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6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才嘛……既是天下奇才之意。公良修信中有妙法可将粮草运入山中而不费气力。”

    司空南这时说道:

    “既不靠人扛肩挑,又不经山洞,如何能将粮草运入山中。”

    “哈哈,说来也是奇法,你等看过便知。”

    百里燕将书信交予二人,司空南一目十行大吃一惊:

    “此法果真妙啊,如此可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将粮草送入山中。”

    “正是,速命从营中抽调两千人马,急速前往十二里坡,命人阻塞山路等待泛洪!”

    “末将遵命!”

    十二里坡,是西山后山以东六里处羊肠小道,沿途道路弯弯曲曲长达十二里,山坡小路纵横,两侧皆为高山,只能容数人从此路而行绕入西山之内,大队无法通行。

    因十二里坡两侧皆为高山,而无岔路,公良修设计将十二里坡西山外出口封堵,而后引山洪灌入十二里坡。

    百里燕则将粮草等物资提前装入金雪狄人的木车或是自制木筏,待水位抬升,自行将木筏、车辆抬起,此时水面放宽,足可将木质载具越过低矮山坡和淹没的小道,运入西山之内的半山腰。

    如此只需要将粮草搬运上山,能免去大量人力,缩短了运输时间。所需粮草无需太多,只要能解燃眉之急,拖到山洞打通。

    为此公良修早在炸塌山洞那日起,便在西山以东堵塞山川,引入山泉,积蓄雨水、伐木制筏,以便引水泛洪灌入十二里坡。

    百里燕在最窄处命人伐木削尖插入地下,一层碎石草料一层泥,层层夯筑,同时修造木筏,转运粮草数千石置于木筏木车中,公良修于三日后在上游放水,洪水迅速灌入低地,半日内漫至大堤。

    地面的木筏、木车在浮力作用下浮于水面,兵士撑着船上拆下的木桨,只用不到两个时辰,走完了此前两天才能翻过的丘陵。

    百里燕坐着木筏抵达西山,公良修已是恭候已久。对于这个年纪与他相仿,一脸清俊的奇才充满了敬意:

    “少将军别来无恙!”

    百里燕略施一礼,公良修还礼道:

    “燕公子如约而至,修感激之至。”

    “少将军言重,我军来迟,险致谷中断粮,燕甚是惭愧。”

    “敌众我寡,岂是燕公子之责。眼下大雨滂沱,燕公子请随我来。”

    随公良修来到山上茅屋,百里燕沥去身上的雨水,马不停蹄的又是问道:

    “来信我已大致看过,不知谷中情势到底如何。”

    “苏军师在东山围堰甚是艰难,敌军增兵数万攻入山中,我军兵器不足,空有十数万人在此。故而围堰南北山中厮杀甚为艰难,唯有这西山尚可。

    但仍有不到三万敌兵被我围困于各处山中,再有一两日,多半得要病死饿死雨中,敢问我二叔那里战事如何?”

    “德朗基山口被西河水灌入所淹没,敌已无法再战,故而战局趋缓,但伤亡近半,长此以往绝非祥兆。而且新附民军人心浮动,怕是久拖生变。”

    百里燕道出详情,公良修继续说道:

    “眼下大局暂定,燕公子可有长久安身立命之策。”

    “没有,少将军若有良策,燕愿闻其详。”

    公良修捞起湿漉的长袖,将蜡烛置于跟前,铺开地图说道:

    “燕公子且看,金雪狄人所绘之婆嵩省东部山川地形图极为精细,你可发现其中奥妙?”

    公良修的地图,与百里燕持有的地图没有多大区别,要说看图,百里燕早已了然于心,说有什么奥妙,他实在也说不清。

    “燕眼拙,还请少将军明示。”

    “你看,金雪狄人东部之大河皆为南北走向,自南向北流淌。十数条大河将之分割为若干平原或是群山,南北走向大河间以东西走向之河道连通,如此又将平原山川东西分割。

    如此河与河之间虽有大片土地,却是被河流所分割,故而若能将河流尽数切断,金雪狄人于两河间之土地便是死地,其粮草军需皆无法运转,一旦吃光粮草,便是只能坐以待毙。”

    “哦……原是如此。在下夺得金雪狄战船后也曾有此想法,其后方空虚,若能切断其水陆要津,其人吃马喂之军需供应将受我军制约,但仅靠眼下百余艘大小战船,恐怕难以将此偌大流域河流尽数封锁,故而短时内难以施行。”

    “非也,短时内我军无需如此而为。敌军眼下重兵云集于丘比贡、德朗基,正如燕公子所言,其后方极为空虚。我军长此以往与之对峙,便是中了其消耗之计。

    我军兵源有限,金雪狄人自知谋略战法不及我军,定会以消耗法与我周旋。故而我军需趁其重兵集结此地之时,抽调水军顺水西进,袭扰打击其后方,迫使其调兵西去,以减轻我军正面压力。同时劫掠其战船,掳走中原民,以壮大我军实力。

    正如当年公子邵平战法,便是如此而为之,如今我军亦可为之。”

    “邵平战法,我咸军有大后方为依托,黑巾军无水军,固然可行。然如今我军势单力孤,即便水军再强,面对十倍于己的兵力,也难以如此行事。”

    “不然!”公良修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将军难道忘了,他们的水兵多数被吸引于我军正面,且其中多数恐怕已死于交战,故而在其船只装载水军之前,短时内其水军船只将形同虚设。因此将军此时若是率水军西去,恐怕将一举重创虏获其内河大量战船。”

    “这……倒是可行。其兵此时力尽数牵制于此,其腹地船只恐怕员额严重不足,亦或者都是商船,此时西进确实是趁虚而入。”


………………………………

第545章 论道

    金雪狄人的水兵和战船平时分开驻扎,战船都租借给了商人和官员用于关内关外跑货,因而其水兵都依附于陆军,也采用陆军的编制和装备。

    婆嵩、松迪亚两省数十万辅助军团中超过十万人是水兵,眼下不是牵制于德朗基、丘比贡,就是已经战死被围,其水兵员额锐减。

    水兵在当下比之陆军,其实是技术兵种,职业水军的作战要求异于陆军。

    常言道,十年的陆军,五十年的空军,一百年的海军。

    无论水军还是海军,其传统和一系列作战体系条令,都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无法在短期内像陆军一样迅速建立起完备的体系。中原各国训练一只合格的水军少则五年,多则十年,要称霸水面,非二三十年的经验和国力积累。

    联军所说来源复杂,且都是步兵,但论水战理论和韬略,远在毫无水战经验的金雪狄人之上,以水军抵消联军劣势,公良修无疑与百里燕不谋而合。

    “此时干系重大,且战局尚不明朗,待局势稍定,粮草尽数运入谷中后,问过苏先生与你二叔,再做定夺如何?”

    “也好,我已命人备下肉食,今日就请燕公子在此歇息。”

    “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谷中粮草将尽,现在都是杀马取肉,伙食虽然不错,但并不是吃肉就一定是什么好事。

    农耕时代,肉食是紧俏副食,较好的伙食往往意味着很快投入残酷的战斗,断粮之际能吃到肉,那是穷途末路,只能杀马充饥。当然,也可能是庆功宴,但至少眼下仍然看不到任何决定性胜利的希望。

    公良修的泛洪水运法,无疑是联军艰难时神来之笔,迅速缓解了谷中缺粮危机。

    就在数千石粮草、药瓶运入谷中的两日后,十万蛮军新兵绕过南下绕过西河抵达西山外,与前番增援之敌如出一辙,这新来的十万新兵被沼泽所阻寸步难行。更为残酷的是雨越下越大,沼泽不断渗水,填土已经无济于事,根本无法令人通过。

    而与此同时,西山战事的缓解,得以令苏方义从西山抽调更多兵力投入东部山区的争夺。纳基卡斯的数万人抵达外湖后迅速投入作战,打了苏方义一个措手不及,致使被纳基卡斯从山外反包围。

    西山援兵抵达后,歼灭了内山蛮军,打通了外山通道,战事由此陷入对峙。除万余被困山中荣誉团老卒在纳基卡斯接应下突出重围外,其余尽数困死山中,或是饿死,或是被杀,极为悲壮。

    自南境开战以来,金雪狄人从未遭遇如此重大挫折,短短一月阵亡十三万余人,还不是伤亡十三万余人,合计两年以来战死者,在其后方本土阵亡人数逾二十二万,联军、新附民的伤亡同样好不到哪里去,连死带逾十万余人,元气大伤。战斗之惨烈,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