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思看了一眼卢小闲,觉得心好累,人和人之间最起码的信任都没有了。他故意问卢小闲:“那你当时为何不直接劝阻魏绪忠,非要绕这么大个圈子?”
“你想简单了!”卢小闲摇摇头,“魏绪忠是个好面子的人,如果当时我出面制止他,这不是明摆着驳他的面子,不仅起不了任何作用,说不定以后连朋友都做不成了!”
卢小闲考虑问题滴水不漏,让杨思彻底无话可说了。
片刻工夫,王孝杰便跟着部曲出现在他们面前。
和大唐别
的武将不同,王孝杰身上没有让人感觉到威风凛凛。他并不魁梧,身材偏瘦,个子挺高,大骨架,脸庞棱角分明,皮肤黑里带青,半脸的卷曲胡须,鼻梁和颧骨高挺,深目。难怪当初吐蕃赞普觉得王孝杰长的像他父亲,仔细瞅瞅,王孝杰的确长的像吐蕃人。
“谁找我!”王孝杰身材虽然单薄,但声音却很洪亮。
杨思很识趣的退到后面,卢小闲冲着王孝杰一抱拳:“在下卢小闲,有急事找王大将军!”
“什么事?请说!”王孝杰面无表情。
“王大将军,令郎是否叫王海宾?”
卢小闲做事很谨慎,必须要搞清楚王海宾和王孝杰的关系,免得到时候自摆乌龙。
“没错,犬子的名字叫王海宾!”
“那就对了!”卢小闲也不客气,直接了当的说,“令郎和监察御史魏绪忠在南市发生了冲突,现在他被金吾卫的人押到了左肃政台大牢!”
“啊?”听了卢小闲这番没头没脑的话,王孝杰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有些不知所措。
见王孝杰站着没动,卢小闲没好气的说道:“王大将军,你可听清楚了,令郎被押进了左肃政台大牢,是左肃政台大牢,你要去晚了,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唐朝开国时曾经建立了一整套司法制度,比如要处死的犯人,需经地方三级审判,然后交最高司法机关大理寺复审后,才得在秋天行刑。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左肃政台就设置了监狱,可以直接对犯人实施逮捕,审理,行刑,监察御史可自行决定处决犯人,犯人无权申诉。大唐的那一套制度,已经形同虚设。
进了左肃政台的“犯人”,不管有没有犯罪证据,只要刑讯到一定“火候”,不愁不招供。大牢里有一种铁帽子刑具,重几十斤,扣在犯人头上,令犯人头昏目眩,脖颈欲断,然后逼问犯人的口供。如不称意,即从帽子空隙打进木楔,使帽子收紧。这时犯人已有脑浆迸流的危险,再加逼问,再荒唐的供词也会招出来。至
于有的犯人还是不说,那就再打进木楔,直到犯人眼球迸出,脑壳破裂,脑浆流出,致死了事。另外还有巨石击头、挖眼、割鼻等酷刑。所以说,进入左肃政台大牢后断无生理。
王孝杰作为朝廷重臣,怎么会不知道左肃政台大牢里的那些勾当,听卢小闲又强调了一遍,这才反应过来。
他像被火烧着了尾巴的猫一样,一下蹦的老高,冲着守门的部曲大吼一声:“快,快,召集人手,备马,抄家伙,速速跟我去丽景门!”
这些部曲都是跟着王孝杰久经沙场出生入死过的,听了大将军的命令迅速行动起来,虽然紧张但却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走吧,这里没咱什么事了!”卢小闲冲着杨思笑了笑:“忙了大半天了,还没顾上吃晌午饭呢,走,杨兄,我请客,咱哥俩去喝几杯?”
一听卢小闲说要喝酒,杨思不由打了个寒颤,赶忙说:“卢兄弟,你去吃吧,我还有事,先走了!”
说完,不等卢小闲接话,杨思便像一阵风一样逃之夭夭不见了踪影。
……
丽景门内,左肃政台大牢狱厅,御史中丞来俊臣眉头紧锁,不停的来回踱步。
丽景门是神都洛阳皇城西边两座城门中最南边的城门,在隋朝和大唐初期,丽景门就是门下省、尚书省、左右卫率府、左右御卫府、左右监门卫、左右威武卫、司隶台、御史台、太府寺、光禄寺的办公区,大衙门一个挨着一个。
丽景门的右侧有太社,是皇帝率领百官、百姓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丽景门的左侧是大名鼎鼎的左肃政台的大牢,有人称丽景门为“例竟门”,意思是说凡从丽景门入狱者,“照例”是“竟”了,竖着进去,横着出来;活人进去,死尸出来。
王孝杰竟敢带着部曲冲击丽景门,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要知道丽景门是皇城的城门,冲击皇城与造反无异。再说了,左肃政台的大牢就在丽景门,王孝杰这不是明摆着和来俊臣过不去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二卷 洛阳行 第一百四十章 武将与酷吏的交锋
很多人都瞧不起酷吏,孰不知但凡能成为酷吏的人,大多是有本事的,要不然皇帝怎么会重用他们呢?
就拿来俊臣来说,他长着狡猾的面容,鹰钩鼻子上面有一双深陷的眼睛,散发着阴冷的光芒。审案的时候,这双眼睛不知让多少人觉得心惊胆寒。出身于市井的来俊臣天生带着痞子气,不按常理出牌让人捉摸不定。他不仅有胆量和想像力,更重要的是他能准确的揣测陛下的心思,让武则天对他非常倚重。
来俊臣进入左肃政台之后,不管皇亲国戚还是朝廷重臣,死在他手里的没有几千人也有数百人了。按理说,一个左卫大将军,来俊臣根本就不放在的眼里,比王孝杰官职大的人多了去了,最后还不是老老实实的?
但此刻面对王孝杰的发飙,来俊臣却觉得无能为力。
表面上看,来俊臣耀武扬威,无限风光,想收拾谁就收拾谁,朝野上下怕他怕的要死,事实上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凡被收拾的人都是陛下授意的,没有陛下的首肯,有些人他是动了的。
王孝杰就属于来俊臣动不了的人,武则天曾多次交待过来俊臣,让他尽量不要去招惹王孝杰。
来俊臣明白陛下的心思,大周有能力的武将已经屈指可数了,王孝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陛下留着王孝杰,还要他冲锋陷阵打仗呢。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首,来俊臣和王孝杰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但这一次却不得不面对面进行交锋了。
魏绪忠垂头丧气站在边上,目光随着来俊臣身材来回移动。
终于,来俊臣停下了脚步,看着五大三粗的魏绪忠,心里这个气呀!魏绪忠简直就像两头猪,因为一头猪已经不能形容他的蠢了。
一直以来,来俊臣没有嫌弃魏绪忠是个庸才,全力培养造就他,谁知道经过这么多年的栽培,这个庸才不但没有丝毫长时,反而进入了蠢才的行列。
魏绪忠能感觉到来俊臣的怒火,他嗫嗫道:“中丞大人,我错了,是我一时
头脑发热……”
“你给我住嘴,不要说你头脑发热……”来俊臣怒不可遏,冲着魏绪忠大吼,“头脑发热的前提,是必须有头脑,你有吗?”
魏绪忠低头不说话了,他跟了来俊臣多年,对来俊臣的性格脾气了如指掌。现在来俊臣正在气头上,再跟他辩解等于火上浇油,让他骂吧,骂够了气消了自然就好了。以来俊臣的性格,他绝对不会不管魏绪忠的死活。
果然,骂了好一会,来俊臣终于停了下来。他又踱了几步,这才对魏绪忠说:“王孝杰让我把他儿子交出去,然后还要让我把你也交给他,你看怎么办?”
魏绪忠听了“扑通”一下跪倒在来俊臣面前:“中丞大人,属下跟了您那么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您得救救我呀!”
来俊臣盯着魏绪忠,好久没说话。
来俊臣当然得救魏绪忠,不管魏绪忠做的对错与否,来俊臣都必须要保他。要是按照王孝杰的要求把魏绪忠交出去,今后来俊臣的脸往哪放?
再说了,左肃政台不是靠来俊臣一个人就能玩转的。一个好汉三个帮,来俊臣有今天的成就,也是有一帮人在帮衬他,魏绪忠便是其中最卖力的一个,在关键时刻如果来俊臣不帮他反而把他抛出去,岂不是要寒了一干手下的心?
帮是肯定要帮,不过得要让魏绪忠长些记性。
想到这里,来俊臣本着脸沉声道:“记住,以后再不要莽撞行事了,这次的事情我帮你顶着,如果实在不行,大不了罢了官,等风声过了再回来官复原职!”
“多谢中丞大人!”魏绪忠忙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