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

    护兵接过郑圭首级,带上数人迅速离去。

    “给我搜,叛军伪太守等人抓出来!”

    “诺!”

    内宅外就停着四辆严重超载的车马,百里燕料定人必然没有逃走。

    果不其然,先锋营士卒从西乡揪出男女三十余人,伪太守申立及其几房妻妾和儿女尽数在此。

    “报将军,发现可疑男女三十七人,看衣着打扮非富即贵。”

    “将人于我押上来。”

    “诺。”

    少时,申立等三十七人被压到内宅,百里燕左右扫看两眼,厉声问道:

    “尔等谁人是添城太守!”

    申立低头不语,其他人等却是投去目光看着他。百里燕走进跟前,一脚将其踹翻在地:

    “汝是添城太守?”

    “不,不是!”申立脸色苍白矢口否认。

    百里燕冷笑道:

    “不是最好,本将最喜欢不说实话之人,来人,于我拉下去砍了!”

    “诺!”

    左右护兵上前,架起申立便是要拖。

    “饶命,饶命将军,本官正是添城太守,将军饶命。”

    “汝既是太守,何故敢做不敢当。”

    这时突兀的腾起一股骚味儿,百里燕下意识低头看去,发现申立两腿之间已是尿流满地,两腿颤如筛糠站立不稳。

    “嚯,吓尿了,看来你等黑巾神民,原来不是铁打铜铸不死金身,也知道死怎么写。来人,先于我押下去看起来,待后再审!”

    “诺!”

    攻打添城出奇的顺利,不到一个时辰便控制了全城。不过陆肇就不那么顺利了,陆肇奉命甩羽箭营随后出发,因哨卡处发生激战,城外农民起了疑心,后又发现陆肇所部结阵而来,当即抄起镰刀杀奔陆肇,猝不及防之下羽箭营伤亡了两百多人。

    “将军,这些暴民甚是凶残,不由分说便上来厮杀,着实可恶。”

    “嗯,此事也怪不得你,当时情急,未免打草惊蛇,本将未曾派人告知与你。让弟兄们加紧时间休息,天黑后即刻上路攻打卫津。”

    “末将遵命。”

    “苏洪,骁骑营情况如。”

    “禀将军,我已放出两千人与骁骑营一起,将城外百姓驱赶回城。骁骑营两百人在外围警戒。”

    “嗯,注意西、南两条路通往夏渠、卫津方向,断不能让人溜走。”

    “诺!”苏洪应下,话锋一转又道:“将军,添城桂平村的赵家族人此番助我军平叛,赵家族人正在府外,想见将军一面。”

    “赵家?就是叛军这两天口口声声念叨要造反的赵家?”

    “应该是的,听说赵家祖上还是个诸侯王呢,是添城的名门望族。”

    “是嘛,走,随我看看。”

    添城赵家是咸国最大的平民大族,其祖先是两百八十年前“律国”国君。律国后为鲁国所灭,鲁国又被孙国所灭,当年的律国,大致就是现在孙国的彭源、万川、上关、下关,以及徐国的北方一个郡,国土面面积略少于中期的咸国。

    律国国主赵氏被灭后,其后裔逃往了志国、咸国、长孙国以及徐国,仅存还承认赵氏一脉的有添城赵家,以及志国公良氏。

    公良氏原本姓赵,论血统,公良氏应该是律国末代君王直系后裔,咸国赵氏是旁支。逃亡志国的赵氏大约在一百五十多年前改姓公良,从此在志国一跃而起,成为志国的肱骨。

    志国在公良氏数代元老辅佐之下迅速崛起,进而击败了孙国,但却没能复国,志王击败孙国之后,担心公良氏复国而尾大不掉,故而没要求割地,转而开始攻打咸国,从咸国割去一郡。

    这就直接导致待赵氏如上宾的咸国,震怒之下一夜将赵氏削为平民,从陔陵尽数迁往添城圈禁监视居住,咸国赵氏从此与志国公良氏老死不相往来。

    添城赵氏百余年中人丁极为兴旺,虽然是平民阶层,但好歹是前朝贵胄书香门第,家风甚好,与添城辖地权贵私交甚好,多有结亲。现在的赵家有六姓家族,赵家人最多,男女老少和依附的远近亲戚有一千多号人,其他五家三千多人。

    于是这六家人几乎占了整个桂平村三分之二的人口,堪称是个小县城,桂平村历代里长都由六姓人家出任,在添城属地治下算是举足轻重的一方豪户。

    黑巾叛军中最先起事的一批人马都来自孙国的彭源、万川两郡,当年律国的属地,故而攻下添城之后,得益于赵家的渊源和名声,叛军并未下死手。

    一是攻占不久,叛军仍要赵家等大族维持局面,二是赵家一族人多势众,而且是平民阶层,没什么政治上的借口,同时叛军兵力不足,不敢贸然对动则四五千人的大族动手。

    叛军此番对赵家下手,是太守申立默许,守将郑圭合谋,以凌辱残害赵家儿媳,达到激怒赵家,迫其造反为目的,意在将赵家尽数扑灭以除后患。

    来到府衙前堂之际,臂缠红巾的赵家男丁百余人齐聚府衙前堂。苏洪略作介绍说:

    “将军,这位是赵家家主赵矩。”

    百里燕迅速打量了一眼跟前这位年近五十,一席粗布深衣略显单薄的男子,全然不像是一介武夫

    “本将魏贤,久闻添城赵家大名,今日幸得赵家相助,本将感激不尽。”

    “将军便是令贼兵闻风丧胆的魏贤?”赵矩不可置信眼前的青年,竟是已经威震敌胆的魏贤。

    “令贼闻风丧胆魏某还不敢当,杀杀叛军的气焰,本将尚能勉为其难。”

    “真是英雄出少年呐,请受我等一拜。”

    赵矩等人俯首就拜,百里燕忙是上前去扶起:

    “诛暴虐讨敌贼,收复故土乃本将职责所在,诸位不必如此。”

    “将军天兵而至,如久旱甘霖,救我添城百姓于水火,实乃添城百姓之幸,我赵家之幸,此拜将军当得!”

    赵矩坚持要拜,百里燕勉为其难收下大礼。但要说添城百姓感激自己,百里燕当真不敢恭维。陆肇来时的情况恰恰说明,添城百姓并不欢迎曾经的主人。

    将赵氏引入前厅,百里燕邀赵矩入座:

    “赵家主请坐,本将初来添城,诸事尚不明朗,赵家主能否指点一二。”

    “将军言重了,指点二字赵某实不敢当,但要说添城情况,赵某还是了解一二的。”

    “还请赵家主助本将一臂之力,魏某感激不尽。”

    “将军言重了,添城自失守一年多来,叛军从外迁入了大量外民,并派遣圣使,尽向贫苦百姓散播蛊惑人心之谣言。非但如此,贼兵明里礼义廉耻,暗中禽兽不如。

    欺男霸女滥杀无辜草菅人命之事,无不是以苍天上神之名,行肮脏卑鄙之事,赵某两个儿媳也是惨遭蹂躏荼毒,可恨我等匹夫无能,若非将军率王师救我等于危难,怕是我赵家也将不复存在。”

    添城的情况与邵平基本相同,唯独不同的在于出了邵平事件后,叛军对咸国占领区的咸国人,实施了更为严厉的镇压和管制措施,稍有不如意,轻则用刑下牢服苦役,重则以神的名义公开处死。

    天王神通还颁布了一系列监视措施,用迁入咸国的孙国人,笼络徐国、志国、长孙国人,由此形成一级压制一级的等级措施,同时将咸国男丁尽可能送往战场充当炮灰消耗,或者迁往国外。

    对咸国女子,强行实施婚嫁政策,不准占领地内咸国女子嫁给咸国男子,以此彻底瓦解咸国人对咸国领土的影响力控制力,达到彻底消灭咸国百姓反抗的基础条件。

    百里燕此前看到的暴民,大都不是咸国本地人,都是被黑巾军洗脑后组织起来的外国老百姓。

    邵平的失败,对叛军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极大,叛军为此加大了歪理邪说的宣传力度,最典型的是投胎转世论,在此之前百里,燕从未在当今任何典籍当中见到有转世投胎的论述。

    经过叛军圣使的包装,最后就变成了人们这辈子遭受到的苦难,是为了向君父赎罪,为君父战死,死后可转生投胎,下辈子安享三世荣华富贵。

    为此,黑巾军圣使找来变声者、腹语者装神弄鬼跳大神,以所谓施法招魂之术,招来上世的魂灵附体,实则是同一个人变声演戏罢了。

    对于蒙昧无知的老百姓而言,他们哪里知道人死既灯灭,哪里知道真有转世投胎,何来灵魂附体之说,即便如百里燕这等转世寄生,也并非是什么安享三世荣华富贵。


………………………………

第386章 掏淫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