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忙碌奔波了一天,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还是没找见冯曼。
卢小闲脸色阴沉,他的胸腔内如同烧了一锅开水,灼烫并在不停的翻滚,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
“小闲!你别急,冯小姐应该没事!”张猛劝慰着卢小闲,“再说了,她不说一声就走,也没把我们没放在眼里,实在不行就别管她了。”
“放屁!”卢小闲一声怒吼。
张猛知道卢小闲心情不好,伸了伸舌头不说话了。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二卷 洛阳行 第一百四十二章 当局者迷
冯曼究竟到哪去了?
她在洛阳没有亲戚,更没有朋友,能去哪?
难道是寻了短见?
不可能。
冯曼现在考虑的全是冯元一,冯元一是她唯一的亲人,她要尽最大努力照顾好弟弟,只要弟弟还在,她就不会去寻短见。
那冯曼会去哪儿?
怎么才能找到她,总不能像后世一样,到处张贴寻人启事吗?
就在卢小闲万般无奈的时候,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人的影子:上官婉儿。
要说冯曼在洛阳认识的人,除弟弟冯元一之外,那就只有上官婉儿了。上次见面的时候,上官婉儿还和冯曼认了姐妹。
也许是上官婉儿收留了冯曼,卢小闲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只有尽快见到上官婉儿,才能知道答案。
此时天色已晚,按理说就算想见上官婉儿,也得等到明天。可是,卢小闲心急如焚,哪能等到明天。
要见上官婉儿,只能通过杨思了。
卢小闲径自来到应天门,将杨思给自己的那块铁牌交给守门军士……
不一会,杨思便出来了。
卢小闲这么晚来找自己,让杨思觉得有些不同寻常。听卢小闲说完事情原委,他让卢小闲等着,自己急忙进宫去见上官婉儿了。
“曼儿,你究竟去哪了?”卢小闲心中在呼喊,焦急等待着杨思的消息。
时间似乎停滞了,卢小闲觉得杨思走了好几天,他来回的踱步,不时向城门的方向望去。
终于,杨思回来了,但是他并没有带来卢小闲所期盼的好消息。
“上官尚宫也没见到曼儿?”卢小闲叹了口气。
想想也是,就算冯曼想去找上官婉儿,她也没办法进得了宫门。
就在卢小闲一筹莫展的时候,杨思对他说:“上官尚宫还让我给你带了一句话!”
“什么话?”
“上一次在茶馆吟诗的时候,我从冯小姐的诗中听出些出家修道的意味,不妨去洛阳的各大道观找找,或许会有收获!”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关心则乱,卢小闲压根就没想到这一点。上官婉说的一点没错,当时卢小闲也听出了冯曼想要修道的想法,没想到现在竟然成真的了。
上官婉的建议是对的,要想找到冯曼,肯定得去道观瞅瞅。可听了杨思下一句话,卢小闲差点没跪了。
洛阳城和周边的道观加起来,竟然有一百多所。
道教在大唐地位很高,李氏集团灭隋建唐的活动,道教徒曾积极参与。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争权时,道教徒站在了李世民一边,所以当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最后当上皇帝以后,明确宣布道教在佛教之上。除此之外,李氏皇族把自己的李姓与老子的李姓相挂钩,也确立了道教在唐朝的特殊地位。
正因为如此,神都洛阳都会出现这么多道观。
这可怎么办?
就算一天去一座道观,也得一百多天。更何况,有些道观离洛阳城并不算近,地处偏僻的山野林间,去了以后就根本无法当天返回。
卢小闲犯了愁,他咬咬牙做了决定:就算再难,也得一个道观一个道观的去找,这总比干等着要强。
“卢兄弟!”杨思帮卢小闲出了个主意,“这种事情,你最好去找魏绪忠解决!”
“魏绪忠?”卢小闲狐疑的问,“他能行吗?”
“你放心,他肯定行!若他不行,那洛阳城里就没人行了!”
既然杨思说了,那明天得找魏绪忠试试了。
大概确定了冯曼的去向,让卢小闲多少松了口气。他和张猛出来一整天了,也该回去了。
在离张府老远的地方,卢小闲便看到了门口的台阶上站着你“望夫石”一样的刘管家。
每次见到刘管家站在门口等他的这个情形,卢小闲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有什么急事。
卢小闲暗中猜测:难道是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二人回府了?
到了门口,刘管家赶紧迎了上来。
“刘管家,是不是二位老爷回来了?”卢小闲问道。
“是的,卢管家,二位老爷回来找你有急事,我安排府里的人去找了你好久也没找着!”
刘管家语速很快,“二位老爷让我在这等着,只要你一回来,就让我赶紧去通禀他们!”
“什么事?这么急?”卢小闲奇怪的问。
刘管家将一样东西递给卢小闲:“王大将军差人送来请柬,请二位老爷和你一起去大将军府赴宴,你再不回来可就赶不上了!”
什么王大将军?什么赴宴?
刘管家没头没脑的一番话,让卢小闲一头雾水。
接过请柬细细一看,这才明白了。
原来,是王孝杰送来的请柬,专程请张易之兄弟和卢小闲去大将军府赴宴,请他们务必赏光。
王孝杰与张氏兄弟有什么瓜葛,卢小闲不清楚,但王孝杰请自己也去赴宴,肯定是因为他报信营救王海宾一事。
卢小闲之所以要向王孝杰通风报信,就是为了和王孝杰拉上关系,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他当然不会错过了。
请柬上邀请赴宴的时间是酉时三刻,现在已经酉时一刻了,卢小闲决定不回府直接去赴宴。
于是,他对刘管家说:“你赶紧去通知二位老爷,让他们到府门口来,我现在就备好马车!”
“我也去!”张猛哪会让卢小闲吃独食。
“你去做什么?”卢小闲白了他一眼,“人家又没请你!”
“我不管!”张猛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人生路上,当你努力向上爬时,总有那么几个狗日的拼命把你往下扯。
卢小闲心中这个气呀,你以为赴宴就是去吃去喝,说不定还是个鸿门宴呢,不仅要互相试探交锋,还要斗智斗勇,你张猛是这块材料吗?
“你既然非要去,那就去吧!”卢小闲冲着张猛嘿嘿一笑,“不过,我可把话说到前头,从明天开始,你就留在府里,张府之外的事情,不允许你再掺和!”
“不就赴个宴嘛,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不去了!”张猛的话风转的很快,他对刘管家说,“刘管家,咱们回府去,等他们走了,咱俩也喝两杯!”
说罢,张猛不再理会卢小闲,勾着刘管家的肩,大摇大摆进了府门。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二卷 洛阳行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谈
左卫大将军府门外,张氏兄弟和卢小闲下了马车,竟然发现王孝杰领着儿子王海宾,正在台阶下面恭迎他们。王孝杰如此大礼,不仅是张易之和张昌宗目瞪口呆,就连卢小闲也颇觉得意外。
一般来说,主人的迎客礼仪会因为主客之间的官位高低、身份尊卑、关系亲疏而有所不同。如果主人与客人的地位尊卑相同的话,那么他要到大门外边的台阶之上迎接;如果主人身份要尊于客人的话,那么他就应该在门内迎接。
论年龄,张氏兄弟只有二十来岁,可王孝杰已经五十开外,做张氏兄弟的父辈也绰绰有余。
论官职,张昌宗为从三品的散骑常侍,张易之为正四品的司卫少卿,他们都是不用去就任的虚官,而王孝杰不仅是实职的正三品左卫大将军,而且同凤阁鸾台三品,相当于宰相,而且爵位也还是清源县男,张氏兄弟根本就比不了。
论功劳,王孝杰率军进入西域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可谓是大唐军中第一人,而张氏兄弟只是受宠于武则天,根本就不能与王孝杰同日而语。
论威望,朝中一直流传阒“文有狄仁杰,武有王孝杰”的说法,王孝杰作为“双杰”之一,不但深受陛下器重,而且百官信服,就连酷吏来俊臣也不敢轻易招惹于他,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