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承稳定下来!大郎年纪轻轻地死在了沙场上;二郎虽好,可却只是庶出。也没那个能耐和本事继承爵位;三郎也早早的抛下了他媳妇去了,留下简氏孤零零地带着怡姐儿过了这么些年;五郎又因为腿疾执意不肯再做世子。还好圣上开恩、封赏了他一个平南侯的爵位;咱们的希望,如今全都在七郎身上了!只要从此以后咱们家能平平安安的,七郎可以顺顺利利的娶妻生子、延绵后嗣,别说让我去一趟大相国寺了,就是让我再跑十趟普陀寺我都愿意!好了,你什么都别说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回去收拾收拾、准备一下,对外面就说咱们是去大相国寺求平安符、吃素斋去了。你也回去好好琢磨琢磨,看看怎么和七郎说清楚这事儿。”
庆成大长公主嫁进定西侯府这么些年,对婆婆的脾气再清楚不过了。
这姚老夫人呢,平日里对媳妇和孙媳妇最是和蔼可亲不过了。且自从这些年她年岁大了之后,再加上家中这些年不断出事,她的性子也就不再似年轻时那般强硬坚毅了。
只是若真是遇到了这种她执意要办的事,那不管自己怎么劝说,她都不会听的。
与其这样,她还不如赶紧回去打点一下,好让明天的这趟求佛之行更加顺利。
想到这儿,庆成大长公主便笑了笑,恭顺地对姚老夫人说道:“那我就先回去了,娘你千万要保重身体、也别再多想了。我回去就叫寿娘来陪您说说话。小厨房做的药膳您也要坚持吃,可千万不能断。今晚我再过来给您请安。”(未完待续。。)
ps:又把世子拉出来了~还不快撒花欢迎~
鞠躬感谢★嫣珞★亲打赏的两个平安符~
and,本来前几天在文文里说好的要在今晚公布副版主和qq群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副版主没人申请,qq群亲们的热情也不高,再加上萝莉最近忙于复习考试和攒稿比较忙,所以这两个事情还是先放一放好了,等萝莉考试回来再说。
亲们看文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把兜里的小粉红掏出来哦~~o(n_n)o~~
明天还是双更,中午12点左右是庆祝叮咚小猪亲成为粉丝榜上舵主的第二章加更,到时候不见不散呦~~o(n_n)o~~
萝莉继续卖萌打滚地求小粉红,看我渴望的脸,文文已经快被从首页的新书粉红榜上挤下去了嘤嘤嘤……
如果想要看到更多的加更,亲们就快把收藏、订阅、小粉红和打赏都向萝莉砸来吧!
最后,鞠躬感谢各位支持正版订阅的亲们~么么哒~~o(n_n)o~~
。。。
………………………………
延迟更新,抱歉
萝莉非常抱歉,但是今天确实卡文了,一直没有灵感写出来,写了几百字又被推翻了。
所以可能大概会在5点左右再上传今天的第一更,非常抱歉,还望大家见谅!(未完待续。。)
。。。
………………………………
第九十三章 隐瞒(庆祝叮咚小猪亲成为舵主的加更)
姚老夫人这两天思虑过重,精神早就有些不济了,此刻不过是因为骤闻这个噩耗,所以强撑着和儿媳妇商量解决的办法罢了,闻言便勉强在面上挤出了一抹笑容道:“娘知道了,你快回去吧,府里还有一摊子事等着你处理呢!”
庆成大长公主便起身,福身行礼之后走了出去。
———————————————————————————————————————
苏州府学街乃是紧挨着苏州城东市的一条幽静的街道,这条街上大多皆是二进、三进或者五进的院子,白墙黑瓦、小巧精致,偶尔会从墙内伸出一支开满梅花的枝头。
府学街地处苏州城的繁华地段,又紧挨着商铺云集的东市,因此整条街道的住宅皆不便宜,多是一些颇有底蕴的富商之家或是一些颇有资产的举人门第住在这里。
下午申正二刻(约是现在的下午16点半)时分,一辆黑漆齐头平顶马车缓缓的驶入了府学街,渐渐地停在了位于街中的一家五进的宅院前。
院子的正门前看守的两名小厮忙跑了过来,笑着问赶车的那位四十多岁左右的红脸汉子道:“王大哥,可是咱们家大奶奶回来了?”
那姓王的汉子憨厚地笑了笑,点了点头,取来一条红漆云凳放在了马车旁,一面恭顺地垂首道:“大奶奶,已经到了府上了。”
却只见青帷车帘被一双白皙的素手缓缓掀开,接着从车上跳下来一名穿着胭脂暖袄、水绿罗裙的年约十**岁的俏丽丫鬟。她踩着云凳下了马车之后,一面接着掀着帘子一面把手搭向了车内。
唐大奶奶扶着丫鬟的手、踩着云凳款步下了马车,冲着那王姓汉子微微笑了笑道:“有劳王管事送我们回来。”一面转头吩咐身旁的丫鬟道:“冰松。给王管事二两银子、请他买杯水酒吃吃驱驱寒。”
冰松脆生生的应了,一面从袖内掏出一锭二两重的雪花银塞给了王姓汉子,一面微微冲着他福身笑道:“多谢王管事。”
那王姓汉子倒也不客气,憨厚地笑着接过了银子,一面冲着唐大奶奶作揖不迭道:“多谢大奶奶赏,既然把大奶奶送到地儿了,那奴才就先赶着马车回去了。奴才还要回府给老爷交差呢!”
冰松看唐大奶奶冲着自己微微点点示意,便甜甜地笑道:“王管事慢走。”一面扶了唐大奶奶向门前的台阶上走去不提。
唐大奶奶边迈着不急不缓的步子向着朱红色的大门走去,边问着身旁躬身跟着的两名看门的小厮道:“大爷今天回家了不曾?三爷从学里回来了没有?太太和两位姑娘可都在家?”
其中一名长相清秀、看起来颇为机灵的小厮口齿清晰地回道:“回大奶奶的话。大爷今儿上午回来了一趟,吃了午饭又去了铺子里;三爷还没从学里回来;太太和姑娘们今天都没有出门。”
唐大奶奶听了之后微微点头,待那名小厮殷勤地上前开了大门,她便跨进了门。转过青石影壁。径直向着后院走去。
尹家的后院乃是一处三进的小院子,前面的正房里住着的乃是尹母崔氏。
唐大奶奶进了院门,待冰松上前一步掀开了天青色福寿双全纹样的厚实棉帘子,她方才放松了面上紧绷的表情,带着两分轻松的笑意径直转过正堂东侧的花梨木雕葫芦藤蔓的槅扇,走进了东次间。
东次间里临窗放着一张黑漆彭牙罗汉床,上面歪着一位年约四旬的妇人。
只见她穿着棕色妆花福字团纹通袖大袄,下衬暗红色如意纹缎面马面裙。夹杂着不少银丝的乌发挽着一个家常的纂儿,上面斜斜地戴着一对银绞丝镶碧玺的如意云纹簪。手上拈着一串长长的檀木数珠,双手的食指上各戴了一枚镶着绿松石的蜜蜡戒指;她身形削瘦,面色蜡黄、气息微微有些不稳,可面上的五官却较为精致,依稀可见其年轻时的秀美端庄。
唐大奶奶看着婆婆崔氏膝上半盖着的那条厚厚的大块狐狸皮毯子,耳中听到她不时压抑着的咳嗽声,眼中闪过一丝沉痛。
婆婆因为多年的操劳,早就积劳成疾,如今全身都是病,每逢冬季和阴雨天,膝盖以下更是毫无知觉。
见到媳妇回来,崔氏忙笑着道:“大娘回来啦!快过来坐,这大冷天的,你又在外面跑了大半天,璧和,快给你嫂嫂沏盏热茶暖暖身子。”
坐在罗汉床旁的黑漆锦面的小杌子上的尹璧和微笑着应了,一面起身去了一旁沏茶不提。
唐大奶奶忙在罗汉床上坐了下来,一面摸了摸婆婆微微有些冰凉的手,一面关切地问道:“娘的手怎么这么凉?中午的药可按时吃了不曾?”
崔氏又捂着帕子微微咳嗽了几声,一面温和地笑道:“吃了吃了!你就放心吧。你这次去可给老夫人请安了?怎么到了这会子才回来?”
唐大奶奶因为怕婆婆担心,所以一直把昨日小姑子尹璧和在尹家受了委屈的事儿瞒着她没敢提。
今儿她随了钟老夫人一起去乔家讨个公道,也是借口要去尹家和闵夫人商量事情才瞒住的。
唐大奶奶闻言忙笑着点头道:“当然去给老夫人请安了,这可是我们晚辈应该尽的孝道,怎么能忘了呢?中午的时候,还是老夫人留了我吃了午饭,又陪着她老人家抹了一会子骨牌我才回来的。”说着,她担心婆婆再问下去就会露馅,便笑指着罗汉床床头的梅花式填漆小几上摆着的那个官窑蓝釉花斛、转移话题道:“这花斛里的君子兰倒是养得颇为水灵,我怎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