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
“属下在。”护兵上前道。
“传令卢皋将军,即刻前来见我。”
“诺。”
少时片刻,卢皋匆匆骑马来到城南:
“将军何有吩咐。”
“叛军先锋已到广信西南属地外三十里,本将有意迎头痛击,挫其锐气。”
“如何个出击?”
百里燕指着城南外大片的杂草说道:
“卢将军带一千人马,随斥候即刻出城前往西南放火。”
“放火?”
“正是,现在正刮东北风,火势烧起来后,风势会更大,蔓延更迅速。叛军由西南而来,势必被大火所截断。此外……”百里燕一顿,思索片刻接着说道:“此外蓝毒水绝产水田皆以干涸,以大火焚烧土地,可缓解蓝毒水之毒。”
“那末将即刻去办。”
“记住,多带松油与白酒,避开树林山地放火,沿途但凡有尚未撤离村落百姓,即刻警告驱离,定要从最外围开始放火”
“诺!”
六月正值海风强劲天气炎热,北海郡土地绝产之后颗粒无收,水田干涸只有耐受性极好的野草还在疯狂生长,大片大片的农田形同草原,这要是一把大火烧起来,不亚于一场草原大火。
碱式碳酸铜经过雨水两个多月的冲刷和自然反应,地表浅层残留量下降,再以大火烧烤,可加速碱式碳酸铜的无毒化降解,使之变成水、二氧化碳和氧化铜,同时也能迟滞叛军的行动。
卢皋率军出城不久,百里燕即刻派出信使,由城东绕路前往鼎炀,将消息通告叶信,适时抓紧时间放火烧田提前夏耕,抢种粮食。
申时前后,陆续传来秦翰财产查抄的结果,抄没口粮八千余石,布匹数千匹,马匹三百多匹,药铺两家,纱坊四家、布坊三家,妓院三座乐坊一座,酒楼两座,酿酒坊一座,此外还有皮革、木作、首饰坊等作坊二十多座,其他店铺七十余家,查抄的现款铜钱仅仅七万余万贯,不计口粮、布匹、马匹、药材、妓院等大宗商品,其余财货尚可折合铜钱十多万贯。
值得一提的是,清剿过程并未发现一匹丝绸、绫罗、锦帛,一块玉宝石,据知情掌柜交代,早在四十多日之前,秦翰就以出空所有贵重物品与铜件,能折换成金银玉帛的都折换了高附加值,易变现的贵重物品。
唯一值得庆幸是查抄了几千匹布匹,以及上数百张的从长孙国买入的水牛皮。
牛皮是制造皮铠的重要原料,咸国耕牛匮乏,质地上等的皮铠已经消声灭迹,取而代之的都是质量低劣的轻皮甲,甚至连皮扎甲都只能装备精锐部队和将官一级。
至于棉布,由于消费对象都是普通百姓,交易的货币铜钱为主,秦翰又是广信最大的富商,除了广信公府,没人能一口气吃下几千匹布,但显然秦翰没来得及处理这些财货。
所有现钱均以太守府名义,挨家挨户去找广信的富户向他们买粮,货品除战略物资之外,一并折算钱款易货交易口粮,始料未及的却是有钱人正在逃离广信。
全城虽然实行了戒严,但白天街上依然可以走动,也没有禁止出城,而且城外的难民大量涌入,四门的秩序极为混乱,四门又是广信军负责把手,富人使点银钱,很容易打通关系出城。
政局的动荡加上秦翰的恶劣影响,广信的富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广信撤离,人走了也就算了,走时带走了大量的贵金属和钱币,而他们留下的产业和带不走的财产,却不能抄没,强行抄没只能是饮鸩止渴,加速人心的背离。
“这些个王八蛋,卷款就走,良心都给狗吃了。”
“魏大哥,这些货好歹也值不少钱,暂且压在府库,来日还能卖不少钱。”
“没用的,货再多再好,不对路子有什么用。广信现在缺粮,大户手中有粮,但却封着走人不卖,有什么用。”
“不是可以征粮嘛,商贾走了,不能强征吗,萧儿记得小时粮官每月都要上门讨要粮食,官府就不能强征他们的粮食吗?”
“征是能征,如此一来影响将甚为恶劣。”
商贾归根到底是老百姓,是群众,其本质并没有因为财富而发生变化,但强征老百姓和强征商贾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老百姓的流动性差,祖祖辈辈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地方,若非日子过不下去,很少愿意迁徙到外地讨生活,而且外地的生活,也不一定比本地好过。
其次老百姓手中的资本和物资保有量稀少,主要的资本形势是生产资料,和个人的劳动力创造的田地产出,在时下制度的保障下,国家可以有效的将普通百姓的财富,以合法的手段征收入国库。
正因为老百姓的财富保有量少,所能产生的经济流动性规模相对恒定,与人口基数直接挂钩,且活性很差。
因此时下人口的保有量,直接决定了国力的强弱,因为人口是基础经济活动的必要生产资料。
而商人是经济生产活性增量的主要来源,甚至在当下是唯一的来源。商人创造越多的财富,其缴纳的税赋的量,是寻常百姓的数倍乃至数万倍,商人越多,商业越发达,国家经济的活性和税赋增量也就越大。
如梁国,国土很小,养兵却不比咸国少,究其原因,其商业的发达和传统政治遗产,使得梁国的财税的总量咸国的三四倍。
故而处置商人和处置百姓,所要顾及的方方面面截然不同,造成的政治、舆论、经济影响也天壤之别。
………………………………
第336章 经济策略
老百姓的迁徙受到法律和现实处境的制约,流动性很差,但是商人哪个背后不是绑了大腿,尤其是大商人,不是这个关系,就是哪个门道,商人的迁徙本质而言是逐利和避险行为,哪里利润最高,哪里最安全,资金就会往哪里转移。
商人是社会产业结构的主要承担者,创造活性经济和商业税赋增长的主要来源,商人的流动性远比老百姓更大,贸然抄没商贾的财产,将直接打击商人对市场对政局的信心,说的更明白一些,就是金融恐慌。
试想一个国家政府动不动就抄没商业家的财产,其他商人会怎么样想,外国投资商会怎么想,由此导致的一系列恶劣影响,远比强征抄没得到一些财产损失更大。
资本一旦对市场环境丧失信心,接踵而来的资金短缺,市场萧条,产业下滑,失业下岗等一系列影响,都是长期性影响。百里燕(既魏贤)两世为人,认知远比时人看的更远,不得不考虑由此带来的长期经济影响。
“算了,这件事大哥来处理,萧儿尽快将账目清理干净,人手不够就地招募。”
“明白了大哥。不过这些都应是官衙的差事,日后追究起来恐怕不妥吧。”
“非常时期,没什么妥不妥的。出了事,大哥顶着。”
太守府与城府司马府两府官员、衙役从根子上彻底烂掉,不堪再用,眼下由先锋营接管。广信的行政一直由广信公府管辖,因此百里燕倒也没有落得多大的担子。
但是基本的市政运转和财务进出,人就需要大量人手,尤其是基层官吏,战后需要尽快恢复广信的行政能力,而眼下只能将就由百货堂盘点府库和军仓的账目清理。
离开百货堂,百里燕坐车前往太守府,以太守府的名义,禁止非官府和军队的马匹、车辆出城。即日起,广信只进不出,没有城府司马府许可,即便是广信公府的批文,也不许出城。
不少富人都经由北门出海取道海陆前往东原郡、江东郡,也有去国外的,携家带口不少金银珠宝,堵得北门水泄不通。再就是东门,弄不到船出海的商贾就从东门出逃,车队马队络绎不绝,运走的金银整箱整箱子的搬走。
官府告示一经贴出,效果立竿见影,正要出城,以及出逃一半的商贾措手不及,有的是人已经出城,财务还留在城内待运,有的则是人走一半,妻儿老小还在城内。
而不久后,卢皋的龙武营来到广信属地边界,到处放火焚烧田地,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启禀魏将军,府衙外有一群商贾喊着要见将军。”
兵士前来禀报,速度比百里燕预估的更快。
“来的还真快呀。去,告诉他们,令他们选个德高望重的前来说话。”
“诺!”
少时片刻,一个四十多岁锦衣绫罗男子来到前堂。
“小民张浒见过……”
张浒略施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