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工业级硝酸在十八世纪之前,还无法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缺乏人才、教育、体系、科学认知和超前理念的十世纪,就更不可能。

    而稀硝酸与棉花的反应并不那么敏感,因此使用稀硝酸制作硝化棉,代价大,效率低,产量低。

    其次,棉花传入中国和欧洲的时间都很晚,因此欧洲、中国发现硝化棉的概率理论上比阿拉伯人低,同时使用麻丝也可以制作硝化棉,如此中国人理论上发现硝化棉的时间比欧洲高,因为欧洲早期既没有引入棉花,也不适合种植麻类。当然,这是建立在同等技术水平之上的假设。

    其三,棉、麻在古代都属于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农田,也制约了硝化棉的生产。

    因此即便出现硝化棉,在缺乏人才、设备、农业改良和工业化规模生产技术之前,不可能大规模应用使用,小范围使用是可能的,电石等等简单的超前技术亦如此。

    当大量简单而偶然的超前技术出现,尤其是军事领域的技术变革,一定会的改变战争的形态。

    如书中灌钢法的出现,越过了百炼钢、炒钢,因为技术可以实现,问题是能否被认知到,有无理念。同时钢制锁子甲出现在青铜时代,等同于无敌战神的存在,改变了战争的进程可形态,但同时内奸的存在,也意味着技术此后的扩散,同时锁子甲也非万能法宝,也有其弊端和致命弱点。

    如果锁子甲出现在石器时代,小作以为多半没戏,因为石器时代都用石头和棍棒之类的钝器,所甲子最怕就是钝器。所以超前技术,未必就一定合适,得看针对特性。

    因此,超前技术的出现,改变主人公己方的同时,也可能改变整个历史形态,同时早期科学技术的偶然性,也能改变历史的形态和事态发展,关键取决于写穿越文的作者,能否以合理的逻辑和文章组织力,合理安排架构。

    往往为了单纯的搞出某个技术,而用文字堆积,大开外挂金手指,或者东一榔头西一棒,搞出了这个搞出了那个。

    此外,对手戏份中的偶然技术,站在主人公的立场上,通过主人公超前的认知、理念、科学思维和知识体系,可以反推对手的技术形态、技术来源,技术储备。

    如文中此前出现黑巾军用硝酸溶解银子,既然黑巾军已经偶然间发现了硝酸,那会否日后偶然间再发现硝化棉,用以投入战争对付主人公,这些都是主人公需要思考和提防的问题和变数。

    但回到此前说的三点,工业级硝酸和农业生产,以及偶然性发现缺一不可,需要人才、设备的积累,主人公百里燕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认知和知识储备,进行反推思考。


………………………………

第306章 积变(30)

    正值胶着之际,城门突然从内开出一道缝。

    “大都督快看,城门开了!”徐谨手指已经开启的城门,心中立起疑心。

    “传令众军戒备,派哨兵前去查探。”

    “诺!”

    叶信定睛细看,担心是叛军的诈计。

    少时片刻发现城头叛军阵脚自乱,可闻杀声四起,城门此刻已经开启大半,门内十余骑正纵马而来,依稀能看见并非咸军甲胄,此时眼尖的卢皋一眼认出:

    “是梁国公使府的人马!”

    “公使府?”叶信半信半疑:“卢将军确定?”

    “至少甲胄是梁国禁军的。不对!”卢皋此时发现人群中还有百里燕:“快看,后面是魏将军!”

    百里燕腿上被拉了一戟,骑马很不方便,因此骑马慢了许多,落在了梁军身后。

    叶信等人带着护骑催马上前,只看百里燕上下血染已经被鲜血浸透,左腿上还扎着绷带,此时已经能想到一天一夜间城内倒底发生了什么。

    “魏将军,城内情况究竟如何!”叶信急问道。

    “相国公孙岳谋反,现在仍在围攻大王,速速带人前去接应。”

    众人闻之皆惊,此前一直以为是大司马姜严部将造反,现在却是公孙岳造反。

    “魏将军,可知相国缘何造反!”徐谨问道

    百里燕冷笑道:

    “咸国今日之局面皆拜相国公孙岳所赐,他才是黑巾叛军在咸国的最大内应,过去十多年间所作所为,其目的意在让咸国变成民不聊生水火不容,好为黑巾军起事提供便利。”

    “魏将军,此话当真?”叶信半信半疑。

    “西门守将已被生擒,大都督可亲自审问。”

    “那就不必了,卢皋、顾中即刻随我前去救驾,其余诸将迅速入城攻取其他三门,尽速控制陔陵。”

    “诺!”

    诸将异口同声,百里燕这时说道:

    “大都督,还有一处尽速派兵接管,谨防公孙岳狗急跳墙。”

    “何处?”

    “介康仓,介康仓虽只有两千守军,但咸军粮草七成都在介康,公孙岳极可能已经哗变了介康仓守军,他若不能夺取陔陵,定是要派人烧毁介康仓。如此一来我军恐怕熬不过今秋,便要发生饥荒,此事不可不察。”

    介康距离陔陵不远,沐阳仓被劫后,咸王亲自筹建介康仓,囤积了咸军七成以上的粮草,直接经由陔陵的驰道运往永兴河畔。如今西门已破,一公孙岳丧心病狂的一贯手段,定然要做垂死挣扎,介康仓倘若有失,咸军不需要两个月,就会因断粮而瓦解。

    叶信果断派遣徐谨率骑兵一万急袭介康,自率两万人马前去王宫解围,剩余一万杂骑迅速入城攻取其他三门,防止公孙岳败亡后裹挟叛军出城造成更大规模的破坏。

    叶信攻破西门的消息第一时间尚未传到王宫,公孙岳此刻已经成功将宗庙水渠以装有大米的麻袋填出大片可供通行的通道,并用十组人马,抬着立柱在宗庙的东墙上轰出出了八个大缺口,叛军从轰塌的缺口处如潮水一般涌入宗庙,与咸王禁军展开了最后的搏杀。

    栾冲此前还乐观估计能坚守到上半夜,如今情势急转直下,众人已是乱了方寸。

    “大王,快走吧,再不走可就来不及了!”

    荀牧恳求道,咸王沉着脸印堂发黑,一副倒霉到家的样子:

    “逃?让寡人当着列祖列宗的面,逃!笑话,寡人就是要死,也吊死在宗庙大梁上!去,把太子给寡人带来。”

    咸王执意不肯逃命,众人六神无主方寸全无,鼎炀侯亲自将太子姜蛰,太子妃西寰从偏殿带到咸王跟前,太子姜蛰显然还不知道父亲姜亥想要做什么,只是听到殿外的杀声,缩着脖子怯生生的看着面色如铁的父亲。

    “父亲唤孩儿何事。”

    咸王此事有些怒意,因为太子无能。至少这个时候已经死到临头,就是害怕也没用啊,早晚要死,怕成这个样子有各卵用。

    再看太子妃西寰,咸王更加来气,居然还敢瞪着自己。当然,咸王也知道,自己身边发生了宫变,还被杀的如此狼狈,晋国人打心底里是吧他给看扁了。

    心里苦涩酝酿一番,咸王终究压着心火,未将情绪喧之于口,即便歇斯底里的咆哮一番,换来的很可能只是太子妃西寰的讽刺和蔑视。

    “蛰儿,寡人的江山要完了,是寡人对不起列祖列宗,辜负了先王的重托,如今未能将基业交到你的手中,一切都是寡人的不是啊。”

    “父王……”

    姜蛰两行眼泪掉下来,身体不住的颤抖,一旁西寰脸色铁青,打心底把父子二人给看扁到了地上,她道:

    “父王,为何不突围,突围尚且还有一线生机。”

    “寡人为何要苟活!”

    姜亥反问一句,西寰心头一怔,转念想到该死的咸王是要拉着太子和她一起陪葬啊。只有她和太子都死了,姜亥这一脉也就全完了,剩下的姜闵一脉还照样能继承王位,一旦黑巾之乱平定,姜闵高举反晋大旗来个死不认账,她西寰岂不是白送了性命。

    想到这里,西寰脸色愈发青黑,心头的怒火终于压抑不住发作出来:

    “父王,孩儿如今已有身孕在身,想我也是堂堂晋国公主,公孙岳断不能杀害于我。父王若是殉国,西寰愿领晋国兵马,为父王复国。”

    西寰一言既出,众人错愕,太子震惊,西寰怀孕一事他是全不知情。当然,行房之事他心里当然有数的。

    众人目光此时纷纷看向咸王,咸王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很是失态的说道:

    “好,好啊……”随后从腰后摸出了传国玉玺:“太子妃果然是晋国的好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