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急嘛,本侯想来想去,就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竞价!”
“何为……竞价?”苏方义不解问。
“所谓竞价,其实就是买方与卖方讨价还价,只不过竞价将此种讨价还价的过程公之于众,买方将所有卖方召集起来,谁出价最低,货品质量最好者,优先获得销货权利,不足之处则由卖价第二低、第三低者补足,以此类推。
同理,倘若是一物难求的卖方市场,卖方可将买方召集起来,谁出价最高者得商品。”
“这个……似乎有些妙处,不过……”
苏方义欲言又止,百里燕结果话说:
“苏先生是担心诸国竞相压价吃亏。”
“是啊,话说同行是冤家,哪有卖家一起出价的道理,我看列国未必能同意。”
“我看他脑子准有病!”穆尼嗤之以鼻,接着又说:“眼下是你们不卖草药给我族,现在却让他们自己压价卖给我族,我还没见有你有这么做买卖。”
“要他们心甘情愿的压价那当然是不可能,所以得让各国有利可图。比如说,穆尼阁下何不改变一下采买顺序,草药暂且放一放,先买次要货品,再买其他,最后再买贵重物品。”
“你脑子真有病,药没到手,却要我拿救命钱去买无用之物,是你傻还是我傻!”
“急什么,本侯话还没说完呢。次要货物也得看个高低贵贱,钱多钱少数量几何。以丝织品为例,品级越高价格越贵,产量越少,反制品级越低,产量越大,价格越低。同时品级越高价格越贵,有钱购买者越少,而品级越低价格越低,购买者越多。
我想穆尼阁下总不能都买好货,然万里迢迢运回去卖死贵的价钱,砸自己手里,最后压仓库里都等着霉烂吧。”
“你到底什么意思。”
“你想啊,列国之中长孙国丝织品最次,下等丝织品占其产量多数,占中原六成以上,而其他诸国下等丝织品极少,阁下可先以下等丝织品竞价。如此一来,长孙国丝织品价格相对较低,但数量极大,同时对各国下等丝织品并无多少利益冲突,其他诸侯国多半不会阻挠。
相反若以常理,必先交易贵重物品而后再交易次要物品,大量金银被贵重物品所消耗,而购买次要物品的投入必然减少。
现在反其道而行之,长孙国见有有利可图,必然积极与阁下交易,而且由于其下等丝织品产量较大,成本都较其他诸侯国略低,因此报价也能低得多。
最后只要在交易时附加一条协议,但凡达成交易者,一并供应所需草药,价格私下商定。如此可得草药,同时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多的商品,岂不一举两得。”
“听你这么说,倒是有些道理。可我怎觉得这羊肉没吃到,就闻到一股骚味儿呢。照你说法,所有诸侯都竞价,你咸国也竞价,相互之间竞相压价,你压我我压你,为何看来看去,都是在为我族牟利,你能如此好心?说,你能得什么好处!”
“呵呵……阁下最近一定是去街上转过了吧。”
“你想说什么?”
“本侯的百货堂阁下可去过?”
“去过,银杏街上最大的一号我也去过,货确实多。”
“那阁下可看到铺中卖的咸国丝绸与其他诸侯国丝绸是同价?”
“那又怎么样。”
“因为本侯的丝绸的本钱比他国低,因此即便同等品级,哪怕我只低一分金,十万匹的数量,阁下好歹也能省下一千金子,而本侯的利润会因为数量获利更多。”
不计政治和战争因素,和平时期的丝绸的产量和织机息息相关。由于种桑养蚕耗费大量土地和人力,当农业生产力低下时,便不可能腾挪更多的人力和土地用于桑蚕纺丝制造丝绸。
因此在原材料相对增加缓慢的同时,织机的效率决定了产丝后转化为丝绸的速度和成本,单位时间内织机效率越高,人力成本既越低,同时刺激桑蚕业的规模扩张,进一步拉低蚕丝的成本。
咸国官办织造坊百里燕接管之前,每匹丝织品的成本长期高于各地权贵所有的织造坊,原因正是权贵占据了最好的土地和气候,进而垄断了养蚕地区,控制了蚕丝。
官府收购蚕丝的价格高于贵族自用价格,而历代咸王为笼络各地的权贵,便不得不以高出正常的价格收购蚕丝,进而用国库的钱,给绸商发红利,直到今天,这个局面仍然未能改变。
而丝绸作为软黄金,一直是面料中的臻品,蚕丝作为软黄金的原料,各国均严禁蚕丝输往国外。因此无法通过贸易获取蚕丝,即便获取到蚕丝,价格也将比国内高昂的多。
百里燕接手官营织造坊不久,一面积极开辟桑蚕基地,一面推动改进织机。
丝绸织机与棉布织机理论相同,实则差异很大,即便是近现代工业,丝绸的机械化织造远远晚于棉布。由于丝绸是延伸性极强的蛋白,受力异于棉线,传统织布机并无法将丝线经纬线恰到好处的编制成网,因此丝绸织机比棉布织机复杂得多,效率也更低。但并不妨碍棉布织机的技术的转移和应用。
织机的改进得以提高制造的效率,桑园和养蚕基地的配套和养殖技术探索,一定程度减少了官办制造坊对外原料的依赖,降低了成本,同时高级织机的严禁封锁,令贵族无法获得效率更高,品质更好的的织机,又进一步拉大了成本。
而今官办织造坊同等级丝织品价格比国内外低普遍低一成五至两成,但售价与各国同品丝绸价格一致,中间多出的利润正是技术变革带来的好处。
咸国以生产中上品丝织品为主,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梁、歧两国,其中歧国丝绸被各地贵族霸占,梁国丝绸收归官府之后,尽管并没有咸国官办先进织机,其基础规模仍比咸国官办织造坊更大,规模一大,成本更低,百里燕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
因此只要挤掉了歧国,梁、咸两国基本能平分掉中上等丝绸的多数份额。自由市场竞价将最大程度的避免单纯的政治施压带来的被动,但凡一切以商业活动为借口,梁国要两成分子也好,全要也罢,最终拍板的是买方行为,而不是买方行为。
剩下最精贵的锦、缎价格太贵,织造也更复杂,生产周期更长,产量也低,穆尼购买的总量不会太多。
………………………………
第846章 国贼败类
由于丝绸的代表性,注定是所有货物中价格最为昂贵的商品,是各国竞相争夺的重要出口商品。但这是各国能生产的消费品,而不能生产的消费品、工业品将彻底被咸国垄断。
尤其是精细棉布,咸国精细棉布天下第一,而他国仍然只能生产粗布,精细面部少之又少。咸国棉布无论产量、品质绝冠中原,更别提产量。晋国、志国、卫国棉花能种,棉布却无法满足国内需求,相反还要从咸国大量进口,根本无力在在棉布份额上与咸国竞争。
尽管棉布价格虽低,但总量一大,利润是相当可观的。
通过竞价挤压他国价格,同等商品咸国高效的生产率总体并不吃亏,即便有所损失,也将在更多垄断商品上赚回更多的利润。
说话间百里燕从怀中掏出一里拇指还大的珍珠与穆尼说道:
“想必古达帕大人应该说过,天下只有本侯能种珍珠,而你族视珍珠为至宝。如此一粒巨大珍珠,我咸国卖两千寸银,折合贵族银币还不到一千,你族随便一个富翁都能掏得起,而今放眼中原,仅此本侯一家有卖。
届时阁下从竞价中剩下的金银,难道就不想从本侯处购买一些?”
“你这个奸诈之徒,连珍珠都能种,还有什么是你不能干的!”
“别激动嘛,如果阁下能种,本侯甘愿认输,但阁下能吗?”
百里燕反问,穆尼沉默片刻,随后说道:
“我可以不买你的。”
“阁下不买总会有人买,就算没人买,本侯将之碾碎做成珍珠粉,照样有人买,本侯才不愁小路呢。”
“你!”穆尼气结,已无话可说。
“好啦……我就问你,竞价你倒底干不干,继续拖着,贵邦本土暴毙者渐多,到时拖延日久,就算交易完成,恐怕你们的陛下也没那么多耐心。”
“那好吧,不过得容我们准备几天,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我明白,你需要说服使团中的某些人物,我相信阁下并无法自己做主。况且说,如何竞价,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