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一辈子只能坚定一次立场,除非最后一次是为坚定自己立场,否则一旦上了船,想要再下船,就不那么容易了。

    咸王将他牢牢绑在王室家族的利益链条之上,便是为了巩固姜氏王权,既能拉拢到百里燕这个得力干将,同时又能让赵逊也死心塌地的为咸王卖命,同时又稳住了广信军,即便不想将自己的命运置于棋盘之上任由他人摆布,此时此刻也已身不由己。

    即便不为自己,也要为自己的性命和子嗣,赌上所有的一切博上一回。

    与咸王的谈话持续了三刻钟,比之此前的五人,似乎还略少了几分钟,但内容尽是干货。

    百里燕相信,此前任何一个人,咸王绝无此等高谈阔论,想必这些细节都是广叔子提前安排好的。

    离宫之前,姜亥调拨了一千宫卫禁军充当护军,名义上给是他这个外甥女婿的护军,实则是监视,是偷师。

    “今后就幸苦卢将军随魏某东征西讨风餐露宿,魏某定不会亏待各位弟兄。”

    “魏将军言重,大王托付之事,末将不敢懈怠,不知将军何时动身前往安泰侯官邸。”

    百里燕看了看太阳,时辰也不早了,这个点上去拜访安泰侯不太礼貌,他道:

    “魏某的先锋营此时扎在城外,不如先随在下前去先锋营再做安排。”

    卢皋,禁军右都统,咸王侍卫郎官。禁军编制与戍兵、郡兵、客军大致相当,侍卫郎、侍卫郎官是君主亲信将兵,受侍卫郎、侍卫郎官称号者,君主之亲信,即便是个战卒,随时都可提拔为中低层武官。

    姜亥派给的一千禁军,侍卫郎有近两百人,侍卫郎官七人,没有人能够拉走这么一支高度忠于君主的队伍。

    率卢皋由南门而出,司空南、苏洪二人率兵驻扎城外五里已经有两天,陔陵的守军派了一支五百人骑兵日夜在附近巡逻,防止先锋营生事。

    “魏将军,怎么去了这么些日子,让我等好是担心。”

    司空南担心道,沈云卿轻描淡写说:

    “有什么可担心的,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对了,苏洪他人呢?”

    “苏洪去城中给弟兄们打酒去了,永兴河吃紧要命,弟兄们几个月滴酒不沾,这两天松了力道,想起来弄些酒解馋。”

    “也好,但别给我喝成烂泥,当心把你们吊起来喂蚊子。晚上告诉弟兄们,都准备一下,过几日要去梁军大营,都给我打起精神,不要给梁国人看扁了。”

    “诺!”司空南道,转眼看去卢皋:“魏将军,这位将军是?”

    “这位是禁军右都统卢皋将军,此番随本将一起出征。”

    沈云卿一番详尽介绍,司空南抬手略施一礼:

    “原是卢将军,幸会幸会!”

    “司空将军客气,本将军王命在身,今后请多关照。”卢皋目带异色,上下打量着司空南,不禁问道:“司空将军,你这身上披着的怪衣作何用。”

    “此乃铁布衫,为魏将军所创,先锋营装备有三百件,瑞田寨一战,可就是靠着铁布衫硬顶着强弓硬弩和刀刃冲上的土墙,否则早死了千百次。”

    “哦,竟有此等奇效。”卢皋不禁大吃一惊。

    铁布衫目前仅在广信军中传播,其他的客军和戍兵仅是有所耳闻,不曾见过。卢皋是禁军,对前线的细节情况知之甚少,乍见锁子甲,误以为是什么衣服。

    想必赵逊私底下已经告知咸王,暗中应该在秘密仿制,数量定是比广信军更多,一时间还不会大量装备,卢皋不知锁子甲,也是意料之中的,他要是知道了,反而有问题。


………………………………

第199章 乍露奸商本色

    百里燕(既魏贤)让司空南取来锁子甲一件、横刀一柄、钢枪一杆送给卢皋当见面礼。卢皋是咸王禁军中低将官,装备的都是细鳞甲,铁质兵器,乍见横刀的锋锐,钢枪的坚韧,这位咸王身边装备最精良的禁军将领不免震惊。

    “真是宝剑啊!”

    卢皋将横刀误认为剑,百里燕忙是纠正说道:

    “卢将军,此乃刀也,并非剑。”

    “刀?为何与剑一般。”

    卢皋定睛细看,除刀尖是一道反角五十五度的斜刃之外,并没察觉任何异样。

    “卢将军,剑乃双刃,刀为单刃,更适合劈砍,为便于刺杀,遂在刀尖开斜角。”

    剑通常是双刃,刀都是单刃,较宽的刀背能承受挥砍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而剑却不行,青铜剑之所以短而脊宽,正是因为太长不利于挥砍,而青铜脆,用力之下极容易折断,因此只能加宽刀身,以增加强度。

    第二天一早,百里燕只身骑马前往安泰侯姬通官邸,安泰侯进城后一直住在咸王姜亥还是储君时的宫外太子府,现在已经彻底摘掉了牌匾,更名为梁国公使府。

    公使府邸百步之内已禁街,一切闲杂人等都不得入擅自接近,百里燕出示腰牌通过盘问,骑马径直来到府外。府外由梁国护兵把手,依然戒备森严。

    “你是何人!”

    为首的梁军护将喝道,百里燕下马略施一礼,将牙牌递给了过去:

    “劳烦将军通禀安泰侯,本将军新任策应使魏贤,奉命前来述职。”

    “就你!”

    只觉眼前青年甚为年轻,梁国将领上下迅速打量一番,不以为然嘲讽道:

    “汝在咸军出任何职,不会是咸军没人,派个什长来充数吧。”护将出言不逊,众人随之一阵哄笑。

    百里燕面无表情,从怀中掏出一块系着红绳的金铤悬在手中道:

    “此乃侯夫人所赐梁国金铤,给本将速去通报,否则迟误了军机,本将军没兴趣要你们的脑袋,安泰侯可就不一定了,快去!”

    百里燕厉声厉色,梁国护将大惊失色。

    金铤是身份的象征,咸国将领掏出梁国金铤,仅凭这一点就能敲开梁国公使府的大门。护将也是见过市面,心知来人不好惹,收敛起傲慢,连赔不是,转身进府通报。

    少时片刻,姬通身着一席靛色直裾袍昂首阔步亲自出门来迎:

    “一年不见,魏郎中别来无恙啊。”

    “都托侯爷的福,不曾想,时隔一年多又见面了。”

    “呵哈哈……魏郎中里面请吧。”

    “多谢侯爷。”

    前脚刚走,方才护将与众兵士面面相觑:

    “这人谁呀,侯爷竟也亲自出迎。”

    “就是啊,此人年纪还没我大,竟有这等来头,想来定是咸国的侯门贵胄。”

    ……

    梁国公使府经过重修,比之一年多前焕然一新,撤走了没用多余的家什,到处都可见文臣武将穿梭来往,俨然一个世外小朝廷。

    来到后院内宅,姬通再次提起儿子姬康的病情:

    “魏郎中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康儿如今已经痊愈,不曾留下任何疤痕,就连梁国的御医都说魏郎中乃天下医圣,本侯感激之至呀。”

    “侯爷过奖了,医者父母心,解除病痛医治伤患乃医者本分,实在不值一提。只可惜这世道不平,在下也不得不拿起屠刀沙场血战,真是与医道背道而驰,说来惭愧,惭愧啊……”

    “魏将军此言差矣。”安泰侯见解相左,遂即说道:“大丈夫志在天下,当驰骋疆场戎马塞外,岂能拘泥于屋瓦之下偏安一隅。治病是为小民,纵横驰骋是救天下万民之大治,魏将军以为本侯此话可有道理。”

    百里燕点点头道说:

    “侯爷言之有理,治天下病,非猛药不可救之,兵戈之利也许不失为一剂良药。在下此来奉王命出任梁军策应使,还请侯爷吩咐。”

    “魏将军天纵奇才,想必广叔子老先生已与将军说过,魏将军此番便留在本侯身旁出谋划策如何。”

    “在下恭敬不如从命,不过有件事还望侯爷相助。”

    安泰侯不置可否的扬着笑意,多半是知道百里燕是替咸王来做说客:

    “魏郎中啊,本侯实不瞒你,梁军此来意在卫戍陔陵,将黑巾军主力拖在咸国,使之不能西进思水江威胁孙国腹地,此事广叔子老先生应该说过吧。”

    “老先生确有交代,不过在下既为咸王效力,便不得不搁下面子,向侯爷请兵。”

    安泰侯立身而起负手在后,背着百里燕,口气郑重的说道:

    “此事不容商谈,本侯不能拿梁国兵士的鲜血,为咸国打疆土,魏将军必不再说了。”

    “侯爷,倘若在下只借侯爷手中的五万匹战马,侯爷可否卖在下这个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