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没有。”方克极力掩饰,百里燕是给了他三万寸银的底线,至多不能过三万,方克开口一万五,他也就同意了。
可方克兴许是给忘了,黄彻是开路劫道的出身,打家劫舍绑票的事情干多了有了经验,方克如此轻易的允诺,黄彻自然觉得来得太容易,要价肯定是少了。
“方克,少别他妈的耍老子,快说,百里燕倒底给多少。”
“还给了十坛绝好的老酒。”
“放屁,十坛酒能是金子的做的,能让你慌成这样,少蒙我。打家劫舍的事老子干多了,谈赎资的事儿跟招降纳叛没两样,百里燕铁定给了你底价,你老东西方才想都没想就答应,不是咸军给钱多了,就是想诓老子。说,百里燕倒底给你什么底价。”
“你拿一万五还嫌不够啊,就是一郡全给你,每个十年你也收不上来一万五千银子啊。”
“怎么啊,你不说实话是吧,信不信我塞你水牢里,尝尝喂鱼的滋味儿。”
见黄彻动真格,方克心中更虚:
“好,就你厉害。”
“早识相不就结了,非要老子动些手段。说,百里燕倒底给多少。”
“给……给了三万!”
“什么啊,三万银子!”黄彻大吃一惊,转而生怒:“好你个老东西,老子这么多年待你不薄啊,你贼他娘的居然敢蒙我!有三万银子不拿,你想坑老子是吧!”
“没,没有。”方克辩解道:“既是商量,总得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是吗,况且说,百里燕此人不喜贪婪之人,我这不也是为黄兄你考虑吗。”
“放屁,替我考虑,你说真话啊,假话说了半天,有个屁用啊。不过,这三万银子可是天价呀,你回去告诉百里燕,就说老子要两万六就知足了。”
“那黄兄准备何时易帜?”
“百里燕说说算数吗?”黄彻问。
“当然说话算数,这不还让我先带来了五千银子和十坛绝好的陈酿以示诚意。”
“那还废话怎么许多,赶紧拿来让老子见识见识五千银子庐山真面目。”
“诶,诶……”
方克应声连连,下船去取银子。黄彻搓着两手,目中金光大冒,毫不掩饰脸上喜色:
“咸国出手如此阔绰,真是没想到啊,呵哈哈……”
“父亲,还是小心的为好,诸侯素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诸侯是不是好东西,但百里燕背后有御客,御客信守承诺,这块招牌岂能轻易借给百里燕使。且咱们今日不降,日后黑巾军倒了,御客还不照样诛杀咱们,不如早投人生早得利,这才是上策。”
话音刚落,黄彻护兵来报:
“启禀黄将军,高圣使的座船正在向我船驶来。”
“是吗,给船队传令,就地停船,没有本都督命令,谁也不得靠近本将坐船。告诉船上弟兄们,今天起他娘的反了,弓弩短刀伺候,姓高的若是不识相,就结果了他。”
“可,可高圣使是圣勋司的人呐,这可是叛敌的大罪!”
“狗屁,这么些年你们都捞什么好处了,要不是本将军,你们一个个还在啃糙粮,能有肉吃,能有女人伺候吗。如今咸军向本将军保证,只要肯替他们效力,日后有自己的田,有自己的地,缴税少,留的多,这有什么不好,非得跟着黑巾军一条道走到黑。”
………………………………
第742章 赚杏城
黄彻振振有词之际,片刻方克等人抬着酒坛和金银登上座船,酒坛是千年陈大缸打开后重新分装,一坛能装五斤,十坛子足有五十斤,寸银都装在大木箱内,十分之沉重。
“黄兄,五千银子和十坛酒都在此处,你验看吧。”
“呵哈哈……彪儿,打开!”
黄彻搓着双手兴高采烈,黄飚打开数口大箱,一道道雪白银光夺人眼球。黄飚忙是伸手取出一把寸银掂在手头,心头大喜过望:
“父亲,真的,是真的银子。”
“屁话,咸军要是使假,就是坏他自己门路。”
这时方克说道:
“黄兄大可放心,咸军言而有信,绝不会有假的。”
“呵哈哈……有方将军这句话,老子就放心了。”
言毕,黄彻收敛喜色与众人道:
“弟兄们,咸军仗义疏财,有田有钱有吃喝,从今个儿起,为了弟兄们的身家性命和前程,我黄彻反正了,弟兄们说怎样!”
“好,好,好……”
众人齐声相应,呼声冲天。
“彪儿,立即调转船头,返回船队!”
“遵命父亲。”
船头调转,一艘大船迎面而来,两船遭遇之际,来船要求停船靠绑。来船戒备森严,一黑衣圣使站在船舷内侧向黄彻喊话:
“黄大都督,何故在此停船呐。”
黄彻躲在船楼上向下望去,手上一张弓,一支箭藏在船板内侧:
“高圣使,本将军得遇故人来此相见,高圣使大驾前来,未免兴师动众了吧。”
高圣使迅速扫过黄彻战船,气氛不同寻常,再见对面一艘快船,上挂御客旗帜,更生猜忌。遂是眼神示意部下戒备,同时与黄彻道:
“本使怎不知黄将军和御客有交情,来人何在!”
“老子与谁来往,还需高圣使首肯,笑话。”黄彻不屑道,双手暗中却是拉了拉弓,上了劲道。
“你想造反!”
高圣使直截了当,立是向后退了两步,黄彻冷笑道:
“老子造反十多年,高圣使难道不知吗!”
话音未落,黄彻眼疾手快,瞅准高圣使,抬手便是一箭。
“啊……”
一声哀嚎未完,箭簇已是刺入右眼,从后脑贯出,高圣使应声倒地,这一箭奇准无比,就连经常打猎的方克大呼妙极:
“黄兄这一箭神了呀。”
黄彻自鸣得意哈哈大笑:
“呵哈哈……多年河上打鱼,偶尔射雁打飞鸟,老子靠的就是拉弓放箭,否则还不得饿死。姓高的忒不是东西,老子早看他不痛快,今日要是从我,倒也罢了放他一条生路。不从。”黄彻冷一声:“哼哼,便是这个下场。”
高圣使一死,圣勋司兵马大乱,黄彻战船随即靠绑登船,一刻钟内解决战斗,将两船彻底控制,船队于当天下午调转南下直奔杏城。
而与此同时,百里燕从照城出兵一万五千人,将杏城团团围住,围而不攻。
杏城守军有五千,其中一千五百人是叛军主力军,三千五百人是民军,战力一般。如果照城不失,照城是其门户,照城一丢,杏城唯一的援兵只有江上。
“启禀侯爷,杏城守将拒不投降。”蒋杰飞快说道。
“随他们去,等黄彻进城,他们不想降也晚了。”
“但万一黄彻不为所动,或是诈我们,反可能被其所害。”
“黄彻没这个胆子,他造反不是为了混吃等死,御客前去,他若使诈,两月之内叫他似无葬身之地。面对我军巨额好处,他岂有不降之理。”
“那黄彻日后怎么安置,其不同于步军容易节制,他麾下舟船上百计,游走不定,日后若是背着朝廷继续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恐怕日久生患呐。”
“是啊,周空、方克等人还是有良知的,黄彻等人虽然并未恶徒,但小动作肯定少不了,不仅是黄彻,奴隶军被俘和投诚的也很棘手。开战之前是本帅想简单了,现在开动了头,反而棘手起来。安置不当,日后必有后患呐。”
招降纳叛短时内解决了政治和军事障碍,但对长治久安并无好处。
如果盘子大,加官进爵也就算了。但咸国盘子小,吃下四郡之后,外民与本国民大致相当,甚至外民还多一些,黑巾降兵和投诚的兵马的安置很成问题。
但凡是被收买者,对新政府并不信任,因而绝不会轻易放弃兵权。要将他们调动前往外地,尤其是去陌生的咸国,无疑是加剧了他们“狡兔死,走狗烹”的心理压力。
如果不外迁,时间一长,有可能滋生拥兵自重,地方割据的苗头。
而咸军战后势必大幅裁员,新归附的叛军数量将成大患,不利于长期的统治。如果将其打散,这些被收买的降将多半不会心甘情愿被削去权利。
总而言之,削权削藩还任重道远,激进削权容易适得其反,仍不可操之过急。
雨越下越大,江水暴涨的极为厉害,百里燕走在江畔眺望对岸,心中不免感到担忧。
思水江十年九涝,还有一年是洪泛,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