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什么去了。
盛元628年一月至三月,百里燕履新期间,公主西寰诞下一子,咸王却高兴不起来,太子姜蛰才十六,却和西寰生下一子,虽然说不上多罕见,但对咸王而言并不是个好消息。
当然明面上他还得维持的长辈最基本的姿态,给自己的孙子赐了一名,“姜拓”,寓意锐意开拓,新政必成之意,暗寓开疆拓土之意。
与此同时,百里燕三个月间忙于干了八件事。一是在永兴河至陔陵首都区实行屯田开荒,二是优先首都圈普及铁器农具和牛耕,及新式育秧插秧耕作法,三是普及化粪池、公测积肥,定期安排人夫搜集,四是畜养家畜。
以上四件事中第二、第三件事此前荒村已有经验,此番直接由荒村抽调熟门熟路的丁户,下放至各村传授经验,由点到面迅速开花。
不过也有很大问题,新技术的出现和传化过程存在长期的磨合,抵触者甚多,都担心新式育秧插秧法最终的收成会不如传统耕作法。
因此百里燕让扩充后的辎工营屯田,推行新式耕作积肥法,并集中家畜,开办养殖场,集中资源发展畜业。
第五件事是草拟修订田亩新法,以取代现有田亩制度,六是开挖干船坞,与齐墨父子、安空、熊沱、吕郜、朱明、上官钊、刘郸等砡工派师团大师磋商,最终敲定干船坞的建设方式与进水排水结构,由砡工派总部派遣造船大师,前往咸国研究造船方案。
第七是扩大政治宣传工作,对去年北海之战起,所抓俘虏进行疏导教育收为己用,稳定陆续迁往永兴城老百姓的人心,第八件是算是为了百里燕自己。
整个二月份接连娶了肖春玉、萧儿过门。当然,娶妾侍肯定不能张扬搞的太隆重,得收敛些,因此算是内部婚礼。
不过有姜蓉这个正室镇着,她挺着大肚子不快活,也不打算让百里燕多快活,因此他也没敢把春柔、春芳给一起纳了,而且短期内连纳四个妾侍,影响未免过于恶劣,多少给人以得意忘形的口实,只等到日后广信郡主过了门,再纳唐桃、春柔、春芳三人。
同时进行的还有两件事,一是自去年北海之战以来需要整饬重编的各军,以及伤兵的康复归队工作,二是讲武堂和武备营。
各军自开战以来,不计勤王军在内,咸军各军各营整建制打残的半数以上,缺编的十之八九,永兴河西岸筑起土堡大修烽火台,得以抽调部分人马轮流整饬修整,陆续将康复伤兵补充入各军,整饬后的咸军裁汰了部分十七岁以下,四十五岁以上的弱兵被编入辎工营。
到四月中旬,咸军不计各地郡兵民军杂兵,合计勤王军、广信军、枭民军、叛军投诚在内,咸军员额恢复到四十二万人左右,其中戍兵二十三万人。
这还要感谢广信的贡献,以及西郡收复后,外来诸侯国的迁入户的兵源补充,但兵器以及甲械仍是影响战斗力的主要原因。
讲武堂虽然是勉强办了起来,暂时只有百里燕一人每月开六堂课,每堂课两个时辰。
首期暂从各军遴各级选将官四百人,选拔者入学期间无作战任务,吃住都在讲武堂,专心领悟授课内容,其中既有大都督,也有百夫长,什么职衔的都有,内容以兵法为主要,偶尔参杂一些政治和经济内容,其余即没时间也没精力。
不过问题同样很棘手,四百人中文盲占了大多数,编写的一些材料难有用武之地,单纯的言传身教应急可以,但往后显然是不行的。
和讲武堂一起成立的还有武备营,性质与教导营相似,抽调各军精干老卒、武官,由司空南负责考核。
从全军选拔各怀技能者三千人组建武备营,暂由百里燕直接管辖。初期设置体能、剑术、枪术、弓术、城防术、斥候侦伺术、航海术、海战术等基本科目,以及适当的常识科学。
三月、四月各地忙于春耕,受去年蓝毒水教训,今年各地在水渠、大堤严防死守,加派岗哨严查奸细投毒,春耕开展较为顺利。
四月下旬砡工派吕郜、刘郸两位大师经过九月攻关,试制出一批带有弩箭匣子的手弩,箭匣采用了百里燕提供的弹匣设计,从下供弹,机弩部分采取青铜坚木混和结构。
手弩的供弹很富有技术难度,利用上弦产生的拉力,将箭匣内的弩箭送入箭仓,因此对配合公差要求很高,且箭匣必须具有标准件的通用性。
此种连弩即可从外装填,亦可从下方装填箭匣供弹,箭匣用坚木制成,单排供弹,有五支和十支装两种,五支装份量轻便,且尺寸合适,十支装份量过大,而且弹匣略长,不便于携带。
东西虽好,但毛病也很大,弹匣的供弹结构采用折叠式钢片板簧,而非螺旋弹簧,事实上当下也没有技术能力生产螺旋弹簧,只能以普通钢材生产折叠式铁片弹簧。
而永兴城所炼钢材多为普通碳钢为主,并不适合作为弹簧钢使用,因此箭匣钢簧的寿命有限,重复装填几次后簧力会明显衰退,而且不使用时,尽量不将弩矢压入箭匣,以保护弹簧的簧力。
百里燕短时内没有时间投入更多精力去研究高碳弹簧钢,或者说,以眼下的技术积累,不足以实现技术要求,需要时间反复论证,能将就的干脆将就吧,反正弹匣这个东西多半会是消耗品,打胜了还能回收修复。
不过此种手弩制造要求高,短时内不可能批量装备人手一个。
新式连弩被分发到先锋营用于测试,籍此发现新式手弩的性能缺陷和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完善后,再定型生产,以免有性能瑕疵的连手弩,贸然装备误了士兵的性命
四月底五月初,咸西郡叛军蠢蠢欲动,不过实在不是时候,正好撞在咸军整饬重编后的枪口上。
由于永兴河西岸大规模修筑土堡,而叶信所部三万骑兵在孝城、邵平、雾聊、卫津之间练兵带巡逻,永兴河两岸得以抽调更多兵力调往都郡,都郡西郡戍兵总兵力高达十五万,郡兵四万,加之钢刃兵器大规模列装一线咸军主力,屯驻西郡的十五万戍兵可抵二十万甚至更多。
黑巾军于五月初七,大举东进围攻夏渠,夏渠城门经过改造,以生石灰、细沙土、陶土三合土加翻斗车的灭火措施,有效挫败叛军烧门破城企图,并遭夏渠守军钢刃军迎头痛击,叛军围城十二日,咸军骑兵会同主力步军抵达夏渠,叛军知难而退,缩回咸西郡。
至此,今年再无战事,黑巾军在东线战事趋于守势,转而将注意力集中与北线,攻打长孙国。
百里燕的理解是,黑巾军误以为公孙岳将咸国变成了一个软柿子,结果猛一脚,踢断了腿,不得已僵持了两年,只能调整最初的战略部署,掉头围殴胖揍长孙国。
………………………………
第400章 大展宏图(1)
至于公孙岳和恭首谦等门人,咸王一个未杀,一并关在大牢好吃好喝的养着,家眷都押在宫中为奴,百里燕曾问咸王为何不杀,咸王却说要让公孙岳亲眼看着黑巾军是怎么失败,又是如何从咸国国土上滚出去的。
对此,百里燕只能理解是,咸王要用他自己的成功,从心底里扼杀公孙岳的成就感,这要比杀了公孙岳更痛快,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心理折磨。此外,公孙岳毕竟把他扶上了王位,咸王仍心存感激,仅此一点足可免死。
五月底,经过修订斟酌再修订,反复与众人磋商,取代已经实施了六百多年《粮田令》的田制草案《授田法》,正式呈送咸王。
新田制首次将“田”与“土地”统一归入田土,将土地详细划分为官署土地、商业土地、农业土地、工坊用地等,短期内用得着,而见效的只有农业用地,既传统的耕地和果林。
考虑到旧贵族和勋戚、咸王等各方利益的复杂关系,新田制最大可能的不去触动既得利益的奶酪,而是在现有已经形成的利益空间做重新的重组和拆分。
首先,得益于黑巾军心狠手辣,永兴河以西所有贵族、世家、勋戚、外戚、富商几乎被消灭一干二净,咸西、丘南、都郡西郡三处土地面积几乎占了咸国的三分之一强,因此这三地未来可全面实施新田制。
而永兴河以东,权贵的田产纷繁复杂,而且理论上咸国领土之内,所有的土地都归咸王所有,这是《粮田令》最根本的宗旨,即便是公孙岳的《农桑令》仍然遵循旧制,丝毫不敢动咸王的利益蛋糕,如果要废除《粮田令》,就必须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