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暮驰由中潭向北逃窜,于第二天中午抵达郎秋时,叶信提前一个晚上赶到郎秋扎营,又等了半日,待到沈暮驰赶到,叶信以逸待劳守在必经之路上。
而与此同时,肖渠部五万步军接到百里燕命令向北运动,切断了沈暮驰南下退路,沈暮驰只得向西转移,与叶信部骑兵保持距离,不敢轻易交战。
百里燕亲自押护辎重队,从平昌出发前往林台,而沈暮驰偷袭失败,反被叶信盯住的消息在偷袭失败的第三天,被神通获悉:
“天王,沈暮驰现在被咸军骑兵盯在林台东北六十里无法脱身,另有五万咸军从南面步步紧逼,继续这般下去,林台再出兵,沈暮驰的三万人可就彻底完啦!”万夫长宋何说道。
“这还用你提醒本天王吗!”
神通不带不快,厉色瞪了眼宋何,宋何忙是退回一旁继续站着。
神通摊开地形图,目光落在林台西偏北六十里处,此地一马平川,距林台近,而距尹渠、贡城远,沈暮驰被围困在叶信、肖渠、林台三地之间,平昌的失利则是神通没有料到的。
思索足有一刻时间,神通郑重说道:
“即刻从贡城调一万兵马入尹渠,两日后尹渠守军与本天王本部兵马南下林台,准备决战。”
宋何闻讯大吃一惊:
“天王,尹渠守军只有两万啊,不算沈暮驰部三万人,南下的只有七万人,加上沈暮驰也不过才十万人,咸军有十六万人,此战必败无疑呀?”
宋何话音未落,立时换来神通阴狠眼色:
“那依宋将军意思,是要本天王尊你号令行事?”
闻听神通口气阴狠,宋何顿时头皮发麻胸口冰凉,诺诺连声道:
“不不不,末将岂敢僭越,一切谨遵天王号令。”
“哼,即刻传令去,限贡城守军两日内赶到,否则严惩不贷。”
“诺!”
一日后,百里燕押运辎重回到林台,刚进治所便得贡城消息:
“副帅,今晨来报,贡城有一万守军昨日突然出城急行军赶赴尹渠,在下判断神通是要从尹渠兴师南下于我决战。”
关龙翔详细道出详情,百里燕脱下头盔,来到地形图前问道:
“沈暮驰部今日到了何处?”
“叶大都督已将他逼到据我林台五六十里处,肖渠将军距其只有四十多里,急行军半日可到。”
“继续压着,传我军令,调叶信回城坐镇,令徐谨前去接替叶信指挥骑兵。同时令顾中率步军五万,随本帅前往照城,准备攻打照城。”
关龙翔闻讯吃了一惊,忙是问:
“副帅,神通这是要与我军决战林台,此时抽调走五万兵马,林台附近我军可就只有十一万人,而且照城守军有三万,五万人即便有火炮,怕也是难啃吧。”
这时赵安陵凑近地图前看了照城两眼说道:
“神通寄希望于和我军接战,以提振其士气,如今沈暮驰被围,其只能谋求与我军决战。照城以西是杏城港,我军若不在照城方向阻击,神通极可能从思水江上游或是以西抽兵在杏城登岸,经照城东进,迫使我军与之决战。
而照城地处丘林,山丘林木茂盛,城墙建与高丘之上,易守难攻,五万大军无法展开,若是包围,五万人马包围三万略显勉强,一旦叛军从杏城登陆,五万兵马根本难以招架,更别谈攻取照城。
我若所料不错,侯爷率兵五万前去照城,多半不会围城。侯爷可是如此?”
“赵先生所言极是,照城附近主要山头皆在城垣之下,根本无我军立足之地,更别谈围城,故而只可巧取,不能强攻。我料那神通此来决战,一时半会儿还打不起来,其定要等援兵抵达之前,才会强攻我军。
因此待其开始强攻,可令徐谨部与肖渠部收回至林台附近,让出生路,放沈暮驰骑兵归去,能够避战尽量避战,待本帅取了照城,神通就是再有能耐,也回天乏术。”
照城距离林台有一百八十多里,急行军需两天,骑兵也要一天半,咸军骑兵牵制了沈暮驰,同时也被沈暮驰牵制了咸军骑兵,神通若从杏城登陆援军直扑照城,会同照城三万守军倾巢出动,咸军再调骑兵前去堵截,反可能被沈暮驰咬一口。
如果只出动步军强攻或是围困,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照城,但又不得不分兵堵截来自照城的黑巾援兵,神通料定百里燕必然要分兵去堵照城。
这样一来,林台内外的咸军大减,神通主力再南下紧逼,咸军也就无兵力绕道奇袭贡城、尹渠。
此时照城不尴不尬的地位凸显无疑,神通在照城摆下三万兵马随时可能变成一把尖刀,插进咸军的命门。
商讨之际,蒋杰入室来报:
“启禀侯爷,志军公良修已到治所,是否请到此处?”
“哦,公良修来了。快请!”
“遵命。”
百里燕到林台有十日之多,公良修早不来晚不来,大炮刚到就来,不是为炮而来,就是为志军攻取昌尹全郡而来。
少时公良修登堂入室,眉宇间略显焦急,见百里燕坐于堂上抬手行了一礼:
“永兴侯别来无恙。”
“公良大夫好灵通的消息,本侯新铸火炮刚到,你便来了,公良大夫不是前来借炮的吧。”
“永兴侯多虑了,你要是开口一门炮一百寸一月,本大夫哪里还敢开口。”
“呵呵……其实一百寸银也不贵呀,请坐吧。”
少时公良修入座,百里燕继续问道:
“公良大夫此来,不知所为何事呀?”
“两日前听说沈暮驰被你军围在了此地,我料那神通定是要南下林台决战,故而前来一探情况。”
“如此说,志军近日也将有行动?”
“实不相瞒,那千岁天王数日前已是向家父下了战书,家父已经应战,准备与之决战。现在突闻林台战事,我父亲担心两线作战有所闪失。
一旦有变,你我两军皆有腹背受敌之危,故而我此番前来是想劝永兴侯待我志军战况明朗之后,再与神通决战,万一我军陷入被动,咸军还能出兵来救。”
“其实本帅也不想立即决战,但神通逼迫甚紧,其若近逼至林台城外围,决战将无法避免。如若久拖,神通必会以林台为跳板,向东分兵偷袭公良晨身后,亦或是奔袭樱城你军背后,战局反而不利。”
“但神通至多出动十二万兵马,而你林台有十六万人马,分兵屯于城内外,神通还能围你永兴侯不成。”
“你是有所不知,神通手中有一窝蜂与朝天弩,每战可发箭簇数十万之多,其即便不围城,只需列阵抵近至我军阵前两百步外,天天以一窝蜂袭我驻军,我军非死即伤。
而你志军有数万朝天弩,黑巾军多少得掂量掂量,而我军则只能被动挨打,若不主动出击,岂非坐以待毙。”
“你咸军有火炮,害怕区区一窝蜂?”公良修反问。
“火炮再厉害,也非万能法宝。更何况一窝蜂短时内可发数万乃至数十万,火炮仅有数十发,焉能相提并论。”
………………………………
第707章 心理落差
一窝蜂出现后麻烦很大,其射程覆盖一百至三百米,加大药量甚至更远,发射量大,覆盖率高,杀伤力强,即便不围城,天天往城中发射十万支箭也够呛,效率远比实心弹丸强得多。
当然,咸军普遍挖掘了掩体工事和地下防空洞,但城内外二十六七万人不可能都躲地下和掩体,老百姓的茅草屋更没有防御效果,公良修说的容易,坚守林台一直拖着,殊不知神通哪里给你拖的机会,杏城很快会有援兵登陆。
千岁天王的约战多半也是虚晃一枪,利用志军急于谋求突破的心理,将志军引向南面,拖而不战,真正的对垒应该还在林台。
这其中又牵扯到志国与咸国利益诉求的不一致,公良修在为公良军谋求更大利益,站在其立场,自然是希望百里燕配合他的行动。而站在百里燕立场上,则是要公良军配合他的行动。
如果百里燕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结果只能是不欢而散,这显然是神通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但如果因照顾了公良军,而误了咸军根本利益,则不符合百里燕的利益诉求。
因此这是无法调和的矛盾,只有更有利,而没有绝对的有利。
略作思考,他说道:
“此事本帅可以考虑,但我可不保证神通不会强攻。”
“你永兴侯威名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