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本相还没有输!”

    公孙岳试图做最后的挣扎,却让百里燕更加看清雄论派凶恶的嘴脸,公孙岳所谓的没有输,不过是遥不可及的广信,黑巾军在利用陔陵兵变的同时,定然也是暗中出兵攻打广信。


………………………………

第311章 积变(34)

    “公孙相国是想说广信吧,其实魏某已经猜到,黑巾军图谋广信已久,包括广信公姜闵密谋叛乱之事,其背后一边是公孙相国捕风捉影炮制的消息,一边是广信城第一巨富秦翰暗中秘密策动,实则都是你等在替黑巾军提前设下的局。

    当年奉阳君叛乱,曾有内情传言,咸王血脉不正,王太后不贞,奉阳君起兵反叛。但魏某当时便百思不得其解,晋国起兵之际,居然毫无知情,直到西寰嫁入太子府后,方才得知其中秘情。现在看来,一切都是相国你一手炮制的假消息,可是如此?”

    “那又如何,奉阳君一死,咸国裂土已成定局,魏将军纵有经天纬地之能,又能如何。如今广信将失,北海郡已是我军囊中之物,即便本相功败垂成,咸国的气数也已尽了。”

    “哼,痴心妄想。秦翰不过是一个商贾,其何德何能号令广信守军,若无相国大人暗中摆布,他秦翰岂能绕过广信军发动叛乱。说吧,广信守军当中倒底谁是内应。”

    “哼呵哈哈……我虽知秦翰是广信巨富,怎奈却不知其也是同道中人,广信之事本相爱莫能助,魏将军无需多问。”

    “怎么,你不知秦翰是暗桩?”

    百里燕(既魏贤)诧异,目光扫过公孙岳,见其目中一片茫然,这才发现其情绪急转直下,失望跃然脸上,他又忙问道:

    “如此说来,愚论派、雄论道相互不通情报,可是如此?”

    公孙岳没有回答,但从他失落的眼神中可知,公孙岳意外的同时,也是震惊的。

    这就意味着,公孙岳这个手握咸国最高权柄的头号潜伏者,连一个重要下线的存在都不知道。

    当然,从近现代情报体系角度而言,单线联络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措施,但公孙岳与秦翰干的是两件目的相同,而结果截然不同的两个战略任务。稍有不慎,就可能是他们两人撞车,甚至大打出手了半天,还不知道是自己人。

    如果公孙岳是雄论道派系,秦翰无疑是愚论派派系,两者竟然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很显然两派之间根深蒂固的就不信任,相互猜忌之严重可想而知。

    想到此处,百里燕继续又说:

    “公孙相国,其实黑巾军早已不可能取得广信,此番必败无疑。”

    “这是为何?”

    “广信属地治下有人口四五十万,此前一直由广信公主持政务,百姓过的还算风调雨顺,田租虽然不低,却没有盘剥,生活尚可。但近年秦翰暗中助纣为虐,以蓝毒水毒杀粮田,致使北海郡千亩良田绝产,百姓生计毁于一旦,此等卑劣手段岂能得百姓拥戴。”

    话音落下,公孙岳黯然失色,精神亢奋的过后,是信念的崩塌,此刻清晰无比的映在他的脸上,好像一瞬间老却了十岁,公孙岳颓然坐在咸王坐过的座塌上,垂头丧气沉默着,始终没有开口说话。

    见其气势尽散,百里燕再次劝道:

    “相国,投降吧!”

    “好吧……但本相还有一事相求魏将军。”

    “相国请说,只要魏某力所能及之事。”

    “首谦追随某多年,诸多细节与他并无瓜葛,还望魏将军保他一命。”

    “那大司马被害一事,他可曾参与。”

    “不曾。”

    “这么说,大司马之死确系你所为。”

    “正是。”

    百里燕所问是一语双关,既是问恭首谦是否参与了毒杀姜严,又是再问姜严是否是公孙岳下毒所杀,公孙岳亲口承认,这意味着毒杀姜严是促使他起兵的主要原因。

    “魏某知道,相国是用毒盐谋害了大司马,但百思不得其解毒盐从何而来,不知相国能否赐教。”

    “菜白霜,是菜白霜。”

    “嘶……原来如此,是用刚腌的蔬菜咸水熬制城盐所得,可是如此。”

    所谓“菜白霜”其实是用刚刚腌渍了七八天的蔬菜榨汁,其原理和制作西瓜霜有点像。

    腌菜在腌渍三天后会出现亚硝酸钠升高现象,榨汁后重新放回腌菜的咸水中闷酵,而后可制取带有较高浓度的亚硝酸钠的咸水,最后用咸水熬煮收汁成白盐。

    其中原理利用的正是蔬菜富含维生素和蔬菜蛋白,在与盐和细菌的初期反应过程,容易产生大量亚硝酸钠的原理,进行二次的发酵制取亚硝酸钠。

    咸国地处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蔬菜在三十三至三十五度之间发酵产生亚硝酸钠的含量极高,变相的提供了制取亚硝酸钠的途径

    按说刚腌渍蔬菜亚硝酸钠的含量极高,充其量是长期食用引发慢性的消化系统癌症和恶性肿瘤,并不足以达到直接致命的量级。但一坛腌菜的咸水不足以致命,一百坛一万坛子腌菜的咸水中含有亚硝酸钠的总量却是能致命的。

    公孙岳正是利用了这个道理,将大量咸菜水集中熬住成含有亚硝酸的食盐后,再次融入水中沉淀,盐的密度比亚硝酸钠低,因此盐浮在水上的,而亚硝酸钠溶液更容易沉在水下。

    此时只要上层液体舀出,熬煮沉在水下的咸水,得到的就是纯度较高的亚硝酸钠。

    此外,亚硝酸的溶解率是盐的两倍,也可利用这一物理现象进一步纯化亚硝酸钠。

    当然,公孙岳是不可能知道“密度比重”这个认知,多半是当下时人生产生活中经验现象总结的知识,久而久之落入用心险恶之人手中,最后变成了杀人工具。

    根据公孙岳交代,毒杀姜严并不在其计划当中,只因为咸王逼的太紧,明里暗里撤换官员将领,导致姜严其所敛财富被咸王发现。

    公孙岳正是知道姜严的惧怕咸王迁怒于他,于是谋杀了司库少承石勤,石勤掌握军资库存,是姜严心腹,石勤一死,咸王必然要找人接替,公孙岳从而轻易能够揭开这个疮疤,再次激化大司马和咸王的矛盾,迫使姜严铤而走险。

    也就是说,公孙岳没打算亲自出面,而是要让姜严出面反叛,即便不能杀死咸王,只要陔陵一乱,黑巾军即刻出兵攻打永兴河,限制赵逊大军行动的同时,暗渡陈仓北海郡,将广信攻下。

    因此,陔陵叛乱的目的,最终不是要拿下陔陵,而是转移咸军注意力。

    结果没想到姜严凭空出个昏招,得知百里燕得胜还朝,姜严愈发担心赵逊将来他取而代之,而百里燕则合情合理的,顺理成章超擢提拔为司库少承,接管全军军需的账目,考虑到这层关系,姜严就想到请百里燕过府密会,意在贿赂百里燕。

    百里燕当然不会吃姜严这一套,公孙岳心里很清楚,同时也清楚百里燕为人圆滑,一直在提防姜严狗急跳墙,料定百里燕势必趋炎附势虚与委蛇,拿了姜严好处的同时,还稳住了大司马,暗地里却与咸王串通。

    如此一来,公孙岳的算盘就得全部落空,显然这是他不愿看到的结果,于是不得不毒杀姜严,把矛头引向轩亭侯,进而指向咸王。

    只是没想到百里燕破案神速,以指纹为线索,很快撇清了轩亭侯的嫌疑。

    但要说无知是害死人的魔鬼,这话一点也不假。

    百里燕全城放出消息收集指纹,其实打草惊蛇的意图更大,很显然几千个指纹,仅靠肉眼比对重叠严重的指纹,显然短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工作,以当下的技术条件,也无法完成。

    但公孙岳信以为真了,当真以为几天之内就能破案,因为那几根铜筹是过过他手的,也确实留下了指纹,这要是查他头上,十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局面便要毁于一旦,他当然不甘心,于是狗急跳墙的反成了他。

    “人算不如天算啊,唉……”公孙岳一息长叹,满是惆怅和失望。

    “天作孽不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今日的局势乃相国大人一手所致,即便相国不起兵,大王也要取你而代之。最后,关于大王所赐御酒,可也是相国大人所为?”

    “魏将军既已全知,为何还要多此一问。”

    “此种毒酒于真酒相伴而生,绝非普通人所能弄到。据魏某所知,天下能酿白酒者,仅梁国博源君姬丰一家,毒酒之源,源于头酒,而博源君每次都要将毒酒倒掉,能得毒酒者,只可能来自于博源君酒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