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说,黑巾军用马匹驮人运来邵平!”

    “是的,步军定是在邵平之外弃骑马步行,而后两万骑兵赶着五万匹空马,再次返回永兴河,再将五万骑兵运载而来,如此黑巾军便能在半个月内再运来十二三万人。

    而陈飞时大都督水军要在半月之后才能抵达长沌河,而先到的这五万黑巾步军,定是准备南下长沌河阻拦陈飞时将军与我军汇合。”

    “嗯,确有可能。如此一来,二十日之内,邵平之敌将陡增至十万以上,我军将孤立无援,魏将军有何妙策?”叶信问道。

    “末将以为,黑巾军定是已经识破我军攻占邵平之意图,因而不会分兵围城,而是直接阻断长沌河,不令我军裹挟百姓返回永兴河。

    不过,以战马驮运步军而后往返,此法非一般人能想到,末将怀疑,此来黑巾军主将定是圣焱、雷霆、神通三天王之一,决不可轻视。”

    这时对坐的肖渠问道:

    “魏将军是说,不能出城破袭?”

    “是的。”

    “这是为何,为何不能趁叛贼立足未稳之际,以骑兵精锐迎头痛击其步军呢?”

    “黑巾军步军先脱离战马,改步行而至邵平属地境内,我军尚不知其随行赶马的骑兵在何处,倘若骑兵未走,我军眼下仅有三万人马,突袭五万步军至少要两万人马,若是我军突袭之际,其骑兵从侧面亦或者身后掩杀,我军将成了瓮中之鳖,此乃其一。

    其二,我军马匹为上等战马,黑巾军骑兵不敌我军,步军定要有所防备结阵而来,因此不存在先发制人突袭敌军的先机。

    其三,城内不稳,一路带来的俘多达两万余人,加上新附人马和降兵,总数超接近三万,另有百姓十五万,我军三万,总人口达二十一万人。如此众多人丁,才接管两日,稍有差池,我军将陷入内外交困之中,不得不防。”

    现场肯定不止肖渠一人,盘算着趁黑巾军远道而来立足未稳之际,劫营打突袭,换做是正常的逻辑思维,也没有不打突袭的道理。

    当年百里燕四败韩合,其中一败就是打的远道而来立足未稳,在尹秧城下杀得韩合骑兵大败。

    但这次不同以往,很少有人会让骑兵下马,改由完全不熟悉骑兵战术的步兵,将马匹当成运输工具运载至战场,而不是战场后方,而后再将马匹运回把骑士运来。

    如此既要打破传统,还得有魄力,同时是力量投送和效率计算的共同结果,一般人绝不会去做,即便是百里燕,也不敢轻易让步兵上马,取代骑兵,用马匹转运至前线战场。

    一旦遭遇敌方精锐职业骑兵突击,结果便是散兵游勇式的满战场乱跑,步兵不熟马战,不知道马的特性,短时内难以掌握技巧。

    其次,将步军用马匹转载,势必要计算双方实力的强弱和战术原则。转载的步兵若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达到战役目的,不如不运的好。

    黑巾军永兴河畔近七万骑兵,数量虽多,但马匹半数都是三流的杂骑,战场角逐之下拼的是技巧战术,更是拼的马种,再优秀战士驾驭下,马匹的优劣将直接左右战斗胜负。

    黑巾军七万杂骑正面硬怼三万咸军骑兵,其并不占绝对优势。尤其是咸军战术已经较为灵活,手段极多,其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即便以多于咸军惨烈伤亡取得压倒性优势,对黑巾军而言毫无意义,更加不划算。

    于是采用步骑混和投送的方式,先将步兵运至邵平,而后再将骑士运抵战场,黑巾军在兵力上将取得决定性优势。咸军孤守邵平远离永兴河一千五六百里,只要封锁了河道,就能阻止咸军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

    “大都督,末将以为,此时劫营难有取胜把握。”

    百里燕道,肖渠一旁说:

    “那就眼睁睁看着黑巾军将我军后路切断?”

    叶信点了点头,认可肖渠的主张:

    “肖将军所虑不无道理。魏将军,黑巾军当下只有五万步军,兵力虽多,战力却不及我军三万骑兵,一击之下仍有胜算。但硬拼,纵然我军取胜,也难将邵平百姓安然带走,魏将军可有计策破敌?”

    “回大都督,在下正要说此事。敌军以步军骑马,最大弊端是步军不习骑战,一旦将马匹用作载具,势必要将马匹牵回永兴河。

    末将建议,是否能绕道截住黑巾军的战马,一旦没了战马,其陆路增兵将难以为继,一千五六百里路,步军单程一趟,走也得走二十日一个月。

    纵然黑巾军从长孙国境内调兵,也得二十天一个月,才能进入邵平。有一个月时间,陈飞时将军两万水军早已抵达邵平,我军再行南北夹击,便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那魏将军如何知道黑巾军马匹在何处,此时少说已经过去一天甚至两天,黑巾军骑兵若不在邵平,定是已经走远,我军若是截击其马匹,路程定是追赶不上,若是出兵少了,事则不成,反有被其咬一口可能。”叶信问。

    “大都督,黑巾军意在短时内集中十万以上兵力,将我军困死在邵平,其五万步军在与主力汇合之前,必定守在长沌河畔,阻止我军登船。

    因而其马队势必要在最短时间之内,以最快速度抵达永兴河畔,将人马运抵邵平,因而只能走邵平至永兴河最短路径,我军则以马匹速度取胜。”

    黑巾军打了个时间差,提高了兵力机动投送的效率,但五万步兵要想包围三万骑兵镇守的邵平并不现实。


………………………………

第242章 邵平之战(14)

    邵平城池围长近二十里,倘若是三万步军守城,五万兵力围而不打倒是绰绰有余。现在是三万骑兵守城,五万步兵即便均匀分散在四个方向,兵力过于分散,一边至多只有一万两千五百人,长枪短剑弓弩的密集程度无法起到有效的结阵效果。

    城中的骑兵也不可能坐以待毙囤积城内,势必是城内城外同时扎营,里外呼应。如此反而容易被三万守城骑兵给各个击破,因此得不偿失。

    最佳的战略目标是在常屯河附近结阵,阻止咸军与水军汇合,而后坐等援兵,

    要将黑巾军从永兴河尽速运来,即便战马每天强行军,好马也就跑一百五十多里地,还得掉膘,跑不了三五天要受伤。连续狂奔三百里,马匹要活活累死。

    黑巾军甩下步兵后,现有五万匹空马,每日定也是两匹轮换,但人不可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行军,马吃得消,人也吃不消。更何况半数马匹都是三流杂骑,每日行进也就八九十里路,两匹马轮换也就是走一百七八十里路,撑死了两百里。

    单程一趟就需要九天左右,往返一趟就是近二十天。要是绕路只能更远,因此只能是走最近的直线路程。

    而咸军军马都是一等一的上等战马,单匹战马日行一百二十里没有问题,两匹交替使用日驰两百五十里不伤马,近日又在城外放养了两日,正是脚力充足,此时若是追赶,三日后就该能追上黑巾军骑兵。

    “大都督,黑巾军力求快速运兵,势必要走捷径,因此只要沿最短路线行军,定能遭遇敌骑。”百里燕道(既魏贤)。

    “嗯,那魏将军要多少兵马破敌?”叶信问道。

    “本部先锋营与徐谨将军部下五千人马即可。”

    一言既出,下面议论纷纷,就连司空南都都吃了一惊:

    “将军,如此会不会太过冒进了?”

    “是有风险,但若不行此计,二十日后,城外可就是十万敌兵,那时候如何脱身。此外,黑巾军此法运兵也是失策,如此众多马匹若是被劫,岂不是肥了我军。”

    司空南转眼想到,百里燕是为了马才决意出击,他又问:

    “将军,你能想得到,黑巾军难不成就想不到?”

    “嘶……”百里燕一愣,心想,换做是其他人,定然不会越过黑巾军步军去劫掠马匹,只有见钱眼开的自己才会这么干,难不成真如司空南所说,这是黑巾军故意诱使自己进入圈套的诱饵?

    下刻他说:

    “南宫兄所言有理。不过,你我本部人马皆乃精锐,徐谨所部也非善类。黑巾军骑兵即便选取精锐,人数远多于我,定也不惯我部战法,因此不应有绝对优势。

    倘若以步军阻拦,我军两匹战马轮流交替,可日行二百五十里,步军难以追歼。倘若要设计,其骑兵定当没有走远。必须隐伏邵平附近,诱使我军一部人马出城,而后切断后路,聚而歼击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