蕃作战,王孝杰也不能直接向折冲府要兵,必须要有兵部给的领兵手续和凭证,这便是鱼符。折冲府和当地的刺史检查过鱼符没问题之后,才会把兵交给王孝杰。
卢小闲奇怪的问:“广武折冲府是下府,只需征集八百府兵,有这么难吗?”
“公子有所不知!”刘县丞叹了口气道,“若放在二三十年前,咱们广武折冲府征集个千儿八百人不在话下,可现在情形与那时候不一样了!”
“怎么个不一样?”卢小闲停下了脚步,盯着刘县丞问道。
“那时候,青壮争相加入府兵,因为入了府兵官府可以给每人发放一百亩地耕种。虽然每年参加折冲府训练和征调上番大约要一百二十天,装备和口粮也要自行准备,可能免去税负,大部分时间能够安心耕种,日子还算不错!”
卢小闲微微点头,唐朝初年朝廷能掌握全国大部分男性的年龄和财产状况,把征兵令发到适合服兵役的男人手中,这绝对是跨时代的行政动员能力。大多数国家是到近代才能做到,哪怕是后世的民国时期也无力实现。
初唐时期不到四千万的人口,在册府兵数量却已经到了八十万。虽然府兵一般是轮流抽调,无法全部上战场,但考虑到府兵实际并不是唐朝武装力量的全部,还有数量众多的募兵存在。仅仅唐朝军队就超过了当时很多周边民族的全部人口。所以说,唐初的强大在那个年代是让人无法想象的。
“可这些年来,官府手中已经没有土地发给府兵了。由于战事频繁;很多府兵被征调不至一百二十天,有时甚至一两年也回不来,要了地也没人种,故而很多在册的府兵都逃散了。”说到这里,刘县丞显出悲愤的神色,“就拿广武来说,这些年来被征调的府兵,要么是和突厥人打仗,要么是和吐蕃人打仗,和这些异族人交战,兵士死伤极大,缺额又难以补充,府兵的空额越来越多,甚至到了无兵可交的地步!”
听了刘县丞的一番话,卢小闲心情有些沉重。当年让大唐辉煌一时的府兵,现在竟然到了这种境地,难怪这些年来军队的战斗力下降如此之快。
“那你是用什么办法将此次府兵征齐的?”卢小闲问道。
“王大总管给折冲府下了死令,折冲府给广武县衙也下了死令,五日内如无法征齐府兵,贻误军机都杀无赦!”刘县丞面无表情道,“真正在册的府兵只能征调四百人,剩下 的我也只能是把人数给凑齐了!”
卢小闲惊愕道:“刘县丞,你把没训练过的普通百姓也当府兵给征集了。”
“没错!若非如此,我从哪变出八百名府兵来?”
卢小闲看了一眼郭振,郭振也十分震惊。
这些没有经过一天训练的老百姓,上了战场将会面临什么?此刻郭振有些明白了,卢小闲为什么非要到实地查看府兵征集的情况。
卢小闲又问:“只是广武折冲府如此吗?”
“别的道我不知道,但陇右道和河西大抵都是如此!”刘县丞的表情似乎有些麻木了,“更让我为难的是除了这八大量府兵之外,刺史大人还给广武下达了再征集八百名团结兵的任务。我也是没办法了,只得平分给广武县的四个乡,每乡两百人!”
卢小闲沉默不语。
郭振询问道:“那你这八百人的团结兵征集齐了吗?”
“其他的三个乡算是勉强征齐了,但草川县到现在只齐了一百人,还有一百人的缺额,这后天便是最后期限了,我这还在发愁呢!若实在不行,该罢官就罢官,该流放就流放,我也没办法了!”
卢小闲劝慰着刘县丞:“您先别急,带我们去草川乡去看看,总会有办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