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说,本天王十万大军去围广信,十万大军屯于此地,大军围而不攻,他晋军若敢从背后偷袭于我,本天王焉不能用二十万兵马将其围死在广信与蒲城之间将其歼灭。”

    咸军驰援蒲城与放弃蒲城,结果虽然都是一样,最终都被叛军所占,最后再被用于引诱晋军,但过程和性质截然不同。

    咸军若是驰援,必然是死战,既然是死战,那双方肯定要损失惨重。叛军随后再去打广信,惯性思维会以为双方的兵力的损失会更大,因此兵力损失的消息至关重要,要引诱晋军渡海攻打蒲城,叛军必须放出损失惨重的假象。

    但现在咸军一枪不放拱手让出蒲城,这就意味着咸军和叛军的兵力都没有损失,咸军如果据守广信,叛军以佯攻作文章制造伤亡惨重的假象,就很困难。

    雷霆于是卖个无关痛痒又极具诱惑的破绽,将二十万兵马分三路,让晋军看到蒲城依然有隙可乘,同时让出叛军的后背,让晋军感觉能给叛军造成背后重创的假象。但这样一来,无异于铤而走险。

    “天王,万一晋军倾巢出动,我军怕是招架不住啊。”秦翰此时欲哭无泪,很显然这在冒着腹背受敌的危险去围广信。

    雷霆却不以为然:

    “秦财东,前番之所以能稳住晋军,皆赖秦财东之力。此番我军能否力克广信,可就看秦财东的了。”

    “我!”秦翰吃惊。

    “姒光的为人秉性,秦财东了如指掌,其优柔寡断贪图便宜,可是秦财东你说的,如今广信这么大的便宜,他姒光难道不捡?”


………………………………

第345章 甩手

    四月份百里燕(既魏贤)打邵平那会儿,黑巾军佯攻蒲城,并放出消息说,蒲城即将失守广信危在旦夕,当时姒光便是等着蒲城失守,好去占了蒲城,全然没有理会池田、谷柏一线黑巾军主力南下的情况。

    现在雷霆故意放出破绽,仅以少量兵马驻守蒲城,主力去佯攻广信,如此一来,晋军就可能拿下蒲城,进而从背后令围困广信的十万黑巾军陷入腹背受敌的情况。

    按理说,此时晋军只要倾力一战,突袭围困广信的十万叛军的背后,定然遭到重创。

    但问题是,雷霆现在赌就赌姒光不会从背后下手,而是坐等广信失守之后,黑巾军与咸军拼个你死我活之际,姒光再从背后杀出占了广信。

    最具迷惑性的还在于,等到谷柏、池田的黑巾守军赶到时,雷霆手中便有二十万人马,只需分出十二万去打蒲城再围广信,剩下八万据守在此,晋军一旦占了蒲城,面对蒲城以南的八万黑巾军,晋军从背后攻打围困广信的十万黑巾军的决心将大打折扣,只要晋军敢动,雷霆即刻将其分割包围吃掉。如果晋军窝在蒲城不动,则即刻反扑蒲城。

    于是当天雷霆大军继续加固营垒,而当天黄昏时,位于永兴城的赵逊最先接到百里燕发出的密函,后半夜,又接到叶信送来的紧急军情。

    百里燕第一封信是调旸霆驻防的姜闵所部广信军骑马北上鼎炀,叶信的第二封信继承了百里燕的第一封信的内容,详细道出了北海郡形势剧烈变化,并转达百里燕要求再增兵五万分驻广信、鼎炀,好抽出三万骑兵西进,袭扰叛军后方的情况。

    一口气要抽走八万人,不禁令赵逊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百里燕不当家,是不知柴米贵,还做梦想着永兴河防线还有三十万人。实则公孙岳叛乱期间,黑巾军在长达八十里的防线上,全线发起攻击,致使咸军伤亡惨重,赵逊手头兵马不计伤员和移防陔陵的戍兵,压在永兴河能投入作战的实际不足二十五万,抽走八万精锐战卒,永兴河就剩下十六七万的杂兵。

    百里燕第一封信到时,赵逊连夜调兵前去旸霆接防广信军,调姜闵北上,紧接着叶信的第二封信让人始料未及,赵逊连忙派人前去追回广信军原地待命。同时亲自赶回陔陵,面见咸王。

    “大王,魏贤请求向广信、鼎炀两成各增兵四万人,合计八万。兹事体大,臣不得不向大王面呈此事。”

    “这么多啊!”咸王也是吃了一惊:“永兴河抽走了八万人,岂不只剩二十万人?”

    “回大王,不是二十万,是十六万。公孙岳作乱期间,黑巾军连续强攻永兴河数日,致使我军伤亡达三万,后又抽走四万骑兵,永兴河现在兵马实际不足二十五万,而西岸叛军少说还有三十万,若抽走八万精锐,留守永兴河的尽是不堪一战的疲弱之兵,西岸的黑巾叛军倘若来攻,我军势必伤亡惨重。”

    “那赵卿的意思是?”

    “魏贤此前来信言,北海郡甲械奇缺但兵源充沛,臣以为,若能补以甲械,增兵若干,应可弥补北海郡战力,而无需增兵八万人。”

    “那魏贤策略可否继续实施?会否影响魏将军方略。”

    “这……”

    “赵卿有何难处?”

    “禀大王,魏贤方略极为凶险,是以鼎炀、广信、蒲城三地为饵,吸引叛军主力,同时派出精干骑兵向西攻击袭扰叛军后方。因此叛军极可能报复广信和鼎炀,两城势必要面临残酷激战。

    若是增兵八万,北海郡虽是固若金汤,可如此巨大调动,焉能瞒得过西岸叛军,叛军必然倾全力攻打永兴河,臣即便守住了永兴河,我军也可能遭到重创。故而臣只能抽调三万人北上,另补以甲械军资以急用。

    如此一来,魏贤若要继续西进,北海郡形势恐将万分险恶,难保北海郡不会有失。”

    “那魏将军为何就一定要西进,三万骑兵不能留守北海郡吗?”咸王道。

    “臣以为,三万骑兵继续留守北海郡,仅够镇守蒲城、广信、鼎炀中一处,再增三万大致可保北海郡不失,也仅仅是保北海郡不失,但长此以往,必成长久僵持局面。

    且明年北海郡半数沦为战场,耕作势必受到沉重打击,广信、鼎炀两地乃北海郡财税重要来源,人口又占了七成,北海郡明年若再不能恢复春耕夏种,明年年底咸国元气恐怕就被彻底掏空。

    故而魏贤才要举兵西进,骚扰叛军后方的同时,激怒叛军,迫使其强攻广信、鼎炀,死死将叛军钉死在城下,唯有在消耗对峙中重创叛军,叛军才会在今年退兵。叛军兵退,广信、鼎炀两地明年才能恢复耕作。

    因而魏贤若不能西进激怒叛军攻城,明年情势将更加险恶。若是给其充足兵马,我军在永兴河恐遭重创,实乃两难之选择。”

    “那……那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咸王心急如焚,连两全其美四个字都问出口,这天下间哪里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好事,更何况这是你死我活的军事斗争。

    赵逊这个时候铁青着脸色说道:

    “有是有,问题是形同没有。”

    “既然有,为何又没有,赵卿何意啊?”

    “雷城尚有十五万晋军,晋军若能出战,北海郡形势将一夜间乾坤都转。”

    “唉……”咸王哀叹道:“雷城距北海尽在咫尺,晋军倘若有意出兵,岂能盘踞于雷城。赵卿别说了,寡人对晋国早已失望透顶,无需再提。”

    “那就只有在大举增兵北海郡,我永兴河主力重创,与明年发生饥荒财税锐减,两者之间择一选择,还请大王明示。”

    “你!”咸王气的够呛,明摆着要他在糟与更糟之间做出选择:“寡人将咸国身家性命交予尔等,尔等难道无半点良策?”

    “臣有罪,但事已至此,已非咸国一己之力所能力挽狂澜,非列国携手一起平叛,方能缓解我国之危。无论作何选择,大王都应尽速派遣使臣前往列国游说,游说各国联兵平叛,否则明年咸国形势将处于奔溃边缘,臣即便一死,也难挽回颓势。”

    “赵卿要寡人去向列国乞求怜悯,岂有此理!”咸王震惊无比。

    赵逊诚惶诚恐,下刻便单膝跪在地上行了一大礼:

    “臣不敢,梁国、晋国至今袖手旁观,任凭我军浴血厮杀,实在是咸国已到山穷水尽之地步,不能不向列国求援。”

    “那要是寡人不准呢。”

    “那臣,也就唯有尽忠了!”

    “寡人不信,寡人不信魏将军也无计可施,寡人即刻写信于他。”咸王方寸已乱,慌乱中拾起笔墨修书一封:“来人,将此信即刻送往北海郡交予魏贤将军,并令他即刻回复寡人。”

    “诺!”侍卫郎接过铁函,随即离开大殿。

    赵逊一直跪着,咸王怒气未消,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