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1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此种心态,百里燕只一笑了之。

    在他看来,当下绝大多数政治精英的思维仍停留在春秋战国,尊王为上的刻板教条思想,要扭转这一政治惯性并不容易。

    当下的多数执政者和统治阶层,都是耳濡目染沉浸在传统王化教育思想下,传统教育和思维束缚了他们的眼界和施政深度,短期内要根本转变他们的思维,是不切实际的。

    这需要时间,更需要咸国不断的政治努力,让时间和文化改造下一代,所以他不急于强迫改变现在的政治格局。

    此时气氛不冷,但也不热,不冷的原因是咸国实力摆在桌面上,就是冷也得炒热,不热是因为咸国的强大是天子不能接受的,而且拒不收复梁国失地,也让天子非常不高兴。

    “永兴侯此来不只是叙姐弟之情吧。”天子若有所指,心里其实很清楚。

    百里燕并不否认自己的意图,他缓缓说道:

    “翠城、津邺决意想必顾太尉已向陛下转达本侯意见,暂不做进攻准备。”

    “寡人是已知晓,既然永兴侯认为战机不佳,未免无辜伤亡,寡人认为此法可行。”

    虽然嘴上表示赞同,但天子心中却并非如此。

    梁军顶在前线半年多,伤亡小二十万,都城毁于一旦,人力、物力、财力消耗不计其数,他本指望咸军出兵能解决问题,甚至推咸军与腋目消耗以削弱咸国。

    然而百里燕亲自率兵还打的如此惨烈,非但没有解决问题,还不打算解决问题,天子心中显然是恼火的。

    天子的心思不用言明,百里燕也心知肚明,但既然没有摆在脸上,他也无意去撩起这个馊豆腐。下刻他说:

    “本侯此来,一为本侯亲姐,二为梁国防务,三为诸侯会盟。如今战事拖入第四年,除长孙外,诸侯均修生养息多年。据御客审讯腋目战俘可知,腋目人也遭受了巨大伤亡。尽管他们的伤亡比我中原少的多,但同样给其造成巨大困扰,在下相信,只要继续鏖战,腋目战败就在五年之内。”

    此言一出,殿内议论纷纷,相国贾宙言道:

    “永兴侯何以见得五年可败腋目。”

    “贾相国此问甚好。”百里燕故作赞许,而后又说:“其一,我咸国日夜源源不断生产武器军火,五年之内有枪三两百万只绰绰有余。其二,我咸国百工匠术在步军领先于其,而我中原人力胜于其,加之是本土作战,拼消耗,腋目不敌我军。

    其三,腋目并非不可战神,亦非不死之身,事实证明我中原人族亦可轻易杀死他们,只要明确这一点,我军有取胜把握。

    最后,腋目疲于在全球活动,长期陷于远征与巨大伤亡,其国力必然交困,长时无法速胜,久战必衰。而我中原地广人多,足以与之打持久战。

    籍此四点,我人族必能获得最终之胜利。”

    其实百里燕还有一点没提到,通过对腋目战俘的监听所掌握到的情况,他们在攻掠白人大陆四十余年,伤亡人次约六十万人,但阵亡的还不到五万。

    其余受伤的界定为重复受伤和伤残,但却消灭了数以千万计的白人,交换比一百比一开外。

    如今开战三年,仅仅各国统计到的腋目尸体和战俘就超过了十万,其他受伤、重复受伤、伤残逃回、沉在海里喂鱼,亦或是死在己方营地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而且最大的致命伤在于他们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伦理。【注1】

    由于人类的干细胞和他们的芽细胞,腋目人获得相对的长生不老,所以他们的家庭组织非常庞大,上至列祖,下至玄孙徽孙,有的甚至是十几代同堂。

    这些家庭不少人参军入伍,伤亡一两个也许问题不大,但如果一个家族几百口同姓一脉的直系男丁伤亡过半,这就有很大问题。

    首先是他们的配偶怎么办,其次是要想永生,就只能不断依靠获取人类血肉得到干细胞。

    腋目人在本土大量圈养人类,但不会直接杀掉,而是留着取血,但北半球的土地资源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不到,所以这种豢养得到的鲜血资源是有限的,加之人类对疾病敏感,导致人类在医疗卫生欠佳的环境下的死亡率很高,如此又加剧了血液供应。

    因此腋目在本土圈养人类获取的鲜血,都只供应权贵阶层、社会精英,以及依附关系。

    而下层普通腋目人要么花费财力购买,要么参军掠夺,记录战功可以分享到这种资源,如此就催生了对人类开战的狂热情绪。

    只有不断捕获和屠杀人类,他们才能获取更多的干细胞,同时腋目十五国为不让对方得到更多的人类资源,所以又会对己方占领区外的人类实施灭绝性屠杀,籍此削弱对手国手中的人类干细胞资源。

    换而言之,腋目内部的战争胜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鲜血供应的总量。

    再换种思维去思考,更确切的应该说,是腋目人强大的生理机能,让他们产生了误区,导致他们在医学领域发展迟缓,甚至是几乎没有什么发展。

    因为他们的自愈机能和百病不侵,决定了早期医学对他们而言是相对没有需求的领域技术,至少在他们早期文明而言是如此。

    而同时他们又发现,人类血肉能解决困扰他们的医疗问题,如能加快伤口愈合,恢复生理机能,甚至是获得长生不老,这个时候决定他们社会延续的是人类,而不是他们本身。

    相对而言放低点看,如果他们间爆发内战,最大的医疗手段就是喝人血,获取人类干细胞。

    因此在获取人类资源成本相对较低时,他们是可以承受阵亡几万人的代价,但如果获取人类资源超过他们付出的代价时,他们就不得不掂量掂量这个代价是否值得。

    百里燕相信,在过去的三年多中,腋目人的损失绝不止于诸侯账面上统计到的十万多人,应该更多。而且往后还会更多,而人类的伤亡在枪炮大量装备,战术经验提升后,会相对减少。

    此消彼长之下,他们总有一天会绷不住。

    正如之前提到的,他们的社会形态是十几代人同堂,如果家族中出现大量阵亡和伤残,会给他们的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

    更为重要的还在于腋目矮人,矮人是他们社会的精英阶层,通信者是社会的重要有机组织,这两类腋目人的大量损失和死亡,受到妊娠周期、成长周期、遗传概率影响,短期内无法大量弥补,因为矮人和通信者的诞生概率太低,这也是他们无法承受的损失。

    综合目前所有的信息,百里燕对战胜腋目的态度日趋乐观,至少是击退第一次入侵是有较大把握的。

    至于击退后再次的入侵,这取决于腋目人对缴获咸国技术的复制和使用。

    因此,现在的战略规划决定了未来五到十年的战局走向,同时未来十年内,如果人类付出代价过于惨烈,又会影响未来三十年甚至五十年间人类的繁殖速度和人才资源积累。

    退一步说,这次的入侵只是开始,如果大量人口死于战争,在接下来的消耗战中,人类未必能逃过厄运。

    以上结论百里燕私下里权衡了近一月,没有告诉任何人,此时此刻更没有说于天子的道理。

    【注】长寿技术一定会带来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的问题。

    腋目族作为以生物能力为主要技术的物种,其获取人类干细胞后,得到了长寿技术,但同时也必须面对大量不同代际的人群共处一个家族,一个社会,由此会带来人类社会所没有的伦理问题。

    如你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你自己、你的儿子、你的孙子、你的重孙子,甚至是玄孙十几代人同堂,但半数都在前线打仗,然后阵亡,其结果对整个家庭的组织是毁灭性的,同时由此又带来配偶的问题。

    所以尽管人人追求长生不老,但长生不老并不那么美好,最显而易见的如权利问题。

    显然没有那个儿子、孙子、重孙子、玄孙,希望自己的太祖父一直坐皇帝,怎么也不死,自己永远也无法称帝。这些都是现实的社会伦理问题。

    ()

    :。:


………………………………

第1178章 借树开花(十月开新书,敬请大家关注)

    会盟的要求依然引起了天子的警觉,在天子看来,这是政治问题,而在百里燕看来,这根本不是问题。

    诸侯会盟一般由同盟国内部提出,如果是中原会盟,要么是梁国提出,要么是霸主国提出,此外御客也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