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51型半自动步枪、冲锋枪、班用机枪约十一万支,榴弹发射器六千多具,651型转轮霰弹枪、泵动霰弹枪三万七千余支,654型甲乙两型步枪约三千六百多支,但符合狙击要求精度的只有两百于支,说是百里挑一也不为过。
其余为早期型号的长短单双管霰弹枪、单发步枪、转轮手枪。
但总的来说,更为先进的651系列自动化枪族,产量仍然远不能满足装备,年为转移产能生产机床设备,两年651系列枪族总计只生产了三万六千余支,653年仅生产的一万四千余支,加上654年的产量651系列半自动、自动枪族,勉强装备十四万人,不足部分由转轮手枪、泵动霰弹枪、转轮霰弹枪弥补。
如果全部腾挪工业产能生产651系列枪族,以现在投入的工业耗时,一年不过二十三万余支,远不足以满足扩军需求,继续制造更为便于生产的两型系列,能解决火器的有无问题。
由于枪炮生产大量占用了设备,能用于生产炮弹的车床自然就少得多,这还不算其他工业产品和军工生产占用的机床。
唯一让百里燕欣慰的是子弹生产增加到了年产一亿八千万发,加之过去三年囤积的弹药,如今手里有近三亿发的储备,消耗近七千万发子弹。
其中五千多万发在训练中打掉,一千多万发出售,少量在看管战俘时消耗,约有六百多万发出售给了御客,咸军新械镇军由于没有投入正面作战,因而正面战场的消耗几乎为零,但尚不知一仗下来会消耗多少弹药。
看完了火炮射击结束,已是正午,众人前往靶场食堂吃小灶。
过去将近十八个月间,百里燕忙的昏天黑地,头发白了一把,体重跌了十二斤,唯一让他庆幸的当年的肝肿瘤经过调理算是痊愈了。
过去两年虽遭战事不断,但咸国经济仍在持续发增长,尽管广信毁了,但自从战争开打后,中原半数经济形成了咸国为核心的经济枢纽。
国家实力和战争胜利带来的安全保障,再度吸引大量资金进入咸国避险,同时军火生意也催生了战争经济和工业经济。
百里燕自认为自己不贪,钱不凑手没关系,用一切我需要的现货原料抵押,实在什么都没有先借后还也可以,反正你的地皮是搬不走的,早晚要还的。
所以社会发展也好,经济增长也罢,人是最根本的资源。
靶场伙食很一般,根据标准是最低的五类灶,由于不是常驻训练靶场,当地的食堂的供应标准和质量也就低,不过五类标准搁在诸侯军中,基本算是中级武官的餐食标准。
咸军的一类灶是专供出勤和作战海军的标准,二类灶、三类是海军驻扎标准,三类、四类灶是陆军驻扎、出勤、训练标准。
陆军战时,一线作战执行四类灶,但凡有条件可以供应三类灶。
五类灶属于临时配给,数字越小,标准越高,咸军如今能保证吃饱的同时保证吃好。
但陆军战时伙食供应比较麻烦,仓储再充足,战场的态势瞬息万变,哪一类灶,战时其实也不一定跟得上,所以罐头食品的出现极大解决了野战口粮。
划着碗中的米饭,赵焕一念游上心头,他说:
“司农大人,可否将米饭煮熟后装入罐头之中,即开即食?”
百里燕没有急着回复,而是思考了片刻后才说:
“单装米饭是不行的,不易保存。而且最好是用糯米加糖的糯米饭和粥。”
赵焕听着不解,他问:
“这是为何?猪肉、羊肉、牛肉皆可,为何最为普遍之米饭不可?”
“米饭更易变质,而粳米不比糯米耐饥,因此若制造熟粳米罐头,非常不划算。而高糖可以隔绝细菌,用罐头密闭后能保存一定时间。但眼下糯米的亩产极低,成本不会比肉更便宜,故而不宜做罐头。”
赵焕的想法很简单,用煮熟的大米做罐头,如果是和平时期,工业产能巨大,民营企业做一些风味米饭罐头、速食米饭倒也没什么问题,反正只要有市场,有消费,就一定有生产。
但眼下是战时,工业产能有限的情况下,军需供应有限考虑的是满足军队的要求,能量指标和基本营养和效率决定了米饭不可能成为罐头食品。
此外种子培育的重点仍是粳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五大类,解决基本吃穿问题,糯米不在其列,因为糯米的原始亩产只有粳米的一半甚至跟少,且种子潜力不如粳米。
现在糯米的亩产只比三十年前提高了三成,这三成还是使用人畜粪便积肥带来的增产,而粳米、小麦普遍增加了一倍还多,这很能说明问题。
眼下罐头是解决军需的产品,自然什么便宜而高效方便做什么,更何况他百里燕可是天下第一奸商,这种亏本的生意自然是不能做的。
如今万川、瑞田两地食品厂罐头一年的产量在一亿一千万听左右,品种由649年的十种增加到了十五种,午餐肉的产能占了三分之一,六年间的储备量达到了两亿五千六千多万,基本能满足供应咸军一百万作战人员在特殊条件下的紧急野战口粮。
但两年,陆续出售诸侯和御客的总量就到达了八千多万听,仍然是供不应求。
罐头食品比起腌肉、咸肉、腊肉、熏肉最大的优势仍在于开启即食,无序升火,方便个人携带,减轻短时内的后勤压力。
百里燕下一步考虑继续扩大万川、瑞田的生产线,同时在千岳山掣驰开建一处罐头厂,配套风力发电,就地生产牛羊罐头制品。
:。:
………………………………
第1145章 私人订制
黄昏时,一行人离开靶场返回永兴城,刚到治所,百里燕便从苏洪口中得到一个不坏不好的消息,方伯过世了。
“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
“就今日上午,从侯爷府上打来的电话。”
苏洪言毕,百里燕蹙眉说:
“除了钱的问题,他这个人本质不坏,可惜了……”
“可多年来,其从永兴城讹走众多好处,换做是三十年前,其之富有富可敌国呀。”
“话虽如此,我咸国亦能从中得其好处,并非是赔本的买卖,若无方伯在晋国开路,我国商货也未必能占得便宜。这样吧,你安排卢大人、赵大人与蒋杰住下,我即刻赶回陔陵,大王恐怕是要有所动作,晋国这个市场目前还不能有所闪失。”
交代了苏洪、蒋杰等人,百里燕马不停蹄的赶回陔陵。
方伯自640年出任商营使至今有十五年,赚得财富至少百万寸银之巨,是晋国第一富商,财力远在晋王之上,在咸国基本上是也除三侯和咸王、西寰之外,财富排行第六的贵族,可以说现在的方伯,三十年前买下歧国也够了。
人人都说方伯是咸国最大的偷税老鼠,他拿货价格最低,走货几乎不要缴税,在晋国又有特权,几乎是两国通吃,但这只是表面。
在其背后,百里燕做了大量金融渗透活动,如果没有方伯的商品开路作掩护,咸国的商品不可能被晋国广大地区所接受。
方伯这么一死,咸王必然要废黜商营使这一官职,以收回特权,避免经济流失。同时也是打击西寰势力的抓手,百里燕不能让他这么做。
西寰是王宫之内唯一可以牵制姜蛰的势力,在其他嫔妃成气候之前,西寰的存在,对姜蛰具有很强的威慑。
尽管现在咸国军事、经济、政治全方位碾压晋国,西寰的价值大为削弱,但一日夫妻百日恩,咸王即便不要里子,面子总得给的。
退一步说,方伯在晋国的影响力形成的商业市场和他的资金,已经形成固有的利益关系网络,咸国也深深卷入其中,贸然对方伯势力出手,是能打击西寰,打击晋王,但咸国不可避免的也会受伤。
最后,眼下正值乱世,方伯的资金对晋王而言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其无法侵吞,但也会想尽办法为其所用。因此这笔资金早晚会用来购买咸国军火、技术和商品。
而晋国经济如今深度捆绑在咸国这辆经济火车上,日后的统一,必然也是经济的整合,与政治层面的安抚,打击方伯,等于是将此前苦心经营十数年的经济影响力毁于一旦。
连夜赶回陔陵,百里燕进宫去见姜蛰,其仍在国政监批阅奏本。
不同于其父姜蛰,奏本是有选择性的批阅,有的则由内阁各司各部自行决断,最后报其签署即可。
原因正源于姜亥在位