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7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为何是先兴教化?”

    “据我观察,燕公子早有此意,只是碍于时机。眼下六年过去,永兴城书院遍地,所授内容并非完全都是腐儒之术,其多为实干之法,堪称天下经典,咸国能有今日,其实皆赖百里燕实干才能。

    而实干之法根殖于教化,教化兴,则实干强,实干强,则国盛,此乃循序渐进之道,非他国可学以致用。永兴城建城至今有七年根基,百里燕还都,必倾全力兴教化强实干,咸国十五年后大有可为。”

    “宗伯兄看的如此透澈,贤弟自愧不如啊。不过今后十五年内,中原动荡不息,咸国要想立足,短时内仍只能在缝隙间周旋。那西寰可不是什么省油灯,太子业已成年理政,我担心日后的朝局啊。”

    “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贤弟大可不必担心。来,我们继续喝酒,祝燕公子平安归来。”

    觥筹交错间,二人纵论天下大势,经年后永兴城的能量,远超出今日这番谈话。

    七月下旬,百里燕接到志王邀请,邀其前往国都禹城,因公良氏不在,百里燕担心财货有失,未敢答应,只推说下次再去,随即继续率领兵马北上,于八月中旬进入岁当。

    咸王遣卢皋接应,并得知咸王封侯的消息。两军合兵继续向陔陵进发,余八月廿二抵达陔陵东南,又是六年前南下时走过的那条路。

    八月间正热,咸王于东门设礼台仪仗,备鼓号三千,文武百官皆尽出迎,鼓号声震耳欲聋,远播两里之外,闻之令人精神为之振奋。

    百里燕驰健宝马与诸将脱队而去,抵达东门时,众人下马奔走上前,咸王走下礼台疾步相迎,太子、太子妃、高勋、赵逊、百里燕眷属与众人相随其后。

    “臣归国来迟,万死参见大王!”

    百里燕躬身行礼,咸王忙扶之,动情说:

    “燕公子,寡人的魏大将军,这一去便是六年,真是让寡人等的好苦啊。”

    “南境险恶,臣与诸将险至战死,不得已,只得败走南地。不曾想,这一走便是四年。今日得返中原恍如梦境,此生有幸再见大王,请大王再受臣一拜。”

    言毕,百里燕再行一礼,咸王大为感动,忙是上前去扶:

    “爱卿快快免礼……”

    “谢大王。”

    咸王此时将太子姜蛰唤到身旁又说:

    “蜇儿,还不见过百里大将军。”

    姜蛰笑意跃然脸上,恭敬行了一礼:

    “见过百里大将军。”

    百里燕忙道:

    “太子大礼,臣惶恐。”

    “大将军名动中原,威震敌胆,咸国今后有将军辅国,必能鼎盛昌荣,此一拜,百里将军当之无愧。”

    太子措辞颇为恭敬,咸王龙颜大悦:

    “太子说得好,甚合寡人心意,有燕公子在,咸国必能鼎盛昌荣!太子,替寡人宣召。”

    “遵命父王。”

    太子取出王旨,百里燕躬身听旨:

    “臣听旨……”

    “大将军百里燕,出身高贵,志虑忠纯勇武尚德,为江山社稷,立下不世奇功,即日起,大将军百里燕,晋永兴侯,赐绸百匹、锦缎三十匹、绢五十匹、罗五十匹,寸金五百,寸银一万,望永兴侯振兴国运,再添新功……”

    “臣,领旨!”

    双手接过王旨,百里燕向咸王、太子躬身行礼,从此确立真正意义上的君臣依附关系。

    相比其他封君侯爵,咸王此番并未赐予土地田亩,仅赐虚号与宅院。

    太子言毕,咸王右手紧握百里燕左手,高举向天示意众臣,众臣齐声高呼“我王昌盛”之词响彻天际。

    六年间,朝堂变化翻天覆地,大司农莫安正辞官归隐,外执使荀牧病亡,宰执陈尚过世,内阁变动极大。

    咸王将新晋臣子一一引荐,再见赵逊、高勋之际,赵逊已是老却,眉发间白丝错落,令人不忍:

    “赵帅,末将来迟!”

    “活着就好,能活着就好啊,呵哈哈……”

    赵逊眼角噙着泪,脸上难掩激动。此时高勋上前一步,抬手略施一礼道:

    “燕公子一去数载,闻讯噩耗时,愚兄悲恸至极,不想数年间,燕公子焕然重生,着实令人振奋。请受愚兄一拜。”

    “诶,使不得使不得,你我何须如此多礼,快免了免了……”

    百里燕忙扶高勋,这时太子妃西寰脸上浮着笑意,心里一把尖刀磨的嚯嚯锃亮。百里燕来到跟前,西寰强挤出几分笑意,阴柔娇声说:

    “永兴侯劳苦功高,今日平安得归,是咸国之幸,太子之幸。今后还望燕世子辅佐父王与太子理政辅国,为晋咸两国姻盟,修百年之好。”

    “请太子妃放心,本将自当锄奸卫道,以匡扶咸国社稷为己任。”

    一言既出,西寰脸上强挤的笑容立时抽搐两下,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连连点都说是。

    很显然,这话得看谁在听,谁是奸,谁心里清楚。

    见过众臣与勋贵,终于轮到姜蓉、乔馫儿两位夫人及四女儿。由于二人是郡主,肖春玉、萧儿等人皆为妾侍,甚至没有名分,如此宏大排场,能有资格参加的也只有她二人。

    见到二女之际,百里燕满脸惭愧:

    “,让两位夫人受苦了。”

    “大人为国征战九死一生,为妻又有何苦……”

    乔馫儿红脸说道,一句话倒是让姜蓉无话可说:

    “你……”

    “我,怎么了?”百里燕忙问。

    “唉……活着就好,孩儿们,快叫父亲大人。”

    姜蓉忍着泪水,四个女儿咿呀叫爹。

    “父亲大人……”

    “父亲……”

    百里燕蹲身拉过四个女儿仔细打量着:

    “真是好孩子,来,过来让父亲抱抱……”

    姜蓉诞下两女,百里芳与百里香。乔馫儿为百里燕生下一女,取名百里彩云。肖春玉得一女,百里璇。

    孩子们有些认生,面对百里燕现代式的疼爱,孩子们显得有些不适。


………………………………

第627章 下马威

    陔陵举行了盛大的入城欢迎式,咸王动员了数以万计的贵族、百姓、兵士,在通往王宫的路上夹道欢迎,为彰显名将雄姿风采,咸王特意备下六匹马拉的车辇,将车窗做的巨大无比,邀百里燕同乘,以便世人瞻仰神将风采。

    中午,咸王于鸿恩殿大设豪宴庆功,宴请百里燕等诸将及家眷子女。

    咸王与众臣诸将共享佳肴舞乐,席间君臣畅谈惊险,纵论智勇,有些如数家珍有些一语带过,而有些人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照燕公子所言,数次险败,皆死里逃生,那为何蛮人最终皆败于燕公子手下?”咸王问道。

    “回大王,金雪狄人良将统帅如稀世珍宝,极为匮乏,其统帅之下,无不是泛泛之辈,甚至是慵废之人,故而其统帅虽是厉害,但将令下达之后,各部往往难以正确落实,其败根源在此。”

    “哦……那为何我中原却是敌不过呢?”

    “非是我中原敌不过,而是其因有三。其一,早年我中原军兵器铠甲不如人,金雪狄人皆为优良铁剑铁铠,而中原军多数仍以青铜兵器为主,固然数量倍之,仍只能勉强取胜。

    其二,中原各诸侯国人心不齐,难以协同,易被各个击破。甚至相互暗算出卖,而被敌所趁,如宋国大司马舒潼等,便是因联军内部暗算,而遭围攻战死。

    其三,金雪狄人有完备府衙,名曰军院校,其职能如我咸国之武备营、讲武堂相当,且遍及金雪狄全国。其战卒操典极为严苛,只需稍加见血,便能练出精兵老卒,故而极为耐战。

    此三要害既是金雪狄之长处,亦是我中原之软肋。此番若非长孙国震天火横空出世,此战纵有臣和御客在南地周旋,恐怕中原联军也难有很大胜算。”

    此言一出,多少让人感到百里燕是在自恃功高,这时座下陔陵城府司马陆敬高声说道:

    “大王,臣有话要说。”

    咸王看向陆敬,蹙眉问道:

    “城府司马有何话说?”

    “既然永兴侯说蛮人难战,那请问永兴侯,又是如何胜之。”

    陆敬,鼎炀侯嫡系,江东之战后一直在肥城戍守,永兴河之战起,并未调回作战,直到去年叶信忙于前线战事,鼎炀侯力荐之下,陆敬从肥城调回陔陵,出任城府司马这个肥缺。

    陆敬的调回,让百里燕很意外,他仔细审了审陆敬脸色,余光又是瞟了燕鼎炀侯父子。心中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