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说,前夜出发,充其量走了两夜,到今早不过两日,岂能两日之内奔袭两百多里!”

    “属下不敢说假,此乃千真万确,为此属下险些迷路。咸军确实两个晚上走了两百多里地。”

    雷霆闻讯大吃一惊,随手摊开地图,向西寻找,这才发现咸军早就向西穿过了蒲城的防线一百多里地,距离雷城两百多里,池田四百多里。

    看到这里,雷霆再问斥候:

    “咸军多少人马!”

    “不到一万,绝大多数乃步军,且并未配甲。”

    “未配甲!未配甲能两天连走两百多里!”雷霆全然不信斥候所言。

    “禀天王,咸军是轻装简从,辎重车辆一概未带,故而能如此神速。”

    “那你能两日赤脚走两百里地吗!”雷霆反问道,斥候语塞。

    黑巾军步军急行军至多七八十里,且不能久持,保持两三天必须改回常行军调整状态。即便卸甲行军,也很难做到连续多日急行军,更何况是强行军,而日行百里已经是强行军。

    “来人!”雷霆唤来护兵。

    “属下在!”

    “派往广信的斥候可有消息。”

    “敬禀天王,广信方向并无任何异常,未见有咸军兵马离开。”

    “传本天王军令,着令将军黄濮点兵一万,传令蒲城,令关渎率军一万,二人共同前去追敌。”

    “诺!”

    护兵退出帐外,雷霆又问斥候:

    “咸军此前是向西南而行,昨日是继续向西南而行,还是向西而行?”

    “仍旧向西南而行!”

    雷霆低头看去蒲城新南方向,目光渐渐落向添城,不禁为自己的判断震惊:

    “难不成咸军真要再强袭五百里,直奔添城?秦财东!”

    “天王有何吩咐?”

    “咸军之中可有健步士。”

    “这似乎不曾听说,天下健步者唯有志国,我军能有如今战力,无不是志国将领操典。若是比志国健步更快,除非是……”

    “除非何事?”雷霆抬头看去,只见秦翰脸色难看,其厉色说道:“说,究竟何事。”

    “秦某曾听闻,魏贤当年初到陔陵行医,为锻炼体魄,曾每日清晨奔跑四十里而不累。照此估算,其健步日行一百里,乃至一百五十里,绝非难事。但难的是如何让成千上万人都能日行百里,这才是关键。”

    “如此说来,咸军如今已练出健士,欲强袭我军后方!”

    “这,秦某不敢断言。”

    “来人!”雷霆喝道。

    “属下在。”

    “即刻向添城、夏渠、卫津三地派出信使,责令三地坚守不出,咸军将于五日内强袭三地,信使务必于三日内送达添城,四日内送达卫津、夏渠,快去!”

    “诺!”

    雷霆做梦也不会想到,正是他这道命令,最终成全了咸军袭取了三地。

    黑巾军信使与三日后最先抵达添城,第四日抵达卫津、夏渠。此时百里燕率领咸军提前半日,于出发后的第七日后半夜,抵达添城西北十里,最快的一天行进了一百三十里路,平均每天行进一百一十里。

    “苏洪,传令各营隐蔽歇息,天亮后各营除兵器外,丢弃一切物品,口粮水囊统一保管,换上百姓衣服化整为零,向添城集结。你随本将率百人精干前去夺门。”

    “诺!”

    ……

    “陆肇将军。”

    “末将在。”

    “健士化整为零后,你率羽箭营三千弓手随后出发,于西门回合。”

    “末将遵令。”

    当下是没有化整为零这等说法,百里燕首提之初,在陆肇、苏洪眼里,队伍都化整为零了,与溃败已经没什么区别。百里燕令各营以百夫长为单位,将八千多人拆成八十多个单位,乔装打扮城秋收的老百,姓分散向添城集结。

    若是集群行动,且不说叛军提前接到了报信早有防范,其必然在城外撒出斥候守株待兔,故而进入添城属地之前,百里燕向西多走了三十里地,绕过城东面与北翼的视野,而叛军只知道咸军由东而来,斥候的主要侦查方向集中于东面,绝然想不到咸军已从外围绕到了其背后。

    大军修整半夜,天色放亮之际,百里燕与苏洪率精锐百人,化装成普通老百姓,将横刀藏于背后用,绑腿缠在腰部,套上破布长衫戴上草帽,几乎难以发现背后衣内还藏着把刀剑。

    待到用时,只需将手伸向后背,一拔即出。其余健士皆效仿此法,分批陆续上路。

    入秋后各地忙于秋收,原本被集中前往城内的老百姓,成群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内,少则一两百,多则上千人,都是男女老少齐上阵。

    开战后,分散于郡县各村老百姓被集中迁往治所主城坚守,只有农忙时节,由各村各县的里长、县官组织辖地百姓前往辖地耕作,农忙结束后,再次返回城池,直到下一次农忙再次外出。

    百里燕率人穿梭于田间,速度极快,不时有三五成群割稻的农民投来目光,眼神很是冷漠。

    “魏将军,这些百姓有些不对呀。”

    苏洪纳闷问道,百里燕悄声说:

    “是有些不对,都被邪教洗脑了。”

    “邪教?洗脑?何为邪教洗脑。”苏洪不明所以。

    “说了你也不懂,你看到他们手头的镰刀没有,都是铁器,且极为锋利。”

    “将军是说,鲁诚此前提到的新式镰刀?”

    “对,这些百姓多半经过操练,他们手头的镰刀都是致命兵器,叫做戈,装上木棒就是兵器,告诉弟兄们不要停,迅速通过此地。”

    “诺!”


………………………………

第384章 突袭添城

    鲁诚此前提到的叛军新式镰刀,百里燕(既魏贤)发现应该是钩镰戈,是钩镰戟经过改良后弧度略小,而没有枪头的戈。

    时下没有“戈”这种兵器,只有长枪和钩镰合体的钩镰戟,钩镰戟直接是由长枪发展而来,不同于中国古代战戟是由戈发展而来。

    此前各国所使用的镰刀多是钩形镰刀,圆度极大,由此与长枪结合形成了钩镰戟。叛军装备给农民的新式铁制镰刀,与近现代镰刀几乎没有区别,只要装上木杆,就是“戈”。

    此前叛军在邵平吃了大亏,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老百姓,用此种新式镰刀武装了起来加以操练,以增强其占领地城池的防御能力。加之邪教长时间的洗脑,这些个农民对外来人员警惕心极高。

    之所以没有反应,多半是老百姓对化妆老百姓后的军队的反侦察能力低,同时没有发现携带有兵刃,如果百里燕等人是全副武装而来,此时此刻铁定是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当中”。

    一路疾驰,抵达邵平城外之际,发现叛军在西门外一里地设置了关卡,人数约莫两百人,但凡要前往添城的百姓,除儿童和妇女以外,成人男子无一例外都要搜身检查,以出示镰刀为凭证,才能通过哨卡。

    “将军,现在怎么办?”苏洪问道。

    “现在人多眼杂,隐蔽已经是来不及了。放几个弟兄出去,看看附近有无咱们的人。”

    身后是农田,前面是哨卡,完全暴露于当地人的视野之内,一百多人这个时候隐蔽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明告诉设卡的叛军他们这伙儿有鬼。

    少时,前去联络的兵士返回,抵达附近的百人队还有四支。

    “苏洪,待会儿本将前去缠住哨卡,你率其余四百人分从左右给我围上去,一个也不准放过。”

    “将军,此地距离西门只有不到一里地,贸然动手被叛军发现恐怕不妙吧。”

    “一里地不过眨眼距离,叛军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我军便能杀到。告诉合围的弟兄们,手脚都给我麻利些。”

    “哦……”

    百里燕测算过,当下的一里大概也就四百七八十米左右,四百米田径都在五十秒以内,四百五十米就算跑到一分半以内,西门的叛军即便发现了情况,也来不及关闭城门。

    关闭城门需要门将直接下达命令,甚至还要请示军事主官,待到西门兵卒发现异常情况,再通知门将前来查探,下令关闭城门,这段时间怎么也在五分钟以上,五分钟就是光着脚,也能全速杀奔西门,中途还能喘口气。

    当然,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不能一概而论。

    与苏洪敲定计划,百里燕迅速带上百余人,三五成群到叛军哨卡:

    “来者何人!”叛军为首百夫长操着孙国口音拦住去路,警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