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选拔人才,每年定期举行全国统考,初级教育优异者进入都郡各地接受中等教育,中等教育优异者,筛选身份背景后前往永兴深造,学习高等数学、化学、物理、医学和技术,学成后终身留用,家属迁往永兴不得外流。
同时也开放自考,允许那些但凡有一技之长和统考未达标准者,允许他们的自我奋斗,可前往陔陵报名参考,每年一次。
尤其是木工,作为基础工种,木工作用承上启下,上至土木工程、造船建房,下至模具、雕刻、放样、钳工,都要木工。【注1】
新式设备由图纸转化成品之前,中间阶段由木工一比一制造放样,通过积累模型的转动结构以获取基本信息。
而木样所需制造周期是实物的十分之一到十五分之一,远要比制造实物,反复修改图纸和样机来的更为省时省力。
咸国革新历尽二十余年渐收成效,同期也刺激各诸侯国效法咸国推动国内改革。
首先最先改革,也最容易改革的是财政,各国相继发行了自己的金银通宝。
由于咸国的商品经济入侵带来的效应已经初见端倪,大量资金流往咸国的同时,各国货币急速贬值,稳定币值发行合金金币,显然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然而无论技术成份,品质也罢,各国新币的质量大体仍不如咸国。此外永兴城冶炼技术的突飞猛进,早期投入的巨额资金研发钢材积累的技术渐得回报。
如今不仅仅使用贵金属矿石冶炼金、银、铂三金属,其他伴生矿产也附带产生少量的额外金银贵金属,尤其是铜。
有些铜矿、锡矿、铅矿、锌矿与银元素、金元素往往相伴而生,含量虽然很少,但每年数以万吨矿石冶炼规模,所能获得的金银总量仍相当可观。
同时先进的冶炼技术与初期化工,得以熔炼他国金银通宝,提取贵金属,而较低的人力成本和工业化冶炼的规模效应,又拉低了冶炼成本,使得有利可图。
而正如此前所担心的,知识的扩散防不甚防,晋、志、梁、长孙等国书院陆续发现咸国下发各郡的初级课本,可见窃取和收买是何等猖獗。
盛元645年底,经过五年规划,基本形成以瑞田轻纺、食品、卫生。麟城化工、水泥、炼油、造纸。永兴轻重工业、医学研究、顶级教育、科研攻关、船舶制造。广信造船、经济作物、轻纺、酿造食品。陔陵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五大产业城市。
核心地区经济空前繁荣,各行各业呈现井喷式发展,至盛元645年底,钱坊收支平衡,国库盈余金银数十万,新钱数百万,丝绸、布匹主要宝玉石数十万计,经济取得全面成功。
遂在646年年初,经过一年准备,全军陆续配发新式被服装具,作训装经过重新设计,更突出简约实用风格,大体沿袭右衽深衣的传统风格,并取消下摆,新增束腰皮带,衣襟添加了纽扣,都尉及以上武官配发礼服。
新军服以苍青为主色调,新增各镇军、辅兵、禁军军徽,各兵种军服形制略有差异,并统一配发更为实用的黑色帆布厚底布鞋,与绑腿一起使用,骑兵额外配发马靴,以适应骑兵作战。
【注1】木工与陶匠(也可看做是泥瓦匠)并称技术工种的鼻祖,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所有工种无不是经由木工与泥瓦匠逐渐演变而来。
包括最早的铁匠,需要范模(模)制造工具,而浇铸所需的泥胎、砂型需要陶塑工艺,由此才有铁匠。
而经由木匠,可以进一步进化演变出凿、钻、刻、刨、刮、磨、镶、镌、锉等技术,进而发展出钳工。一旦综合性的钳工出现,任何近现代的技术设备和产品,在拥有可预知知识和理论下,就都能生产。
因此钳工在机械行业又有万能钳工之说。
即便进入工业化现代社会,木工依然是重要工业生产领域的技术岗位。
如早期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长城号,其一比一的放样由木工按图加工完成,其尺寸完全与真艇保持一致,小到一个按钮螺母,大到核反应堆外形,都由木工一比一放样制造,为后期建造真艇提供了大量数据。
再如二十一世纪前的汽车与飞机制造,在3D建模与多轴数控机床性能满足之前,依然又木工以木料加工一比一原形,送入风洞吹风,以获取相关驱动数据。
由此可见,木工与钳工是工业领域的制造之母。
………………………………
第809章 突飞猛进野蛮生长(1)
同时期各国军事发展可用“突飞猛进”形容,首先是火器,火炮从盛元430年初次露面至今年十五年,各国积累了大量用炮经验,黑火药技术全面扩散,如今即便是蕞尔小国,也掌握了黑火药的基本配方,且实战经验让各国充分意识到配方的合理化。
由于钢铁冶炼的技术瓶颈,各国诸侯火炮技术逐渐回归铜炮,并取得长足进步。单兵火器仍未改变肩扛式点火发射的毛病,但增加了发射架用以支撑。
同时新出现了两种火器,一种仍以肩扛式发射,但使用了独特的“绳帽枪”,另一种插在木杆上,塞满铁砂或大号铅丸,使用时点火枪口对敌喷射,类似于明朝的三眼火铳。
两者皆以铜铸,口径达二十五毫以上(约合公制22。5毫米左右),“绳帽枪”仍采用肩扛式发射,火门在后,但火门上有一桶状铜帽翻盖,翻盖内以棉絮侵染石油和动物油蜡,使用时点燃,使用者扛在肩上只需拉动绳索,将翻盖压在火门上,即可发射。
百里燕令御客窃取研究后惊为天人,此种火器虽然简陋,但是翻盖极为可靠,火种留存时间长,不需要像火绳枪不断调整火绳长度。
同时由于石油的缘故,火苗不易熄灭,即便大雨滂沱,也很难熄灭,可靠性很高,基本实现一人操作装填发射,已具备一定的实用性,且比火绳枪要更为可靠和实用。
若不考虑当下技术本身的限制带来的效率问题,此种火器在当下技术条件下,已是十分先进。
不过也非全无罩门,此种火器毕竟是铸造产品,由于浇筑工艺和冶炼技术的落后,注定只能以牺牲管壁增加重量的措施,增强火器的膛压和射程。
且此种肩扛式绳帽枪长度达四尺甚至更长,属于典型的长管身武器,其铸造成型率不会太高,不足以普及装备。重达几十斤的份量在发射时需在前端支起架子才能发射,而有效射程不到七十步,精度低的让人敢动感动。
此外装填时火门着地,而翻盖掀开火种着地,当再次提起时,火种铜冒做下垂摆动,容易扣击火门引发走火,因此装填时牵连火种铜帽的绳索一头有个环,环扣在定在火器身侧的凸钩上,以拉紧火种铜冒,发射时松开绳索发射。
此外火炮也出现了新的苗头,由于诸侯国冶炼技术和成本的双重瓶颈制约,铜炮渐成为主流。
尤其是咸国早期型号火炮和长孙国的天威大将军炮这个标杆竖在那里,诸侯国铜炮的发展以丧心病狂的速度高歌猛进。
由于南境一战,中原主要参战诸侯均获得了大量可繁殖的独角马,由此就带来一个严重问题,独角马的驮载力巨大,其拉动力更大,铜炮在满足膛压的同时,也可以做的更粗更大,以谋求更远的射程。
而如果是马,一匹上等中原战马的拉力,仅相当于独角马的五分之一。这意味着十匹马才能拉动大型重炮,两匹三匹独角马就能拉动。
不考虑路面的承载力,理论上人有多大胆,炮有多大产,于是近年陆续传出研制出重达九千斤,射程达十里地的巨型铜炮,宛若巨无霸一般的神炮。
由于各国竞相发展铜炮,并通过增加吨位体形增强膛压的措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炸膛问题,而独角马的存在又克服了运输问题。
如果不考虑口径、效率和命中精度,部分铜炮的射程接近,甚至超过了咸国早期型碳钢炮,和长孙国天威大将军炮。
如今各国竞相生产表面数据不俗的火炮,火炮的销售自然受到了极大影响影响。
长孙国由此为其多年的讹诈行为付出了高昂代价,不仅外汇贵金属断崖式暴跌,其国内叛乱屡禁不绝,财政大幅萎缩,国力由此一蹶不振。
然而面对咸国最新火炮,单纯且笨重的铜炮发射的实心弹丸,根本不值一提。
644上半年,获得铂系铜镍铁基合金之后,经过测试和冶炼工艺调整,于次年小批量生产六斤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