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潘州的时候,魏绪忠也见过冯曼,他知道卢小闲与冯曼的关系。
“这事好办,交给我了,卢兄弟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魏绪忠爽快的说。
“这事魏兄真的能办?”卢小闲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魏绪忠一脸的不乐意:“怎么?你不相信老哥哥的能力?”
“不不不!怎么可能呢?”卢小闲赶忙摆手,奉承了魏绪忠一句,“在洛阳城哪有魏兄办不了的事?”
在洛阳城里,魏绪忠办不了的事多了去。不过,卢小闲说的话他爱听。再说了,这事魏绪忠还就真的能办。
“这事你找我是找对了!”魏绪忠拍着胸脯说,“像这样的事情,要好几个部门共同来做才行……”
帝都洛阳负责社会治安的机构较多,有洛阳县衙,左右金吾卫和肃政台,它们分工不同,职能各异。
洛阳县衙是洛阳城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洛阳城行政管理与社会治安。由于京师人员构成复杂,所以自古以来号为难治。具体负责社会治安的官员是县尉,设置六名,也称之为捕盗吏。
左右金吾卫置有大将军、将军等职,具体执行巡警任务的是其下属的左、右街使。洛阳的坊角、城门设置有武候铺,各辖有数量不等的军士,分别是大城门百人,小城门二十人,大铺三十人,小铺五人。左、右街使率领骑士沿街巡行,并且有武士暗探分布各处。一旦发生治安事件,则由武候铺负责抓捕,大事则由街使负责上奏。
肃政台负有分知洛阳左、右巡的任务,即把洛阳城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由左巡使巡察城内,右巡使巡察城外,每月交换一次,任务是查处各自巡区内的不法之事。月底则巡视大理寺、刑部、金吾狱、县狱等部门。
左、右巡使由监察御史充任,魏绪忠正好便担任右巡使,所以他能协
调洛阳县衙的捕盗吏和左右金吾卫的左、右街使共同帮助卢小闲找人。
卢小闲听罢恍然大悟,难怪寻找冯曼这样的事情,杨思都做不了,而是推荐魏绪忠来做。
“你只管等着我的消息便是,只要冯小姐还在洛阳周边,少则三五日,多则十天半月,我保证把冯小姐给你找出来!”魏绪忠拍着胸脯保证。
“那我就多谢魏兄了!”卢小闲听罢大喜,他对张猛说:“快去催催小二,让他们快点上菜,我都等不急给魏兄敬酒了!”
张猛点点头,转身催菜去了。
魏绪忠撇撇嘴说:“卢兄弟,这洛阳城里好酒楼多了去了,为何要选这么一家?下次我给你介绍几家服务周全的!”
卢小闲一脸神秘的说:“魏兄,我也知道洛阳城有好多好酒楼,我选这家酒楼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魏绪忠好奇的问。
正说话间,小二端着菜进了雅间。
卢小闲向小二道:“给我们说说,你们酒楼最近遇到什么麻烦事了!”
卢小闲不是第一次来了,小二把菜放在桌上,苦着脸道:“永和楼在洛阳南市也算是老店了,生意一直挺红火……”
前些日子,不知是什么原因,不少顾客在永和楼用餐后,出现了上吐下泻的情况。洛阳县衙派了仵作前来查验,发现饭菜中被人放了泻药。为此,县衙专门让永和楼歇业了一段日子。
好不容易捱到开业,结果又出状况了。
开业的第一天,许多花子进到酒楼里讨要吃食,掌柜和小二随便给点吃的便打发了。
第二天,来的花子比前一天多了,甚至超过了来吃饭的人。
第三天,来的花子更多了,来吃饭的人甚至都没地方坐。
随着花子的人数越来越多,酒楼便招架不住了。若往外轰,那些花子便齐聚在酒楼外堵着门,哪还有食客愿意进去。
眼看着生意日益萧条,掌柜无奈之下只得报官。
洛阳县衙派捕快前来驱散了这些花子,可捕快前脚
走,花子们后脚便又聚拢过来。
总不能让捕快们一直守在酒楼门口?
于是,便出现了眼前的这一幕。
卢小闲嘿嘿一笑,又问:“这是不是对面醉霄楼搞的鬼?”
小二听了有些诧异:“客官,你怎么知道?”
“我猜的!”卢小闲笑着道,“他们专门安排人守在路边,见有路人要到永和楼来,便告知对方永和楼的饭菜出过问题,然后把人拉到醉霄楼去!如果我没猜错,在永和楼饭菜里放泻药的事肯定是他们干的,还有这些叫花子,也是他们捣的鬼!”
小二愁眉苦脸的说:“我们掌柜也是这么想的,可是知道了又有什么用?没有任何证据,人家也不会承认?”
“你们掌柜去哪了?”卢小闲看着小二。
“掌柜有事出去了!”
“又去借银子了?”卢小闲随口问道。
小二点点头:“不瞒客官,若不借银子,永和楼连五日都撑不下去!”
卢小闲冲着小二摆摆手:“好了,忙你的去吧,抓紧时间上菜!”
“魏兄,这事你怎么看?”卢小闲笑着问魏绪忠。
魏绪忠有些心不在焉,听卢小闲如此一问,觉得很奇怪:“什么怎么看?”
“永和楼和醉霄楼相斗的事情!”
“这跟咱有什么关系,我可没心思关心他们的死活!”魏绪忠随口道。
卢小闲一本正经的说:“这事跟魏兄是没有关系,但跟我却有关系,魏兄在洛阳城里见多识广,我想听听魏兄的意见!”
“跟你有关系?有什么关系?”魏绪忠狐疑道。
“魏兄,你先说说你的看法,我再告诉你跟我有什么关系!”卢小闲卖了个关子。
“既然你想听,那我告诉你,永和楼死定了?”
“为什么?”卢小闲觉得奇怪。
“因为永和楼没有任何背景,而醉霄楼背景极深!”魏绪忠瞅着卢小闲,“有背景的和没背景的相斗,最后的结局还不是明摆着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二卷 洛阳行 第一百四十九章 给面子
魏绪忠说的有道理,卢小闲微微点头,又问道:“魏兄,你能说说吗,这个醉霄楼有什么背景?”
“他的东家是王胡风!”魏绪忠缓缓道。
“王胡风?”卢小闲有些好奇,“王胡风是谁?”
“你不认识王胡风?真的假的?”魏绪忠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上下打量着卢小闲,“洛阳就连三岁的小孩子都知道王胡风,堂堂张府的管家却不认识王胡风,卢兄弟,你是逗我玩呢吧?”
“魏兄!我真的没听说过他!”卢小闲老老实实的说。
见卢小闲不像开玩笑,魏绪忠不再吊他的胃口,轻咳一声道:“那我就给你讲讲这个王胡风吧!王胡风号称天下首富,他是个经商的天才……”
听魏绪忠讲完,卢小闲这才知道,王胡风果然不简单。
十三岁那年,王胡风的舅父自安州带回十几车当地特产的丝鞋分送给孩子们,别人都争先恐后去挑选合脚的鞋子,惟独王胡风挑了一车剩下的大号鞋,推到集市上卖掉,换得了半两银子,这是他有生以来的第一笔收入。
后来,王胡风伯父家的宗祠内有一大片空地,他扫得十余斗榆钱,拿出卖鞋所得的半两银子,打造两把铁铲,每天用那两把铁铲开垦空地,播种榆钱,辛勤灌溉,竟种出千万株榆树苗。
头一年,他砍了十几捆榆条,以十多文的价格卖给人做柴烧,第二年就卖了二百多捆,盈利翻了几番。有了收入之后,王胡风沉住气,耐心地种植榆树。
五年之后,当年的小树苗都已长大成材,光是盖房屋用的椽材就有千余根,可以造车用的木料更是不计其数。这一年,他刚刚二十岁。
王胡风有了资金之后,便开始雇人制作法烛,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法子,所制法烛火力是普通柴薪的一倍。盛夏时长安多雨,连日大雨令得柴薪价格暴涨且严重缺货。法烛顿时成了抢手货,全部销售一空,王胡风赚得盆满钵溢。
在这之后,他又开始倒卖茶叶、丝绸,在到长安、洛阳等地购置大量田产,雇人耕种,开设了米粮行。多年下来,他逐渐累积起惊人的财富,丝绸行、米粮庄、茶庄遍布大唐各地,可谓财大气粗,富甲天下。
武则天定都洛阳,王胡风也搬到了洛阳。他在洛阳南市旁边的永泰坊买下了一大栋宅院,百姓称王胡风的宅府为“王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