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7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酱不是酱油?”

    “对,是海虾、蚝油、扇贝腌渍之后,投入老抽中熬煮精炼所得蚝油酱,还略加了白糖,故而咸甜鲜香,十分入口。”

    “那陔陵城中为何不见有售?”

    “怎么,公良大夫在陔陵城中都转遍了?”

    “永兴侯不待见本官,在下如何能不见识见识阁下治国安邦之道。”

    常言道:“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国家也一样,外行看虚华,内行看民生。

    公良修进城数日间走遍了陔陵全城,尤其是城西的平民居所,无不深入实地调研,所有的集市、榷市、菜市场、酒肆饭馆、布行,甚至是百货堂和垃圾堆都一一去过。

    但凡是咸国新出而志国没有的,公良修无不让人买下,然后仔细核算物品的种类、成本和品质,籍此可推算出咸国经济的强弱。

    陔陵作为首都,是全国物力优先保障的重点城市,物价水平的高低和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各地的经济生产供应链,公良修论统兵的能力,其实不如公良松,但论洞察力和韬略,诸多地方百里燕曾几何时自愧不如。

    换做是其他人,何尝会想到通过调查物质保障和民生供应了解一国的虚实,能做到这一点的,公良修是一人,赵安陵、宗伯泰、百里燕都算一类。

    “不瞒公良大夫,这蚝油来的不易,眼下正值战事,各地都不太平,故而永兴侯府每年只做一些,价格也较贵,眼下只供大王与官宦之用,百货堂和市面上都暂无销售。公良大夫若觉可口,走时可带五坛回去。”

    “不了不了,永兴侯常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在下收受了永兴侯好处,我王岂不要问罪于我。”

    公良修不动声色引出话外之音,百里燕心领神会,接过话道:

    “怎么,公良大夫在朝中不如人意?”

    “唉……”公良修一息长叹,似乎很是萧索:“没料到啊,永兴侯一代雄将,咸王非但没有重用,还削去了永兴侯兵权,置于大司农之位碌碌无为,在下替永兴侯心感不公啊。”

    “呵呵,公良大夫何出此言,沙场用命是为我王效力,躬耕桑植,同是为我王分忧,有何不公之说。要说不公,前线战死兵卒不能得大王恩赏,不能得国府抚恤,才是最大不公,可见本侯这大司农还不能令前线将士与大王都满意。”

    “永兴侯就一点不感可惜?”

    “无甚可惜。不过倒是公良大夫,手中总攥着刀兵,号令数十万青壮,本侯想来,志王一定夜不能寐,寝食难安。”

    “哦,永兴侯何以见得?”

    “呵呵……猜测,纯属本侯臆想,毫无根据之言,来,喝酒。”

    百里燕没继续接公良修的话,很明显公良修在试探他。若非昨日赵安陵点破,百里燕今日势必要被公良修带入彀中。

    公良修话里话外丝毫没有其家族谋反之意,反提百里燕被削兵权,既是暗示百里燕下场不怎么样,也是在暗示公良氏不久也将步后尘。

    百里燕如若继续接话,结果就只能有一个,公良修暗中让人将消息放出风去,最后早晚传入咸王耳中,最坏的结果无疑是咸王继续削弱百里燕的影响力,直到彻底诛除。

    如此一来,百里燕显然不会坐以待毙,最后就形成百里燕与公良氏遥相呼应,日后将永兴河以西至思水江以东大片地区独立出来。

    而且公良修算计的更深,百里燕私藏的宝藏富可敌国,无疑是日后造反的一大本钱。

    而公良氏麾下七十余万新附民都是青壮男女,是依附于公良氏家族的庞大集团,加之还有数万外籍军,三十万镇北军,吃下孙国八九个郡县之后,宛若一个诸侯国。百里燕若再叛乱,两股中原最强之势合流,天下无人能敌。

    公良修算计之深,纵使百里燕两世为人,也难料算。毕竟他的心机见识,无不是建立在前世中国五千年历史之上,真正遭逢公良修、宗伯泰、赵安陵这等攻心者,他的手段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

第662章 各取所需

    见百里燕避开敏感内容不谈,公良修蜻蜓点水办酌了两口白酒,又是说道:

    “咸国新币最近两年流入志国极受商贾欢迎,我王正在考虑也铸金银通宝,但令工匠仿造,成色却远不如咸国新币,不知永兴侯可否赐教一二?”

    “志王不会也学晋国,拿了咸国新币回炉重炼想得金银吧。”

    “永兴侯莫要误会,我王宝藏无数,岂能为新币那点金银大费周章。而且在下听说,晋国为炼取新币金银,反还赔了本钱,可是有此事?”

    “确有其事,而且本侯还可告诉公良大夫,待日后他国以金银铸铜钱,本侯还能把其中金银给炼出来,而且所需火耗本钱极低。故而改日他国以金银铸铜钱,最终只会越来越少,而我咸国会越来越多。”

    “还有此事!”公良修大吃一惊,不意间已经坠入百里燕圈套。

    公良修非常清楚,如果能以远低于币值的手段,将金银铸造铜钱中的贵金属提炼出,再用以铸造己方货币,最终的结果将是咸国货币彻底占领中原钱币市场,同时还能提取到惊人数额的金银。

    换而言之,公良氏如果能得到此法,同样可以暗中积蓄力量。而百里燕要的就是公良修往此处想,同样公良修也很清楚百里燕现在抛出这个话题,并非出于善意,很显然百里燕不会将炼钱之法轻易告诉他。

    思索片刻,公良修试探又说:

    “这可是一桩好生意啊。”

    “怎么,公良大夫也想分一杯羹?”

    “当年的宝藏都分了,侯爷难道还介意如此一笔生意?”

    “呵呵……”百里燕浅然一笑,接着又说:“你我患难之交,只要公良贤弟有所需,这点小忙,本侯还是办得到的。”

    “那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公良修依然只字未提谋反,但每一桩事情却都是在为谋反做准备。

    吃着火锅涮着牛羊,美酒芬芳四溢,谈话的内容渐入深水区。

    晋王即将经过陔陵前赴长孙国会盟的消息,公良修早已探听得知,然真正能算到宗伯泰、赵安陵这个水准的,百里燕没做到,陶敛等人自然更做不到,而公良修却是做到了。

    “永兴侯,此番咸王以极低价格将四十万斤生铁、二十万斤钢锭、五万件钢刃、二十万匹棉布、十万斤肥皂、瓷器玻璃低价卖于我王,不会真是咸王慷慨吧。”

    “自然是我王为结好志国示以诚意,有何不妥啊。”

    “呵呵,若为示好,何必劳我志国水军押送,咸王为何不遣水军护送至我境内。”

    “不瞒公良贤弟,我水军如今江河日下辉煌不再,只区区五千人,还要各地巡护漕运,着实脱不了身,故而只能劳烦志国水军代劳。”

    “不会吧,在下可听闻晋王欲借道陔陵,取道北海郡去长孙国会盟,这借道恐怕不那么容易吧。”

    “诶,借道便是借道,他晋王还能当天下诸侯会盟之时,灭了我国都不成。至多是在我王面前耍耍威风,长他晋王自己志气罢了。”

    “呵呵…”公良修冷笑道,放下手中筷子,换个了位置凑近百里燕跟前,目光来回打量许久说道:“你莫瞒我,可是志王要迫咸王城下之盟?”

    百里燕故作吃惊:

    “公良大夫休得胡言,晋王怎能迫我城下之盟,更何况咸国本为晋国下邦之盟,哪有再迫盟约之说,岂不为天下人所耻笑。”

    “这未必吧。此番咸王与陶敛密商是秘密交易,我若所料不错,定是晋王在打永兴城注意。”

    “不可能,绝无此种可能。”百里燕断然否认:“永兴城置身内陆,他晋军占了此处,岂不置身我雄狮包围之下。”

    “还瞒我,咸国水军已不堪大用,永兴城紧挨永兴河,晋王只需许诺长孙国好处,长孙国必派战船由北海入内河水道进入永兴河,届时两国水陆夹击,粮草衣食无忧,可进可退,加之长孙国火炮厉害,咸国没了永兴城,再多的铁产也造不出火炮来。

    我若所料不错,晋王以赴长孙会盟之名途径陔陵,定是与长孙密约,将会盟之地择在咸国,而晋国则以出动北军西进为诱饵,令长孙国许诺会盟改在咸国,如此晋国索要永兴城便是名正言顺。

    故而你与咸王串通,以巨额货物为名,利用消息传递迟误,引我志军水师在会盟时入永兴城,制造我志国为咸国撑腰假象,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