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8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何法?”

    “诈他。”

    “诈神通?如何个诈法。”

    “入川自古两条路,东走东平关,西入巨峡关,只此两条别无他路。但倘若我军假意寻出一条路来,令神通起疑呢?”

    “这个……恐怕不易吧。神通盘踞此地多年,对各郡了如指掌,而且此前戍守万川的叛军乃是叛军嫡系主力,对万川地形更是熟稔在心,如何能以地形诈他们。”

    “话是如此,事无绝对,偌大的万川,山脉纵横沟壑林立,谁又能保证偌大的万川绝无第三条路。我军只需抽走一部人马,并放出消息说,我军已探得一条入川的通道,而后以小股疑兵投入山中,以迷惑神通,制造出我军小股人马已经入川之假想。”

    “但要是神通不予理睬呢?”

    百里燕半信半疑,赵安陵却胸有成竹,十分肯定地说道:

    “在下有七成把握,神通必中此计无疑。”

    “这是为何?”

    “假若赵帅不从桑南郡撤兵呢。”

    “不从桑南撤兵,那就得是神通必须钉死在川内,倘若我军佯动失败,神通东出,赵帅可就是腹背受敌呀。”

    “不错,只有赵帅不从桑南撤兵,神通才会相信我军从川西寻到了第三条路。而且以侯爷的‘通天手段’,找出第三条路还不容易。”

    听到这里,百里燕恍然明白,这是无中生有之计。

    进出万川只有东西两条路,千年以来还从未有第三条路,但凡是没有绝。换做是别人无中生有捏造一条路,神通多半不会上当,但百里燕如今是全天下无所不能的代名词,他说能有第三条路,神通确实有上当的可能。

    同时赵逊在东线继续向北攻击,做出咸军丝毫不担心叛军东出万川,攻击彭源的假象,一面拖住神通争取更多的时间,一面火速从上关郡川西巨峡关外调兵遣将,返回彭源堵住东平关,将神通闷死在万川郡。

    思酿再三,百里燕决定一试。

    “我看此计可行,神通而今如丧家之犬,士气低迷人心浮动,退入万川少说修整五天,加上穿越万川,徒步至少七八日,只要能再拖住他四五日,上关的兵马就能调往彭源。就这么办吧,我即刻修书给叶信、关龙翔,令他二即刻调兵彭源。”

    “侯爷且慢。”

    赵安陵劝阻道,百里燕不解追问:

    “赵先生还有何不妥?”

    “调走兵马不能太多,也不能调骑兵,只能调步军。如若调兵过多,神通定会疑我一面放出消息掩人耳目,一面调兵东进。只有一边对巨峡施以压力,一面分兵东进,给其以我军随时可能从西面突破假象。如若用骑兵,半月虽能赶到,但神通定会察觉,届时他马不停蹄的东出东平关,等不到骑兵赶到,他便会北上强袭赵帅。”

    赵安陵话音刚落,这时周空说道:

    “从巨峡前往东平,绕走上关、下关、彭源三郡,沿途少说得走近一千七八百里的路,步军一个月都赶不到。不骑马,如何能在二十日内赶到。”

    “周将军无需担忧,正因为我军不能骑马,神通才不会起疑。”

    赵安陵胸有成竹,周空大惑不解忙是追问:

    “这是为何?”

    这时百里燕说道:

    “周将军有所不知,当年邵平之战,本帅与神通皆以马匹为脚力,以博取时间。如若我军以马匹充当脚力转运步军,神通必然识破赵先生计策。但倘若不用马匹,二十日之内将两三万人送到彭源,神通断然想不到。”

    “这怎可能,即便是强行军,二十日也走不了一千七八百里路。”

    “靠腿走当然是走不了两千里路,如若用马车装,那就简单了。”

    “什么啊,用车装!”

    周空闻讯大吃一惊,百里燕很是肯定:

    “对,用四轮辎重车辆转运步军。我军一辆四轮辎重马车可装十五石,每石约合一百十七斤,每三石折合两名装备精良的甲士,一辆车能装七人至八人,以七人计,一千辆车可装七千人,两千辆就是一万四千人。一万四千人精锐铁甲军,堵在东平关,就靠川内的几万残兵败将,神通如何能出得来。”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帝国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766章 无中生有(2)

    ();

    经过十多年的生产和战损,咸国如今是名副其实的万乘之国,眼下跑在战区和全国各地的四轮辎重马车足有万辆之多,可载十五石货,空间极为宽敞,坐下七八人不成问题,相当于六十万人的运力,合计漕运、畜力、民力,实际相当于一百五十万的人力在为四十多万大军供应一切所需的军需供应。

    经过近期的招降纳叛和扩张,咸军实际需要多养近三十万叛军,索性德康的粮仓尽数为咸军所有,缩短了中继补给所需的时间和路程,否则漫长的补给线路,将最终拖垮咸军。

    四轮车以两匹挽马牵拉,不更换马匹,满载情况下日行最多七十里,与步军伴行保持常速四十至五十里。如果合理安排车场,及时更换挽马,只要天亮,可以不断在路上跑,尤其是夏天,日长夜短,只要人受得了,日行一百五十里不是问题。

    但多数情况下,四轮马车只用于运货和拖运伤员,是很少用于转运步军,一是道路状况不允许,二是运力紧张,装了人就不能装货,而马车通常载货与步军伴行,装人显然是不允许的。

    正因为极少用于装人,神通绝然想不到咸军会以四轮马车运走两万人调往彭源。

    当然,这种车坐一两天可以,人机功效太差,坐久了忍受不了,而且这么好的东西,价格自然不菲。

    由于技术上的制约,加之人力匮乏,自从有了四轮辎重马车后几乎,是往死里招呼着用,咸国十多年间陆续制造的四轮马车,合计出口在内,共计有一万八千多辆,仅损毁一项,多达五千多辆,每年花在采购维护上的费用也不少。

    但得益于职业化的流水作业和金属木工机,集约生产的成本大幅降低,传统制造一两四轮辎重马车所花费的成本,是现在的两倍还多,而效率更高,且不能保证零配件的互换性。

    换做是二十年前,根本是天方夜谭,别说是四轮马车,就是两个轮子的马车,放眼中原也凑不出两万辆。如今咸国以一己之力,享万辆车乘,国力之强盛,可见一斑。

    未免被神通察觉,百里燕并未从叶信、莫云风军中抽调辎重车辆和马匹,只从从甘府、昌尹、下关三郡抽调全部辎重马车,调用驮马四万余匹,沿途划分十六个站点,每百里一个站点,提前将驮马赶往指定站点,车到即换马修整,无需顾及马匹的体能,第二天可继续赶路。

    三日后命令送达叶信行营,此时神通刚入巨峡关未久,叶信即刻停止追击,分出两万步军火速南下前往下关。消息于一日后传入巨峡关。

    “启禀天王,细作来报,据传言咸军发现了入川小路,昨日突然调走的两万人马是南下奔小路而去了。”

    宋何飞快说道,神通目光落在万川郡山川地形图上半信半疑,这时巨峡守将秦鄂说道:

    “末将经营万川十数年,对此地了如指掌,天王绝可放心,上关、下关、彭源、桑南四郡绝无第三条入川之路。”

    “这恐怕难说。”沈暮驰担心道:“万川郡千里之地,崇山峻岭极多,秦将军如何晓得犄角旮旯没有小径可走。”

    “倘若是有,为何我军盘踞在此十数年却不知晓,而咸军一到,却凭空找出一条路来,如此岂非咄咄怪事。”

    秦鄂言毕,神通赞同说道:

    “秦将军所言极是,我军经营各郡多年,没有道理我们不知的小径,咸军乍到此地就能找出小路,此定是诈计。至于那两万人马,宋何,那两万人马是何装具?”

    “回天王,皆为铁甲步军,是叶信部的主力。”

    “这就怪了,叶信此时调走两万精锐做什么去?”

    “会否是提防公良军?”秦鄂猜测道。

    “不像。”神通否定道:“公良军过江还来不及,不至于此时与咸军反目。这样吧,大军先在巨峡关整饬五日,五日后再观咸军动静,若无异样,即刻向东平开拔,现在都散了吧。”

    “诺!”

    众人异口同声,之后陆续散去,唯独秦鄂仍在堂中,神通随即问道:

    “秦将军还有何事禀报?”

    “天王,眼下情势紧迫,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