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小闲眉头一挑:“大将军的意思是说,这里面还有其它的原因?”
“那当然了!”王孝杰显出一脸膜拜的表情,“这两次出征我都跟着薛国师,别人不知道其中的内情,我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大将军可否说来听听?”此时此刻,卢小闲对这牙薛怀义的兴趣越加浓厚。
“其实,也很简单!两次出征之前,薛国师都派人给默啜去过一封信!”王孝杰眼中闪过诡异的光芒,“信中内容也很简单,直接告诉默啜,他准备怎么对付突厥人!”
“竟然有这事?”卢小闲瞪大了眼睛:“他会把自己的作战思路告诉自己的敌人?”
薛怀义这么做,究竟疯了还是过于自大?
“当然了!”王孝杰骄傲的说,“他不仅把自己的行动方案没有任何隐藏的告诉了默啜,而且也是一步不差按照行动方案去做的!”
卢小闲心中一动,猜测道:“然后,默啜看了信之后就不得知难而退了,是不是这样?”
“没错!”王孝杰点点头,“薛国师的方案对默啜来说是无解的,他除了退兵再没有更好的办法!”
“是真的还是假的?”卢小闲有些狐疑,这个薛怀义也太邪乎了吧。
王孝杰站起身来,来到书架前取过一个锦盒来。
打开盒盖,王孝杰从里面拿出十几张绢纸递给卢小闲:“当初薛国师写给默啜的行动方案,我也抄了一份,卢公子看看就明白了。”
薛怀义真有这么神?
卢小闲半信半疑接过绢纸,认真看了起来。
看完后,卢小闲脸色大变,好半晌没有说话。
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这个薛怀义要么是妖孽,要么和自己一样也是穿越而来的,反正他不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人。
为什么?
薛怀义写给默啜的作战方案,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任何人所能想到的。
第一封信,薛怀义告诉默啜,他准备用是大迂回战术对付突厥人,直接派奇兵绕道断了突厥人的后勤给养,然后封锁突厥后退之路,采取两面夹击之势最终击败突厥人。
大唐军队自李靖领兵灭突厥的时候,就采取过“侧翼迂回,前后夹击”战术,将步兵列阵的威力和骑兵强大的机动性能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但是,唐军的围歼战术只停留在“战场”一级。
历史上真正最擅长采用的大迂回战术的,是距唐朝五百年之后的蒙古军队。蒙古人生长于大漠野蛮之地,但他们接受了汉人的军事战术思想,尤其是《孙子兵法》中的“兵者,诡道也”。“大迂回战术”就是蒙古大军用兵诡诈的集中体现,他们对骑兵战术的运用达到了军事史的最高峰。
薛怀义这个作战方案,分明就是蒙古人大迂回战术的翻版,这不能不让卢小闲震惊。
第二封信,薛怀义准备用的是碾压战术和袭扰战术。他借助大唐强盛的国力,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推进,不断压缩突厥人的生存空间。同时,派出小股骑兵,一方面侦知敌人动向,另一方面进行袭扰。
这个方案的精妙倒还是其次,最让卢小闲无法理解的是方案中出现的两种武器装备。
一种是投石机,这种投石机威力和唐朝的投石机不一样,分明就是元朝攻宋时所用过的襄阳炮。另一种是对付骑兵很有效的弩,也是到了宋朝才真正出现的踏张弩。这两样东西都不是唐朝应该有的,却同时出现在了薛怀义的作战方案中,难怪王孝杰会把薛怀义当作神一样看待呢。
卢小闲心中有一万个疑问,但现在也只能藏在心里。他知道,这个薛怀义绝对不简单,将来有机会一定要见见他,以解心中的谜团。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二卷 洛阳行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唐克星”
想到这里,卢小闲不再继续纠缠,话题一转接着又向王孝杰问道:“大将军,刚才您说有两个让您佩服的人,这第二个是谁?”
王孝杰微微摇了摇头,一脸苦涩的说:“这第二个,是吐蕃的大论钦陵!”
听王孝杰这么说,卢小闲不说话了,钦陵在历史上的确是个牛人。
大唐名将辈出,军事实力很强大,对外战争取得很多辉煌的战绩。但是,在这期间吐蕃有一位名将,先后多次击败大唐军队,让强盛的大唐畏惧了三十年之久,这个人就是吐蕃的大论钦陵。
钦陵出身于吐蕃官宦世家噶尔氏家族,是大论禄东赞的次子,吐蕃的大论相当于大唐的宰相。
钦陵年轻时曾在长安为人质,所以非常熟悉大唐的国情和军力。
高宗总章三年,钦陵率吐蕃大军北上攻下大唐在西域的安西四镇,将大唐势力一举驱逐出西域。吐蕃先是在东边占领了吐谷浑,又在西边占领了西域,严重威胁大唐的西部边防。
同年四月,高宗任命名将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郭待封为副将,以〃护送护吐谷浑王还国〃的名义,率领十万大军试图一举消灭吐蕃。
唐朝兵精将猛,吐蕃面临灭国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钦陵毫不畏惧,起军队四十万,准备与唐军决一死战。
要知道,整个吐蕃也不过三百万人口,若此战失败,吐蕃即使不灭亡,也必然会衰落。
薛仁贵率军进到河口,遇到一支蕃军,大败之。副将郭待封是唐初名将郭孝恪的次子,官至左豹韬卫将军,出征前与薛仁贵是平级,这次屈居副将,心里颇有不平之意。他闻薛仁贵军取得胜利,遂不听薛仁贵将令,提前率领所有军队辎重向乌海而进,欲图争功。
中途,钦陵指挥蕃军二十万截击,俘获全部军粮辎重及许多唐军将士,郭待封大败而走。薛仁贵闻警,率部急退回大非川。钦陵集兵四十万围杀,最终唐军全军覆灭,只有薛仁贵、郭待
封、阿史那道真三员将领在与钦陵约和后才得以生还。
从此,钦陵威名远震,而薛仁贵三人全被削职为民。
仪凤三年,唐军卷土重来,李敬玄率领十八万大军讨伐吐蕃,大战于青海湖。结果唐军再一次大败,全军覆没,大将刘审礼不幸被俘,王孝杰也在这此战中被俘。
载初元年,武则天想彻底征服吐蕃,派文昌右相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统领三十六总管,声势浩大,与钦陵在寅识迦河边决战。结果唐军还是大败,死伤惨重,韦待价只得率军退回。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钦陵都是大唐的噩梦,他是当之无愧的军事家,难怪王孝杰对他推崇之至。
见王孝杰情绪有些低落,卢小闲劝慰道:“大将军您也不必妄自菲薄,上一次在收复安西四镇的战役中,您不是就打败钦陵了吗?”
“我不可能打败他!”王孝杰叹了口气,“上一次我带大军进攻安西四镇的时候,钦陵在逻些城天上忙于整理内政,无暇顾及西域,当时的吐蕃军队是由其他将领指挥,若他在的话,我肯定无法取得胜利!”
逻些城就是后世的拉萨城,钦陵作为吐蕃的大论,他不仅要掌管军事,还要掌管政务,此次没有与王孝杰对阵也是正常的。
卢小闲没想到,王孝杰作为大唐军中第一人,竟然对钦陵惧怕到如此地步,甚至在心中都有了阴影。
要想让王孝杰排除这种阴影,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钦陵拉下神坛,放大他的缺点,让王孝杰觉得对也不过如此。
稍一思忖,卢小闲对王孝杰笑了笑:“其实,大将军根本不必把钦陵放在心上,因为他的死期已经不远了!”
“什么?”王孝杰大吃一惊,“卢公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卢小闲话题一转,突然问道:“大将军,你可否记得当年高宗与长孙无忌争斗的情形?”
王孝杰点点头,他不知卢小闲问这话是何意。
“吐
蕃的赞普和钦陵之间现在所面临的形势,与当年的高宗与长孙无忌一模一样,一个要亲政,一个要继续掌权,不是你死我活是什么?高宗二十六岁时除去了长孙无忌,吐蕃赞普今年刚好也是二十六岁。大将军,你没感觉到相同的一幕,要不了多久就会在吐蕃上演了吗?
王孝杰惊愕的半晌没说出话来。
卢小闲虽然只是猜测,可王孝杰越想越觉的是那么回事,他的脑海甚至不由自主闪现出钦陵绝望的面孔,这个号称“大唐克星”的名将,这个曾经这让自己高山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