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7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不可否认现代的信息集成度更高,信息来源更广,网络信息更发达,但就知识的吸收效率而言,古代更具有一些优势。

    【注2】尽管现代化学看起来高大上,但化学本质上是一种配方工艺,说难听些,早期的化学工艺根本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很多时候偶然性很大。

    如硝化棉,纯粹是偶然发现,黑火药,也是偶然发现,硝化甘油也肥皂制作产生的甘油转化物,磺胺也是,纯碱也是,即便是改变世界的塑料,依然是偶然发现。

    尤其是一些根本无需复杂工艺设备的化学品,甚至土法工艺就能规模化工业生产。

    因此简单化学工艺,尤其是能投入战争的化学品,其工艺配方与制造工艺,一旦在古代大量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控制化学工艺,无疑是控制军事技术领域发展。


………………………………

第641章 大治有为(4)

    盛元637年,中原未有重大事件,倒是晋国的勒索折腾了咸国好一阵。

    丞相范涛取代陈方石登上相位之后,晋国陆续效法咸国,推行晋国版的《授田法》,晋国国力大增,并在暗中筹集咸国合金新币,炼钱提取金银,结果失败。

    晋国人发现咸国合金新钱炉温烧的再高,也不易融化,即便融化,合金币中的金银也难以分离,尝试许久,最终只得放弃。

    转而从各地暗中收购旧币,企图籍此讹诈咸王,以旧币换取咸国现成的金银。

    但事实上,由于咸国旧币铜钱长期贬值,中原各国几乎弃之不用,流通性很差,国外咸国旧币铜钱的存量极少。

    晋国突然拿出数百万贯旧币铜钱,要咸王一比一的兑换金银,作法与强盗明抢无异。

    而且还将驻扎北海郡的三十万晋国镇北军调往永兴城,企图逼咸王就范,还抬出了五十尊大口径前膛炮,架在都郡城外天天放空炮,一副气势汹汹,吃相极其难看,造成极其恶劣影响。

    不过晋军围城这件事不仅让咸王紧张,同时也让砡工派紧张。去年年中后,陆续有砡工派大师子弟家眷从长孙国迁入永兴,滞留御客总部的砡工派也在向咸国迁移,为的自然是百里燕的技术和财源。

    晋军围城之下万一动手,势必死伤狼藉,于是请动御客出面调解,却是未果,原因有三。

    其一御客实力大不如前,而说话是要凭实力的。其二晋国占着理,咸王欠债不还。其三晋军只是挪到永兴城下“协防”,没有实质军事行动,当然,这话是骗鬼的。

    僵持两月不下,百里燕听从宗伯泰计策,说服咸王派人游说志国,以晋国铜钱向晋国索要金银现货。

    志王欣然允诺,遂让公良文出使晋国,要求以两百万贯晋国铜钱,兑换等价寸银,晋王断然决绝。

    铜钱与金银虽有官方汇价,但事实上兑换起来非常复杂麻烦。

    由于贵金属产出受产量制约,而铜铅产量巨大,往往需要铜钱大量贴水才能兑换,更不会出现官方层面大量铜钱兑换金银现象,否则开了先例,权贵最先拿着铜钱从国库兑走贵金属。

    如此咸王效法之,断然决绝晋王勒索。

    晋王又以咸国以新代旧币无信为名,退而求其次,再次要求咸王兑换等价的金银通宝,再遭拒绝,但此时意外情况让百里燕改变了注意。

    砡工派在咸国寻矿至江东郡,在江东郡与江东东郡晋国一侧陵山中发现银矿,数量可观。

    百里燕权衡再三,觉得大有利可图,遂与咸王商议,以换新币为名,将江东东郡靠近江东郡的江普、郭霆、焉城三地索回。

    江普、郭霆、焉城三地人口不足十一万,既非军事要冲,亦非经济重镇,晋国无利可图,但陵山银矿位于郭霆以西,距离江东郡咫尺之遥,拿回三地,无疑将陵山尽数纳入囊中。

    为不让晋国生疑,一并将郭霆以北的江普,以南的焉城一并索回。谈判持续三月,晋国不得机密,最终以一百三十万金银通宝的巨款,将三地还给咸国,为此朝中各级官员没少戳百里燕脊梁骨。

    银矿到手后,消息一直压了四年,直到四年后,咸军回防,陵山银矿得以开发。

    事实证明,陵山银矿在此后一百多年间,成为中原排名前五的巨大银矿,品质纯度极高,一举扭转咸国仅有一座小型银矿的被动局面。

    经过这次恐吓,咸王再次要求铸炮,百里燕也意识到火炮性能好坏是一码事,有和没有又是另一码事,必须先解决有无问题,遂着手利用空闲时间攻关炮钢。

    永兴城碳钢仍属于初级碳素钢类型,既以碳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铁基钢材,铸造早期低压前膛炮问题不大,但仍受制于铸造和冶炼技术瓶颈,早期碳素钢膛压低,耐高温性差,导致壁厚和重量大。

    遂先拨付金银通宝二十五万贯,用于模具和试制工作。

    由于没有制造和理论经验,百里燕一味图轻图薄,急功近利,期间发生四次炸膛,索性采用了延迟导火索,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事故也为铸炮积累了的一定经验。

    由于碳素钢本身性能极限的限制,百里燕必须在保证高强度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在射程、重量、性能间做出取舍。

    继续增加射程,意味着必须提高膛压,在炮钢和大型构件锻造技术没有出现之前,碳素钢仅能通过增加壁厚提升膛压,如此就增加了火炮本身的份量。纵然射程远超,却是不利于部署和机动,还不如使用添加有铜镍白铜的紫铜炮更好。

    为此只能放弃一定的射程,缩小壁厚,使之更为实用,只要保证射程,足以覆盖长孙火炮和传统远程投送战具,就算成了大半。而在技术成熟之前,一味的追求超前的技术标准,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此外多次的炸膛事故,让百里燕决心做一次理化分析,大致可以确定目前永兴所炼碳素钢,含碳量约在百分之零点三至百分之零点三五之间,标准的碳钢,同时含有少量的硫、硅,微量的锰,但也发现了极强的磷化反应。

    而过多的磷和硫元素对钢材是有害的,其中磷元素会让钢变得较脆,且失去韧性。

    永兴城的钢锭主要用于生产冷兵器和铠甲,经过冶炼过后,进入锻造工坊回炉加热反复捶打,其中的磷、硫元素在反复高温锤打下基本燃烬排出,所以倒也没出现问题。

    但浇铸的炮钢以当下的技术,则不存在反复锻打反复加热的可操作性。

    而脱硫、脱磷的冶炼工艺百里燕一时半会儿毫无头绪,归根到底,他不是万能的,他的前世不过是一个医生,充其量是一个具有科学思考能力的现代人,将超时代的海量社会基本经验信息和理念,在当下既有的技术条件上付诸于行动。

    多数情况下,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涉及到深入专业领域的技术门槛,他这个医生就捉襟见肘了。

    钢材的问题上最终只能做一些取舍,在保证火炮射程的情况下,在钢材质量和火炮壁厚之间保持平衡和取舍。

    同时为解决浇铸成型问题,在百里燕和砡工派左门大师程济源合力下,经过长期技术经验积累,已具备建设大型高炉的技术储备。

    长孙国火炮由于采用多个铁水包,多冒口同时浇铸,导致火炮成品率低,缺陷多,交付使用后炸膛事故频发,很大程度是其无法一次浇铸成型,同时硫、磷等钢材有害物的大量存在,炉温的不够,铁在熔融状态下流动性差的共同结果。

    为此长孙国最近两年花大力气,弄出了七八百斤铁炉,如此浇铸一千多斤的小口径火炮只需两个冒口,四千多斤的炮也只要五个冒口。

    为解日后冶金炼钢扩张问题,百里燕拨款五十万贯金银通宝,一百二十万石粮食,于永兴城河段对岸,修筑永兴西城,大量普及一千斤级高炉。

    并于盛元638年,再建成五千斤级高炉一座,首次使用水利、风力鼓风机,这也意味着永兴城一脚迈入工业化炼钢的前夕即将开启。

    至此,永兴城637年年前钢产年破一百万大关,638年随着五千斤级高炉建成,永兴城钢产理论上年产两百万斤不止。

    受咸国煤、铁开采技术与产量限制,一百三十万斤时产能未再扩张,短期内还将继续维持一百三十万斤左右的产量。

    西城修成不久,城南的炼焦、五百、三百斤铁炉尽数迁往城西,同时在城西新开玻璃坊一座,用以研究生产光学玻璃、化学器皿,以及玻璃注射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