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7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还,由此砡工派与晋国结怨,显然也不会愿意将与晋国为邻。

    当然,向咸国迁徙只是权宜之计,一方面咸国安全,另一方面能得到经济利益和技术利益,最终驱使砡工派大举迁入咸国。

    程济源详道缘由,宗伯泰更加坚信砡工派大有迁入咸国意图,心中一番酝酿遂是说道:

    “左门大师请恕在下直言,当今中原之势,兴农重工者唯永兴侯一人,咸国十数年间由弱转强,无不得益于永兴工农之术,今天下唯有农工可救中原,谁人得工造术,谁人可治天下。

    如今永兴城业已成势,若能得砡工派相助,咸国图霸指日可待,届时永兴侯与咸王绝不会亏待贵派,还望左门大师能将侯爷诚意带给掌门仔细斟酌。”

    程济源此时恍然明白宗伯泰用意,忙问道:

    “这是永兴侯的意思,还是咸王的意思?”

    “既不是侯爷,也非咸王,是在下一点拙见。想必左门大师在永兴城多年,深有体会,侯爷以诚相待,授予贵派秘学不求回报,只望贵派日后能将之传于后世造福于民,能为日后天下太平尽一份绵薄之力。

    今咸王仁厚,施梁国教化于咸国百姓,尊天子为上邦之主,无不以仁德治国,日后能为天子匡复天下重整河山者,只在咸国。而我永兴侯文治武功天下无双,南征万里远慑蛮狄,北镇中原力抗暴强,御客视之同门,咸王视之股肱,更与景尚公、安泰侯世代沾亲,说远了是亲戚,往近了说,可是一脉相承天子王亲。

    左门大师,望当今天下,还有谁人能与咸国相提并论。”

    “这……”

    宗伯泰一番纵论,骗的程济源晕头转向,见其犹豫不决,宗伯泰忙又说道:

    “卫国民众如土鸡瓦犬,视西海小国如贱邦下民,百姓为奴者不知凡几,甚至民间传言卫王曾斥百姓为牛马不配苟活,可见卫国之人皆如禽兽。

    那长孙国更是见利忘义,贪婪成性之卑鄙小人,国虽大,百姓却无匹夫之勇,枉其世代沐染天子威仪,实不足令人称道。至于志国,已如落日夕阳,其内忧外患积弊缠身,如同八十之老叟,半埋黄土之下,若无我咸国精铁、食盐等物,其国力远不如晋国。

    而我咸国,废奴隶制新法,兴教化倡工农,百姓人人得其田有其居,一日温饱尚有结余可支家用,放眼当今宇内,能与我咸国相提并论者几何?

    天下大势如今尽在眼前,左门大师不见乎?”

    “这……”程济源一脸难色,反复捻着斑白的长须思考良久说道:“宗伯先生所言句句在理,论治政之开明,工农之兴盛,放眼天下,唯有咸国,此乃老夫之肺腑之言,绝非阿谀奉承之词。

    老夫知永兴城日后前途无量,但本门迁徙事关根本,仍需由掌门决断。若永兴侯真有诚意,还望永兴侯能给老夫一个明细的交代,也好让老夫向掌门有个交代。”

    “请左门大师放心,在下必竭力相助促成此事。”宗伯泰承诺道,心中已有七成把握。


………………………………

第656章 志国使团

    当天黄昏时,百里燕离宫返回府中,赵安陵已是等了大半日。

    “安陵见过侯爷。”

    赵安陵府门内略施一礼,百里燕将马缰交给蒋杰,边走边道:

    “宗伯先生可有回函?”

    “有,请侯爷过目。”

    百里燕接过信函,前往书房拆看,虽有所料,结果依然出乎预想。

    “嘶…长孙要在咸国会盟,晋王还要图我永兴城!”

    “是的侯爷,我与宗伯兄左右推敲,想来晋国若要迫大王城下之盟,而又要列国心服口服,长孙国心甘情愿在咸国会盟,只有晋王以出兵西进为条件,换取长孙国来咸会盟,如此迫使咸王割让永兴一地。”

    百里燕负手在后,来回踱着步子,在他看来,姒钧如此而为,已经不能用卑鄙形容,彻头彻尾是个无赖和人渣。思考靠片刻,他道:

    “宗伯先生设计令砡工派迁往咸国之事,我看不那么容易,而且砡工派也不是省油的灯。其虽非是诸侯,却也贪得无厌,见势不妙跑的极快,难以为我所用,而且晋国未必会买砡工派的账。

    至于御客,强行介入诸侯会盟,反会遭致各国忌惮,对御客日后极为不利。”

    “侯爷毋忧,宗伯兄已有妙计,眼下要紧之事是将砡工派请入瓮中,此事若成,后事可期。”

    “但砡工派胃口势必不小,既要让咸王觉得有利可图,又要让砡工派满意,着实难办。”

    百里燕很清楚,砡工派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其实都怪砡工派自己过于贪婪,利用技术垄断,大肆赚取利益。

    纵然原始技术积累和资产投资确实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以摸索技术规律,但砡工派做的实在有些过分了,过分的遭人恨。

    将其迁入咸国,说不上坏事,但也不是什么值得高兴好事。

    首先砡工派作为流派,不受当前法律约束。

    其次,按当下惯例,宗门总部是流派私有领地,按现代国际理念解读,门派领地享有主权,尽管没有主权定义,但事实上等于割让一块土地。

    其三,百里燕宁愿看到砡工派分崩离析,然后再收拾残局坐等实惠,也不想整建制收留这个流浪技术公司。

    一旦砡工派解体,其各个派系自成一体,百里燕完全可以利用权利,慢慢将其分化收为己用。但如果宗门抱团,就能再用行政力收拾。

    砡工派整体迁入之后,其已掌握有百里燕传授的大量知识,尤其是数学、制图、工程和机械学,日后如果与咸国合作分利倒也罢了,如若不受控制自己牟利,对咸国伤害无疑巨大。

    其所掌控的技术优势,将刮分掉咸国相当可观的利润,甚至造成国防危害,同时咸国又很难向其征税。

    如果现在就谈征税,百里燕怀疑砡工派掌门能吐他一脸唾沫。

    此外技术扩散也是巨大风险,虽然各国尚且无法意识到“科学”的力量,但砡工派如果为了谋取利益,二三十年后大肆贩卖军火,这才是最麻烦的。无论打压还是剿灭,都可能遭致各国诸侯的联兵讨伐。

    但就眼下而言,既不能让赵逊从前线抽调过多的兵力,而以当下的惯例,咸国也没有正当理由和能力拒绝各国入境会盟,而志国显然也不会就此做出任何不利于志国的表态,宗伯泰的请君入瓮无疑是眼下为数不多的选择。

    再三拿捏权衡,百里燕最终同意。

    “就依宗伯先生之言,请君入瓮。但砡工派的条件,我仍需仔细斟酌,必须考虑仔细周祥,免得自受其害。”

    “那我即刻把侯爷的意思带给宗伯兄。”

    “不,今晚就在我府中东厢住下,明日由我卫队送你去永兴。晋国人现在越发猖獗,你与宗伯兄皆为本侯臂膀,晋人暂且还不敢对本侯下手,但对你们下手绰绰有余。今晚就别走了,明日天亮后再启程。”

    赵安陵、宗伯泰都是隐世之人,这几年百里燕极少让他二人抛头露面,外世难知。但时常日久几番交锋之后,是深是浅一探便知,难保西寰不会下毒手。

    二人说话之际,蒋杰进来禀报:

    “侯爷,外执使诺一言大人到了。”

    “哦,这么晚了,诺一言来做什么。去,请他到中庭前堂。”

    “诺。”

    荀牧过世之前,诺一言受荀牧举荐,晋为外执使,主管外交事务。此人聪慧睿智,兢兢业业,是朝堂中不多的强硬派,是典型的务实主义者。

    徐步来到中庭,诺一言跪坐在右侧座塌上喝着茶水,吃着点心。见百里燕,忙是起身行礼:

    “永兴侯。”

    “诺大人不必拘礼,请坐。”

    二人各自坐下,百里燕示意婢女给诺一言再端了一盘糯米糕。

    “诺大人,可是有急事?”

    “倒也不急,是志国特使到了,正在面见大王,名为吊唁,实为为会盟之事而来。另外,志王派遣了使团前来,已经入境,再有数日就该到陔陵。”

    “使团所来何人?”百里燕忙问。

    “志国大司马陶敛,公良文之子公良修。”

    “如此说,大王是要本侯暗中活动活动。”

    “正是。侯爷与公良修交好,想必志王也是这个意思,但不放心公良修与侯爷有私交,故而陶敛为正使。”

    “那使团前来是以吊唁为名,还为会盟之事前来?”

    “是以吊唁为名,商谈两国商货交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