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值百里燕、公孙岳马不停蹄赶去碧清河同时,佩城发往公孙岳军中的两万石粮草,一连南下三日不见公孙岳大军踪迹,运粮官感觉蹊跷,火速将消息报回佩城圣勋司。
秦翰得知消息百思不得其解:
“这怎么会呢,再怎么走,三天总该能遇上。你回城时已经过去两日,加上三天,印天王至少走四天的路,怎也该到佩城以南六七十里,怎能连影子都没有。印天王是不是走错路了!”
“绝不可能,南面前往佩城只有两条路,一条过辽县,一条走洛县,辽县近,洛县远。无论走哪条,都要经过两县,除非一直沿着沐涛河一直往北走,才不会途径两县。”高衡道。
“那派去洛县的人有消息传回吗?”秦翰问。
“还没有。不过以时间推算,即便走洛县也早该过了。而且不该到现在连个消息也没有,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会不会是去打萱蒂了?”
秦翰猜测道,高衡不置可否:
“这不会吧,他们粮草不多,根本不足以坚持到萱蒂,即便有数万人强行军赶到了萱蒂,碧清河挡道,咸军又有黄彻水军阻拦,也过不去呀。唯一说得通的只有掉头向南走了。”
“嘶……向南,向南原路折返没道理呀,南面来路上若有粮草,他们还能直奔北面而来?”
秦翰否认道,一时拿拿不定主意,高衡这时又道:
“印天王会不会做了两手准备,一面向北行径,一面南下催粮,南面来了粮食,印天王原路折返了回去。”
“那为何不派人前来告知一声,不见人影不闻消息,岂非咄咄怪事。”
秦翰话音刚落,门外兵士来报:
“启禀二位圣使,印天王遣人来报,已到南门。”
“哦,来了多少人马!”秦翰忙问。
“回赵圣使,有五百多骑。”
“知道了,你且退下吧。”
“诺!”
待兵士退出,秦翰心起疑窦:
“五百多人,不多不少的,我怎总觉得有些不对呀。”
“会不会是印天王用计拿下了萱蒂,期间不便与我佩城联络。毕竟佩城有粮,咸军应是知道的,印天王一面与我联络粮草,以做佯动,一面奇袭萱蒂出其不意,或许能攻下萱蒂粮仓。”
“这般说倒也没有可能,可我总觉得此事还是有些怪异。走,带上我们的人马,去南门看看。”
秦翰纵横险恶多年,危机感异常敏锐,他隐隐感到的不祥预感,正是百里燕亲自驱马赶到了佩城。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帝国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758章 冤家路窄(2)
抵达碧清河南岸当天,未免夜长梦多,百里燕只带数百人,随李坚赶赴佩城,一劳永逸的解决“赵宁”等人。
此时鲍睿摔人打开南门,迎入李坚等人:
“李将军,大军情况如何?”
“一切顺利,现已吃上粮草后顾无忧。”
“真是太好了,弟兄们终于能逃过一劫,免于一场恶战。”
鲍睿感慨之际,李坚身后百里燕对其一番打量,心中很是满意。于是说道:
“李将军,这位应该是鲍睿鲍将军吧。”
鲍睿闻声看去,见一三十五六男子英姿威武锐气逼人,额上浩气荡荡犹如天地寰宇,身后一壮汉魁梧异常,手上两把大斧是寒光慑人。
鲍睿断定军中绝无此二人,忙是问道:
“你是何人,为何此前不曾见过。”
这时李坚凑上前小声说道:
“这位是咸军副帅百里燕。”
“哦,是他……”鲍睿吃一惊。
“正是,眼下多有不便,暂且小心从事。”
“那好。”鲍睿点头答应,仍是上前行了一礼:“鲍睿见过副帅。”
百里燕浅笑还礼道:
“呵呵,鲍睿将军免礼。”
“谢副帅。”鲍睿收起繁文缛节,又是说道:“大局未定,副帅怎亲自来了佩城。”
“佩城圣勋司赵宁、高衡二人有异,本帅担心鲍睿将军有失,遂亲自前来坐镇。”
“副帅放心,全城皆在我掌控之下,圣勋司与佩城的三千余民军不足为虑。”
“还是小心的为好,这佩城圣勋司怪异得很,现在立即带我前去圣勋司,将其全部拿获。”
“遵命!”
百里燕马不停蹄火速扑向圣勋司的同时,秦翰、高衡二人率兵正往南门赶去,途中得密探报信:
“报二位圣使,鲍睿将军正向此处而来。”
“他带了多少人马。”秦翰警惕问道。
“七八百人左右,还是南门刚进的五百多人。”
秦翰吃不准鲍睿意图,却是隐隐感到不安。
“高负使,你先带人前去看看。”
“诺!”
高衡率数百人赶去拦截,走出两百多步在城南菜市口与鲍睿遭遇:
“鲍将军,入城者可是印天王所遣。”
“正是,李坚将军奉命前来传令佩城,还请高副使速速召集众人商议军机。”
“那敢问李坚将军何在。”
高衡问道,李坚骑马上前:
“本将在此,请高副使带路吧。”
高衡定睛看去李坚仔细打量,并未察觉有何异样。此时百里燕远远躲在后边,见到高衡之际顿觉眼熟,仔细再想恍然大悟:
“原来是他,我说呢怎么眼熟,这么多年还没死,居然跑到了佩城作威作福。”
心中暗道之际,高衡令人回去禀报秦翰,走在路上不忘左右试探:
“李将军,在下数日前命人前去送粮,却未见大军踪迹,不知天王现在身处何处,为何数日不来消息联络。”
来世路上李坚已是打好了腹稿,于是说道:
“天王入境昌尹时已得报咸军攻占江泉和汀山,因此做了最坏打算,一面令人火速赶赴合泷郡先调粮十万石急用,一面赶赴太勤,不想太勤先被志军攻占,只好继续向北赶路。恰巧此时合泷郡粮草经由水陆赶上大军,为免断粮,天王下令原路折返取粮,高圣使未见大军踪迹也在意料之中。”
“哦……那为何不差人前来报信,害的我等空担心一场。”
“天王得粮后一面修整大军,一面火速扑向江泉,待到咸军反应过来,江泉、汀山两地早被我军攻取,如此机密之事岂能泄露。”
“原来如此,还是印天王高明啊……”
高衡轻易相信了李坚的说辞,一行人很快见到赵宁。见到赵宁之际,百里燕一眼认出其正是秦翰。
见李坚到,秦翰向高衡详细询问了情况,李坚又将刚才说辞原封不动转给秦翰,乍听之下,秦翰并未起疑,但当看到随行五百余人精神饱满气色具佳之际,立即引起了怀疑。
他不动声色,继续引李坚等人前往治所。待到治所之际,借机与高衡私下说道:
“这李坚有诈,为以防万一,你快去调兵过来。”
“有诈,不像啊。”高衡不解。
“你就不见李坚随行之人面色与鲍睿等人大有不同吗?”
“嘶……面色能说什么问题,纵马而来哪有不喘气的。”
“鲍睿所部兵卒各个面黄肌瘦,李坚本人亦如此,唯有其身后那五百多人壮硕如牛精神抖擞,定是常时吃香喝辣所致,我怀疑李坚、鲍睿定是心怀不轨。”
“他们可是印天王的人,无凭无据的万一闹出误会,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出了事,我担着,你速去调兵来。若有异状,先下手为强。”
“那好,我立即调兵去。”
与高衡说话之际,鲍睿寻上前来:
“赵圣使,何事还需要回避李将军在此悄悄说话呀。”
秦翰收敛警惕之色,从容说道:
“呵呵……本使正与副使商议犒劳之事,因牵涉私密,故而在此私下议论。”
“哦……犒赏之事,那好啊……赵圣使有此心,本将感激不尽。但眼下事关机密大事,就请二位圣使里面请吧,漏了一人恐怕就不好了。”
“这……不方便吧,我正副二使同时出席,城中要是有个万一,后果不堪设想。”
“本将兵马在此,难道还压不住一些乱民吗。赵圣使、高圣使二位请吧,莫要让李将军等久了,误了军机可就不好了。请!”
鲍睿咄咄逼人,秦翰心知形势不妙,目光急速环顾四下,发现鲍睿兵马尚未赶到,仍有逃脱机会。见此,秦翰口气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